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1章 古今战例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万古第一神
一秒记住【谷粒小说网 www.gulixi.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我对夫人的见识非常赞赏。不过,我以为假若我们过于谨慎,反而会引起桓氏的疑心。只要我们小心些,倒也不妨事。
这之后,女儿就常在花园里做东,请旧友们来府里玩耍。她的朋友比我的要多,她对待朋友也比我要热情。至少她还可以请朋友到家中来,而我不可以。在家里觉得闷了,我也会兴致盎然地去园中看他们戏耍。这也不失为一桩乐事!
强敌环伺之时,北府上下虽然每天勤务、操练如故,却始终困守在京口无所事事。北府军的首领抚军大将军桓修整日高朋满座、谈风论雅;中军参军刘裕等一干副将、军吏整日在家伴妻弄子。岂不是怪事一桩?
然而,尽管每个人的想法不一,可北府将士们却正是这样一天一天地消磨着时光。
我搬到将军府之后,请人将旧宅翻新了一番,又盘下邻近的一间院子,赠给幼弟刘道规住。府第离旧宅相距不远,所以道规常来我府上走动。每次聊的虽然只是家长里短的兄弟间的话题,不过我总觉得他似乎每每意犹未尽。
以前虽然我们兄弟三人住在一起,但我通常与二弟刘道怜聊得较为多一些。毕竟二弟出仕较早,我和他同朝为官,对事对物颇有些相同的见地。幼弟道规的志向和我们不同,我和他常常聊不到一处。
道规虽然和我出自一家,但他自小有两位兄长呵护,世情冷暧予他并未有真正的体味。自他成人之后家中的用度有我我与二弟打点,没有财币困顿的幼弟倒也出落得一番风流惆憆。虽然我与道怜常劝他做些正事,但他颇以为自己志向不在于此,并不以为然。
道规整天只知道结交风雅之士,行清谈之举。自诩才比管、乐,还要躬耕于山野以求得明君。我和道怜屡谏无用,也只好听之任之。兴许我们刘家真能出一个南阳诸葛之才。
和道规最近的几次谈话虽然不深,但我却觉得这位弟弟的思维变得缜密许多,不像以前那样一开口便口若悬河、气势磅礴。虽满口辞藻,却又不知所云。
近来我们的话题,更多的集中于军事。道规读过不少兵书,一向自恃甚高。虽然我入伍当军官,但我以治军为主,并没有太多行军打仗的经验,所以我以前和道规从来不谈什么军事话题。
自从我征战一年多回到京口后,京口军民俨然把我当作能征擅战的英雄来看待。我在道规眼中的普通军官形象也大为改观,所以他才会跟我讨论军事话题。
最初我觉得道规和我当年一样,颇有些纸上谈兵似的意气风发。但渐渐地,我发现他并不是一味地嘴上较真,而是真的在思考战略、战术的实战效用。随着我们聊得越来越深入,我们的看法越来越倾向于共通。
夫人臧爱亲本是贫贱之妻,所以我和兄弟在家中谈话夫人也不避嫌。只是聊到行军打仗的话题时,夫人实在是不感兴趣,便常常离开去陪女儿了。
等到夫人一走,我们兄弟就完会没有了拘束,聊得也更欢畅些了。
这一天我们兄弟聊到了古今战例,道规问我:“大哥对淝水之战颇有感悟,对于长平、巨鹿、昆阳、赤壁等有何看法?”
“你以为如何?”尽管我对于这些战例的确是有不少研究,但我没有急着回答幼弟的提问,而是想试探一下他的理解。
“我以为这些战例,各有各的妙处。长平之战,乃是秦、赵两国举国相搏。一方战败则必为另一方所制。秦军主将白起虽为绝代名将,然而面对纸上谈兵之赵括,并未有丝毫轻敌。要知道那时赵国之兵力,位列诸侯之冠。一战而发四十万兵,在当今亦是难为之举。白起步步设局,令赵括深陷其中,最终以旗鼓相当之兵力,坑杀全部赵兵。此战之胜,在乎慎。”
“嗯。”
“巨鹿之战,所谓破釜沉舟也。胜王败亡,胜则可称王,败则灭亡。对于项羽而言,此战倘若失败,则大势已去,不可覆转。于是置战士于死地而求后生。此战之胜,在乎势。”
“接着说。”
“昆阳之战,敌我相差悬殊,从而导致敌方轻敌。昆阳并非大城,被劲兵所围,攻破乃是情理之中。怎奈主将志得意满,不将昆阳之城放于眼中。刘秀趁机突围调兵,主动击敌。敌方虽有必胜之力但无必胜之心,刚刚接战便自行溃败,给刘秀以极佳的退敌时机。此战之胜,在乎奇。”
“嗯。”
“赤壁之战,双方对决者乃是非凡之人,曹操手下谋士战将如云、孙权乃举国迎敌。双方于战前均异常慎重,力强者也未曾作轻敌之想。然而曹操率北来之兵却难敌连环加火攻。此战之胜,在乎筹谋。”
“嗯。”
“哥哥对我之点评有何高见?”
“你说得非常好。各战之长短,均有所涉及。不过,在我看来,无论是何战,都是以势为先。士气者,胜败之主旨。即便有小胜,倘士气不佳,则终归会失败;反之,即便有小败,倘若士气高于敌,则总能寻到机会反败为胜。
曹刿论战,便点出了战争之最为核心要旨,那就是一个‘势’字。你所说的那些战例,包括官渡也罢、淝水也罢,败者均非真败,乃是势败。周瑜、谢玄击败的只是曹操、苻坚的部分兵力,并未有损大军。只要重整旗鼓,鹿死谁手且未可知。
然而曹、苻二人已经气怯,无法再战,所以只好逃遁而去。常言道‘大势已去’,势不为己所用,则一切无可挽回。至于你所说之慎、奇、筹谋,均是为了达到兵势之效。”
“哥哥这番话,可与寻常兵家全然不同。”
“孙子、司马子已然道尽兵法之妙,然而从古至今依然有无数兵家出书论战。无非是在兵法要旨中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推断。或以筹谋为要、或以治兵为要、或以阵法为要,无论何者,能贯通一类,便可立足于世。
方才我所提到的势论,就是这一年来与孙恩纠缠的心得。不过,这也只是我的理解罢了。你若有别的见解,不妨说来听听。”
“目前暂无甚见解。哥哥所说的这些,我要回去好好悟悟。改天有新想法,再次讨教。”
“也好。”
刚迈出门的道规又转身回来道:“哦,对了,那录事官的母亲已经找到了。”
我对夫人的见识非常赞赏。不过,我以为假若我们过于谨慎,反而会引起桓氏的疑心。只要我们小心些,倒也不妨事。
这之后,女儿就常在花园里做东,请旧友们来府里玩耍。她的朋友比我的要多,她对待朋友也比我要热情。至少她还可以请朋友到家中来,而我不可以。在家里觉得闷了,我也会兴致盎然地去园中看他们戏耍。这也不失为一桩乐事!
强敌环伺之时,北府上下虽然每天勤务、操练如故,却始终困守在京口无所事事。北府军的首领抚军大将军桓修整日高朋满座、谈风论雅;中军参军刘裕等一干副将、军吏整日在家伴妻弄子。岂不是怪事一桩?
然而,尽管每个人的想法不一,可北府将士们却正是这样一天一天地消磨着时光。
我搬到将军府之后,请人将旧宅翻新了一番,又盘下邻近的一间院子,赠给幼弟刘道规住。府第离旧宅相距不远,所以道规常来我府上走动。每次聊的虽然只是家长里短的兄弟间的话题,不过我总觉得他似乎每每意犹未尽。
以前虽然我们兄弟三人住在一起,但我通常与二弟刘道怜聊得较为多一些。毕竟二弟出仕较早,我和他同朝为官,对事对物颇有些相同的见地。幼弟道规的志向和我们不同,我和他常常聊不到一处。
道规虽然和我出自一家,但他自小有两位兄长呵护,世情冷暧予他并未有真正的体味。自他成人之后家中的用度有我我与二弟打点,没有财币困顿的幼弟倒也出落得一番风流惆憆。虽然我与道怜常劝他做些正事,但他颇以为自己志向不在于此,并不以为然。
道规整天只知道结交风雅之士,行清谈之举。自诩才比管、乐,还要躬耕于山野以求得明君。我和道怜屡谏无用,也只好听之任之。兴许我们刘家真能出一个南阳诸葛之才。
和道规最近的几次谈话虽然不深,但我却觉得这位弟弟的思维变得缜密许多,不像以前那样一开口便口若悬河、气势磅礴。虽满口辞藻,却又不知所云。
近来我们的话题,更多的集中于军事。道规读过不少兵书,一向自恃甚高。虽然我入伍当军官,但我以治军为主,并没有太多行军打仗的经验,所以我以前和道规从来不谈什么军事话题。
自从我征战一年多回到京口后,京口军民俨然把我当作能征擅战的英雄来看待。我在道规眼中的普通军官形象也大为改观,所以他才会跟我讨论军事话题。
最初我觉得道规和我当年一样,颇有些纸上谈兵似的意气风发。但渐渐地,我发现他并不是一味地嘴上较真,而是真的在思考战略、战术的实战效用。随着我们聊得越来越深入,我们的看法越来越倾向于共通。
夫人臧爱亲本是贫贱之妻,所以我和兄弟在家中谈话夫人也不避嫌。只是聊到行军打仗的话题时,夫人实在是不感兴趣,便常常离开去陪女儿了。
等到夫人一走,我们兄弟就完会没有了拘束,聊得也更欢畅些了。
这一天我们兄弟聊到了古今战例,道规问我:“大哥对淝水之战颇有感悟,对于长平、巨鹿、昆阳、赤壁等有何看法?”
“你以为如何?”尽管我对于这些战例的确是有不少研究,但我没有急着回答幼弟的提问,而是想试探一下他的理解。
“我以为这些战例,各有各的妙处。长平之战,乃是秦、赵两国举国相搏。一方战败则必为另一方所制。秦军主将白起虽为绝代名将,然而面对纸上谈兵之赵括,并未有丝毫轻敌。要知道那时赵国之兵力,位列诸侯之冠。一战而发四十万兵,在当今亦是难为之举。白起步步设局,令赵括深陷其中,最终以旗鼓相当之兵力,坑杀全部赵兵。此战之胜,在乎慎。”
“嗯。”
“巨鹿之战,所谓破釜沉舟也。胜王败亡,胜则可称王,败则灭亡。对于项羽而言,此战倘若失败,则大势已去,不可覆转。于是置战士于死地而求后生。此战之胜,在乎势。”
“接着说。”
“昆阳之战,敌我相差悬殊,从而导致敌方轻敌。昆阳并非大城,被劲兵所围,攻破乃是情理之中。怎奈主将志得意满,不将昆阳之城放于眼中。刘秀趁机突围调兵,主动击敌。敌方虽有必胜之力但无必胜之心,刚刚接战便自行溃败,给刘秀以极佳的退敌时机。此战之胜,在乎奇。”
“嗯。”
“赤壁之战,双方对决者乃是非凡之人,曹操手下谋士战将如云、孙权乃举国迎敌。双方于战前均异常慎重,力强者也未曾作轻敌之想。然而曹操率北来之兵却难敌连环加火攻。此战之胜,在乎筹谋。”
“嗯。”
“哥哥对我之点评有何高见?”
“你说得非常好。各战之长短,均有所涉及。不过,在我看来,无论是何战,都是以势为先。士气者,胜败之主旨。即便有小胜,倘士气不佳,则终归会失败;反之,即便有小败,倘若士气高于敌,则总能寻到机会反败为胜。
曹刿论战,便点出了战争之最为核心要旨,那就是一个‘势’字。你所说的那些战例,包括官渡也罢、淝水也罢,败者均非真败,乃是势败。周瑜、谢玄击败的只是曹操、苻坚的部分兵力,并未有损大军。只要重整旗鼓,鹿死谁手且未可知。
然而曹、苻二人已经气怯,无法再战,所以只好逃遁而去。常言道‘大势已去’,势不为己所用,则一切无可挽回。至于你所说之慎、奇、筹谋,均是为了达到兵势之效。”
“哥哥这番话,可与寻常兵家全然不同。”
“孙子、司马子已然道尽兵法之妙,然而从古至今依然有无数兵家出书论战。无非是在兵法要旨中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推断。或以筹谋为要、或以治兵为要、或以阵法为要,无论何者,能贯通一类,便可立足于世。
方才我所提到的势论,就是这一年来与孙恩纠缠的心得。不过,这也只是我的理解罢了。你若有别的见解,不妨说来听听。”
“目前暂无甚见解。哥哥所说的这些,我要回去好好悟悟。改天有新想法,再次讨教。”
“也好。”
刚迈出门的道规又转身回来道:“哦,对了,那录事官的母亲已经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