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4章 与虎谋皮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万古第一神
一秒记住【谷粒小说网 www.gulixi.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哈哈”桓修大笑着说,“德舆啊德舆,你竟全然不解太尉与我之良苦用心。刘牢之败逃之后,你与何无忌亲见桓公陈情。桓公对你二人已是信任有加。否则,以你、无忌与刘牢之的关系,怎能不追究?
可叹你竟还将自己与孙无终等比。实是辜负太尉一片惜才、敬才之心。我虽是太尉亲族,但我毕竟久在朝中,与太尉并不如卞、殷等人亲近。因此,我与其说是太尉之近亲,倒不如说与你一样,是大晋国臣民。我所念者,为国尽忠而已。”
我顺着他的话说:“听将军一言,的确是解了我心中之忧虑。我未解太尉与将军的深意,实是惭愧。我等北府将士皆是忠贞于大晋国的。然北府各将领连连受制,北府军心自然有影响。连我本人亦有猜疑,何况众将士。”
桓修从床上坐直身子,膝行到我面前,然后又盘腿靠近我坐下。他把桓玄这几个月在建康整治朝政,使君臣同心治国的例子一件一件的说给我听。同时告诉我,建康的吏治、财税、治安等远远强于司马道子、司马元显当政之时。这一切无不证明桓玄乃治国之才。
桓修又说:至于近期北府将领频频出事,并不是说桓玄要治理北府,而是恰逢偶然。
建康周遭是北府的势力范围,一旦情急用兵,当然是调北府兵,而不是从江州、荆州调兵。一则是因为荆州远,二则是怕调荆州兵进京会使旁人怀疑桓玄有以武力征服朝廷之嫌。能者多劳,劳者多误。勤于做事的人,自然免不了会做错事。而桓玄治军一向严谨,当然首先会责罚带兵的将领。
“朝政更替,最忌的是什么?”桓修陈述完之后,突然这样问我。
“乱?”我胡乱答了一句。
桓修摇摇头说:“非也。最忌的乃是异见。”
他定睛看了我良久,笑了一下说:“此乃当政者不得不防之事。以孙无终之事为例,孙将军北讨刘轨,本是太尉真心给这员老将以立功良机。孙将军之为人我亦知晓,此功一建,升职封侯乃是唾手可得之事,从此功成身退,尽享天年,岂不美哉?
哪知他却误会太尉之意,全然不解太尉之苦心,竟然临阵反戈。太尉不得已,只得设计诛杀。可叹一员虎将,竟然如此不智。德舆之职、之人望远不及孙无终,然而太尉对你之眷顾,寄与之厚望,北府之将无人能及。”桓修将“无人能及”四个字拉长声调,一板一眼地说了出来。
我忙向北一拱手,说:“承蒙太尉、将军夸奖。刘裕只是一介军人,有幸杀了些孙恩贼人,除此毫无建树。哪能承受如此厚爱?”
“太尉建功,最为重视者,乃何事?”桓修并不答我的话,却问了另一个问题。
“整治吏治?”我又胡乱答了一句。
“嗯,不错,吏治确为重要之事。然而更注重的,乃是军功!德舆啊,看来你于官场之事并不通晓啊。哈哈。”
“哈哈。确实,官场之事过于复杂,非我等军人所能领悟。正因如此,我对太尉之了解愈深,愈是景仰。所谓文韬武略,样样精通者,舍太尉其谁?”我虽然并不是善于言辞的人,但是碰到这样的良机自然也要恭维一番,“听将军如此一说,太尉与我等将士而言,目标岂非一致?”
“以太尉职位之尊,原本并不全然依靠军功。然而自我大晋偏居江南,大好江山拱手让与胡虏。历代君臣无不以收复国土为第一大任。太尉整治吏治当然也是要务,然而倘能北伐建得军功,岂非大晋国第一功臣?”桓修有意压低了声音。
当一个人想要与另一个人拉近关系时,最容易做的一件事就是与他分享秘密或者共同的爱好。私下里肆无忌惮地评论上司则是一条千古不变的捷径。
桓玄尽管是桓修的亲戚,但是他却恰恰利用了这一点,对我施用此招。桓修刻意地对我讲桓玄的一些私密想法,而他又精明的把这些想法上的光环隐去了。北伐这个冠冕堂皇的义,被他有意说成是桓玄个人的利。如此巧妙的贬低,不仅不会使受听者对桓玄产生不良印象,反而还会因桓修的坦诚而对桓氏兄弟抱有好感。也会因为被纳入这个亲族、亲信组成的团体而心存感激。
桓修接着说;“此事我本不应说与你听。然而也不妨让你知晓太尉之想法。将来如若北上作战,太尉所能倚仗的,自然是百战百胜之德舆将军。以你之才,当世无人能及啊。”
“折熬我了。将军这般交心,某必当不负太尉、将军之厚爱。只是我才能有限,只怕辱没了期望。太尉雄心壮志,的的确确非我等所能领会。我等之于太尉,乃是燕雀之于鸿鹄。惭愧之至!”
“德舆明白个中道理就好。北府军将连连受挫,实属偶然。倘北上诸将明白太尉苦心,就不会做此非常之举了;倘南下诸将亦能明了太尉之志,定当同心协力,一齐剿贼。这几日,且暂缓战事,稳定军心为要。”
从桓修的中军帐回到自己的帐中,我的心情稍稍开朗了一些。尽管桓修说的话并不全是真的,但是至少我和何无忌所担心的猜疑一事,应该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严重。我们还有足够的时间与机会。
关于起义之事,我思考再三:何无忌擅长奇谋,他为人虽然小心谨慎,但虑事却并不周全,再加上他有过于冲动的毛病。虽然到目前为止,一切都如我们计划的那样行事,但我一直担心何无忌会因料事不周而误事。
尽管我让他在京口、建康暗中接引义士,但是也不能完全依赖这两处。倘或这两处不利,那么还是需要从征卢循的北府军中寻找志同道合者。经过多方接触,我相中了一些人,其中包括徐羡之。
徐羡之虽是北府旧将,但因为并不喜欢交际应酬,所以尽管在军中多年,与刘牢之及其他将领并没有太深的私交。桓修对此也了解,所以对徐羡之颇为信任。徐羡之是怎样的心迹,目前尚不明了,我认为有必要找机会试探一下他的想法。
“哈哈”桓修大笑着说,“德舆啊德舆,你竟全然不解太尉与我之良苦用心。刘牢之败逃之后,你与何无忌亲见桓公陈情。桓公对你二人已是信任有加。否则,以你、无忌与刘牢之的关系,怎能不追究?
可叹你竟还将自己与孙无终等比。实是辜负太尉一片惜才、敬才之心。我虽是太尉亲族,但我毕竟久在朝中,与太尉并不如卞、殷等人亲近。因此,我与其说是太尉之近亲,倒不如说与你一样,是大晋国臣民。我所念者,为国尽忠而已。”
我顺着他的话说:“听将军一言,的确是解了我心中之忧虑。我未解太尉与将军的深意,实是惭愧。我等北府将士皆是忠贞于大晋国的。然北府各将领连连受制,北府军心自然有影响。连我本人亦有猜疑,何况众将士。”
桓修从床上坐直身子,膝行到我面前,然后又盘腿靠近我坐下。他把桓玄这几个月在建康整治朝政,使君臣同心治国的例子一件一件的说给我听。同时告诉我,建康的吏治、财税、治安等远远强于司马道子、司马元显当政之时。这一切无不证明桓玄乃治国之才。
桓修又说:至于近期北府将领频频出事,并不是说桓玄要治理北府,而是恰逢偶然。
建康周遭是北府的势力范围,一旦情急用兵,当然是调北府兵,而不是从江州、荆州调兵。一则是因为荆州远,二则是怕调荆州兵进京会使旁人怀疑桓玄有以武力征服朝廷之嫌。能者多劳,劳者多误。勤于做事的人,自然免不了会做错事。而桓玄治军一向严谨,当然首先会责罚带兵的将领。
“朝政更替,最忌的是什么?”桓修陈述完之后,突然这样问我。
“乱?”我胡乱答了一句。
桓修摇摇头说:“非也。最忌的乃是异见。”
他定睛看了我良久,笑了一下说:“此乃当政者不得不防之事。以孙无终之事为例,孙将军北讨刘轨,本是太尉真心给这员老将以立功良机。孙将军之为人我亦知晓,此功一建,升职封侯乃是唾手可得之事,从此功成身退,尽享天年,岂不美哉?
哪知他却误会太尉之意,全然不解太尉之苦心,竟然临阵反戈。太尉不得已,只得设计诛杀。可叹一员虎将,竟然如此不智。德舆之职、之人望远不及孙无终,然而太尉对你之眷顾,寄与之厚望,北府之将无人能及。”桓修将“无人能及”四个字拉长声调,一板一眼地说了出来。
我忙向北一拱手,说:“承蒙太尉、将军夸奖。刘裕只是一介军人,有幸杀了些孙恩贼人,除此毫无建树。哪能承受如此厚爱?”
“太尉建功,最为重视者,乃何事?”桓修并不答我的话,却问了另一个问题。
“整治吏治?”我又胡乱答了一句。
“嗯,不错,吏治确为重要之事。然而更注重的,乃是军功!德舆啊,看来你于官场之事并不通晓啊。哈哈。”
“哈哈。确实,官场之事过于复杂,非我等军人所能领悟。正因如此,我对太尉之了解愈深,愈是景仰。所谓文韬武略,样样精通者,舍太尉其谁?”我虽然并不是善于言辞的人,但是碰到这样的良机自然也要恭维一番,“听将军如此一说,太尉与我等将士而言,目标岂非一致?”
“以太尉职位之尊,原本并不全然依靠军功。然而自我大晋偏居江南,大好江山拱手让与胡虏。历代君臣无不以收复国土为第一大任。太尉整治吏治当然也是要务,然而倘能北伐建得军功,岂非大晋国第一功臣?”桓修有意压低了声音。
当一个人想要与另一个人拉近关系时,最容易做的一件事就是与他分享秘密或者共同的爱好。私下里肆无忌惮地评论上司则是一条千古不变的捷径。
桓玄尽管是桓修的亲戚,但是他却恰恰利用了这一点,对我施用此招。桓修刻意地对我讲桓玄的一些私密想法,而他又精明的把这些想法上的光环隐去了。北伐这个冠冕堂皇的义,被他有意说成是桓玄个人的利。如此巧妙的贬低,不仅不会使受听者对桓玄产生不良印象,反而还会因桓修的坦诚而对桓氏兄弟抱有好感。也会因为被纳入这个亲族、亲信组成的团体而心存感激。
桓修接着说;“此事我本不应说与你听。然而也不妨让你知晓太尉之想法。将来如若北上作战,太尉所能倚仗的,自然是百战百胜之德舆将军。以你之才,当世无人能及啊。”
“折熬我了。将军这般交心,某必当不负太尉、将军之厚爱。只是我才能有限,只怕辱没了期望。太尉雄心壮志,的的确确非我等所能领会。我等之于太尉,乃是燕雀之于鸿鹄。惭愧之至!”
“德舆明白个中道理就好。北府军将连连受挫,实属偶然。倘北上诸将明白太尉苦心,就不会做此非常之举了;倘南下诸将亦能明了太尉之志,定当同心协力,一齐剿贼。这几日,且暂缓战事,稳定军心为要。”
从桓修的中军帐回到自己的帐中,我的心情稍稍开朗了一些。尽管桓修说的话并不全是真的,但是至少我和何无忌所担心的猜疑一事,应该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严重。我们还有足够的时间与机会。
关于起义之事,我思考再三:何无忌擅长奇谋,他为人虽然小心谨慎,但虑事却并不周全,再加上他有过于冲动的毛病。虽然到目前为止,一切都如我们计划的那样行事,但我一直担心何无忌会因料事不周而误事。
尽管我让他在京口、建康暗中接引义士,但是也不能完全依赖这两处。倘或这两处不利,那么还是需要从征卢循的北府军中寻找志同道合者。经过多方接触,我相中了一些人,其中包括徐羡之。
徐羡之虽是北府旧将,但因为并不喜欢交际应酬,所以尽管在军中多年,与刘牢之及其他将领并没有太深的私交。桓修对此也了解,所以对徐羡之颇为信任。徐羡之是怎样的心迹,目前尚不明了,我认为有必要找机会试探一下他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