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粒小说网 > 太子威武 > 第十六章 信仰

第十六章 信仰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万古第一神

一秒记住【谷粒小说网 www.gulixi.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贵阳,蜀王府。

    刘文秀俯身案前,正在奋笔疾书。见祁三升笑嘻嘻进来,笑道:“你倒是清闲,将士们可都开拔了?”

    祁三升回道:“王上宽心,前边有庆阳盯着,我去看了几眼,庆阳嫌我碍事儿,让我回来催王上早点儿去布置,兵械粮草更是要多多的带。他庆阳打仗是不怕的,就是怕饿了手下儿郎。”

    刘文秀失笑道:“就你嘴碎,粮草少不了他的。等我报表写完就出发。你留守贵阳,注意下殿下那边,答应殿下的物资不可耽搁了。”看了看案上的报表,刘文秀摇头道,“殿下会使唤人啊,想不到我刘文秀也有替人圆谎的时候。”

    祁三升满不在乎道:“替殿下遮掩一二而已。我看殿下不错,敢任事能折腾,比陛下强。给他卖命,我老祁服气。”

    刘文秀责道:“陛下也是你能随意品评的么?出了这个门,你给我管好这张嘴。某若不是看重殿下,如何会瞒骗陛下?此事毕竟有失为臣之道,可一不可再,你万万不可四处宣扬。”

    祁三升低眉臊眼,连声应是。刘文秀见他惫赖模样,也是又气又笑。他原本的部将在保宁一战折损颇多,祁三升是所存不多的悍将,他对祁三升是加倍的重视与爱护,这也让祁三升在他面前极为随便。

    半晌,刘文秀写好报表,吩咐人送走之后,一边收拾准备出发,一边叮嘱道:“朝廷接到报表之后定会派人前来,你务必要盯紧了,不能让丝毫风声传到昆明。殿下那边有消息传来,第一时间报我知晓,四川得失关系大明存亡,万万不可误事。等晋王回返,我们即刻出发去重庆,一应物资都要准备到位,这也不能耽搁了。”

    祁三升不再嬉笑,郑重道:“王上放心,末将一定尽心尽力。”

    刘文秀满意点头,翻身上马去也。

    播州(今贵州遵义),御营驻地。

    离开贵阳后,朱慈煊不再着急行军。他记得很清楚,满清是在南明三王内讧之后第三年,也就是1658年才正式进攻,理论上来说,他还有将近两年的时间来经营四川。历史上,永历朝廷在经历三王内讧之后,李定国与刘文秀又为西营的领导权闹起了矛盾,蹉跎一年毫无建树,白白浪费了时间。而这次,在他的斡旋之下,刘文秀不再执意与李定国争锋,李定国也放弃了对孙可望旧部的过分打压,南明政局总体还算平稳。只要自己能在四川站住脚,利用天险挡住吴三桂兵锋,那后续的回旋余地就大得多了。

    “王将军认为,当前我军在战场上面对的最大敌人是谁?”

    “自然是满洲鞑子。”王启隆不假思索。

    “是吗?”朱慈煊似笑非笑,摇头道,“满洲人上战场的很多吗?我们对着的吴三桂这些人都是满洲人么?”

    “殿下的意思是?”

    “现在鞑子的急先锋,大多是我大明的叛军,是汉人。王将军可否想过,为何这些叛军在我大明治下毫无军心战力,到了鞑子那边就摇身一变奋勇争先了呢?”

    王启隆不屑道:“这群卖主求荣的狗,只是为虎作伥罢了,仗着鞑子的势头便有了胆气。吴三桂背后若没有鞑子撑腰,岂会是蜀王对手?”

    朱慈煊摇头道:“你说的不对,至少不完全对。从显皇帝起,我大明对建奴鲜有胜绩,将士们对鞑子心存惧意是不假,但不至于连叛军都怕。李成栋、金声桓都曾降清又再反正,降清后攻无不克、反正后却战无不败,你想过原因没有?”

    王启隆气馁道:“末将不知。”

    朱慈煊森冷笑道:“原因倒也简单,就一个字,钱!大明自万历年起天灾不断,朝廷本就入不敷出,拖欠军饷是家常便饭。再有各级文武官员层层盘剥克扣,到了大头兵手上还能剩下几钱银子?满清号称骑射立国,其实就是个大型强盗团伙,亏欠了谁都不会亏欠了当兵的。没钱发军饷了,去杀、去抢、去屠城!反正都是汉人老百姓的银子,他们慷他人之慨,自然是大方。叛军有了这样的许诺,自然会嗷嗷叫着拼命向前。可这样的手段,我大明能用吗?”

    他站起身,来回踱了几步:“我大明不能用!他们不在乎汉人的生死,我可在乎的紧。不但我大明的百姓不能抢,满清治下的汉人一样不能。王将军,你说,不靠抢掠,怎样才能让我大明将士一扫颓气?”

    王启隆迟疑道:“只要饷银充足、赏罚分明,将士们自然令行禁止、奋勇争先。”

    朱慈煊点头:“不错,这是一般的情况。倘若饷银不继、局势又恶劣之极,你能保证你手下的将士依然听令行事么?”

    王启隆赧然道:“末将不才,若是这等情形,或许只有末将的亲兵营能誓死追随末将。”

    朱慈煊笑道:“不用不好意思,我再问王将军,你的亲兵营能对你誓死追随,只是因为你给的饷银充足吗?”

    王启隆道:“末将当然也不曾短了他们的粮饷,但末将的亲兵大多是末将的亲属,和末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自然更加忠诚可靠些。”

    朱慈煊道:“那王将军有否想过,怎样才能让普通士卒像亲兵一般可靠?”

    王启隆苦笑道:“殿下,末将要是有办法,也就不养亲兵营了。军饷就这么多,不克扣一些挪给亲兵营,那谁都吃不饱。与其大家一起饿着,不如养一支精锐的亲兵,只要亲兵在,打了败仗也能很快再拉起一个营头来。”

    朱慈煊嗤笑道:“这种一触即溃的营头,要来何用?一百只绵羊便能战胜一头猛虎么?我们回到刚才的问题。”顿了顿,他正色道,“你的亲兵之所以可靠,是因为你平素保证他们粮饷充足,又与他们有血亲关系,对吧?也就是在粮饷之外,血亲关系才是主要的原因。”

    王启隆依然苦笑:“殿下,末将的亲族,也就这么多了。”

    朱慈煊哑然失笑:“想什么呢?我难道还能规定以后必须亲族方可参军?”微微一怔,朱慈煊突然想到了后世的湘军似乎就是以血脉宗亲为纽带而成军,摇摇头,他接着道,“我是想说,血脉关系代表了亲兵对你的一种认可和责任。他们上战场的时候,想的可能不是要保护好王将军,而是决不能让我老王家最出息的兄弟给人欺负了。这是源自于你们王家的身份认同。正因为有样的认可和责任在,他们才会愿意为你出生入死,在战场上护你周全。如果我们能找到一个大家普遍接受的身份认同,那普通将士们就算比不上亲兵营,也比现在要强得多吧?”

    王启隆似懂非懂,朱慈煊却越加兴奋起来,他想起了前世太祖创立的那支军队,那支踏过两万五千里长征、经过八年抗战,在血与火中建立了新中国的铁一般的部队:“除了身份认同,还应该有存乎其中又超乎其上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对,信仰,对国家、对民族的信仰,只要有了信仰,在精神上彼此认可相互信赖,哪怕缺衣少粮、哪怕手无寸铁,这样的军队也能在绝境中战斗到底!”

    王启隆一脸懵逼,他茫然问道:“殿下,你说的信仰,那是啥?”

    朱慈煊愕然,王启隆又说道:“殿下,信仰是什么末将不懂。但当兵吃粮可是天经地义的事儿,就算是亲兵,发不出军饷也是要闹事儿的。”

    朱慈煊摇头失笑:“我何曾说过不发军饷了?这次去成都,不就是要解决这问题么?只要你们能在前面顶住鞑子,我保证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资。我现在怕的不就是你们看到鞑子就跑吗?”

    王启隆不服气了:“殿下休要瞧不起人,末将手下的儿郎都是铁骨铮铮的好汉,定然不会怕了鞑子。”

    朱慈煊笑道:“是么?那些真心投靠王立之的人呢?你也敢保证他们不临阵脱逃?”

    “这……”王启隆一时无言,他也对这部分御营官兵不放心。虽然名义上这些官兵都是他的部下,但明朝军制讲究个大小相制,用流行的笑话形容那就是我手下的手下不是我的手下。这部分官兵平素都是王立之心腹把持,他根本插不进手去,也只能听之任之。从贵阳这一路出来,他一直在试图重整手下御营,但收效甚微,官兵们抵触情绪严重,他的营头不愿意接受被视为叛徒的王立之部,王立之部也担心被秋后算账寻思着报团取暖。

    想到这里,王启隆立刻虚心的向朱慈煊求教。抛开双方身份的差别,一个成年人毕恭毕敬向一个孩童请教,实在引人发笑。王启隆私下也曾暗自思索,自己是何时开始唯殿下之命是从的,就连设计害死王立之这样的事儿自己也毫不犹豫就做了。或许是因为殿下敢想敢做敢拼,在大家对大明这艘已淹没至桅杆的巨舰视而不见、拼命争权夺利时,只有他不讳疾忌医,大声疾呼要团结对外、要正视满清,并且为此东奔西走、四处斡旋。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自己不再把他当一个孩子,而是真正要效忠的君上。

    听完王启隆的问题,朱慈煊眉头微皱:“既然没有营头愿意要他们,他们也不想被拆散,那干脆再立一个营,就由你亲自掌管好了。”

    王启隆一愣,朱慈煊接着道:“这只是暂时的安排,等到了成都,御营的军制肯定要改的,到时候再全部重编,他们就没话说了。只要你一视同仁、待之以诚,我相信他们是信得过的。无论他们跟着王立之做了什么,至少他们没有去投降鞑子。到了现在还愿意跟着大明的都是好汉子,不能因为怀疑就伤了他们的心,把他们推到了鞑子那边。”

    “大敌当前,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王兄,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在大明已经发生了太多次,现在的大明,再经不起内耗了。我们大度一点、包容一点,也许就能让大明多一分力量,也许就能多支撑几年。”朱慈煊呢喃道。他要尽可能多撑几年,奴酋顺治快死了,总领满清前线军务的大汉奸洪承畴也已经垂垂老矣。只要撑下去,顺治和洪承畴一死,满清除非派出索尼鳌拜这样的大奴才,就再没有威望才具能和洪承畴媲美的人了。

    王启隆眨眨眼,他不清楚朱慈煊的打算,却不妨碍他理解了朱慈煊的话。领命同时,王启隆暗下决心,定要收服王立之的残部,不负殿下所托。

    朱慈煊笑道:“前面就是播州了,明天好好演场戏,让郭李爱去回报给父皇。”

    wap.

    /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