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大婚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万古第一神
一秒记住【谷粒小说网 www.gulixi.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六月初六,这一天,原本森严的皇宫变得十分喜庆,处处都是张红挂彩,李治天不亮就被唤起,先是里里外外一番梳洗打扮,然后礼部又差来两个堂官,给他仔细讲着婚典繁琐的礼仪事项,等到各项流程了然于心,在仪仗卫队的引领下,李治骑着匹高头大马,从延喜门出宫,沿着永兴坊往东去。
王氏女两日前就已抵达长安,她被安置在兴庆宫中落脚,到了地方,再与送亲的王家人一一见礼后,李治接上王氏女返回皇城。
说来,两人名义上已经成亲五年之久,但今日却还是第一次见面,王氏女长的不错,容貌秀丽五官精致,举止也都得体大方,但不知为何,李治对她并不感冒,甚至心里还稍稍有着股不喜厌恶之情。
也许每个人,都有个天注定的人,而这王氏女,并非是李治命中的那人。
回到皇城后,紧接着就是一整套冗长且枯燥的流程仪式,李治就像个提线木偶,被人摆弄了半日,直到过了未时,一切才算是结束。
李治累的精疲力尽,但他还不能歇着,在太极宫中,李世民摆下了盛宴,款待朝中三品以上者,各方大佬该来的都来了,哪怕那些一年到头不露面的,如一门心思在家修道的尉迟敬德和病了好几年不出门的李靖也都来了。
这些个重臣,挨个起身敬酒恭贺,李治一一回敬,待的一圈下来,太子殿下的肚中已是灌满了水酒,朝臣这边结束后,还得再去后宫,那些个姐妹宗亲也得去敬个酒。
李承乾没有露面,他只是让程良骏送了份贺礼来,再将礼物送到后,程良骏也没有在宫中多待,径直回了昭国坊自己家中。
直到黄昏时,李治才回到东宫,摇摇晃晃的李九郎,已是有了七分的醉意,两个太监搀扶着他到床边,一身婚服的王氏女,头戴红绸,板板正正的坐着,李治伸手去掀盖头,但还没等碰到盖头,就听的王氏女道:“请殿下用喜秤。”
所谓的喜秤,就是专门用来挑盖头的,一旁的太监递来根玉杆,李治接着要去挑时,却不想,又听的那王氏女道:“请殿下先净手。”
李治动作一滞,脸上露出恼怒之色,他将玉杆一扔,一把就将盖头扯了下来,妆容精致的王氏女有些惊愕,李治吐着酒气道:“不是要洗手吗,去打水来。”
王氏女一个深呼吸,对着旁边婢女道:“去给殿下打水。”
婢女应了一声,正要去时,却听的李治道:“我是让你去。”
王氏女红唇轻启,淡淡道:“这是下人做的事情。”
这王氏女的性格,倒真如史书上记载的那般,性情耿直独尊其意,行事从来不委屈自己,想想也是,自小养尊处优的大小姐,自然是会有几分脾气的,只是她的这脾气,在李治的眼中,那就是目中无人狂妄不知尊卑。
“孤让你去打水!”
王氏女巍然不动。
“你听好了,这是长安不是太原,皇宫也不是你们王家,少在孤面前摆世家的谱。”
说完,李治拂袖而去,本该是春宵一刻值千金的花烛夜,结果却闹了个不欢而散,李治去了侧妃那里,王氏女则独守空房。
见的太子妃一脸气愤,管事的个老宫女,也不知是出于同情还是想要拍马屁,开口劝道:“娘娘也别生气,殿下今日是喝多了,所以才发这么大的脾气,等明日酒醒了就好了。”
“住口。”王氏女呵斥道:“你是什么身份,本宫和殿下之间,轮得着你来多嘴。”
老宫女惶恐的低下头,其余宫人也都不安起来,这位太子妃的脾气一看就不好,以后他们这些奴婢的日子,怕是就要不怎么好过了。
东宫被一股低气压笼罩着,而城中的气氛却还祥和欢快,为了庆祝皇太子大婚,从今日起,长安解除十日的宵禁,虽说这个时候,没什么撸串蹦迪夜生活一说,晚上出来也没什么好去处,但人嘛,天生都是厌烦被束缚的,平日里到点就得回家,就像圈中的牲畜似的,这解除了宵禁,总算是有了几分自由性,所以哪怕没什么地方可去,也有不少人从家中出来,四处闲溜达着。
此时,在昭国坊,程良骏也从家中出来,他牵着一匹不起眼的黑马,在马背上放着一鼓鼓囊囊的包裹,这包裹的形状有些奇怪,更奇怪的,还是程良骏的打扮。
他的头发,竟然没有束起来,而是散落着,编成了一绺一绺的小辫子,身上穿着的是羊皮袍,衣领外翻着,脚上则踩着个尖头皮靴,最独特的是腰间,竟系着个?鞢带。
这腰带,这打扮,活脱脱一副突厥人的样子,并且,原本没有留须的脸上,突的长了一圈络腮胡,看起来更像是突厥人了。
程良骏翻身上马,慢悠悠的往前去,看着像是个晚上出来兜夜风的闲人。
从昭国坊的巷子里出来,到了主街上,路边的灯笼十分明亮。
据说,在长安的主干道上,会在沿街两侧悬挂用来照亮的灯笼,这灯笼是什么样的,传至后世已然不知,从古籍中零星的记载,只知灯油是用动物脂肪所制,在点燃之后,一盏灯笼可照十步之遥,当一条街的灯笼都点燃之后,可做到亮如白昼。
程良骏走的这条路,现在就很亮,街上的人很多,沿着石板路的两侧,有许多小商小贩,也有走江湖卖艺的,骑着马穿过人群,倒是也没吸引起什么注意来。
一路走到头,往右边一拐,就进入了宣阳坊,进入坊舍之内,没有了照亮的灯笼,宽阔的巷道有些昏暗,但得益于今晚明亮的月亮,照旧能看的清前方的路。
两边都是一排排的屋房,院墙都只有半人高,这是这个时代的规矩之一,普通人家不准砌高墙,只有权贵才可以,所以才会有高门大户这个词,这个高,值得就是高大的墙。
矮小的院墙,挡不住个什么,骑在马上,能将院中看的真真切切,四周漆黑一片,非常的安静,只有零星几家透着分昏暗的烛光。
在这个时候,青砖瓦房,还是富贵人家才盖的起的,寻常小民的房子,大多都是以木头为材料,一些穷困人家,更是连木头也用不起,只能以茅草混以黄泥来盖房。
马蹄踩在青板路上,滴答滴答的响着,有些人家的狗,听到马蹄声,开始吠叫起来,程良骏轻夹马腹,停留在一户人家前。
六月初六,这一天,原本森严的皇宫变得十分喜庆,处处都是张红挂彩,李治天不亮就被唤起,先是里里外外一番梳洗打扮,然后礼部又差来两个堂官,给他仔细讲着婚典繁琐的礼仪事项,等到各项流程了然于心,在仪仗卫队的引领下,李治骑着匹高头大马,从延喜门出宫,沿着永兴坊往东去。
王氏女两日前就已抵达长安,她被安置在兴庆宫中落脚,到了地方,再与送亲的王家人一一见礼后,李治接上王氏女返回皇城。
说来,两人名义上已经成亲五年之久,但今日却还是第一次见面,王氏女长的不错,容貌秀丽五官精致,举止也都得体大方,但不知为何,李治对她并不感冒,甚至心里还稍稍有着股不喜厌恶之情。
也许每个人,都有个天注定的人,而这王氏女,并非是李治命中的那人。
回到皇城后,紧接着就是一整套冗长且枯燥的流程仪式,李治就像个提线木偶,被人摆弄了半日,直到过了未时,一切才算是结束。
李治累的精疲力尽,但他还不能歇着,在太极宫中,李世民摆下了盛宴,款待朝中三品以上者,各方大佬该来的都来了,哪怕那些一年到头不露面的,如一门心思在家修道的尉迟敬德和病了好几年不出门的李靖也都来了。
这些个重臣,挨个起身敬酒恭贺,李治一一回敬,待的一圈下来,太子殿下的肚中已是灌满了水酒,朝臣这边结束后,还得再去后宫,那些个姐妹宗亲也得去敬个酒。
李承乾没有露面,他只是让程良骏送了份贺礼来,再将礼物送到后,程良骏也没有在宫中多待,径直回了昭国坊自己家中。
直到黄昏时,李治才回到东宫,摇摇晃晃的李九郎,已是有了七分的醉意,两个太监搀扶着他到床边,一身婚服的王氏女,头戴红绸,板板正正的坐着,李治伸手去掀盖头,但还没等碰到盖头,就听的王氏女道:“请殿下用喜秤。”
所谓的喜秤,就是专门用来挑盖头的,一旁的太监递来根玉杆,李治接着要去挑时,却不想,又听的那王氏女道:“请殿下先净手。”
李治动作一滞,脸上露出恼怒之色,他将玉杆一扔,一把就将盖头扯了下来,妆容精致的王氏女有些惊愕,李治吐着酒气道:“不是要洗手吗,去打水来。”
王氏女一个深呼吸,对着旁边婢女道:“去给殿下打水。”
婢女应了一声,正要去时,却听的李治道:“我是让你去。”
王氏女红唇轻启,淡淡道:“这是下人做的事情。”
这王氏女的性格,倒真如史书上记载的那般,性情耿直独尊其意,行事从来不委屈自己,想想也是,自小养尊处优的大小姐,自然是会有几分脾气的,只是她的这脾气,在李治的眼中,那就是目中无人狂妄不知尊卑。
“孤让你去打水!”
王氏女巍然不动。
“你听好了,这是长安不是太原,皇宫也不是你们王家,少在孤面前摆世家的谱。”
说完,李治拂袖而去,本该是春宵一刻值千金的花烛夜,结果却闹了个不欢而散,李治去了侧妃那里,王氏女则独守空房。
见的太子妃一脸气愤,管事的个老宫女,也不知是出于同情还是想要拍马屁,开口劝道:“娘娘也别生气,殿下今日是喝多了,所以才发这么大的脾气,等明日酒醒了就好了。”
“住口。”王氏女呵斥道:“你是什么身份,本宫和殿下之间,轮得着你来多嘴。”
老宫女惶恐的低下头,其余宫人也都不安起来,这位太子妃的脾气一看就不好,以后他们这些奴婢的日子,怕是就要不怎么好过了。
东宫被一股低气压笼罩着,而城中的气氛却还祥和欢快,为了庆祝皇太子大婚,从今日起,长安解除十日的宵禁,虽说这个时候,没什么撸串蹦迪夜生活一说,晚上出来也没什么好去处,但人嘛,天生都是厌烦被束缚的,平日里到点就得回家,就像圈中的牲畜似的,这解除了宵禁,总算是有了几分自由性,所以哪怕没什么地方可去,也有不少人从家中出来,四处闲溜达着。
此时,在昭国坊,程良骏也从家中出来,他牵着一匹不起眼的黑马,在马背上放着一鼓鼓囊囊的包裹,这包裹的形状有些奇怪,更奇怪的,还是程良骏的打扮。
他的头发,竟然没有束起来,而是散落着,编成了一绺一绺的小辫子,身上穿着的是羊皮袍,衣领外翻着,脚上则踩着个尖头皮靴,最独特的是腰间,竟系着个?鞢带。
这腰带,这打扮,活脱脱一副突厥人的样子,并且,原本没有留须的脸上,突的长了一圈络腮胡,看起来更像是突厥人了。
程良骏翻身上马,慢悠悠的往前去,看着像是个晚上出来兜夜风的闲人。
从昭国坊的巷子里出来,到了主街上,路边的灯笼十分明亮。
据说,在长安的主干道上,会在沿街两侧悬挂用来照亮的灯笼,这灯笼是什么样的,传至后世已然不知,从古籍中零星的记载,只知灯油是用动物脂肪所制,在点燃之后,一盏灯笼可照十步之遥,当一条街的灯笼都点燃之后,可做到亮如白昼。
程良骏走的这条路,现在就很亮,街上的人很多,沿着石板路的两侧,有许多小商小贩,也有走江湖卖艺的,骑着马穿过人群,倒是也没吸引起什么注意来。
一路走到头,往右边一拐,就进入了宣阳坊,进入坊舍之内,没有了照亮的灯笼,宽阔的巷道有些昏暗,但得益于今晚明亮的月亮,照旧能看的清前方的路。
两边都是一排排的屋房,院墙都只有半人高,这是这个时代的规矩之一,普通人家不准砌高墙,只有权贵才可以,所以才会有高门大户这个词,这个高,值得就是高大的墙。
矮小的院墙,挡不住个什么,骑在马上,能将院中看的真真切切,四周漆黑一片,非常的安静,只有零星几家透着分昏暗的烛光。
在这个时候,青砖瓦房,还是富贵人家才盖的起的,寻常小民的房子,大多都是以木头为材料,一些穷困人家,更是连木头也用不起,只能以茅草混以黄泥来盖房。
马蹄踩在青板路上,滴答滴答的响着,有些人家的狗,听到马蹄声,开始吠叫起来,程良骏轻夹马腹,停留在一户人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