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国潢辞团总 县衙遭洗劫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万古第一神
一秒记住【谷粒小说网 www.gulixi.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导读:假“长毛”按真“长毛”问罪,县衙遭洗劫;胆小师爷一句话,受害乡民白杨坪发难。曾国藩为母守孝,大祸却从天而降。
大讼师公然向曾国藩叫板,张抚台暗中替侍郎担心。
(正文)从县城回来的第五天,曾国藩又和国潢谈了一次。
国潢小心地走进曾国藩的书房时,见大哥正在案前看书。
国潢站到曾国藩的身边说:“大哥,您叫我?”
曾国藩放下书,起身把弟弟扶到桌旁的木椅上坐定。
曾国藩坐下,问:“:“澄侯,还生大哥的气吗?”
国潢脸一红说:“大哥说我,是为我好,也是为曾家好,我咋能生气呢?”
曾国藩笑一笑,说:“澄侯,你能这么想,大哥就放心了。我们曾家兄弟都是读书人,读书人读什么?读书人读的就是个理,万不能做连道理都不懂的读书人哪!——大哥这几年在京师做官,三五日就要给你们写一封信。大哥不怕你们别的,是怕你们因为有这么个二品侍郎的哥哥,连人都不会做呀!”
国潢道:“大哥但请放心,无论大哥以后在不在我们身边,我们几个都小心行事便是了。大哥,我明儿就去团练办事房,把差事辞了。从此后,我同着几个弟弟,只跟着大哥读书学做人。”
曾国藩喝了口茶水:“澄侯,你能这么想,大哥就放心了。大哥常年在外,你身为家中长兄,既要照顾好爹,又要带好几个弟弟,一举一动,不能不格外慎重啊!圣人云: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又云:放于利而行,多怨。这些你都懂。大哥就不多说了。”
第二天,曾国潢找到湘乡县团练副总罗泽南,坚辞团练荷叶塘都团总一职。
罗泽南闻言大惊,坚决不准。罗泽南请曾国潢出任团练都团总,原本就是想靠着曾家的名头干番事业的。如今团练没练成,事业未见影,曾国潢却要打退堂鼓,这怎么能行呢?
曾国潢却不理会这些,当日就把团练费向人交割清楚,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大门。
罗泽南被闹得莫明其妙。
从此以后,曾府上下,除大老爷曾麟书、二老爷曾骥云兄弟两个出门办事乘顶二人抬的花呢小轿外,曾国藩以下的所有人极少乘轿。当然走远路不在此列。
一晃便是老夫人的七七,曾国藩带上家中的弟弟、妹妹们,抬着祭品来到下腰里宅后山母亲的坟前又大哭了一场。哭罢母亲,又到祖父母的坟前祭拜了一番,这才回转。到了家中才知道,湘乡县衙门出了大事了!
曾国藩急忙让江贵去城里打听,江贵第二天晚饭前才返回。
看江贵神色慌张的样子,曾国藩心吃一吓,小声问:“江贵!到底咋了?——你如何这般模样?”江贵张口结舌了好半天,竟然没说清楚一句话。
曾国藩不明就里,让江贵坐下,又倒了杯热茶端给他:“江贵,你别急,慢慢说。县衙门到底发生了什么了?”
江贵喝了口水,未及讲话,反倒哭了起来。
曾国藩愈发纳闷:“江贵,你有话说话,哭什么呀?”
江贵把水杯放到桌上,突然跪倒在曾国藩的脚前,哭着说道:“大少爷,此次县衙门出事,把您老饶上了!”
曾国藩一愣:“江贵,你起来慢慢讲给我听。”
江贵爬起身,稳定了好半天情绪,才止住泪水,把自己从县衙一名典史口里打探来的消息,一五一十地讲给曾国藩听。
曾国藩由县城回到家的第二天,朱孙诒的兹文便递进了知府衙门。
当时的知府是山西人洪振发。洪振发也是个出身两榜的人,由中书令做起,一直做到知府的任上,是个出了名的胆小鬼,又心细如发丝。
洪府台接到湘乡县的兹文打开一看,自已先就吓出一身冷汗。这样的兹文他是断断不敢批复的。
他把朱孙诒的咨文本子原样封好,印绶都不敢盖一个,便急忙交专差速递巡抚衙门。兹文很快便摆到张中丞的案头。
那日巡抚衙门负责刑名的师爷恰巧去城外看一个亲戚末回,营务师爷左宗棠又偏偏饮酒未归,张亮基就只好自已将兹文拆开,歪在签押房的炕上,细细看了一遍。
看完本子全文,张亮基也觉着事情有些跷蹊:既然已经审明不是长毛,如何还要砍头呢?——尽管这时朝廷对处斩权已向地方衙门放开,明确晓谕各处,无论大小衙门,只要拿获“长毛”,可先斩首,再逐级申报。但这是专指的“长毛”而言。
张亮基想了好大一会儿,终于提笔在兹文的一角批了这样一行字:非常时期不要拘于常理,着知府衙门会同湘乡县复查后裁定即可。
张亮基在这里其实也是耍了一个滑头。他既不说准,也不说不准,却用了个含糊其词的“裁定”二字。流放三千里是裁定,就地斩首是裁定,无罪释放也是裁定。
兹文不久便转回知府衙门。
洪府台拆开兹文一看抚院的批复,就急忙传话让备轿。洪府台这人有个好处:对上宪交办的事,他从来都是不走样地照办,不敢打一丝的马虎眼。
洪府台的轿子赶到湘乡县时,朱孙诒正在内室同家人用晚饭。
闻报,朱孙诒放下筷子就急忙更衣;洪振发已经小心翼翼地走了进来。
朱孙诒抢前一步见礼,洪振发则一把挽住朱孙诒的手;两个人就厮让着走进签押房。
刚一落座,洪振发就从袖中摸出本子,小声问朱孙诒:“老兄台呀,这些人犯既然已经审明不是长毛,如何还要判斩刑?”
朱孙诒先接过本子拆开看了看抚院的批复,才小声道:“府台大人哪,您以为下官有杀人的瘾呢?下官也是迫于无奈呀——丁忧侍郎曾大人做过五部侍郎,不仅审过满人,还审过侯爷。他说这些人当杀,下官敢把这些人流发吗?”
洪振发一听这案子把曾国藩给牵扯了进来,脸马上一懔,接着道:“曾大人非其他丁忧官员可比,不要说抚院,就是总督,也怵他呢!即然他老人家认为该杀头,自然就是该杀头。”
朱孙诒小声道:“府台大人容禀,下官还有一事需要大人给下官做主。”
洪振发急忙站起身,连连摆手道:“老兄台客气,老兄台客气!老兄台万不要这般抬举本府。本府小时候,凡事都是父母做主;娶妻后,凡事都由内贱做主;进学后,凡事都由恩师做主;做官后,凡事都是上宪做主——”
朱孙诒也不待洪振发把话说完便道:“说起来呢,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不过就是五十四颗人头而已。所不同的是,这些人呢,都是三湘一带的人。这些人的父母兄弟,已找了下官许多次;连湖南有名的大讼师苟德存,也到了湘乡。下官怕只怕,将这些人砍头之后,惹起众怒——”
洪振发拦住话头道:“老兄台啊,您又糊涂了。把全湖南的人都惹恼了,您还可以到别的省去做官;可您要把曾大人给惹恼了,三年起复后,您就只剩卷铺盖一途了!”
朱孙诒终于咬咬牙道:“这些人犯关进大牢已有些日子,再关下去不要再生出什么事端。既然部院已有批复,那就宜早不宜迟。明日午时三刻,便将这五十四人斩首!府台大人正好明日做监斩官!”
洪振发连连道:“您不要难为本府,本府衙门里还有事情等着处理,本府还要连夜赶回去。湘乡的事情,您就全权代劳\吧。”
洪振发话毕,茶也不曾喝上一口,连夜又赶了回去。
朱孙诒送走洪振发后,便急忙把刑名师爷传唤进签押房,交代连夜把杀人告示写好誊清,明日一早便贴出去。
朱孙诒口里的大讼师苟德存是何许人也?这苟德存可不是个一般的人物。
苟德存原本是直隶乡间的一名不第的秀才,因一位族叔突然发迹,被外放到湖南以道衔候补。后来又用了一件古董,补了个实缺。
消息传到苟德存耳中时,苟德存正是穷途末路之际,慌忙来投奔。
也是合该苟德存走运,他到的当日,湖南巡抚偏巧出缺,印绶暂著布政使署理,布政使一缺暂著按察使署理。按察使一缺呢,又正好暂著他族叔署理。
苟德存于是在第二天,就跟着他这位显贵的族叔到按察使司衙门帮幕。
苟德存写得一手好字,口齿又极其伶俐。帮幕不多几日,便成了衙门里的文案师爷。
哪知一年后,湖南巡抚抵任,布政使和按察使都依例回任。
苟德存的族叔没了署任,原缺又放给了别的道员,生生没了着落,又成了候补道。也是急火攻心,他的族叔回家不多几日,就气病在床,不久竟撒手人寰。
苟德存生活没了着落,只好求他做师爷时交下的几个朋友,花了几两银子,和首县通融,在衙门里安了一张桌,靠给人写状子赚些润笔。
按察使原本就是一省的刑名,他又做过师爷,对大清律例还是通的。一来二去,他的名声就大起来。不仅把家人从原籍搬来长沙,还买了老大一处宅院,连着娶了四房如夫人。他从此后也不再到衙门里去,有了难缠的案子,都是别人到府里来请他。银子出少的,他不理;多出银子,甚至出重金的,他不仅用心写状子,还亲自出面去为讼主走门路。上至一省刑名,下到知县、知府,许多人都得过他的好处。这就使得许多很好断的案子,偏偏难断;不该错的案子,也要有意错判。
错案自然是不能服人的,你肯定想扳过来。
怎么办呢,马上就有人指点你:快去请苟大讼师,晚了,有可能让对方抢了先。
苟德存的名声于是就愈来愈大。
江贵最后道:“大少爷,这五十四人明儿就要开刀问斩。那苟大讼师,岂能与您老善罢甘休?我们要有些准备呀。”
曾国藩沉吟良久,只好打发江贵去把萧孚泗以及罗泽南的门生李臣典请进府里,共同商量应对办法。
第二天一早,湘乡县的大街上忽然多了无数的军兵。百姓们一见有异于常日,知道有大事情要发生。果然不久,县衙门的辕门外便贴出一张大大的杀人告示。
三湘很快便传扬开来。
五十四名人犯的父母族亲很快便来到县衙的辕门处跪倒,齐声喊冤;十几名乡绅都穿了长袍马褂,簇拥着大讼师苟德存来到县衙,口口声声要见大老爷朱孙诒。
朱孙诒不想和这些人浪费口舌,传命衙役守住大门,一个人只是坐在大堂之上静静地喝茶。
不久,县衙门请调来的绿营官兵开始清街,五十四名人犯也一一被押进了木笼囚车,背上插了打了红×的亡命招牌,在军兵的押护下,游起四门。
午时三刻一到,法场传来三声炮响,五十四颗人头落地。
朱孙诒没有到法场监斩,监斩的是县丞王大人。
眼看着五十四颗人头落地,围观的上千名百姓,在苟德存的蛊惑下,登时哗然。
苟德存依照大清律例振臂高呼:“县父母草菅人命!朱大人是第二个张也!”
五十四人的父母族亲正哭得昏天黑地,一听这话,马上便有人呼喊一声:“狗县令滥杀无辜,不找他说个明白,如何咽得下这口恶气?——走啊!”
只这一嗓子,倾刻间喊醒了梦中人。上千名百姓厮裹着哭喊声,潮水般拥向县衙门。
衙诒和绿营官兵急忙阻拦,却如何拦得住?有心想放上几枪,又怕把事情闹大,只能闪在一边任人们闹去。
上千号人里有一半人是存心闹事的,另一半人只是看热闹,被砍头的亲人最愤怒。
这些人撕挤进县衙逢人便打,逢物便砸,吓得朱孙诒急忙让师爷把他藏进木箱子里面,期望能侥幸逃过此劫。
哪知道藏他的这位师爷最最软蛋一个,头刚挨了一拳,他便用手一指箱子,还使了个眼色;众人就撇开了他,齐把木箱子围住。
朱孙诒在里面瑟瑟发抖,只管颤着嗓音发问:“本县是朝廷命官,你们要造反怎的?你们要造反怎的?”
有人摸起一块砖头便要砸,有冷静的乡绅急忙一把拉住。
苟德存大着声问道:“朱大老爷,俺只替三湘父老问您一句话,您把这五十四个无辜之人全部斩首,依据的是大清那条律例?”
朱孙诒大叫道:“上宪的批复,本县如何敢不执行?”
一名乡绅问:“朱大人请把话讲明白,是哪位上宪?是知府衙门还是巡抚衙门?”
朱孙诒正要讲话,藏他的那名师爷这时说道:“此事与朱大人无干啊,此事与朱大人无干哪!本案的首尾老朽最知端底。这是白杨坪归籍丁母忧的曾大人,曾侍郎,定的案哪!曾侍郎定的案,就是抚院都不敢驳呀!”
依着这师爷想法,是想抬出曾国藩把百姓镇住,以此达到解救朱大人的目的。
苟德存听得真切,待师爷把话说完,便大声道:“乡亲们万不要胡来,我早就料到,朱大人和洪府台,都不能这般无视大清律例、草菅人命!敢一次砍杀几十人的,大清除曾涤生外,目前尚无二人!各位,随苟某到白杨坪曾家,找那曾涤生论理去!——按大清律例,丁忧官员敢插手地方政事者,杀无赦!”
苟德存话毕,当先走出县衙。
“走啊!”一部分人边走边喊,是真想找曾国藩论理。
“走啊!到白杨坪去找曾侍郎啊!”另一部分人也跟着瞎喊,其实是想借此机会一睹那曾侍郎的“庐山真面目”,和他那双人见人怕的三角眼。
傍晚时分,人们终于簇拥着苟德存,及几名在当地有些名望的乡绅的轿子,来到曾家的朱漆大铁门前。
离门首还有一箭地,一些人便自觉地把步子放慢;苟德存的轿子也在离曾家大门十几米的地方落下。
苟德存下了轿子,先约会了同来的几名乡绅,但却让受害人的父母族亲去砸门,自已并不向前。在路上,他尽管一再给自已壮胆打气,可一看见曾家紧闭的两扇大门,心底还是生出几丝怯意来。他要找的人毕竟不是一般的百姓。这个人虽归籍丁忧,可毕竟做过大清国五部的二品侍郎,何况又是两榜出身。这个人此时就算不是官身,可毕竟是大清国堂堂正正的太史公啊!他作为湖南有名的大讼师,可以和朱孙诒坐着讲话,可以和洪振发毫无顾忌地谈天,可他却不敢放开胆子和宅子里的人乱说乱道啊!
曾国藩因为从江贵的口中已经知道了事情的端底,所以在心理上多少还是有了一些准备,不仅让萧孚泗拎着片刀住在家里,还把和萧孚泗在一起练武的李臣典也找来喝茶。
当外面响起震天的砸门声时,曾国藩闻报还是全身一抖。他急忙让国潢去陪爹喝茶,又嘱咐国华、国葆,外面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要惊动爹。
交代完毕,他才带着萧孚泗、李臣典以及十几名下人,提着万分的小心,来到离大门约十米的地方站定。曾国藩向王荆七示意,将门打开。
此时,曾国藩的左边,立着手拎大片刀怒气冲冲的萧孚泗,右边站着扛齐眉铁棒楞头楞脑的李臣典,十几名下人也都手里拿着应手的家伙,站在曾国藩的身后。
大门打开,五十几个连哭带喊的人最先拥了进来。
曾国藩大喝一声:“住脚!不得到民宅胡闹!——为着何事,这般涕哭?”
萧孚泗拎着大刀往前一窜,咧开大嘴道:“俺侍郎叔叔已经讲话,尔等如何还不后退?难道让俺杀过去不成?”
李臣典也近前一步,用棍一指道:“俺是特来护驾的!俺认得你们,手里的铁棍可认不得你!”
几名须发皆白的婆婆和二十几名老丈,这时冲着曾国藩叫道:“俺不曾得罪过你,你如何非让官府砍杀我儿?今日我等能来,就没打算活着回去!仗着官做得大,连我们这些老骨头也一起打杀吧!”
这些人话毕,就要用头来顶曾国藩,分明是想拼命。
曾国藩跨前一步,冷静地问道:“几位老人家,你们这话从何说起?晚生是个回籍丁忧的人,如何能指使官府杀人?——几位老人家,难道不知我大清的法度吗?”
苟德存这时同着几位乡绅走过来,也不同曾国藩见礼,先用鼻子哼上一声,这才阴阳怪气道:“曾侍郎,你也知道大清国还有王法二字吗? 你现在还佩谈王法?”
曾国藩早就知道这苟讼师是全湖南坐在第一把交椅上的辩才,见他问话阴冷,不由也冷冷地答道:“涤生现在虽归籍为母丁忧守孝,但毕竟出身两榜,做过几年京官;曾某虽不才,却也参与制订了诸多大清律例条文。是曾某不佩谈王法,还是你苟某不佩谈王法,湖南人尽知,天下人共知。”
跟在苟德存身后的几名乡绅见曾国藩不卑不亢,就一齐走出来边施礼边道:“曾大人,我们原也敬你是条汉子,给我们湖南人增了光——可你不该丁忧期间插手地方政事,屈杀我们三湘子弟啊!只是几个孩子混闹了一场,又不曾真的打劫了你家的铺子,你这事做得不占理呀!”
曾国藩微微一笑,拱手答道:“各位乡亲,晚生正丁母忧,乃一介平民,有何权力屈杀乡民?”
苟德存一听这话,马上又来了精神。他用手一指曾国藩道:“曾侍郎,你还敢耍赖,刚刚落地的五十四颗人头便是明证!你耍赖也罢,承认也罢,我苟德存就是拼着这讼师不做,也要告倒你!——大清官制,但凡丁忧官员,敢插手地方政事者,斩!如不把你曾涤生送上断头台,我苟德存情愿退出湖南讼场!”
曾国藩笑问一句:“各位乡亲,那杀人告示上可有我曾涤生的印记?”
马上就有嘴快的乡绅回答:“那倒不曾有!”
曾国藩马上追问一句:“监斩官可是我曾涤生?”
在前面正涕哭的老人们只得回答:“当然也不是!”
曾国藩就后退一步,冷冷地说道:“各位乡亲请回吧,曾家要闭门了!”
萧孚泗把刀一挥道:“不回转还要怎的?”
众人只得一步步不很情愿地回到门外。曾家的大门缓缓地关上。
苟德存到了大门外,忽然大叫道:“曾涤生,你在家里好好的等着!——我看你还能猖狂到几时!我不信皇上就信你一个人的!”
众乡绅急忙劝住道:“不要这样子吧。曾侍郎的话也有道理。”
苟德存却道:“我就是气不过。我的外甥又不是长毛,这命送的岂不是冤!”
众人这才知道,在被杀的五十四人当中,有一个竟然是他的外甥。
人们开始陆陆续续的散去,白杨坪重又归于以往的宁静。
但从此后,丁忧的曾国藩果真能在家安心为老母守孝吗?大名鼎鼎的苟德存,当真就肯善罢甘休?
苟德存与曾国藩如何叫板,且不去管他,反正,朱孙诒的赏银可是千真万确到手了。朱孙诒所要的,也正是这个结果。
大清国即将不国,人人都在寻找退路。朱孙诒也不另外。
湘乡发生的这件乡民大闹县衙案,很快便传到省城。
巡抚张亮基闻听之下不由大吃一惊,很是为曾国藩担心。
但左宗棠却不以为然。
左宗棠对张亮基这样说道:“您老不要听人胡说乱道就当真。曾涤生这人我了解,他生性刻板。别说他是丁忧侍郎,他就算是丁忧大学士,也不敢做违制的事!”
听了左宗棠的话,张亮基额手称庆,连连道:“但愿如此,但愿如此啊!”(本章完)(未完待续)
导读:假“长毛”按真“长毛”问罪,县衙遭洗劫;胆小师爷一句话,受害乡民白杨坪发难。曾国藩为母守孝,大祸却从天而降。
大讼师公然向曾国藩叫板,张抚台暗中替侍郎担心。
(正文)从县城回来的第五天,曾国藩又和国潢谈了一次。
国潢小心地走进曾国藩的书房时,见大哥正在案前看书。
国潢站到曾国藩的身边说:“大哥,您叫我?”
曾国藩放下书,起身把弟弟扶到桌旁的木椅上坐定。
曾国藩坐下,问:“:“澄侯,还生大哥的气吗?”
国潢脸一红说:“大哥说我,是为我好,也是为曾家好,我咋能生气呢?”
曾国藩笑一笑,说:“澄侯,你能这么想,大哥就放心了。我们曾家兄弟都是读书人,读书人读什么?读书人读的就是个理,万不能做连道理都不懂的读书人哪!——大哥这几年在京师做官,三五日就要给你们写一封信。大哥不怕你们别的,是怕你们因为有这么个二品侍郎的哥哥,连人都不会做呀!”
国潢道:“大哥但请放心,无论大哥以后在不在我们身边,我们几个都小心行事便是了。大哥,我明儿就去团练办事房,把差事辞了。从此后,我同着几个弟弟,只跟着大哥读书学做人。”
曾国藩喝了口茶水:“澄侯,你能这么想,大哥就放心了。大哥常年在外,你身为家中长兄,既要照顾好爹,又要带好几个弟弟,一举一动,不能不格外慎重啊!圣人云: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又云:放于利而行,多怨。这些你都懂。大哥就不多说了。”
第二天,曾国潢找到湘乡县团练副总罗泽南,坚辞团练荷叶塘都团总一职。
罗泽南闻言大惊,坚决不准。罗泽南请曾国潢出任团练都团总,原本就是想靠着曾家的名头干番事业的。如今团练没练成,事业未见影,曾国潢却要打退堂鼓,这怎么能行呢?
曾国潢却不理会这些,当日就把团练费向人交割清楚,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大门。
罗泽南被闹得莫明其妙。
从此以后,曾府上下,除大老爷曾麟书、二老爷曾骥云兄弟两个出门办事乘顶二人抬的花呢小轿外,曾国藩以下的所有人极少乘轿。当然走远路不在此列。
一晃便是老夫人的七七,曾国藩带上家中的弟弟、妹妹们,抬着祭品来到下腰里宅后山母亲的坟前又大哭了一场。哭罢母亲,又到祖父母的坟前祭拜了一番,这才回转。到了家中才知道,湘乡县衙门出了大事了!
曾国藩急忙让江贵去城里打听,江贵第二天晚饭前才返回。
看江贵神色慌张的样子,曾国藩心吃一吓,小声问:“江贵!到底咋了?——你如何这般模样?”江贵张口结舌了好半天,竟然没说清楚一句话。
曾国藩不明就里,让江贵坐下,又倒了杯热茶端给他:“江贵,你别急,慢慢说。县衙门到底发生了什么了?”
江贵喝了口水,未及讲话,反倒哭了起来。
曾国藩愈发纳闷:“江贵,你有话说话,哭什么呀?”
江贵把水杯放到桌上,突然跪倒在曾国藩的脚前,哭着说道:“大少爷,此次县衙门出事,把您老饶上了!”
曾国藩一愣:“江贵,你起来慢慢讲给我听。”
江贵爬起身,稳定了好半天情绪,才止住泪水,把自己从县衙一名典史口里打探来的消息,一五一十地讲给曾国藩听。
曾国藩由县城回到家的第二天,朱孙诒的兹文便递进了知府衙门。
当时的知府是山西人洪振发。洪振发也是个出身两榜的人,由中书令做起,一直做到知府的任上,是个出了名的胆小鬼,又心细如发丝。
洪府台接到湘乡县的兹文打开一看,自已先就吓出一身冷汗。这样的兹文他是断断不敢批复的。
他把朱孙诒的咨文本子原样封好,印绶都不敢盖一个,便急忙交专差速递巡抚衙门。兹文很快便摆到张中丞的案头。
那日巡抚衙门负责刑名的师爷恰巧去城外看一个亲戚末回,营务师爷左宗棠又偏偏饮酒未归,张亮基就只好自已将兹文拆开,歪在签押房的炕上,细细看了一遍。
看完本子全文,张亮基也觉着事情有些跷蹊:既然已经审明不是长毛,如何还要砍头呢?——尽管这时朝廷对处斩权已向地方衙门放开,明确晓谕各处,无论大小衙门,只要拿获“长毛”,可先斩首,再逐级申报。但这是专指的“长毛”而言。
张亮基想了好大一会儿,终于提笔在兹文的一角批了这样一行字:非常时期不要拘于常理,着知府衙门会同湘乡县复查后裁定即可。
张亮基在这里其实也是耍了一个滑头。他既不说准,也不说不准,却用了个含糊其词的“裁定”二字。流放三千里是裁定,就地斩首是裁定,无罪释放也是裁定。
兹文不久便转回知府衙门。
洪府台拆开兹文一看抚院的批复,就急忙传话让备轿。洪府台这人有个好处:对上宪交办的事,他从来都是不走样地照办,不敢打一丝的马虎眼。
洪府台的轿子赶到湘乡县时,朱孙诒正在内室同家人用晚饭。
闻报,朱孙诒放下筷子就急忙更衣;洪振发已经小心翼翼地走了进来。
朱孙诒抢前一步见礼,洪振发则一把挽住朱孙诒的手;两个人就厮让着走进签押房。
刚一落座,洪振发就从袖中摸出本子,小声问朱孙诒:“老兄台呀,这些人犯既然已经审明不是长毛,如何还要判斩刑?”
朱孙诒先接过本子拆开看了看抚院的批复,才小声道:“府台大人哪,您以为下官有杀人的瘾呢?下官也是迫于无奈呀——丁忧侍郎曾大人做过五部侍郎,不仅审过满人,还审过侯爷。他说这些人当杀,下官敢把这些人流发吗?”
洪振发一听这案子把曾国藩给牵扯了进来,脸马上一懔,接着道:“曾大人非其他丁忧官员可比,不要说抚院,就是总督,也怵他呢!即然他老人家认为该杀头,自然就是该杀头。”
朱孙诒小声道:“府台大人容禀,下官还有一事需要大人给下官做主。”
洪振发急忙站起身,连连摆手道:“老兄台客气,老兄台客气!老兄台万不要这般抬举本府。本府小时候,凡事都是父母做主;娶妻后,凡事都由内贱做主;进学后,凡事都由恩师做主;做官后,凡事都是上宪做主——”
朱孙诒也不待洪振发把话说完便道:“说起来呢,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不过就是五十四颗人头而已。所不同的是,这些人呢,都是三湘一带的人。这些人的父母兄弟,已找了下官许多次;连湖南有名的大讼师苟德存,也到了湘乡。下官怕只怕,将这些人砍头之后,惹起众怒——”
洪振发拦住话头道:“老兄台啊,您又糊涂了。把全湖南的人都惹恼了,您还可以到别的省去做官;可您要把曾大人给惹恼了,三年起复后,您就只剩卷铺盖一途了!”
朱孙诒终于咬咬牙道:“这些人犯关进大牢已有些日子,再关下去不要再生出什么事端。既然部院已有批复,那就宜早不宜迟。明日午时三刻,便将这五十四人斩首!府台大人正好明日做监斩官!”
洪振发连连道:“您不要难为本府,本府衙门里还有事情等着处理,本府还要连夜赶回去。湘乡的事情,您就全权代劳\吧。”
洪振发话毕,茶也不曾喝上一口,连夜又赶了回去。
朱孙诒送走洪振发后,便急忙把刑名师爷传唤进签押房,交代连夜把杀人告示写好誊清,明日一早便贴出去。
朱孙诒口里的大讼师苟德存是何许人也?这苟德存可不是个一般的人物。
苟德存原本是直隶乡间的一名不第的秀才,因一位族叔突然发迹,被外放到湖南以道衔候补。后来又用了一件古董,补了个实缺。
消息传到苟德存耳中时,苟德存正是穷途末路之际,慌忙来投奔。
也是合该苟德存走运,他到的当日,湖南巡抚偏巧出缺,印绶暂著布政使署理,布政使一缺暂著按察使署理。按察使一缺呢,又正好暂著他族叔署理。
苟德存于是在第二天,就跟着他这位显贵的族叔到按察使司衙门帮幕。
苟德存写得一手好字,口齿又极其伶俐。帮幕不多几日,便成了衙门里的文案师爷。
哪知一年后,湖南巡抚抵任,布政使和按察使都依例回任。
苟德存的族叔没了署任,原缺又放给了别的道员,生生没了着落,又成了候补道。也是急火攻心,他的族叔回家不多几日,就气病在床,不久竟撒手人寰。
苟德存生活没了着落,只好求他做师爷时交下的几个朋友,花了几两银子,和首县通融,在衙门里安了一张桌,靠给人写状子赚些润笔。
按察使原本就是一省的刑名,他又做过师爷,对大清律例还是通的。一来二去,他的名声就大起来。不仅把家人从原籍搬来长沙,还买了老大一处宅院,连着娶了四房如夫人。他从此后也不再到衙门里去,有了难缠的案子,都是别人到府里来请他。银子出少的,他不理;多出银子,甚至出重金的,他不仅用心写状子,还亲自出面去为讼主走门路。上至一省刑名,下到知县、知府,许多人都得过他的好处。这就使得许多很好断的案子,偏偏难断;不该错的案子,也要有意错判。
错案自然是不能服人的,你肯定想扳过来。
怎么办呢,马上就有人指点你:快去请苟大讼师,晚了,有可能让对方抢了先。
苟德存的名声于是就愈来愈大。
江贵最后道:“大少爷,这五十四人明儿就要开刀问斩。那苟大讼师,岂能与您老善罢甘休?我们要有些准备呀。”
曾国藩沉吟良久,只好打发江贵去把萧孚泗以及罗泽南的门生李臣典请进府里,共同商量应对办法。
第二天一早,湘乡县的大街上忽然多了无数的军兵。百姓们一见有异于常日,知道有大事情要发生。果然不久,县衙门的辕门外便贴出一张大大的杀人告示。
三湘很快便传扬开来。
五十四名人犯的父母族亲很快便来到县衙的辕门处跪倒,齐声喊冤;十几名乡绅都穿了长袍马褂,簇拥着大讼师苟德存来到县衙,口口声声要见大老爷朱孙诒。
朱孙诒不想和这些人浪费口舌,传命衙役守住大门,一个人只是坐在大堂之上静静地喝茶。
不久,县衙门请调来的绿营官兵开始清街,五十四名人犯也一一被押进了木笼囚车,背上插了打了红×的亡命招牌,在军兵的押护下,游起四门。
午时三刻一到,法场传来三声炮响,五十四颗人头落地。
朱孙诒没有到法场监斩,监斩的是县丞王大人。
眼看着五十四颗人头落地,围观的上千名百姓,在苟德存的蛊惑下,登时哗然。
苟德存依照大清律例振臂高呼:“县父母草菅人命!朱大人是第二个张也!”
五十四人的父母族亲正哭得昏天黑地,一听这话,马上便有人呼喊一声:“狗县令滥杀无辜,不找他说个明白,如何咽得下这口恶气?——走啊!”
只这一嗓子,倾刻间喊醒了梦中人。上千名百姓厮裹着哭喊声,潮水般拥向县衙门。
衙诒和绿营官兵急忙阻拦,却如何拦得住?有心想放上几枪,又怕把事情闹大,只能闪在一边任人们闹去。
上千号人里有一半人是存心闹事的,另一半人只是看热闹,被砍头的亲人最愤怒。
这些人撕挤进县衙逢人便打,逢物便砸,吓得朱孙诒急忙让师爷把他藏进木箱子里面,期望能侥幸逃过此劫。
哪知道藏他的这位师爷最最软蛋一个,头刚挨了一拳,他便用手一指箱子,还使了个眼色;众人就撇开了他,齐把木箱子围住。
朱孙诒在里面瑟瑟发抖,只管颤着嗓音发问:“本县是朝廷命官,你们要造反怎的?你们要造反怎的?”
有人摸起一块砖头便要砸,有冷静的乡绅急忙一把拉住。
苟德存大着声问道:“朱大老爷,俺只替三湘父老问您一句话,您把这五十四个无辜之人全部斩首,依据的是大清那条律例?”
朱孙诒大叫道:“上宪的批复,本县如何敢不执行?”
一名乡绅问:“朱大人请把话讲明白,是哪位上宪?是知府衙门还是巡抚衙门?”
朱孙诒正要讲话,藏他的那名师爷这时说道:“此事与朱大人无干啊,此事与朱大人无干哪!本案的首尾老朽最知端底。这是白杨坪归籍丁母忧的曾大人,曾侍郎,定的案哪!曾侍郎定的案,就是抚院都不敢驳呀!”
依着这师爷想法,是想抬出曾国藩把百姓镇住,以此达到解救朱大人的目的。
苟德存听得真切,待师爷把话说完,便大声道:“乡亲们万不要胡来,我早就料到,朱大人和洪府台,都不能这般无视大清律例、草菅人命!敢一次砍杀几十人的,大清除曾涤生外,目前尚无二人!各位,随苟某到白杨坪曾家,找那曾涤生论理去!——按大清律例,丁忧官员敢插手地方政事者,杀无赦!”
苟德存话毕,当先走出县衙。
“走啊!”一部分人边走边喊,是真想找曾国藩论理。
“走啊!到白杨坪去找曾侍郎啊!”另一部分人也跟着瞎喊,其实是想借此机会一睹那曾侍郎的“庐山真面目”,和他那双人见人怕的三角眼。
傍晚时分,人们终于簇拥着苟德存,及几名在当地有些名望的乡绅的轿子,来到曾家的朱漆大铁门前。
离门首还有一箭地,一些人便自觉地把步子放慢;苟德存的轿子也在离曾家大门十几米的地方落下。
苟德存下了轿子,先约会了同来的几名乡绅,但却让受害人的父母族亲去砸门,自已并不向前。在路上,他尽管一再给自已壮胆打气,可一看见曾家紧闭的两扇大门,心底还是生出几丝怯意来。他要找的人毕竟不是一般的百姓。这个人虽归籍丁忧,可毕竟做过大清国五部的二品侍郎,何况又是两榜出身。这个人此时就算不是官身,可毕竟是大清国堂堂正正的太史公啊!他作为湖南有名的大讼师,可以和朱孙诒坐着讲话,可以和洪振发毫无顾忌地谈天,可他却不敢放开胆子和宅子里的人乱说乱道啊!
曾国藩因为从江贵的口中已经知道了事情的端底,所以在心理上多少还是有了一些准备,不仅让萧孚泗拎着片刀住在家里,还把和萧孚泗在一起练武的李臣典也找来喝茶。
当外面响起震天的砸门声时,曾国藩闻报还是全身一抖。他急忙让国潢去陪爹喝茶,又嘱咐国华、国葆,外面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要惊动爹。
交代完毕,他才带着萧孚泗、李臣典以及十几名下人,提着万分的小心,来到离大门约十米的地方站定。曾国藩向王荆七示意,将门打开。
此时,曾国藩的左边,立着手拎大片刀怒气冲冲的萧孚泗,右边站着扛齐眉铁棒楞头楞脑的李臣典,十几名下人也都手里拿着应手的家伙,站在曾国藩的身后。
大门打开,五十几个连哭带喊的人最先拥了进来。
曾国藩大喝一声:“住脚!不得到民宅胡闹!——为着何事,这般涕哭?”
萧孚泗拎着大刀往前一窜,咧开大嘴道:“俺侍郎叔叔已经讲话,尔等如何还不后退?难道让俺杀过去不成?”
李臣典也近前一步,用棍一指道:“俺是特来护驾的!俺认得你们,手里的铁棍可认不得你!”
几名须发皆白的婆婆和二十几名老丈,这时冲着曾国藩叫道:“俺不曾得罪过你,你如何非让官府砍杀我儿?今日我等能来,就没打算活着回去!仗着官做得大,连我们这些老骨头也一起打杀吧!”
这些人话毕,就要用头来顶曾国藩,分明是想拼命。
曾国藩跨前一步,冷静地问道:“几位老人家,你们这话从何说起?晚生是个回籍丁忧的人,如何能指使官府杀人?——几位老人家,难道不知我大清的法度吗?”
苟德存这时同着几位乡绅走过来,也不同曾国藩见礼,先用鼻子哼上一声,这才阴阳怪气道:“曾侍郎,你也知道大清国还有王法二字吗? 你现在还佩谈王法?”
曾国藩早就知道这苟讼师是全湖南坐在第一把交椅上的辩才,见他问话阴冷,不由也冷冷地答道:“涤生现在虽归籍为母丁忧守孝,但毕竟出身两榜,做过几年京官;曾某虽不才,却也参与制订了诸多大清律例条文。是曾某不佩谈王法,还是你苟某不佩谈王法,湖南人尽知,天下人共知。”
跟在苟德存身后的几名乡绅见曾国藩不卑不亢,就一齐走出来边施礼边道:“曾大人,我们原也敬你是条汉子,给我们湖南人增了光——可你不该丁忧期间插手地方政事,屈杀我们三湘子弟啊!只是几个孩子混闹了一场,又不曾真的打劫了你家的铺子,你这事做得不占理呀!”
曾国藩微微一笑,拱手答道:“各位乡亲,晚生正丁母忧,乃一介平民,有何权力屈杀乡民?”
苟德存一听这话,马上又来了精神。他用手一指曾国藩道:“曾侍郎,你还敢耍赖,刚刚落地的五十四颗人头便是明证!你耍赖也罢,承认也罢,我苟德存就是拼着这讼师不做,也要告倒你!——大清官制,但凡丁忧官员,敢插手地方政事者,斩!如不把你曾涤生送上断头台,我苟德存情愿退出湖南讼场!”
曾国藩笑问一句:“各位乡亲,那杀人告示上可有我曾涤生的印记?”
马上就有嘴快的乡绅回答:“那倒不曾有!”
曾国藩马上追问一句:“监斩官可是我曾涤生?”
在前面正涕哭的老人们只得回答:“当然也不是!”
曾国藩就后退一步,冷冷地说道:“各位乡亲请回吧,曾家要闭门了!”
萧孚泗把刀一挥道:“不回转还要怎的?”
众人只得一步步不很情愿地回到门外。曾家的大门缓缓地关上。
苟德存到了大门外,忽然大叫道:“曾涤生,你在家里好好的等着!——我看你还能猖狂到几时!我不信皇上就信你一个人的!”
众乡绅急忙劝住道:“不要这样子吧。曾侍郎的话也有道理。”
苟德存却道:“我就是气不过。我的外甥又不是长毛,这命送的岂不是冤!”
众人这才知道,在被杀的五十四人当中,有一个竟然是他的外甥。
人们开始陆陆续续的散去,白杨坪重又归于以往的宁静。
但从此后,丁忧的曾国藩果真能在家安心为老母守孝吗?大名鼎鼎的苟德存,当真就肯善罢甘休?
苟德存与曾国藩如何叫板,且不去管他,反正,朱孙诒的赏银可是千真万确到手了。朱孙诒所要的,也正是这个结果。
大清国即将不国,人人都在寻找退路。朱孙诒也不另外。
湘乡发生的这件乡民大闹县衙案,很快便传到省城。
巡抚张亮基闻听之下不由大吃一惊,很是为曾国藩担心。
但左宗棠却不以为然。
左宗棠对张亮基这样说道:“您老不要听人胡说乱道就当真。曾涤生这人我了解,他生性刻板。别说他是丁忧侍郎,他就算是丁忧大学士,也不敢做违制的事!”
听了左宗棠的话,张亮基额手称庆,连连道:“但愿如此,但愿如此啊!”(本章完)(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