谷粒小说网 >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 第三百零七章 有潜力的新专利

第三百零七章 有潜力的新专利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万古第一神

一秒记住【谷粒小说网 www.gulixi.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梁启超和李谕在哥大的演讲比较成功,不过哥伦比亚大学目前算是一个更多偏理工科和经管类的研究型大学,而且现在美国全民崇拜工业化,所以李谕的风头反而更大。

    校长塞斯·洛知道李谕在纽约有定点实验室,应该会经常在纽约,所以邀请道:“李谕院士,您可不可以同意成为我校一名荣誉教授?”

    李谕道:“我的年龄恐怕还不太合适。”

    塞斯·洛并不在意,谁叫他现在学术成就如此高:“并不妨碍,以您的能力没有任何不妥。”

    李谕说:“我担心没有太多时间。”

    塞斯·洛说:“先生放心,我们不会给你过多教学任务,最多一些讲座而已。”

    李谕想了想说:“将来我要是再有如诺贝尔物理学奖傍身,才够资格接受你的邀请。目前最多暂且只作为客座教授吧。”

    客座教授一般是临时性的,一年期满后还要续约。

    塞斯·洛笑道:“院士先生的意思是对赌合约了,如此的话,赌注大一点才好。如果您能拿到诺奖,不仅哥大会给您荣誉教授的职位,每年还可以招收最少10名贵国留学生。”

    估计是丁龙给他出了主意,李谕一下子就有点无法拒绝:“有点意思,我接受。”

    实际上诺奖已经逃不出李谕手掌心,现在纠结的是诺奖评选委员会。他们刚刚以熵增定律和第三定律给李谕发了诺奖提名,紧接着李谕又搞出来一个更加炸裂的X射线衍射实验,都不知道咋选了!

    梁启超看到李谕受欢迎程度,心中颇为开心,他知道自己受欢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一种东方的神秘感。

    而李谕受欢迎那是真的在科学上让欧美心服口服。

    离开哥大后,李谕接着又带他去了趟底特律,参观自己的工厂。

    梁启超看到工厂里如火如荼的场景,以及众多华工脸上洋溢的笑容,大为慰藉。

    这里与唐人街的情况判若两然。

    毕竟一天五美元真心不是低收入,一年1300多美元,折合银子就是接近700两。

    如果按照购买力换算一下,差不多相当于后世的21万元左右。

    反观此时国内情况,普通农户一年收入只有5~10两左右,也就是后世的1500~3000元,绝对天壤之别。

    梁启超对李谕说:“听闻资本家双手沾满鲜血,不过我看你却不然。”

    李谕说:“这句话一定程度上也对,当年欧洲占领掠夺全世界时,尸山血海都不止。曾经美洲大陆有几千万原住民,现在不剩多少。”

    梁启超眼角跳了跳:“几千万?!”

    李谕只是点了点头。

    梁启超叹了一口气:“看来欧美也并非尽善尽美,镜子背面永远看不到是什么。”

    他转了一圈后又问道:“将来你也会把这些产业带回国内?”

    李谕说:“必然会,商部已经给我签发了土地。”

    梁启超只好说:“在朝廷眼皮底下办商业不是件容易事,一定多多小心。”

    李谕说:“多谢卓如兄提醒。”

    梁启超待了一整天,第二天才告辞离开。

    回日本的路线当然还得是先坐火车到旧金山,然后乘坐轮船沿着太平洋北线返回日本。

    从加州到日本的航程很短,最多十来天。

    他照例去见了一趟康有为,进行道别。

    康有为对最近梁启超的表现比较满意:“启超,你的文章还是足够犀利的,自从报纸上刊登了你的文章,如今的募捐情况大为好转,为师对欧洲甚至都充满期待。”

    梁启超却说:“弟子日后会专注于在日本处理各项事务,恐怕无法前往欧洲陪同。”

    如果没有梁启超的帮助,康有为在欧洲很难得到太多募捐,但日本的确更加重要,离不开梁启超主持大局。

    康有为也就只能拿出这么一个得力干将,对方现在心中还存了芥蒂。

    想想只好说:“有美洲的稳定募捐来源,目前应当就足够。”

    梁启超说:“另外,弟子曾经顺路去看过李谕的工厂,我观察里面的华工,的确乐得为其工作。李谕本人甚至还有将来回国建厂的打算,我想……”

    康有为打断他:“什么,你去见了李谕?”

    梁启超连忙说:“弟子不过是探探虚实。”

    康有为眉头皱了皱:“为师发现你越来越爱自作主张。”

    梁启超说:“知己知彼,才能为我们的改良事业贡献力量。而且,正如他所说,不管是改良还是革命,都离不开工业发展。”

    “工业?”康有为哼了一声,“那都是小事!你难道现在还分不清事情的轻重缓急?”

    梁启超说:“弟子知错了,权当长长见识。”

    康有为训斥道:“希望你在日本时,坚定自己的立场。”

    “弟子记下了。”

    梁启超心中叹了一口气,没再过多反驳。

    翌日,便登上了返回日本横滨的轮船。

    梁启超是个一直进步的人,哪怕多次改变自己的主张,有点像个“骑墙派”,但他的确一直在进步中。

    而有些人,在41岁时,其进步心智实际上已经死了。

    ——

    另一边的李谕,则继续留在底特律没着急离开,好不容易来美国,必须多搞点专利。

    正好现在有条件,而且谢煜希又有一项得天独厚的优势。

    “你想用一个钢厂的实验室?”谢煜希听到李谕的请求后,诧异道。

    李谕点点头:“不行的话,有个炉子就可以。”

    谢煜希琢磨了琢磨:“实验室的话,底特律没有,但是在匹兹堡很好找。爷爷虽然卖掉了公司,但是不少小作坊还在为我们做日常业务。”

    匹兹堡是卡耐基的大本营,也是美国的“钢铁之都”。

    当初摩根用5亿美元收购了卡耐基的钢铁公司,递给他支票时说:“恭喜你,成了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1900年左右的五亿美元绝对是天文数字,老美一年的财政花销也就差不多5亿美元左右。

    可想而知卡耐基是多么富有。

    如果论流动资金规模,卡耐基目前绝对算得上美国前三,或者仅次于洛克菲勒。

    而摩根之所以下血本收购卡耐基钢铁公司,是因为现在美国行业内卷太严重了。

    真的超级严重。

    此前说过,美国半个世纪就修了27万公里铁路,堪称初代基建狂魔。

    但19世纪老美上上下下的管理非常混乱,官方对下面的管控压根谈不上。

    恶性竞争非常严重。

    铁路行业属于老美重点扶持的,就像后世新能源汽车刚刚出现的时候,采取的是补贴政策:按照修的里程,修得越多,补贴越多。

    这就给了很多公司薅羊毛的机会,有的铁路明明直着走就可以,却硬生生被修成蛇形走位。

    反正半个世纪下来,美国到处铺满了犹如方便面一般的铁路。

    铁路的兴盛,自然导致了上游钢铁行业的壮大。

    甚至已经供大于求。

    这属于鸿观层面。

    在微观层面,也就是针对具体的各个铁路公司而言,内部管理同样非常混乱。

    当时很多公司的管理层和股东是分离的,公司的股东不参与经营,这样就出现了很多管理层坑害股东利益的行为。

    管理层会偷偷组建一家新公司,在现有铁路旁再修建一段铁路,跟自己任职的公司竞争。目的就是迫使股东收购这段铁路来谋取私利。

    如此的事情层出不穷。

    所以摩根才想出面改变现状。

    他改变行业用的方式就是金融。

    摩根对金融的理解要远远超过这个时代,“股权信托”就是他最早发明应用。

    金融的真正力量也不在于拥有足够多的资金,而是对于资金的连接能力。

    摩根通过股权信托将分散的中小投资者股票集中起来,由摩根银行统一行使权力,同时安插人进入董事会,牢牢控制公司,再进行合理化改革。

    这一套组合拳就是所谓的“摩根化”。

    摩根用这种方式成立了“托拉斯”,也就是一种垄断组织。托拉斯不同于另一种叫做“辛迪加”的垄断形式,托拉斯本身就是个企业,董事会拥有最高决策权。

    摩根的托拉斯统一了运费、消除了重复建设、提高了管理层的水平,改变了无序竞争的状态。

    然后摩根用同样的方式又搞了钢铁产业超级托拉斯。

    钢铁和铁路是目前美国的绝对支柱,摩根自己就控制了全美钢铁产量的65%!

    所以摩根在美国才能有这么高的地位。

    李谕随即拉着大家伙一起乘坐火车去往匹兹堡,谢煜希很容易就给他们找到了一处钢厂实验室。

    由于李谕名头很大,卡内基梅隆大学也应邀前来。

    准确说现在梅隆还没有投资,所以只能叫做卡内基技术学院。

    这所学校是卡内基投资建设,开始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工业和建筑行业人才,正好匹配匹兹堡工业城市地位。

    李谕故意提前放出了消息,因为他需要找点人手来帮点忙。

    学院必然要卖卡耐基家族面子,派来一个叫做德拉蒙德的十分优秀的小伙子。

    小伙子德拉蒙德是苏格兰裔,也是李谕的小迷弟,听说李谕需要帮手,二话不说主动请缨。

    李谕大体说了自己想要炼制一种“神奇钢铁”的初衷。

    最惊讶的是谢煜希:“你要走爷爷的老路?”

    李谕笑道:“不过是搞点小专利罢了。”

    “你竟然懂冶炼?”发问的近卫昭雪。

    李谕挠挠头:“应该说懂配方,具体的冶炼还得靠工厂的工人以及我们这位新来的小伙子。”

    钢厂里的实验材料应有尽有,但李谕需要的除了常规的铁与碳,只需要一些铬便足够。这些东西都不难得到。

    一听铬就知道了,李谕想发明的是不锈钢。

    实际上不锈钢的工艺很简单,只需要在炼钢时加入铬就行。有这么强大的钢厂实验室,甚至都不需要太多次数就可以试验成功。

    后世产生各种复杂的其他不锈钢种类,比如掺入了镍、钛之类的,但目前用不到。

    仅仅生产出耐腐蚀又光洁亮丽的普通不锈钢就足够。

    李谕知道的是大体配方,具体的冶炼过程由工厂的工人和德拉蒙德实操。

    ——对他们来说几乎就是日常工作。

    几十次的试验后,就得到了较为合适的配比。

    李谕从国内带来的几名学生同样全程观摩参与。

    最终谢煜希看着眼前锃光瓦亮的铁疙瘩说道:“就是这个?”

    李谕说:“差不多了,你们千万别小看它,它不同于其他的钢材,能够耐腐蚀,并且不会生锈,所以我称其为不锈钢。”

    “真有这么厉害?”近卫昭雪说,“那么它岂不可以用在各种户外,或者,军事上?”

    实际上不锈钢项目最初立项,就是一战时期英国想要研制一种耐腐蚀的钢材,以用于制造枪膛。

    但李谕并不想掺和进军工行业,说道:“很可惜,不能用在军事上。因为这种新材料虽然耐腐蚀,却并不耐磨。”

    近卫昭雪略感失望:“那它能做什么?”

    李谕得意道:“用处大了!它可以用于制造餐具,并且在建筑行业也大有用处。”

    “餐具?”

    众人全都很吃惊。

    李谕叫过来德拉蒙德:“你去买一些刀叉模具,还有水果刀、脸盆等。”

    德拉蒙德很快就买来,有了材料和工具,压模很容易。

    没多久,他们就造出了光彩照人的刀叉、勺子、脸盆、水果刀等等。

    李谕等国人并不用刀叉,但美国人看到可就太高兴了,这东西市场比拉链、膨胀螺丝还要大。

    将来建筑行业打开市场后,更不用担心销量。

    谢煜希笑道:“难道以后要重操旧业?”

    李谕说:“可以自己生产,当然也可以卖专利,它的价值大多了,必须要好好估值。”

    谢煜希说:“我突然感觉纽约的实验室已经满足不了你。”

    李谕问道:“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你横跨的行业太多,简直无法猜度。”谢煜希说。

    李谕说:“总之,又要拜托你申请专利了。”

    谢煜希已经习惯,甚至美国专利局都把她当成了常客。

    苏格兰小伙德拉蒙德渴望道:“李谕先生,我今后能不能跟随你,进入你的公司?我不仅懂冶炼,还懂得许多其他工业门类生产。”

    小伙看起来很实诚,李谕需要的就是这种刚毕业白纸一样的人,比较好培养。而且让邹周自己管生产实在太累,今后还打算让他走上管理岗位,于是说:“可以,不过初创公司,可是很辛苦的。”

    德拉蒙德高兴道:“能跟随您,我就心满意足了。”

    看来以自己的名头,招人的确容易。

    谢煜希等人也看得出这项叫做“不锈钢”的技术市场广阔,只不过近卫昭雪却在悄悄犯滴咕。

    这段时间的相处,很明显李谕的学术能力惊人,他似乎可以做到很多事情,脑袋里也藏着数不尽的知识。

    得想办法挖掘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