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三章 京观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万古第一神
一秒记住【谷粒小说网 www.gulixi.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一五三章 京观
章程其实很简单。
先搭个临时的屋棚,安置这些英烈的骨灰,再由各部书信通知他们的家人。当然,这是指那些能确定身份的,像那个大坛子里面的,总不能一家分一捧吧?铁定是要埋在这里,而且按方仲永的意思,一定要葬在最显眼的位置,以供后人瞻仰。
修建的事儿,遇到了一点麻烦,因为时近年关,好不容易打跑了西夏人,大家伙都想歇一会,过个安生年。
征发民夫,特别是石匠,现在不是个好时机,弄个不好,是要激起民愤的。
大家伙一听,民夫啊?那也叫个事儿?什么样的民夫,能有咱们兄弟干活厉害?石匠也不是问题,重金礼聘来不来?不来?绑也要把他们绑来!
真正找到了石匠,人家一听说是给战死的英雄们修英烈陵园,麻溜滴放下碗筷,带着他的工具,带着他的徒弟,坐着马车就来了。
至于钱不钱的,俺是那贪财的人吗?给保护俺们的英雄们修个陵园,还要高价,那还是人吗?给个正常价就行。
人员充足,物料齐备,不到一个月,一座**肃穆的英烈陵园就拔地而起了。
看着严实得好像城堡一样的陵园,方仲永真是有些哭笑不得,你这是准备将战斗进行到底了吗?还是准备以此为堡垒,在地府向阎王爷发起进攻?
范雍那家伙倒是很满意。用他的话说,英烈嘛,自然是要在何时何地都保持昂扬的斗志,死了跟阎王老子干一场,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将士们也很喜欢,特别是对那用条石铺成的甬道,羡慕的不得了。好家伙,这可比县城里的地主老财的房子都要漂亮,最重要的是结实,住一百年都不会坏,要是能活着住在这里多好啊!
刚一张嘴,就被怼了回来:“最多留几个守陵的老军,你想干?年龄不够!想住进来,等死了再说吧!”
有伤残的军士得了这句话,就准备抽刀给自己一个痛快,那司法参军也不阻拦,只冷冷地说道:“现死的不算!”
小人物有小人物的烦恼,大人物有大人物的烦恼。
眼下,方仲永烦恼的是,这个陵园实在是不太好看。全是灰扑扑的青石,你好歹也弄点汉白玉什么的,点缀一下,提升一下景点的格调,也好招徕顾客给英烈们献献花、摆摆果什么的。你弄成这个鬼样子,胆子小点的根本就不敢进来,怎么收礼物?
窦守志也有大烦恼,如果他也算个大人物的话。
大战一结束,窦守志就开始计算战功及损伤。在仔细检点了西夏的人头之后,怎么处理多达六七万的尸体成了大问题。
一把火烧了,倒是最省心的法子,可方仲永觉得直接回田肥地,过于浪费资源,有暴殄天物之感。不同意!
西夏的人头,多稀罕的物件啊!当年在洪州的时候,要是能有这么多的西夏人当角斗士,晏居厚的小角斗场还不开得满世界都是?
虽然说死人不能当角斗士,但也不能都都当成肥料吧?
范雍以为此言甚是:“我中华上国,礼仪之邦,岂可行那无礼之事?本官的意思和方大人一样,将这些尸体好生修饰,送还西夏,以使其感怀我大宋之仁德。”
方仲永是连连摆手:“我们不一样,不一样!您老人家想的是,把他们全部送回去,好彰显我天朝风范。我想的是,把他们部分送回去。”
“部分送回去?也行。毕竟有些尸体残损不堪,不太好拼凑在一块儿。”
“不是那个意思。”
“哦!你是想留下一部分,作为夸耀功绩的凭证是吧?虽然略显小家子气,不过,年轻人嘛,有夸功的心思也是可以理解的嘛!”
“理解你妹呀!我真怀疑,你这老倌当年是怎么中的进士。我说的是,送回尸体的部分,不是送回部分的尸体!”
范雍的语法不是很好,一脸的蚊香,有区别吗?没有吧?
方仲永也不绕圈子了:“京观知道吧?”
范雍勃然色变:“小子无礼!那京观都是贪忍好杀之辈,为夸耀武功堆积敌尸而成。乃上古陋习,不可轻复!”
要说这范雍也真够奇怪的,方仲永言语中对他的不恭敬,他是丝毫不放在心上。一说要对西夏人的尸体,进行小小的艺术加工,就跟嫖了他小妾一样,怒发冲冠了!
那是西夏人呀,那是入境侵略的敌人呀,用得着跟他们讲礼仪道德吗?
方仲永也没打算说服那迂腐的老倌,人家就是这样学的,也是这样做的,咱不能说人家是伪君子什么的。
方仲永摆摆手把窦守志喊了过来:“小窦子,我知道你有别的法子,能够很快与汴梁通传消息。我要你十天之内,禀明官家,并把官家的旨意带回来。如果不能在这期限内得到官家的旨意,本帅就直接把那帮西夏人的首级垒成京观。”
窦守志想了一下说道:“半个月吧!十天的时间实在是太紧了,路上的事儿谁都没有万全的把握。”
“成!我就给你半个月的时间。你连请功的折子一块儿报上去吧,免得将士们等的久了。开春了,天气回暖,尸体就易腐烂变质,有滋生瘟疫之患。你务必说明!”
窦守志得了命令后,派出多路信使携带请功折子,这可是事关全西北的大事,马虎不得。要是有了差池,窦守志难逃一死。又放出数只信鸽,把方仲永又要搞事情的缘由解说了个明明白白。
西北大捷的消息,早被专职负责打小报告的窦守志报到汴梁。虽然具体的情况还在统计当中,但一场大胜已是板上钉钉的了。
只要方仲永别疯狂到,想领着那几万人进入西夏境内,“焚其宗庙,灭其社稷”,西北当数年无战事矣。
自开战以来,一直忧心忡忡的赵祯,也一改近日的低沉,很有些意气风发。往日看有些粗鄙的曹皇后,今日看来也觉得丰那个啥肥那个啥的,一副很好生养的样子。连宿皇后寝宫三日,与皇后很是琴瑟和鸣了一番,为新年开了个好头。
年前为了支援作战而显得扣扣嗖嗖的大内,也一下子变得豪奢起来。处处张灯结彩,欢声笑语,一派祥和。
汴梁的百姓们,倒没有多大的反应。西夏撮尔小国,打败他们不是很正常的事儿吗?用得着大惊小怪的?
五天后,也就是腊月初一,正值文武百官进宫,向皇帝恭贺新年。
过年的时候一定要说好话,不然就会被人骂做“不懂事”。更何况,赵董事长去年的工作还是卓有成效的。
首先是知人善任,安排方仲永去赈灾,又安排方仲永去抵御西夏。效果不错,好评不断。充分体现了,要当一个甩手掌柜的先决条件。
然后是内宫和谐,有健康的公主诞生。虽然暂时没儿子,可女儿都有了,儿子还会远吗?
赵祯还是很低调的,在好不谦虚地全盘接受了百官的吹捧后,又进行了一波商业互吹,百官再回吹,真是好一派盛世景象呀!
这时候,一个小黄门急匆匆地跑到陈琳身边,递上了一张纸条。陈琳展开一看,不禁苦笑起来。
方仲永,你个惹事精,大过年的也不让人清静一会儿。有心压两天吧,可又觉得毕竟是事关军情的大事,不好押后。万一那小子等急了,说不定又闹出什么幺蛾子来。
陈琳在赵祯耳边小声嘀咕了两声,又把那纸条给赵祯看看。
赵祯也苦笑了起来,大年下的,你整这个,不觉得忌讳吗?
仁慈的赵祯,或者说是优柔寡断的赵祯,决定把决定权交给那些高官比较合适,于是吩咐陈琳道:“请各位大臣看一看,商议之后再定。”
纸条被转了一圈,大家伙都知道方仲永打了大胜仗了,而且要用杀伤的敌人的头颅筑起京观,一震慑宵小,扬我国威。
先前,大家伙都只知道大胜,至于怎么个大胜法,不是很清楚。你阵斩一百,击退强敌,可以叫大胜;你阵斩一千,击溃来犯之敌,更可以叫大胜。
先前军报上的“毙敌数万”,大家伙谁都没当真,终究是胜了嘛,稍微夸大一点战绩是可以理解的。可你要用数万颗头颅来堆京观,那就不一样了。
这可是要有专门的人去点数的,丝毫造不得假。杀良冒功的事儿,大家倒是没那么去猜测,一来西夏人的装束不一样,二来范雍也是老成稳重的,不会跟一起方仲永瞎胡闹。再加上,还有各处暗中的人手监督,想来战绩差不到哪儿去。
再说了,那是五六万啊,你要没有个七七八八,得杀多少良,才能冒这个功?绝不会有人,有这么大的胆子,敢行如此丧心病狂之举。那要是被查了出来,万死不能辞其咎。
不过,功虽然立下了,这事儿办得就有些莽撞了。
最老成的老臣、首相张士逊率先反对:“京观者,陋习也。与我大宋宽仁之国策不符,与天下之祥和不符,断不可为!”
最最老成的老臣但已经不是首相的吕夷简说道:“蛮夷之辈,畏威而不怀德,跟他们讲得着宽仁吗?”
两位大佬分别代表了两种意见。
一种是温和派,把敌人宰杀干净就要赶紧洗手,表示一下,俺是被动的,他们非要来送死,我也没办法呀!
另一派就稍微激进一点,认为那些不算人的蛮夷之人,既然来了,留下点儿东西做纪念,也未尝不可。
第一五三章 京观
章程其实很简单。
先搭个临时的屋棚,安置这些英烈的骨灰,再由各部书信通知他们的家人。当然,这是指那些能确定身份的,像那个大坛子里面的,总不能一家分一捧吧?铁定是要埋在这里,而且按方仲永的意思,一定要葬在最显眼的位置,以供后人瞻仰。
修建的事儿,遇到了一点麻烦,因为时近年关,好不容易打跑了西夏人,大家伙都想歇一会,过个安生年。
征发民夫,特别是石匠,现在不是个好时机,弄个不好,是要激起民愤的。
大家伙一听,民夫啊?那也叫个事儿?什么样的民夫,能有咱们兄弟干活厉害?石匠也不是问题,重金礼聘来不来?不来?绑也要把他们绑来!
真正找到了石匠,人家一听说是给战死的英雄们修英烈陵园,麻溜滴放下碗筷,带着他的工具,带着他的徒弟,坐着马车就来了。
至于钱不钱的,俺是那贪财的人吗?给保护俺们的英雄们修个陵园,还要高价,那还是人吗?给个正常价就行。
人员充足,物料齐备,不到一个月,一座**肃穆的英烈陵园就拔地而起了。
看着严实得好像城堡一样的陵园,方仲永真是有些哭笑不得,你这是准备将战斗进行到底了吗?还是准备以此为堡垒,在地府向阎王爷发起进攻?
范雍那家伙倒是很满意。用他的话说,英烈嘛,自然是要在何时何地都保持昂扬的斗志,死了跟阎王老子干一场,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将士们也很喜欢,特别是对那用条石铺成的甬道,羡慕的不得了。好家伙,这可比县城里的地主老财的房子都要漂亮,最重要的是结实,住一百年都不会坏,要是能活着住在这里多好啊!
刚一张嘴,就被怼了回来:“最多留几个守陵的老军,你想干?年龄不够!想住进来,等死了再说吧!”
有伤残的军士得了这句话,就准备抽刀给自己一个痛快,那司法参军也不阻拦,只冷冷地说道:“现死的不算!”
小人物有小人物的烦恼,大人物有大人物的烦恼。
眼下,方仲永烦恼的是,这个陵园实在是不太好看。全是灰扑扑的青石,你好歹也弄点汉白玉什么的,点缀一下,提升一下景点的格调,也好招徕顾客给英烈们献献花、摆摆果什么的。你弄成这个鬼样子,胆子小点的根本就不敢进来,怎么收礼物?
窦守志也有大烦恼,如果他也算个大人物的话。
大战一结束,窦守志就开始计算战功及损伤。在仔细检点了西夏的人头之后,怎么处理多达六七万的尸体成了大问题。
一把火烧了,倒是最省心的法子,可方仲永觉得直接回田肥地,过于浪费资源,有暴殄天物之感。不同意!
西夏的人头,多稀罕的物件啊!当年在洪州的时候,要是能有这么多的西夏人当角斗士,晏居厚的小角斗场还不开得满世界都是?
虽然说死人不能当角斗士,但也不能都都当成肥料吧?
范雍以为此言甚是:“我中华上国,礼仪之邦,岂可行那无礼之事?本官的意思和方大人一样,将这些尸体好生修饰,送还西夏,以使其感怀我大宋之仁德。”
方仲永是连连摆手:“我们不一样,不一样!您老人家想的是,把他们全部送回去,好彰显我天朝风范。我想的是,把他们部分送回去。”
“部分送回去?也行。毕竟有些尸体残损不堪,不太好拼凑在一块儿。”
“不是那个意思。”
“哦!你是想留下一部分,作为夸耀功绩的凭证是吧?虽然略显小家子气,不过,年轻人嘛,有夸功的心思也是可以理解的嘛!”
“理解你妹呀!我真怀疑,你这老倌当年是怎么中的进士。我说的是,送回尸体的部分,不是送回部分的尸体!”
范雍的语法不是很好,一脸的蚊香,有区别吗?没有吧?
方仲永也不绕圈子了:“京观知道吧?”
范雍勃然色变:“小子无礼!那京观都是贪忍好杀之辈,为夸耀武功堆积敌尸而成。乃上古陋习,不可轻复!”
要说这范雍也真够奇怪的,方仲永言语中对他的不恭敬,他是丝毫不放在心上。一说要对西夏人的尸体,进行小小的艺术加工,就跟嫖了他小妾一样,怒发冲冠了!
那是西夏人呀,那是入境侵略的敌人呀,用得着跟他们讲礼仪道德吗?
方仲永也没打算说服那迂腐的老倌,人家就是这样学的,也是这样做的,咱不能说人家是伪君子什么的。
方仲永摆摆手把窦守志喊了过来:“小窦子,我知道你有别的法子,能够很快与汴梁通传消息。我要你十天之内,禀明官家,并把官家的旨意带回来。如果不能在这期限内得到官家的旨意,本帅就直接把那帮西夏人的首级垒成京观。”
窦守志想了一下说道:“半个月吧!十天的时间实在是太紧了,路上的事儿谁都没有万全的把握。”
“成!我就给你半个月的时间。你连请功的折子一块儿报上去吧,免得将士们等的久了。开春了,天气回暖,尸体就易腐烂变质,有滋生瘟疫之患。你务必说明!”
窦守志得了命令后,派出多路信使携带请功折子,这可是事关全西北的大事,马虎不得。要是有了差池,窦守志难逃一死。又放出数只信鸽,把方仲永又要搞事情的缘由解说了个明明白白。
西北大捷的消息,早被专职负责打小报告的窦守志报到汴梁。虽然具体的情况还在统计当中,但一场大胜已是板上钉钉的了。
只要方仲永别疯狂到,想领着那几万人进入西夏境内,“焚其宗庙,灭其社稷”,西北当数年无战事矣。
自开战以来,一直忧心忡忡的赵祯,也一改近日的低沉,很有些意气风发。往日看有些粗鄙的曹皇后,今日看来也觉得丰那个啥肥那个啥的,一副很好生养的样子。连宿皇后寝宫三日,与皇后很是琴瑟和鸣了一番,为新年开了个好头。
年前为了支援作战而显得扣扣嗖嗖的大内,也一下子变得豪奢起来。处处张灯结彩,欢声笑语,一派祥和。
汴梁的百姓们,倒没有多大的反应。西夏撮尔小国,打败他们不是很正常的事儿吗?用得着大惊小怪的?
五天后,也就是腊月初一,正值文武百官进宫,向皇帝恭贺新年。
过年的时候一定要说好话,不然就会被人骂做“不懂事”。更何况,赵董事长去年的工作还是卓有成效的。
首先是知人善任,安排方仲永去赈灾,又安排方仲永去抵御西夏。效果不错,好评不断。充分体现了,要当一个甩手掌柜的先决条件。
然后是内宫和谐,有健康的公主诞生。虽然暂时没儿子,可女儿都有了,儿子还会远吗?
赵祯还是很低调的,在好不谦虚地全盘接受了百官的吹捧后,又进行了一波商业互吹,百官再回吹,真是好一派盛世景象呀!
这时候,一个小黄门急匆匆地跑到陈琳身边,递上了一张纸条。陈琳展开一看,不禁苦笑起来。
方仲永,你个惹事精,大过年的也不让人清静一会儿。有心压两天吧,可又觉得毕竟是事关军情的大事,不好押后。万一那小子等急了,说不定又闹出什么幺蛾子来。
陈琳在赵祯耳边小声嘀咕了两声,又把那纸条给赵祯看看。
赵祯也苦笑了起来,大年下的,你整这个,不觉得忌讳吗?
仁慈的赵祯,或者说是优柔寡断的赵祯,决定把决定权交给那些高官比较合适,于是吩咐陈琳道:“请各位大臣看一看,商议之后再定。”
纸条被转了一圈,大家伙都知道方仲永打了大胜仗了,而且要用杀伤的敌人的头颅筑起京观,一震慑宵小,扬我国威。
先前,大家伙都只知道大胜,至于怎么个大胜法,不是很清楚。你阵斩一百,击退强敌,可以叫大胜;你阵斩一千,击溃来犯之敌,更可以叫大胜。
先前军报上的“毙敌数万”,大家伙谁都没当真,终究是胜了嘛,稍微夸大一点战绩是可以理解的。可你要用数万颗头颅来堆京观,那就不一样了。
这可是要有专门的人去点数的,丝毫造不得假。杀良冒功的事儿,大家倒是没那么去猜测,一来西夏人的装束不一样,二来范雍也是老成稳重的,不会跟一起方仲永瞎胡闹。再加上,还有各处暗中的人手监督,想来战绩差不到哪儿去。
再说了,那是五六万啊,你要没有个七七八八,得杀多少良,才能冒这个功?绝不会有人,有这么大的胆子,敢行如此丧心病狂之举。那要是被查了出来,万死不能辞其咎。
不过,功虽然立下了,这事儿办得就有些莽撞了。
最老成的老臣、首相张士逊率先反对:“京观者,陋习也。与我大宋宽仁之国策不符,与天下之祥和不符,断不可为!”
最最老成的老臣但已经不是首相的吕夷简说道:“蛮夷之辈,畏威而不怀德,跟他们讲得着宽仁吗?”
两位大佬分别代表了两种意见。
一种是温和派,把敌人宰杀干净就要赶紧洗手,表示一下,俺是被动的,他们非要来送死,我也没办法呀!
另一派就稍微激进一点,认为那些不算人的蛮夷之人,既然来了,留下点儿东西做纪念,也未尝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