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惊变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万古第一神
一秒记住【谷粒小说网 www.gulixi.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与此同时,东京汴梁也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公元1033年,北宋明道二年,岁在癸酉。
二月乙巳,皇太后服衮衣、仪天冠,享太庙,为初献,皇太妃亚献,皇后终献。是日,上皇太后尊号曰“应天齐圣显功崇德慈仁保寿皇太后”。丁未,祀先农,行藉田礼,礼成,御正阳门,大赦。
三月,庚寅,皇太后不豫,大赦。
甲午,皇太后崩于宝慈殿。
上述事件的主角都是一位——刘太后。
刘太后本名刘娥,益州华阳(今四川成都)人,她出身微贱,是个孤女。传说中她十来岁就嫁给当地的银匠龚美。龚美给人打造银器,她就招揽顾客。雍熙初年,他们来到京城。真宗当时封为襄王,想纳一个川女,他认为蜀地女子“多材慧”。
而龚美因为贫寒准备把刘娥改嫁(卖妻求荣?),经襄王府给事张耆介绍,刘娥一入王府就受宠爱,这年她才十五岁。但宋太宗知道后觉得此女乃再嫁不宜为王妃,即令将刘娥逐出王府。真宗不舍,便让她寄居在张耆家——算是养了个外室。十来年后,直到太宗去世赵恒继位,才将她接回。
其后,刘娥依靠与真宗多年的感情和高超的手段,在后宫的地位升迁很快。景德四年(1007年),郭皇后去世,时已封德妃的刘娥进位皇后。
侍女李氏因为容貌明丽、温婉可人,真宗让她多次侍寝,而怀上了孕。孩子生下后,刘皇后因无所出遂夺为己子,让杨淑妃抚育。赵祯从小叫刘皇后为大娘娘,叫杨淑妃为小娘娘。至于其生母李氏则被远远地打发去了冷宫,靠纺线织布过活。明道元年,刘太后眼见自己时日不多,惧怕她泄露真相,就派人毒杀了李氏,还在毒杀李氏的当天假惺惺地给李氏进位宸妃。
当天,刘太后驾崩,赵祯伤心欲绝。即令罢朝,命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吕夷简、参知政事王曾等主理太后丧葬事宜。
正当赵祯心思沉重,于坤宁殿枯坐之时。忽然有小太监传话,说周王觐见。
赵祯不禁觉得有些生气,这八王叔因为惧怕刘太后加害,整天装疯卖傻。
怎么,这刘太后一驾崩疯病就好了?谁给他的胆子?
赵祯一摆手“宣”,朕今天倒要看看八王叔的疯病好了没有?
那周王赵元俨上得殿来就显得神神秘秘的,低声请皇帝屏退左右。赵祯也想看看他葫芦里卖得什么药,令众人退下,仅留大太监陈琳侍驾。
于是,就有了以上种种不太切合实际的说法。
赵祯面色铁青,怒道:“周王,你可知道你在说什么?太后刚刚宾天,你竟敢出如此狂悖之言,真以为朕不会杀人吗?”
素以仁孝知名的周王苦着脸道:“我就是因为知晓这些秘闻,才自称谬语有阳狂病(精神病),不能上朝议事。否则,焉能活到今天?”
见赵祯半信半疑,周王赵元俨把心一横,也不管不顾了:“那刘氏在祭天之时,竟敢服衮衣、仪天冠,这是要当武曌啊!幸亏祖宗保佑,将那恶妇收了去,不然我大宋江山还能否姓赵都尚未可知。臣不愿看到皇上被那恶妇迷惑,才冒死谏言。请皇上明察!”
赵祯面色一阵青,一阵红,思索良久才道:“兹事体大,朕岂可偏听你一面之词就下定论。今日之事,若有泄露者斩!你且退下!”
待那赵元俨走后,赵祯问那陈琳:“大伴,你是宫中老人儿,可曾听说过这些事?”
陈琳道:“不敢欺瞒官家,周王所言老奴也略有耳闻。但宫中诸事皆有罗崇勋和江德明等人安排,老奴也是有心无力啊!”
赵祯道:“无妨。朕即刻下旨,夺了他二人的职权,大内之事皆有大伴主持。定要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否则朕有何颜面坐在这龙椅之上?”
不过半日,那陈琳来报:“周王关于太后之辞多半无差。现有人证、物证若干,请陛下查验。另从宝慈殿搜查出若干冒充宫女的男子,请陛下圣裁。”
赵祯咆哮起来:“这个贱妇,竟敢故此大胆。将宝慈殿一干人等尽数杖毙,罗崇勋和江德明族诛。
那吕夷简、王曾谗言媚上,献年号天圣曰二人圣,献年号明道曰日月道,实乃卑鄙无耻的小人。
拟旨,罢吕夷简相位,王曾出知青州。擢升陈尧佐为参知政事、权平章事,章得象为枢密使。原参知政事、尚书左丞晏殊,因谏阻那贱妇服衮冕以谒太庙,竟遭贬斥。即刻官复原职,加特进。
令,皇城司秘密处决那托名刘美的龚美及其子嗣。若有差池,提头来见!去办吧!”
陈琳见皇帝处于暴怒之中,也就不再劝说什么,领命便要离开。未走几步,就听赵祯一声怒喝:“回来!”陈琳忙转身候命。
“你这老狗!竟也要欺瞒于朕不成吗?那,那……”
陈琳说道:“李太后。”
赵祯面色稍霁,看了陈琳一眼说道:“你既知朕最挂念的是什么,为何不早早言明?意图蒙混过关是何道理?”
陈琳苦着脸道:“老奴如何会欺瞒官家,实在是与周王所言出入甚大,还需求证才行。”
“有何出入?你慢慢道来。”赵祯已经有些冷静下来了。
“是。李太后确为刘太后侍女,亦确为陛下生母,但加害一事却并无确凿证据。虽将李太后置于冷宫,衣食用度也不曾缺少,还将陛下的舅父李用和提拔为三班奉职。至于毒杀一事的调查,老奴不敢做主,请陛下明断。”
“有何不敢做主的,难道还有人胆敢阻拦你?”
“不曾有。只是要验毒,势必会对娘娘凤体有所冒犯,因此老奴不敢擅专。”
“那圣母皇太后今在何处安葬?以何礼安葬?”
“听闻停灵于天清寺,以皇后礼仪入殓。”
“你即刻带领皇城司,着三班头领带御器械郭淮听命于你,前往天清寺。务必小心查验,探明圣母皇太后死因。不得有误!”
陈琳自是领命办差去了,赵祯却是没来由的一阵惶恐。如果整天喊自己“皇儿”的大娘娘都可能是杀害自己生母的仇人了,那小娘娘呢?她又在这样的故事里扮演什么角色?帮凶吗?这宫里还有什么人是值得信赖的呢?骗子!都是骗子!
翌日,沉浸在被欺骗的巨大痛苦中的赵祯一夜未眠,两眼通红地上了早朝。
山呼“万岁”后,不待朝臣奏本,赵祯先声夺人:“朕欲册封先帝李宸妃为壮懿皇太后,诸卿以为然否?”
“未闻一朝有两太后者。且刘太后驾崩,臣等正要就此事详细禀明陛下,未曾考虑到此事,亦不敢妄言。”新鲜出炉的宰相陈尧佐回道。
赵祯却似没听见一样,接着说:“朕欲修建洪福院,重新安置李宸妃丧葬事宜。诸卿以为然否?”
殿中侍御史唐介不乐意了:“若是为刘太后修建停灵之所,还则罢了。为李宸妃修建,恐其名不正。请陛下收回成命。”
赵祯道:“朕意已决。退下!”
年轻气盛的唐介还要多言,被刚夺职一个月又官复原职的晏殊拉住了。晏殊低声劝道:“子方,切莫再说。其间必有大事发生,情况没弄明白之前,明哲保身才是上策。”唐介道:“可这是乱命啊!国朝体面也不顾了?”老资格晏殊心道:你个瓜娃子,懂得个啥?李宸妃的事儿是你能掺和的?
时有小黄门禀报,参知政事、礼部尚书薛奎请求觐见。赵祯难得的放下了一脸的狰狞,温和地对薛奎道:“老大人的喘疾春季发作严重,当在家好生修养才是。为何又匆匆上殿?”
薛奎来得急,哮喘病都要发了,急忙喘了几口气道:“不是微臣匆忙,实在是陛下太匆忙了。”
“老大人何出此言?”赵祯语带怀疑。
“昨日陛下的几道圣旨说明,陛下已知自己的身世了?”薛奎问道。
赵祯点点头,面无表情。
“那陛下为何贬谪吕夷简而厚待老臣呢?是不是因为,老臣曾在祭天时,力谏刘太后不可着天子衮冕一事?若老臣有此尺寸功劳的话,吕夷简岂非有天大的功劳?”
赵祯发怒了:“那吕夷简只知溜须拍马,有何功劳于国、于朕?一句‘为虎作伥’的评价,料想也不会冤枉了他!”
“陛下可还记得,去年李宸妃过世,刘太后本想以普通嫔妃礼仪治丧。吕夷简当着一班朝臣的面说起此事,刘太后当场呵斥说‘宰相也管宫中的事吗?’退朝后,刘太后独自召见了吕夷简。吕夷简针锋相对地说:‘太后不为日后保全刘家着想吗?’一句话震住了太后,后来才下诏以皇后礼下葬李太后。
若非吕夷简,恐李太后哀荣未得如此矣!如此说来,吕夷简岂非有恩德于陛下乎?何况当年逐荆王之子出宫,坦夫亦多有出力呀!”薛奎仍不遗余力地为吕夷简转圜。
赵祯的中二病犯了——尽管他已经23岁了:“吕夷简的事儿,朕自有分晓。卿无须多言,且回家安心养病去吧。卿平常无须上朝,只在中书省处理政务即可。”
薛奎道:“陛下仁慈,体恤老臣病体,但老臣年迈昏聩,恐于国事无益,愿乞骸骨。”
赵祯温言安慰:“老大人公忠体国,朕岂能不知。但眼下朕刚刚亲政,若无老成可靠之人协助,心中总是忐忑。望老大人振奋精神,助朕一臂之力。”
薛奎又喘起来了,一阵撕心裂肺的咳嗽之后,他艰难地说道:“非是老臣推脱,实在是已病入膏肓,时日无多了。但我大宋英才辈出,岂会只有我这等苟延残喘之辈。臣愿保举几位青年才俊,助陛下建盛世功业。
一庞籍,性格坚毅,足智多谋,极具宰相之才,他日必成大器。
二范仲淹,常怀忧国忧民之心,以天下为己任。
三富弼,气量大度,敏而好学,他日必成帝王辅佐。
至于我那不成器的两个女婿王拱辰和欧阳修,也勉强算是个人才,老臣就内举不避亲了。”
薛奎哈哈大笑起来,赵祯也哈哈大笑起来,群臣也陪着哈哈大笑起来,似乎冲淡了垂拱殿里压抑的氛围。
当晚,陈琳禀报,已寻到圣母皇太后的遗体并妥善安置,请皇帝到天清寺亲察。赵祯匆匆赶往天清寺,立命仵作开棺验尸。却见那李宸妃面目栩栩如生,历时一年竟未有丝毫损坏。
赵祯沉声问道:“这是何故?”
陈琳答道:“老奴寻得相关人等,证实圣母皇太后入殓之时曾用水银浸泡,是以遗容宛然若生。”
“不是生前灌服?”
“若是生前灌服,用银针探查胸腹间自会变色。老奴已命人仔细查探,并无异样,基本可排除毒杀的可能。陛下请看,圣母皇太后面容安详,可见驾崩之时甚是平和。周王之说,当为谣传。”
赵祯恨恨地道:“八王叔向以忠厚仁孝闻名,竟是这般的愚弄于朕。下中旨,除去周王赵元俨大宗正司,命其去巩义守太宗陵寝,全他忠孝之名。宁江军节度使赵允让天资浑厚,外庄内宽,宗室甚敬,令其知大宗正寺。
朕,上不能报太后养育教导之恩,下不能奉养生母天年,且多有腹诽,实乃天下第一等不忠不孝之人。当下诏罪己,以谢天下。
进太后谥号庄献明肃皇后(后改章献明肃皇后),圣母皇太后谥为庄懿皇后(后改章懿皇后)。另据太后遗命,奉杨太妃为宝庆皇太后。”
陈琳言道:“若不能复吕夷简、王曾职务,恐朝臣会在诸事上搪塞甚至是阻碍。望陛下思之。”
赵祯怒道:“那吕夷简权势太盛,且刚罢免又复职,朕颜面何存,加封申国公就是了。至于王曾,暂为枢密副使,来年再考虑擢升一二。”
史载:
明道二年九月,仁宗下诏,刘太后和李妃同时迁葬永定陵。灵柩起驾这天,仁宗先为刘太后发引,不但执孝子礼,还不顾大臣们的劝阻亲自执绋之礼(牵引棺材的绳索),一直步行送出皇仪殿。随后,他才再去往李宸妃停灵的洪福院为生母起灵,伏在棺木上痛哭道:“劬劳之恩,终身何所报乎!”刘氏家族尊崇亦更胜昔日。(未完待续)
与此同时,东京汴梁也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公元1033年,北宋明道二年,岁在癸酉。
二月乙巳,皇太后服衮衣、仪天冠,享太庙,为初献,皇太妃亚献,皇后终献。是日,上皇太后尊号曰“应天齐圣显功崇德慈仁保寿皇太后”。丁未,祀先农,行藉田礼,礼成,御正阳门,大赦。
三月,庚寅,皇太后不豫,大赦。
甲午,皇太后崩于宝慈殿。
上述事件的主角都是一位——刘太后。
刘太后本名刘娥,益州华阳(今四川成都)人,她出身微贱,是个孤女。传说中她十来岁就嫁给当地的银匠龚美。龚美给人打造银器,她就招揽顾客。雍熙初年,他们来到京城。真宗当时封为襄王,想纳一个川女,他认为蜀地女子“多材慧”。
而龚美因为贫寒准备把刘娥改嫁(卖妻求荣?),经襄王府给事张耆介绍,刘娥一入王府就受宠爱,这年她才十五岁。但宋太宗知道后觉得此女乃再嫁不宜为王妃,即令将刘娥逐出王府。真宗不舍,便让她寄居在张耆家——算是养了个外室。十来年后,直到太宗去世赵恒继位,才将她接回。
其后,刘娥依靠与真宗多年的感情和高超的手段,在后宫的地位升迁很快。景德四年(1007年),郭皇后去世,时已封德妃的刘娥进位皇后。
侍女李氏因为容貌明丽、温婉可人,真宗让她多次侍寝,而怀上了孕。孩子生下后,刘皇后因无所出遂夺为己子,让杨淑妃抚育。赵祯从小叫刘皇后为大娘娘,叫杨淑妃为小娘娘。至于其生母李氏则被远远地打发去了冷宫,靠纺线织布过活。明道元年,刘太后眼见自己时日不多,惧怕她泄露真相,就派人毒杀了李氏,还在毒杀李氏的当天假惺惺地给李氏进位宸妃。
当天,刘太后驾崩,赵祯伤心欲绝。即令罢朝,命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吕夷简、参知政事王曾等主理太后丧葬事宜。
正当赵祯心思沉重,于坤宁殿枯坐之时。忽然有小太监传话,说周王觐见。
赵祯不禁觉得有些生气,这八王叔因为惧怕刘太后加害,整天装疯卖傻。
怎么,这刘太后一驾崩疯病就好了?谁给他的胆子?
赵祯一摆手“宣”,朕今天倒要看看八王叔的疯病好了没有?
那周王赵元俨上得殿来就显得神神秘秘的,低声请皇帝屏退左右。赵祯也想看看他葫芦里卖得什么药,令众人退下,仅留大太监陈琳侍驾。
于是,就有了以上种种不太切合实际的说法。
赵祯面色铁青,怒道:“周王,你可知道你在说什么?太后刚刚宾天,你竟敢出如此狂悖之言,真以为朕不会杀人吗?”
素以仁孝知名的周王苦着脸道:“我就是因为知晓这些秘闻,才自称谬语有阳狂病(精神病),不能上朝议事。否则,焉能活到今天?”
见赵祯半信半疑,周王赵元俨把心一横,也不管不顾了:“那刘氏在祭天之时,竟敢服衮衣、仪天冠,这是要当武曌啊!幸亏祖宗保佑,将那恶妇收了去,不然我大宋江山还能否姓赵都尚未可知。臣不愿看到皇上被那恶妇迷惑,才冒死谏言。请皇上明察!”
赵祯面色一阵青,一阵红,思索良久才道:“兹事体大,朕岂可偏听你一面之词就下定论。今日之事,若有泄露者斩!你且退下!”
待那赵元俨走后,赵祯问那陈琳:“大伴,你是宫中老人儿,可曾听说过这些事?”
陈琳道:“不敢欺瞒官家,周王所言老奴也略有耳闻。但宫中诸事皆有罗崇勋和江德明等人安排,老奴也是有心无力啊!”
赵祯道:“无妨。朕即刻下旨,夺了他二人的职权,大内之事皆有大伴主持。定要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否则朕有何颜面坐在这龙椅之上?”
不过半日,那陈琳来报:“周王关于太后之辞多半无差。现有人证、物证若干,请陛下查验。另从宝慈殿搜查出若干冒充宫女的男子,请陛下圣裁。”
赵祯咆哮起来:“这个贱妇,竟敢故此大胆。将宝慈殿一干人等尽数杖毙,罗崇勋和江德明族诛。
那吕夷简、王曾谗言媚上,献年号天圣曰二人圣,献年号明道曰日月道,实乃卑鄙无耻的小人。
拟旨,罢吕夷简相位,王曾出知青州。擢升陈尧佐为参知政事、权平章事,章得象为枢密使。原参知政事、尚书左丞晏殊,因谏阻那贱妇服衮冕以谒太庙,竟遭贬斥。即刻官复原职,加特进。
令,皇城司秘密处决那托名刘美的龚美及其子嗣。若有差池,提头来见!去办吧!”
陈琳见皇帝处于暴怒之中,也就不再劝说什么,领命便要离开。未走几步,就听赵祯一声怒喝:“回来!”陈琳忙转身候命。
“你这老狗!竟也要欺瞒于朕不成吗?那,那……”
陈琳说道:“李太后。”
赵祯面色稍霁,看了陈琳一眼说道:“你既知朕最挂念的是什么,为何不早早言明?意图蒙混过关是何道理?”
陈琳苦着脸道:“老奴如何会欺瞒官家,实在是与周王所言出入甚大,还需求证才行。”
“有何出入?你慢慢道来。”赵祯已经有些冷静下来了。
“是。李太后确为刘太后侍女,亦确为陛下生母,但加害一事却并无确凿证据。虽将李太后置于冷宫,衣食用度也不曾缺少,还将陛下的舅父李用和提拔为三班奉职。至于毒杀一事的调查,老奴不敢做主,请陛下明断。”
“有何不敢做主的,难道还有人胆敢阻拦你?”
“不曾有。只是要验毒,势必会对娘娘凤体有所冒犯,因此老奴不敢擅专。”
“那圣母皇太后今在何处安葬?以何礼安葬?”
“听闻停灵于天清寺,以皇后礼仪入殓。”
“你即刻带领皇城司,着三班头领带御器械郭淮听命于你,前往天清寺。务必小心查验,探明圣母皇太后死因。不得有误!”
陈琳自是领命办差去了,赵祯却是没来由的一阵惶恐。如果整天喊自己“皇儿”的大娘娘都可能是杀害自己生母的仇人了,那小娘娘呢?她又在这样的故事里扮演什么角色?帮凶吗?这宫里还有什么人是值得信赖的呢?骗子!都是骗子!
翌日,沉浸在被欺骗的巨大痛苦中的赵祯一夜未眠,两眼通红地上了早朝。
山呼“万岁”后,不待朝臣奏本,赵祯先声夺人:“朕欲册封先帝李宸妃为壮懿皇太后,诸卿以为然否?”
“未闻一朝有两太后者。且刘太后驾崩,臣等正要就此事详细禀明陛下,未曾考虑到此事,亦不敢妄言。”新鲜出炉的宰相陈尧佐回道。
赵祯却似没听见一样,接着说:“朕欲修建洪福院,重新安置李宸妃丧葬事宜。诸卿以为然否?”
殿中侍御史唐介不乐意了:“若是为刘太后修建停灵之所,还则罢了。为李宸妃修建,恐其名不正。请陛下收回成命。”
赵祯道:“朕意已决。退下!”
年轻气盛的唐介还要多言,被刚夺职一个月又官复原职的晏殊拉住了。晏殊低声劝道:“子方,切莫再说。其间必有大事发生,情况没弄明白之前,明哲保身才是上策。”唐介道:“可这是乱命啊!国朝体面也不顾了?”老资格晏殊心道:你个瓜娃子,懂得个啥?李宸妃的事儿是你能掺和的?
时有小黄门禀报,参知政事、礼部尚书薛奎请求觐见。赵祯难得的放下了一脸的狰狞,温和地对薛奎道:“老大人的喘疾春季发作严重,当在家好生修养才是。为何又匆匆上殿?”
薛奎来得急,哮喘病都要发了,急忙喘了几口气道:“不是微臣匆忙,实在是陛下太匆忙了。”
“老大人何出此言?”赵祯语带怀疑。
“昨日陛下的几道圣旨说明,陛下已知自己的身世了?”薛奎问道。
赵祯点点头,面无表情。
“那陛下为何贬谪吕夷简而厚待老臣呢?是不是因为,老臣曾在祭天时,力谏刘太后不可着天子衮冕一事?若老臣有此尺寸功劳的话,吕夷简岂非有天大的功劳?”
赵祯发怒了:“那吕夷简只知溜须拍马,有何功劳于国、于朕?一句‘为虎作伥’的评价,料想也不会冤枉了他!”
“陛下可还记得,去年李宸妃过世,刘太后本想以普通嫔妃礼仪治丧。吕夷简当着一班朝臣的面说起此事,刘太后当场呵斥说‘宰相也管宫中的事吗?’退朝后,刘太后独自召见了吕夷简。吕夷简针锋相对地说:‘太后不为日后保全刘家着想吗?’一句话震住了太后,后来才下诏以皇后礼下葬李太后。
若非吕夷简,恐李太后哀荣未得如此矣!如此说来,吕夷简岂非有恩德于陛下乎?何况当年逐荆王之子出宫,坦夫亦多有出力呀!”薛奎仍不遗余力地为吕夷简转圜。
赵祯的中二病犯了——尽管他已经23岁了:“吕夷简的事儿,朕自有分晓。卿无须多言,且回家安心养病去吧。卿平常无须上朝,只在中书省处理政务即可。”
薛奎道:“陛下仁慈,体恤老臣病体,但老臣年迈昏聩,恐于国事无益,愿乞骸骨。”
赵祯温言安慰:“老大人公忠体国,朕岂能不知。但眼下朕刚刚亲政,若无老成可靠之人协助,心中总是忐忑。望老大人振奋精神,助朕一臂之力。”
薛奎又喘起来了,一阵撕心裂肺的咳嗽之后,他艰难地说道:“非是老臣推脱,实在是已病入膏肓,时日无多了。但我大宋英才辈出,岂会只有我这等苟延残喘之辈。臣愿保举几位青年才俊,助陛下建盛世功业。
一庞籍,性格坚毅,足智多谋,极具宰相之才,他日必成大器。
二范仲淹,常怀忧国忧民之心,以天下为己任。
三富弼,气量大度,敏而好学,他日必成帝王辅佐。
至于我那不成器的两个女婿王拱辰和欧阳修,也勉强算是个人才,老臣就内举不避亲了。”
薛奎哈哈大笑起来,赵祯也哈哈大笑起来,群臣也陪着哈哈大笑起来,似乎冲淡了垂拱殿里压抑的氛围。
当晚,陈琳禀报,已寻到圣母皇太后的遗体并妥善安置,请皇帝到天清寺亲察。赵祯匆匆赶往天清寺,立命仵作开棺验尸。却见那李宸妃面目栩栩如生,历时一年竟未有丝毫损坏。
赵祯沉声问道:“这是何故?”
陈琳答道:“老奴寻得相关人等,证实圣母皇太后入殓之时曾用水银浸泡,是以遗容宛然若生。”
“不是生前灌服?”
“若是生前灌服,用银针探查胸腹间自会变色。老奴已命人仔细查探,并无异样,基本可排除毒杀的可能。陛下请看,圣母皇太后面容安详,可见驾崩之时甚是平和。周王之说,当为谣传。”
赵祯恨恨地道:“八王叔向以忠厚仁孝闻名,竟是这般的愚弄于朕。下中旨,除去周王赵元俨大宗正司,命其去巩义守太宗陵寝,全他忠孝之名。宁江军节度使赵允让天资浑厚,外庄内宽,宗室甚敬,令其知大宗正寺。
朕,上不能报太后养育教导之恩,下不能奉养生母天年,且多有腹诽,实乃天下第一等不忠不孝之人。当下诏罪己,以谢天下。
进太后谥号庄献明肃皇后(后改章献明肃皇后),圣母皇太后谥为庄懿皇后(后改章懿皇后)。另据太后遗命,奉杨太妃为宝庆皇太后。”
陈琳言道:“若不能复吕夷简、王曾职务,恐朝臣会在诸事上搪塞甚至是阻碍。望陛下思之。”
赵祯怒道:“那吕夷简权势太盛,且刚罢免又复职,朕颜面何存,加封申国公就是了。至于王曾,暂为枢密副使,来年再考虑擢升一二。”
史载:
明道二年九月,仁宗下诏,刘太后和李妃同时迁葬永定陵。灵柩起驾这天,仁宗先为刘太后发引,不但执孝子礼,还不顾大臣们的劝阻亲自执绋之礼(牵引棺材的绳索),一直步行送出皇仪殿。随后,他才再去往李宸妃停灵的洪福院为生母起灵,伏在棺木上痛哭道:“劬劳之恩,终身何所报乎!”刘氏家族尊崇亦更胜昔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