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你会上厕所吗?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万古第一神
一秒记住【谷粒小说网 www.gulixi.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要说方仲永自到大宋以来,最觉得痛苦的莫过于上厕所了。
古时的厕所多是随便搭个草棚,俗语“茅房”是也。然后在地上随便挖个洞,讲究一点的就弄个破缸,放两块木板了事。即便是富贵人家,不过是把“茅房”搭得精致些而已。哪怕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广大农村也大抵如此,并没有多大的改善。
如此简陋的厕所带来的不便是多样的。
其一,因为多数茅厕是没有门的,个人yinsi是无从谈起的。甚至常有两缸并列、男女同时如厕的奇葩出现(笔者亲见,非杜撰)。上小号时,有多尴尬,您能想得到吗?更尴尬的是上大号时,缸中积水将满未满,耳听得不时响起的噗通、噗通声,加上不时溅起沾染到屁屁上的“可爱的”、颜色不明、物质不明的液体(呕,让我吐会,先)。
其二,卫生条件极差。随地大小便,在古人眼中根本不是回事,也绝对不会有冲水设备和“洁厕灵”之类的神器存在的。于是乎,古代的厕所一定是:春季臭气熏天,白色可爱的小虫子在蠕动;夏季臭气更加熏天,白色可爱的小虫子在翻滚;秋季臭气熏天,白色可爱的小虫子在蠕动;冬季好不容易不臭气熏天,白色可爱的小虫子也“羽化成蝶”了,但夹杂着雨雪的冷风袭来,您是否有唱“冷冷的冰雨”的冲动呢?
其三,安全性比较差。因为主要的承载物是两块木板,承重能力不强,旁边也没有扶手。立足不稳或木板断裂,就有跌入粪坑之虞。 《左传》就曾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晋侯梦大厉……公觉,召桑田巫。巫言如梦。公曰:“何如?”曰:“不食新矣。”。六月丙午,晋侯欲麦,使甸人献麦,馈人为之。召桑田巫,示而杀之。将食,涨,如厕,陷而卒。堂堂晋景公就这样创造了君王界的吉尼斯记录,成为了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掉进厕所淹死的君王。无独有偶,《史记》中也记录了豫让在厕所中刺杀赵襄子的故事。
这说明什么?说明在古代,上个厕所都要冒着生命危险的。方仲永绝对不愿意成为晋景公第二,也不愿意被人在厕所里糊里糊涂的给宰了。
改厕,势在必行。
其实,说起来似乎很高大上,做起来也很简单。想必有考古爱好者知道“甲”字形大墓的结构,旱厕的改造大致相同。后面挖一个大坑,存储排泄物,上盖木板,防止人畜掉进去。前面挖一条约半尺宽的斜坡,做什么用的就不必说了吧!方仲永为了防止塌陷,很是豪奢了一把:用青砖砌成,白灰粘合。还创造性地在大坑后方又挖了个坑,两坑之间用剜掉竹节的大毛竹连接,以作沉淀之用。好好的一个“甲”字形,硬生生的被他改成了羊肉串的“串”字形。再搭一间木板房,装上门,一间崭新、豪华、星级厕所就大功告成了。前后不计人工,共花费两百文钱。
方父刚开始对仲永的铺张浪费之举是很不赞同的。哪怕是被儿子的“读书人应该讲究些的”说服之后,也是很不以为然的。但自从进去体验了一回,俨然感觉自己也成了讲究人,再看村民进出各类茅厕,就不免露出鄙夷的神色。邻居们排队体验之后,也都纷纷表示,这个厕所“要得”。
改好了厕所,是否就将如厕的问题解决了呢?并没有。
不知道博学的您有没有听说过一个历史悠久、每个人都离不了却不太愿意提及的东西——厕筹。在卫生纸被发明并大行其道之前,它与每一个人的关系都是那样的亲密。如果一天不见,就会十分想念;三天不见,腹痛难忍;三年不见,那一定是死的不能再死了。它的具体形状不明,应为长方形片状物;材质多为竹木,标配版侧重实用,豪华版亦可镶金带玉;功用,大号之后代替卫生纸;用法,请自行思考;禁忌,痔疮患者慎用。
由于是刚开启任务的新手,方仲永对于厕筹的使用技能远未达到熟练的程度。屡次出现使用错误,而导致任务失败的情况。你能想象得到,那种茫然,那种无助吗?所以,他要造纸。
有看官又说了:你疯了吧?造纸术不是东汉蔡伦改进(不是发明)的吗?唐宋时期早已定型并普及开来,还要你来发明?
别激动,方仲永要造的是卫生纸,也就是手纸。手纸的出现恐怕要比书写用的纸张要晚很多年。到了元朝的时候,元裕宗的妻子把给婆婆用的厕纸揉软了再进献,都作为孝顺的例证而大书特书。这一史实起码说明两点:一是专用厕纸的使用,到元朝时也不见得有多广泛;二是厕纸的质量堪忧,应该是比较硬的。可见这个东西的推广应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但方仲永不怕。他也没想着要造出后世那种洁白、无毒的东西。只要价格便宜——这是第一重要的,用的时候不会破就行了。至于什么样的颜色,是否对皮肤有轻微的毒性,都不重要。大不了,以后慢慢改进就是了。
坐言起行,方仲永就去和父亲申请经费了。没办法,连压岁钱都被大人骗去说是“替你保管”的小孩子没renquan啊!方父对这个能折腾的儿子,也是无奈,遂发动连杀:“你会造纸吗?你知道建一个造纸作坊要多大的本钱吗?你知道造纸用哪些原料吗?你知道……”
方仲永只用一句话就完成了反杀:“父亲的痔疮好些了吗?”
当然,父亲说的那些问题他其实都有考虑的。造纸作坊先不考虑,等实验成功了再说。至于原材料,稻草、竹子随处可见,几乎花不了几文钱。真正花费功夫的是打浆,蒸煮、捞纸、晾晒等几步反而不难。
没有粉碎机,就要先把稻草、竹枝用铡刀切成小段,再放进石杵中一点一点的捣烂至烂泥状为止。看着十一岁的儿子吃力的拿着比自己脑袋小不了多少的石杵,存在感极低的方母看不下去了。挽起袖子就帮儿子干活,还不忘低声骂几句“没良心的”。方父一边叹息“慈母多败儿”,一边在方母力气不济时接手。量不多,总计几十斤的原料,两天也就完成了。
最费力气的活计完成了,后面的步骤就如后世农村捞红薯粉皮一般(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加一些淀粉糊作为施胶剂。约三百张厚厚的方氏卫生纸就新鲜出炉了。
看着自己满手的血泡,闻着身上难闻的气味,方仲永不禁悲从心来:我容易吗?人家穿越都是王侯将相,要再不济也是自带外挂。可怜我用个手纸都得自己造。谁说的,自己做出来的东西就是特别好?除了孩子,其他的都不一定。
仔细审视一下自己的孩子,呃不,手纸。你看那颜色,是多么的绚烂,黄绿相间;你再闻那气味,是多么的沁人心脾。(说瞎话是要遭雷劈的,笔者按。)试用一下,效果杠杠的——起码比厕筹好用。推荐给家人使用,爸爸再也不用担心他的痔疮了。
于是乎,没多久之后新型厕所和自制手纸就又被方父作为儿子是神童的又一例证被宣扬的临近几个村都知道了。方仲永其实对此是乐见其成的,甚至他还在有意无意地鼓励父亲去宣扬。不仅仅是为了让自己神童的名声更响亮,也为了让身边的人过得更好一些。也许暂时还不能让他们都富裕起来,但让他们讲究卫生一点,减少得病的几率,也不枉来这世上一回。
随后,贵为村长的大伯就出现了:“仲永啊,你这个新式茅房造一个要多少钱?全村的人都能用得起吗?”
方仲永道:“造我家这么大的厕所,只要两百文钱。但侄儿觉得,不是每一家都有这笔闲钱,而且也不一定非得每家建一个。我们可以在村中建两个大一些的厕所,供大家使用。”
村长大伯糊涂了:“为何要建两个呢?”
“大伯您想,若是男女分厕,路无秽物,不是更能显得大伯您教化有方吗?”方仲永并不吝小小的马屁。
然而村长大人并不是那么好忽悠的:“钱粮谁出?”
方仲永早已打算好了:“或出工,或每家二十文,缺额自有我家补上。”
大伯连赞:“行,你小子事儿办得敞亮!那就建两个!也别一个男厕,一个女厕了,不方便!村两头各建一个,多弄几个蹲位,用木板分开男女也就是了。”方仲永不禁为大伯的大手笔连连点赞。
子曾经曰过,别拿村长不当干部。大伯在村里的威信是王者级的,一声令下,全村都鸡飞狗跳起来,呃不,行动起来。仅用了两天,方家村史上也许是中国史上第一座公共厕所就建好了。看着有些茫然,有些无谓的村民,方仲永暗笑:等你们体会到小小的改厕所带来的变革,就明白今天这件事的意义了。
工程结束,大伯举行了一个小小的竣工典礼。他“和蔼可亲”地说:“这个公共……公共厕所,是让大家都用的。以后,谁敢在路边、沟边乱拉乱撒,别说我对你不客气。仲永说了,欲治贫,先治愚。啥叫愚呢?就是像畜生一样乱拉。咱们是人,就得有人的活法。对了,仲永家又捐出四个水缸,便宜你们了。你们上完厕所以后,舀了水都冲干净啊。自个儿的家伙事儿也都洗洗。好了,都回去吧!”
大伯走了几步,忽然回头道:“仲永,坑满了咋办?”(未完待续)
要说方仲永自到大宋以来,最觉得痛苦的莫过于上厕所了。
古时的厕所多是随便搭个草棚,俗语“茅房”是也。然后在地上随便挖个洞,讲究一点的就弄个破缸,放两块木板了事。即便是富贵人家,不过是把“茅房”搭得精致些而已。哪怕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广大农村也大抵如此,并没有多大的改善。
如此简陋的厕所带来的不便是多样的。
其一,因为多数茅厕是没有门的,个人yinsi是无从谈起的。甚至常有两缸并列、男女同时如厕的奇葩出现(笔者亲见,非杜撰)。上小号时,有多尴尬,您能想得到吗?更尴尬的是上大号时,缸中积水将满未满,耳听得不时响起的噗通、噗通声,加上不时溅起沾染到屁屁上的“可爱的”、颜色不明、物质不明的液体(呕,让我吐会,先)。
其二,卫生条件极差。随地大小便,在古人眼中根本不是回事,也绝对不会有冲水设备和“洁厕灵”之类的神器存在的。于是乎,古代的厕所一定是:春季臭气熏天,白色可爱的小虫子在蠕动;夏季臭气更加熏天,白色可爱的小虫子在翻滚;秋季臭气熏天,白色可爱的小虫子在蠕动;冬季好不容易不臭气熏天,白色可爱的小虫子也“羽化成蝶”了,但夹杂着雨雪的冷风袭来,您是否有唱“冷冷的冰雨”的冲动呢?
其三,安全性比较差。因为主要的承载物是两块木板,承重能力不强,旁边也没有扶手。立足不稳或木板断裂,就有跌入粪坑之虞。 《左传》就曾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晋侯梦大厉……公觉,召桑田巫。巫言如梦。公曰:“何如?”曰:“不食新矣。”。六月丙午,晋侯欲麦,使甸人献麦,馈人为之。召桑田巫,示而杀之。将食,涨,如厕,陷而卒。堂堂晋景公就这样创造了君王界的吉尼斯记录,成为了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掉进厕所淹死的君王。无独有偶,《史记》中也记录了豫让在厕所中刺杀赵襄子的故事。
这说明什么?说明在古代,上个厕所都要冒着生命危险的。方仲永绝对不愿意成为晋景公第二,也不愿意被人在厕所里糊里糊涂的给宰了。
改厕,势在必行。
其实,说起来似乎很高大上,做起来也很简单。想必有考古爱好者知道“甲”字形大墓的结构,旱厕的改造大致相同。后面挖一个大坑,存储排泄物,上盖木板,防止人畜掉进去。前面挖一条约半尺宽的斜坡,做什么用的就不必说了吧!方仲永为了防止塌陷,很是豪奢了一把:用青砖砌成,白灰粘合。还创造性地在大坑后方又挖了个坑,两坑之间用剜掉竹节的大毛竹连接,以作沉淀之用。好好的一个“甲”字形,硬生生的被他改成了羊肉串的“串”字形。再搭一间木板房,装上门,一间崭新、豪华、星级厕所就大功告成了。前后不计人工,共花费两百文钱。
方父刚开始对仲永的铺张浪费之举是很不赞同的。哪怕是被儿子的“读书人应该讲究些的”说服之后,也是很不以为然的。但自从进去体验了一回,俨然感觉自己也成了讲究人,再看村民进出各类茅厕,就不免露出鄙夷的神色。邻居们排队体验之后,也都纷纷表示,这个厕所“要得”。
改好了厕所,是否就将如厕的问题解决了呢?并没有。
不知道博学的您有没有听说过一个历史悠久、每个人都离不了却不太愿意提及的东西——厕筹。在卫生纸被发明并大行其道之前,它与每一个人的关系都是那样的亲密。如果一天不见,就会十分想念;三天不见,腹痛难忍;三年不见,那一定是死的不能再死了。它的具体形状不明,应为长方形片状物;材质多为竹木,标配版侧重实用,豪华版亦可镶金带玉;功用,大号之后代替卫生纸;用法,请自行思考;禁忌,痔疮患者慎用。
由于是刚开启任务的新手,方仲永对于厕筹的使用技能远未达到熟练的程度。屡次出现使用错误,而导致任务失败的情况。你能想象得到,那种茫然,那种无助吗?所以,他要造纸。
有看官又说了:你疯了吧?造纸术不是东汉蔡伦改进(不是发明)的吗?唐宋时期早已定型并普及开来,还要你来发明?
别激动,方仲永要造的是卫生纸,也就是手纸。手纸的出现恐怕要比书写用的纸张要晚很多年。到了元朝的时候,元裕宗的妻子把给婆婆用的厕纸揉软了再进献,都作为孝顺的例证而大书特书。这一史实起码说明两点:一是专用厕纸的使用,到元朝时也不见得有多广泛;二是厕纸的质量堪忧,应该是比较硬的。可见这个东西的推广应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但方仲永不怕。他也没想着要造出后世那种洁白、无毒的东西。只要价格便宜——这是第一重要的,用的时候不会破就行了。至于什么样的颜色,是否对皮肤有轻微的毒性,都不重要。大不了,以后慢慢改进就是了。
坐言起行,方仲永就去和父亲申请经费了。没办法,连压岁钱都被大人骗去说是“替你保管”的小孩子没renquan啊!方父对这个能折腾的儿子,也是无奈,遂发动连杀:“你会造纸吗?你知道建一个造纸作坊要多大的本钱吗?你知道造纸用哪些原料吗?你知道……”
方仲永只用一句话就完成了反杀:“父亲的痔疮好些了吗?”
当然,父亲说的那些问题他其实都有考虑的。造纸作坊先不考虑,等实验成功了再说。至于原材料,稻草、竹子随处可见,几乎花不了几文钱。真正花费功夫的是打浆,蒸煮、捞纸、晾晒等几步反而不难。
没有粉碎机,就要先把稻草、竹枝用铡刀切成小段,再放进石杵中一点一点的捣烂至烂泥状为止。看着十一岁的儿子吃力的拿着比自己脑袋小不了多少的石杵,存在感极低的方母看不下去了。挽起袖子就帮儿子干活,还不忘低声骂几句“没良心的”。方父一边叹息“慈母多败儿”,一边在方母力气不济时接手。量不多,总计几十斤的原料,两天也就完成了。
最费力气的活计完成了,后面的步骤就如后世农村捞红薯粉皮一般(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加一些淀粉糊作为施胶剂。约三百张厚厚的方氏卫生纸就新鲜出炉了。
看着自己满手的血泡,闻着身上难闻的气味,方仲永不禁悲从心来:我容易吗?人家穿越都是王侯将相,要再不济也是自带外挂。可怜我用个手纸都得自己造。谁说的,自己做出来的东西就是特别好?除了孩子,其他的都不一定。
仔细审视一下自己的孩子,呃不,手纸。你看那颜色,是多么的绚烂,黄绿相间;你再闻那气味,是多么的沁人心脾。(说瞎话是要遭雷劈的,笔者按。)试用一下,效果杠杠的——起码比厕筹好用。推荐给家人使用,爸爸再也不用担心他的痔疮了。
于是乎,没多久之后新型厕所和自制手纸就又被方父作为儿子是神童的又一例证被宣扬的临近几个村都知道了。方仲永其实对此是乐见其成的,甚至他还在有意无意地鼓励父亲去宣扬。不仅仅是为了让自己神童的名声更响亮,也为了让身边的人过得更好一些。也许暂时还不能让他们都富裕起来,但让他们讲究卫生一点,减少得病的几率,也不枉来这世上一回。
随后,贵为村长的大伯就出现了:“仲永啊,你这个新式茅房造一个要多少钱?全村的人都能用得起吗?”
方仲永道:“造我家这么大的厕所,只要两百文钱。但侄儿觉得,不是每一家都有这笔闲钱,而且也不一定非得每家建一个。我们可以在村中建两个大一些的厕所,供大家使用。”
村长大伯糊涂了:“为何要建两个呢?”
“大伯您想,若是男女分厕,路无秽物,不是更能显得大伯您教化有方吗?”方仲永并不吝小小的马屁。
然而村长大人并不是那么好忽悠的:“钱粮谁出?”
方仲永早已打算好了:“或出工,或每家二十文,缺额自有我家补上。”
大伯连赞:“行,你小子事儿办得敞亮!那就建两个!也别一个男厕,一个女厕了,不方便!村两头各建一个,多弄几个蹲位,用木板分开男女也就是了。”方仲永不禁为大伯的大手笔连连点赞。
子曾经曰过,别拿村长不当干部。大伯在村里的威信是王者级的,一声令下,全村都鸡飞狗跳起来,呃不,行动起来。仅用了两天,方家村史上也许是中国史上第一座公共厕所就建好了。看着有些茫然,有些无谓的村民,方仲永暗笑:等你们体会到小小的改厕所带来的变革,就明白今天这件事的意义了。
工程结束,大伯举行了一个小小的竣工典礼。他“和蔼可亲”地说:“这个公共……公共厕所,是让大家都用的。以后,谁敢在路边、沟边乱拉乱撒,别说我对你不客气。仲永说了,欲治贫,先治愚。啥叫愚呢?就是像畜生一样乱拉。咱们是人,就得有人的活法。对了,仲永家又捐出四个水缸,便宜你们了。你们上完厕所以后,舀了水都冲干净啊。自个儿的家伙事儿也都洗洗。好了,都回去吧!”
大伯走了几步,忽然回头道:“仲永,坑满了咋办?”(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