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朝堂

作者:周世显朱媺娖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万古第一神

一秒记住【谷粒小说网 www.gulixi.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周世显越骂越气,这三个哨官是榆木脑袋,怎么会搞的火力衔接不上,让区区十几骑突破了火力网?

    这要是遇上了满八旗,一个冲锋岂不是全军覆灭了?

    问题出在定装火药的使用上,三个哨官太刻板了,要知道战局紧急时,定装火药不必撕开,是可以直接塞进枪管的……

    如此,可以大大简化射击步骤,让射击频率大幅度提升!

    当然这样做的后果,会造成火药燃烧不充分,在枪膛里留下极多残留,对火枪造成极大的损坏。

    周世显大骂:“命都没了,还管铳?”

    骂了一通,叫三个哨官回去反省,周世显抓了抓脑门,这都是淳朴的农家子弟,太节俭了呀。

    得让部下改掉这个节俭,心疼武器的臭毛病!

    旁边骆养性和一群锦衣卫高管傻了,又麻了。

    听听,听听,这是人话?

    一营兵打的晋帮叛党尸横遍野了,自家才死了两个,伤的也都是轻伤,就这还不满意呢?

    周世显一抬头,瞧见了顶头上司,忙快步走来,英俊潇洒的脸上露出一丝笑意。

    “总宪大人还愣着做什么……搬银子呀!”

    骆养性傻愣愣的点了点头,忙道:“搬,搬呀!”

    此番查抄晋帮首富平阳票号,现银,金条,各种名贵古董,孤本珍品,折银总计一百二十万两。

    这个数字将北镇抚司所有人,都惊呆了。

    都知道晋帮富可敌国,可这……也太令人吃惊了,吃惊之外还有沮丧,很快变成了愤懑。

    北镇抚司衙门里,骂声四起:“直娘贼!”

    连年兵灾,旱灾,大家伙都是苦哈哈的,连皇爷都穷了十几年,紫禁城漏水都没钱修补,这伙晋帮却大发横财。

    一百二十万两雪花银,这还是一家票号抄出来的!

    单单是这一笔巨款,足够锦衣卫上下几年的开销了,甚至能养活整个京畿的百姓一整年了。

    骂声中,周世显冷冷一笑,和尚头上的虱子,明摆着,大明财政崩溃的根源就出在商税上了。

    大明商税是三十税一,这是什么概念呢,后世二十一世纪,全世界通行的商税是五税一,甚至四税一,差了近十倍!

    这税率是谁定的呢,开国之君朱元璋,这也没错,大明开国时百废待兴,为了鼓励商业,轻赋税也在情理之中。

    问题就在于这税率,两百四十年没变过了!

    为何大明不加商税,因为读书人反对,读书人为何反对加商税,因为家中个个都是经商的巨富。

    读书人能加自己的税么?

    一阵骂声过后,周世显摆了摆手,这一百二十万两雪花银,他自然不会蠢到独吞,先划拨一半送去紫禁城,用来充实內驽。

    內驽就是崇祯帝的小金库。

    再分十万两给骆大人,改善一下锦衣卫弟兄们的小日子,剩下的他要带走,带去潼关充作军费。

    当天夜里,分脏……不是,分配完毕,骆养性嘴都笑歪了。

    又是一天,清晨时分。

    天阴沉沉的,又下起了雨。

    崇祯十六年的夏天,雨水充沛,旱情得到了极大的缓解,可惜对大明帝国来说已经有些迟了。

    紫禁城,朝会。

    对于京中发生的这件大事,诺大个京城都惊动了,成了茶余饭后的谈资,青楼茶馆里都传的沸沸扬扬。

    一个个朝臣顶风冒雨,缓缓走过金水河。

    周国辅穿一身三品官服,与几个辅官走在行列中,朝臣都远远躲着他,耳边不时传来嘈杂的议论声。

    从他独子当了锦衣卫指挥同知,这样的非议每天都有,读书人,读书人的体面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古来如此,周世显这种行为叫自甘堕落,他还是个举人呢。

    金銮殿,早朝。

    天阴沉沉的,光线很差,文武分列两班,殿中各位大人交头接耳,像是一群马蜂,嗡嗡的响个不停。

    “皇上驾到,肃静!”

    太监唱了一声喏,崇祯帝坐上宝座。

    这大明朝的规矩,倒不至于每天磕头山呼万岁,大明中后期的朝堂之上,有点像是……欧洲议会,风气很开放,甚至可以说是狂放。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一切都是照本宣科。

    王承恩话音刚落,便有一位御史走出班列,躬身道:“臣有本奏!”

    “臣也要奏!”

    一时间,金銮殿上群情激愤。

    周国辅微微色变,这几个御史多数和东林,复社有染,他们要奏谁呢,自然是他周大人的爱子。

    若说是这伙人和周世显有仇,或是和晋帮勾结,那也未必。

    这就是大明中晚期官场的生态,这伙人自称言官清流,打着为民请命的幌子,有事没事奏两本,说穿了无非是搏眼球,求关注……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蹭热度,搏出位。

    这世代又没有传媒,报纸,想成名只能靠读书人口口相传,也就是小道消息,并且还得干点出格的事。

    比如骂首辅,骂阉党,甚至骂皇帝都是家常便饭。

    这一切都是因为开国之君朱元璋,定下的一条国策。

    朱元璋说:“朕与读书人共治天下,不因言获罪。”

    于是乎,渐渐的演变成了这种畸形的官场生态。骂皇帝,蹭热点,蹭廷杖……说穿了就是找揍。

    谁若是骂了皇帝,还挨了廷杖,那可就在读书人圈子里出名了,连皇帝都敢骂,这就是刚直不阿的铮铮君子啊!

    这便是传说中的卖直求名。

    一旦有哪位大人有幸挨了廷杖,那可就扬名天下了,就算是不做官,到了全国各地的书院,那可都是天下士子的偶像。

    弄不好,还有江南名妓投怀送抱呢。

    果然,金銮殿上,弹劾四起。

    “臣弹劾锦衣卫指挥同知,驸马都尉周世显残暴不仁,凌虐百姓……”

    “臣附议!”

    一时间,舆论汹汹,弹章四起。

    上首,崇祯帝面无表情,就像是死人一般,这种弹劾一旦开了头,便很难阻止,多少年了都是如此。

    不把皇帝逼急了,翻脸了,是不会停下来的。

    所谓党争,便是如此,是非不重要,军国大事都当儿戏,你支持的我必反对,你反对的我必支持。

    吵着吵着便亡了国。

    良久,崇祯帝才木然道:“知道了,都说说吧。”

    弹劾的奏章多了,皇帝也只能按部就班,主持文武百官展开朝议,也就到了互相喷口水的时间。

    这下子更是开了锅,好好一个金鸾殿变成了菜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