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千里拜师
推荐阅读:弃宇宙、剑来、渡劫之王、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
一秒记住【谷粒小说网 www.gulixi.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天台山属江浙行省浙东道台州县境内,济州距天台山两千六百里。大奎孤身一人,风餐露宿历尽千辛万苦。行至一月有余,竟到了应天府境内长江边上。
长江素有神州第一江的美誉,古今中外多有文人骚客赞誉其广阔壮丽。望长江:波澜壮阔东流去,两岸山色尽其中。
大奎第一次见长江,不由感慨:“俺那娘啊,这长江忒长啊!”大奎找到码头,花了五十文钱坐商船过了长江。
下了船又走了一个多时辰,前方出现一个小镇,大奎拖着疲惫的身躯走进镇子。寻了一家小饭馆找张无人的桌子边坐下,店内小二见了走上前问:“客官要点什么?”大奎道:“两碗面在这吃,二十个馒头包好带走”。
小二答应一声转身去了,不多时端着托盘将大奎所要的吃食一一摆于桌上:“客官慢用”。大奎抄起筷子,这一通吃。不肖片刻,两大碗面大奎吃个干干净净。最后连碗中所剩面汤也一并端起倒进肚子。吃完擦擦嘴,意犹未尽。但大奎不敢再吃,还要多少时日才能走到天台山,大奎吃不准。身上银钱却已花费过半。
大奎喊过小二结账,小二道:“一共二十六文钱”。大奎掏出钱袋一股脑倒于桌上,数出二十六文交予小二,其余银钱装回钱袋放于怀中。这时离他不远的一张桌上的两人一边吃喝一边向大奎的方向瞄了两眼。大奎把包着馒头的纸包塞于包袱中,背起包袱出门而去。丝毫没发觉身后跟着两个人。
出了镇子一路向南,走了七八里的光景,这两人便超过大奎拦住去路。大奎一见这两位就不像好人,一个个歪着头敞着怀。其中一个唇下长个大黑痦子,痦子上还长着一撮黑毛。大奎记着母亲的话,不敢造次:“两位大哥,行个方便。请借过”。黒痦子伸手一拦:“等会,哥哥我有点事想请兄弟帮个忙。”大奎不解的问:“啥事啊?”黒痦子道:“哥儿几个最近手头紧,想跟兄弟借两个钱花花。”说完嘿嘿奸笑,露出满嘴的黄牙。
“那,那借多少啊?”大奎惊异地问道,黒痦子脸一板露出一脸凶相:“你他妈真傻假傻?有多少借多少!”大奎忙道:“那不行,这些钱俺路上要使。没了钱俺怎么去天台山?”黒痦子一听:“哎呀,给你脸不要是吧?兄弟动手”。
话音一落,不等大奎反应,一脚踹在大奎肚子上,大奎仰面被踹翻在地。接着两个痞子冲上来便照着大奎身上及头脸上一通拳打脚踢肆意殴打,大奎抱着头屈着身子倒在地上。虽然被打的很疼,但却一哼不哼苦苦捱着。直到头上被踹了几脚之后,大奎便恍惚了,最后昏死在路上。
再次醒来已是明月高挂,大奎挣扎着想站起身,无奈浑身无一处不疼。环目四望,自己身处路旁土沟里。伸手一摸怀里,钱袋已不翼而飞,还好汤和书信还在。
身子四周,自己的衣服布鞋及馒头散落一地。此时已值初冬,怕呆久了冻坏身子。大奎忍着痛把地上的东西收拾起来装进包袱,背着包袱爬上大路。坐在路边又歇了会,大奎咬牙站起身。向着南方步履阑珊的走着,大奎不敢停,只怕一停下来又要昏过去。所以只能咬着牙一路走。
就这样一直走到天亮,饿了就吃半个馒头,困了就找个背风的地方睡觉。大奎每天一个馒头分成两顿吃,转眼又走了半个多月。馒头没有了,大奎见到有人家便去乞讨。此时的大奎蓬头垢面衣衫褴褛骨瘦如材,已和乞丐无异。
这一日,行至一处村落。见村口有两个老汉在下棋,周围还有几人在看热闹。大奎走上前弱弱问道:“两位老伯,这里是什么地方?离天台山还有多远?。”
两个老汉正为一着棋争得面红耳赤,见有人打扰便停了争执注视着大奎。其中一个长须老汉问道:“你从哪里来啊?”由于老汉说的是江浙方言,大奎一下没听懂。老汉又问了一遍,这回大奎听懂了:“俺是山东济州来的,请问老伯这是哪里?”
老汉答道:“这是临安府境内,此地名荒坡岭,这个村叫小岭村。你说的天台山距离此地尚有四百余里。”大奎闻言高兴极了:“终于快到了,呵呵。”长须老汉问道:“你不远千里到天台山,所为何事?”
大奎笑道:“俺去拜师学艺。”老汉感叹道:“哎,年纪轻轻走这么远的路真不容易啊。”大奎闻言大有知己之感,不由落下泪来。老汉见大奎落泪,不由心软:“孩子,你饿了吧。近晌午了,走走走,去我家。”说着起身拉过大奎便向村里走。这老汉一走,立即有人坐到他的位置道:“来来来,老王头咱俩试试”…。
老汉家很简陋,三间茅草屋。外围是石头砌就三尺高的围墙,院子里养着几只鸡。一进门,老汉便吆喝:“老婆子,来客人了。”东屋出来一个老婆婆,一见大奎便不解的问老汉:“这是谁家的孩子?”老汉道:“济州来的,说是去天台山拜师,路过这里。我见可怜就领回来了。”老婆婆叹道:“哎呦,你看这孩子瘦的。”
老汉不耐烦道:“还不快去杀只鸡,再炒两个鸡子,别忘了烙上几张大饼”。老婆婆闻言转身去忙了,老汉笑呵呵的道:“来孩子,进屋歇会。”大奎迈步要跟着老汉进屋,可一阵天晕地转,大奎‘噗通’一声晕倒在地上。连日来的饥饿,劳累,寒冷,拿走了他周身最后一丝力气。
大奎再次醒来,头依然晕,可能是睡得久了。环目四望,自己躺在一张木床上,身上盖着一床被子。这时鼻子里闻到一股肉香,大奎定睛一瞧。不远的四方桌上摆着一个瓦盆,里面是一只炖好的鸡,旁边一只竹簸箕。里面一摞烙的焦黄的大饼。
大奎风一样的起身扑到四方桌前,抓起大饼就往嘴里塞。吃着吃着吃噎了,大奎抱起瓦盆一通狂饮鸡汤,然后接着往嘴里塞大饼。
老汉听到屋里动静,推门进来。一看大奎这样的吃相,忙道:“慢点孩子,不急不急。”这时大奎哪里听得进去,只管胡吃海塞。直到把桌上的吃食全塞进肚子方才罢手。老汉呵呵一笑问道:“吃饱了?”大奎点点头,仍在嚼着嘴里的饼和肉,不时打个饱嗝。
天台山属江浙行省浙东道台州县境内,济州距天台山两千六百里。大奎孤身一人,风餐露宿历尽千辛万苦。行至一月有余,竟到了应天府境内长江边上。
长江素有神州第一江的美誉,古今中外多有文人骚客赞誉其广阔壮丽。望长江:波澜壮阔东流去,两岸山色尽其中。
大奎第一次见长江,不由感慨:“俺那娘啊,这长江忒长啊!”大奎找到码头,花了五十文钱坐商船过了长江。
下了船又走了一个多时辰,前方出现一个小镇,大奎拖着疲惫的身躯走进镇子。寻了一家小饭馆找张无人的桌子边坐下,店内小二见了走上前问:“客官要点什么?”大奎道:“两碗面在这吃,二十个馒头包好带走”。
小二答应一声转身去了,不多时端着托盘将大奎所要的吃食一一摆于桌上:“客官慢用”。大奎抄起筷子,这一通吃。不肖片刻,两大碗面大奎吃个干干净净。最后连碗中所剩面汤也一并端起倒进肚子。吃完擦擦嘴,意犹未尽。但大奎不敢再吃,还要多少时日才能走到天台山,大奎吃不准。身上银钱却已花费过半。
大奎喊过小二结账,小二道:“一共二十六文钱”。大奎掏出钱袋一股脑倒于桌上,数出二十六文交予小二,其余银钱装回钱袋放于怀中。这时离他不远的一张桌上的两人一边吃喝一边向大奎的方向瞄了两眼。大奎把包着馒头的纸包塞于包袱中,背起包袱出门而去。丝毫没发觉身后跟着两个人。
出了镇子一路向南,走了七八里的光景,这两人便超过大奎拦住去路。大奎一见这两位就不像好人,一个个歪着头敞着怀。其中一个唇下长个大黑痦子,痦子上还长着一撮黑毛。大奎记着母亲的话,不敢造次:“两位大哥,行个方便。请借过”。黒痦子伸手一拦:“等会,哥哥我有点事想请兄弟帮个忙。”大奎不解的问:“啥事啊?”黒痦子道:“哥儿几个最近手头紧,想跟兄弟借两个钱花花。”说完嘿嘿奸笑,露出满嘴的黄牙。
“那,那借多少啊?”大奎惊异地问道,黒痦子脸一板露出一脸凶相:“你他妈真傻假傻?有多少借多少!”大奎忙道:“那不行,这些钱俺路上要使。没了钱俺怎么去天台山?”黒痦子一听:“哎呀,给你脸不要是吧?兄弟动手”。
话音一落,不等大奎反应,一脚踹在大奎肚子上,大奎仰面被踹翻在地。接着两个痞子冲上来便照着大奎身上及头脸上一通拳打脚踢肆意殴打,大奎抱着头屈着身子倒在地上。虽然被打的很疼,但却一哼不哼苦苦捱着。直到头上被踹了几脚之后,大奎便恍惚了,最后昏死在路上。
再次醒来已是明月高挂,大奎挣扎着想站起身,无奈浑身无一处不疼。环目四望,自己身处路旁土沟里。伸手一摸怀里,钱袋已不翼而飞,还好汤和书信还在。
身子四周,自己的衣服布鞋及馒头散落一地。此时已值初冬,怕呆久了冻坏身子。大奎忍着痛把地上的东西收拾起来装进包袱,背着包袱爬上大路。坐在路边又歇了会,大奎咬牙站起身。向着南方步履阑珊的走着,大奎不敢停,只怕一停下来又要昏过去。所以只能咬着牙一路走。
就这样一直走到天亮,饿了就吃半个馒头,困了就找个背风的地方睡觉。大奎每天一个馒头分成两顿吃,转眼又走了半个多月。馒头没有了,大奎见到有人家便去乞讨。此时的大奎蓬头垢面衣衫褴褛骨瘦如材,已和乞丐无异。
这一日,行至一处村落。见村口有两个老汉在下棋,周围还有几人在看热闹。大奎走上前弱弱问道:“两位老伯,这里是什么地方?离天台山还有多远?。”
两个老汉正为一着棋争得面红耳赤,见有人打扰便停了争执注视着大奎。其中一个长须老汉问道:“你从哪里来啊?”由于老汉说的是江浙方言,大奎一下没听懂。老汉又问了一遍,这回大奎听懂了:“俺是山东济州来的,请问老伯这是哪里?”
老汉答道:“这是临安府境内,此地名荒坡岭,这个村叫小岭村。你说的天台山距离此地尚有四百余里。”大奎闻言高兴极了:“终于快到了,呵呵。”长须老汉问道:“你不远千里到天台山,所为何事?”
大奎笑道:“俺去拜师学艺。”老汉感叹道:“哎,年纪轻轻走这么远的路真不容易啊。”大奎闻言大有知己之感,不由落下泪来。老汉见大奎落泪,不由心软:“孩子,你饿了吧。近晌午了,走走走,去我家。”说着起身拉过大奎便向村里走。这老汉一走,立即有人坐到他的位置道:“来来来,老王头咱俩试试”…。
老汉家很简陋,三间茅草屋。外围是石头砌就三尺高的围墙,院子里养着几只鸡。一进门,老汉便吆喝:“老婆子,来客人了。”东屋出来一个老婆婆,一见大奎便不解的问老汉:“这是谁家的孩子?”老汉道:“济州来的,说是去天台山拜师,路过这里。我见可怜就领回来了。”老婆婆叹道:“哎呦,你看这孩子瘦的。”
老汉不耐烦道:“还不快去杀只鸡,再炒两个鸡子,别忘了烙上几张大饼”。老婆婆闻言转身去忙了,老汉笑呵呵的道:“来孩子,进屋歇会。”大奎迈步要跟着老汉进屋,可一阵天晕地转,大奎‘噗通’一声晕倒在地上。连日来的饥饿,劳累,寒冷,拿走了他周身最后一丝力气。
大奎再次醒来,头依然晕,可能是睡得久了。环目四望,自己躺在一张木床上,身上盖着一床被子。这时鼻子里闻到一股肉香,大奎定睛一瞧。不远的四方桌上摆着一个瓦盆,里面是一只炖好的鸡,旁边一只竹簸箕。里面一摞烙的焦黄的大饼。
大奎风一样的起身扑到四方桌前,抓起大饼就往嘴里塞。吃着吃着吃噎了,大奎抱起瓦盆一通狂饮鸡汤,然后接着往嘴里塞大饼。
老汉听到屋里动静,推门进来。一看大奎这样的吃相,忙道:“慢点孩子,不急不急。”这时大奎哪里听得进去,只管胡吃海塞。直到把桌上的吃食全塞进肚子方才罢手。老汉呵呵一笑问道:“吃饱了?”大奎点点头,仍在嚼着嘴里的饼和肉,不时打个饱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