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封禅
推荐阅读:弃宇宙、剑来、渡劫之王、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
一秒记住【谷粒小说网 www.gulixi.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七十八章:封禅
公主......
颜路倒是没想到自己随手一救,竟然救的是秦国的公主,原以为只是一位秦国某位贵族的千金,真真是没想到啊!
颜路一路跟在九公主的后面,与她隔着一米之遥,看着她回到宸王府后就转身离开了。
九公主回到宸王府后,提裙急奔到房间里去,想把今日的耻辱洗掉。
“丝予!”
王瑕刚从房间里走出来,就看到走的急急忙忙的九公主,好似有什么在她后面追着她似的。
王瑕朝她后面看了看,眉心微皱,怎么九公主回来的如此狼狈?
黄色衣衫上半身破破烂烂,午间出去的红色斗篷也不见了,外面披了一件属于男人穿的浅色外衣,头饰也变得歪歪斜斜的。
午膳时分出去的时候还是好好的一位美美的小仙女,怎么现在回来成了小乞丐了?
九公主听到熟悉的声音在唤自己,停下脚步往前看了一眼,眼眶中顿时嵌满泪水,实属委屈至极。
“大皇嫂!”
九公主忽然快步跑过去抱着王瑕就是一顿大哭,眼泪瞬间哗哗的落下,止都止不住。
听着九公主的哭声,王瑕顿时感觉头疼,不知道该怎么办了,问她吧,她又不回,王瑕此时心里有一万问好在里面。
今日出宫的时候,九公主为求好好玩个痛快,就没有带着侍女出来,他们那三个又不见踪影,是以王瑕此时也无法找人问起。
“怎么了这事?是不是有人欺负你了?”王瑕轻轻拍着九公主的背,安慰道:“丝予,告诉皇嫂,是谁欺负你了,皇嫂帮你欺负回去,你是公主,不用怕!”
看着九公主这副模样,王瑕大概可能猜测到了一些,竟敢欺负堂堂的公主,简直是不想活了。
九公主还差一年便要及笄了,待及笄过后,很快就可以仪亲,就是以为大姑娘了。
王瑕将她带入房间里沐浴更衣,这段时间里,王瑕只是在外间陪着她,给予她安慰。
“大皇嫂......”
待她沐浴完后,九公主已经精神好多了,脸上也红润了许多,就是眼睛有些红肿,想必是哭多了。
九公主走到王瑕身边安静的坐着,将在忘忧阁发生的事一五一十的与王瑕说了一遍,并且还告诉王瑕,她让颜路将自己一路送了回了。
她原想着让他送她回宸王府后,自己也好让人给他一些礼物,以谢救命之恩,没想到竟然走了,九公主在心中轻“哼”一声,“不过,这个颜路......真好看。”九公主气愤后在心里面夸赞着颜路的俊颜。
王瑕安抚好九公主后,起身唤人将寻回宸王、四公子及十八公子,这件事还是得告诉九公主的两位兄长才是。
胆敢冒犯皇家公主,就得就受惩罚,那罪名可不轻,处以极刑也不过如此。
王瑕替她盖好被子,轻叹一声,“好在丝予在最后关头被人所救,不然真是无法想象丝予会遭受怎样的打击。”
九公主还只是一位豆蔻年华的清纯少女,被隐夫人保护好的她,从未出过宫的她,尚不知人世间的险恶,好在这次被人救了......
距离搬进宸王府已过十日之久,除了那日之外,王瑕基本很少见到扶苏了,他每日处理正事都要忙到夜深人静的时候。
夜深人静之时,外面的风吹的呼呼作响,扰的人不得已安眠。
王瑕裹着大袄,手中拿着暖炉坐在内室里等候着。
王瑕看了眼外面的夜色,搓搓手询问着旁人,“王爷可是还在忙碌?”
“唉!”王瑕低眉轻叹一口气,扶苏真是与父皇一个性子,都恨不得自己一天能将所有的奏折批阅完才好。
依着历史的脚步,在始皇二十八年十月初一,赵政坐着马车东巡郡县,带着重要官员及齐鲁的儒生博士到泰山,于礼封泰山、禅梁父。
古往今来,得以泰山封禅的帝王也就那么几个,而赵政则是第一位以“帝”封禅的王。
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禅梁父,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
秦国刚结束六国战乱,要安抚六国民心,就得让他们知道:秦国是遵从上天的意思,来结束这乱世,亦是天命所授。
封禅,不过是给百姓的一个安抚,给天下人一个交代,亦是帝王心中那恒久的梦想。
封禅是帝王举行的一种祭祀天地的礼仪。
古人认为群山中泰山最高,为“天下第一山”,因此人间的帝王应到最高的泰山去祭过天帝,才算受命于天。
远古暨夏商周三代,已有封禅的传说。
春秋时期齐相管仲论封禅一段话,说齐桓公称霸后想行封禅之祀,管仲反对,认为古代封泰山、禅梁父的有七十二代的帝王,著名的有无怀氏、伏羲、神农氏、炎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汤、周成王等十二个,都是受命之后才举行封禅仪式的。
他们那时候封禅,有嘉禾生出,凤凰来仪,种种祥瑞不召而至。
齐桓公自知没这么大的福气,只好放弃了封禅的妄想。
【注:封禅,封为“祭天”(多指天子登上泰山筑坛祭天),禅为“祭地”(多指在泰山下的小丘除地祭地);即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
封禅,最早出现于《管子·封禅篇》,后太史公在《史记·封禅书》中曾引用《管子·封禅篇》中的内容,并对其内容加以演释,唐代张守节解释《史记》时曾对“封禅”进行了释义,并指出了封禅的目的,大意是说,在泰山顶上筑圆坛以报天之功,在泰山脚下的小丘之上筑方坛以报地之功。即《史记·封禅书》中的“登封报天,降禅除地”。
战国时齐鲁有些儒士认为五岳中泰山为最高,帝王应到泰山祭祀。秦始皇、汉武帝等都曾举行过封禅大典。《五经通义》云:“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禅梁父,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所以封禅活动实质上是强调君权神授的手段。
关于封禅还有另外一种解释,《白虎通》中说“或曰封者,金泥银绳,或曰石泥金绳,封之印玺也”,后世学者认为这是封禅过程中的仪式,是指将封禅所用的文书以“金泥银绳”或“石泥金绳”封之,埋于地下。太史公《史记·封禅书》也有“飞英腾实,金泥石记”之记。】(未完待续)
第七十八章:封禅
公主......
颜路倒是没想到自己随手一救,竟然救的是秦国的公主,原以为只是一位秦国某位贵族的千金,真真是没想到啊!
颜路一路跟在九公主的后面,与她隔着一米之遥,看着她回到宸王府后就转身离开了。
九公主回到宸王府后,提裙急奔到房间里去,想把今日的耻辱洗掉。
“丝予!”
王瑕刚从房间里走出来,就看到走的急急忙忙的九公主,好似有什么在她后面追着她似的。
王瑕朝她后面看了看,眉心微皱,怎么九公主回来的如此狼狈?
黄色衣衫上半身破破烂烂,午间出去的红色斗篷也不见了,外面披了一件属于男人穿的浅色外衣,头饰也变得歪歪斜斜的。
午膳时分出去的时候还是好好的一位美美的小仙女,怎么现在回来成了小乞丐了?
九公主听到熟悉的声音在唤自己,停下脚步往前看了一眼,眼眶中顿时嵌满泪水,实属委屈至极。
“大皇嫂!”
九公主忽然快步跑过去抱着王瑕就是一顿大哭,眼泪瞬间哗哗的落下,止都止不住。
听着九公主的哭声,王瑕顿时感觉头疼,不知道该怎么办了,问她吧,她又不回,王瑕此时心里有一万问好在里面。
今日出宫的时候,九公主为求好好玩个痛快,就没有带着侍女出来,他们那三个又不见踪影,是以王瑕此时也无法找人问起。
“怎么了这事?是不是有人欺负你了?”王瑕轻轻拍着九公主的背,安慰道:“丝予,告诉皇嫂,是谁欺负你了,皇嫂帮你欺负回去,你是公主,不用怕!”
看着九公主这副模样,王瑕大概可能猜测到了一些,竟敢欺负堂堂的公主,简直是不想活了。
九公主还差一年便要及笄了,待及笄过后,很快就可以仪亲,就是以为大姑娘了。
王瑕将她带入房间里沐浴更衣,这段时间里,王瑕只是在外间陪着她,给予她安慰。
“大皇嫂......”
待她沐浴完后,九公主已经精神好多了,脸上也红润了许多,就是眼睛有些红肿,想必是哭多了。
九公主走到王瑕身边安静的坐着,将在忘忧阁发生的事一五一十的与王瑕说了一遍,并且还告诉王瑕,她让颜路将自己一路送了回了。
她原想着让他送她回宸王府后,自己也好让人给他一些礼物,以谢救命之恩,没想到竟然走了,九公主在心中轻“哼”一声,“不过,这个颜路......真好看。”九公主气愤后在心里面夸赞着颜路的俊颜。
王瑕安抚好九公主后,起身唤人将寻回宸王、四公子及十八公子,这件事还是得告诉九公主的两位兄长才是。
胆敢冒犯皇家公主,就得就受惩罚,那罪名可不轻,处以极刑也不过如此。
王瑕替她盖好被子,轻叹一声,“好在丝予在最后关头被人所救,不然真是无法想象丝予会遭受怎样的打击。”
九公主还只是一位豆蔻年华的清纯少女,被隐夫人保护好的她,从未出过宫的她,尚不知人世间的险恶,好在这次被人救了......
距离搬进宸王府已过十日之久,除了那日之外,王瑕基本很少见到扶苏了,他每日处理正事都要忙到夜深人静的时候。
夜深人静之时,外面的风吹的呼呼作响,扰的人不得已安眠。
王瑕裹着大袄,手中拿着暖炉坐在内室里等候着。
王瑕看了眼外面的夜色,搓搓手询问着旁人,“王爷可是还在忙碌?”
“唉!”王瑕低眉轻叹一口气,扶苏真是与父皇一个性子,都恨不得自己一天能将所有的奏折批阅完才好。
依着历史的脚步,在始皇二十八年十月初一,赵政坐着马车东巡郡县,带着重要官员及齐鲁的儒生博士到泰山,于礼封泰山、禅梁父。
古往今来,得以泰山封禅的帝王也就那么几个,而赵政则是第一位以“帝”封禅的王。
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禅梁父,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
秦国刚结束六国战乱,要安抚六国民心,就得让他们知道:秦国是遵从上天的意思,来结束这乱世,亦是天命所授。
封禅,不过是给百姓的一个安抚,给天下人一个交代,亦是帝王心中那恒久的梦想。
封禅是帝王举行的一种祭祀天地的礼仪。
古人认为群山中泰山最高,为“天下第一山”,因此人间的帝王应到最高的泰山去祭过天帝,才算受命于天。
远古暨夏商周三代,已有封禅的传说。
春秋时期齐相管仲论封禅一段话,说齐桓公称霸后想行封禅之祀,管仲反对,认为古代封泰山、禅梁父的有七十二代的帝王,著名的有无怀氏、伏羲、神农氏、炎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汤、周成王等十二个,都是受命之后才举行封禅仪式的。
他们那时候封禅,有嘉禾生出,凤凰来仪,种种祥瑞不召而至。
齐桓公自知没这么大的福气,只好放弃了封禅的妄想。
【注:封禅,封为“祭天”(多指天子登上泰山筑坛祭天),禅为“祭地”(多指在泰山下的小丘除地祭地);即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
封禅,最早出现于《管子·封禅篇》,后太史公在《史记·封禅书》中曾引用《管子·封禅篇》中的内容,并对其内容加以演释,唐代张守节解释《史记》时曾对“封禅”进行了释义,并指出了封禅的目的,大意是说,在泰山顶上筑圆坛以报天之功,在泰山脚下的小丘之上筑方坛以报地之功。即《史记·封禅书》中的“登封报天,降禅除地”。
战国时齐鲁有些儒士认为五岳中泰山为最高,帝王应到泰山祭祀。秦始皇、汉武帝等都曾举行过封禅大典。《五经通义》云:“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禅梁父,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所以封禅活动实质上是强调君权神授的手段。
关于封禅还有另外一种解释,《白虎通》中说“或曰封者,金泥银绳,或曰石泥金绳,封之印玺也”,后世学者认为这是封禅过程中的仪式,是指将封禅所用的文书以“金泥银绳”或“石泥金绳”封之,埋于地下。太史公《史记·封禅书》也有“飞英腾实,金泥石记”之记。】(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