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贾敬吐密,甄家抄没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万古第一神
一秒记住【谷粒小说网 www.gulixi.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贾珠自是无有不允,亲自写信与林之孝说起此事。
林之孝的回信亦十分快,不过月余,便从江宁到了京城。信中对贾珠提亲一事感激涕零,竟是一口应下。
这也难怪林之孝答应。贾芸与寡母相依为命、家业破败,但好歹是贾家正经爷们,又得贾珠看重,想来混的差不了。
加上常往林之孝家里走动,林之孝两口子对贾芸印象亦不错,深觉他会来事、人品好,与闺女年岁亦合适,林之孝早就私下琢磨这桩亲事了。
期间贾芸跟主子往秦北一去四年,常与红玉写信,时间虽长,可心意不变,林之孝爱女至深,便也认可了他。
回到京城已逾一年,期间贾芸之母几番病重,这事方缓了下来。
如今贾珠亲为贾芸提亲,林之孝见主子亲自说媒,说出去亦有面子,加之担忧贾芸之母病情再有个万一,岂不是耽误女儿青春,方赶忙应了。
于是贾芸这边很快也定了下来,与林家互换了庚帖。感念这小子在秦北辛苦一场,贾珠找他谈话,欲为其谋个出身。
贾芸却拒绝了:“堂叔好意,侄儿心领了。只这得花银子,如今府里不宽裕,侄儿心不在仕途,有没有这出身实在无关紧要。日后我和红玉过日子,再与堂叔跑跑腿,这就行了。”
见他知足常乐,贾珠更不愿亏待他。正巧荣国府管家缺了一位,单大良和林之孝常在外头奔波,吴新登一个人支应不开,待禀过贾母,贾珠便叫贾芸做了西府大管家。
贾芸自是喜之不尽,他能力出众,为人心亦正,倒把荣国府打理的井井有条。
既安顿了贾芸,贾芹那边亦不好厚此薄彼。待问过他的意思,又与贾蓉通了气,贾芹也正式入职宁国府。
只这就开了旁支当管事的先河了,到底不可不慎。贾芸、贾芹眼下看着不错,日后会不会如赖大、赖升一样中饱私囊、滥用职权,这却不好说。
在贾珠看来,凡事不可不考虑最坏的结果,毕竟人心易变,到时大家都不好看。
于是思忖再三,他起草了《管事守则》,既明确了职责范围,也写明了违规处罚。
这里头再次声明“管家”只是一项工作,做的不好,贾母等人当然可以裁撤、追责,并不会因为旁支做管家就网开一面。
再者,管家也不是子承父业。日后更换,皆由主子指定。管家们彼此独立,各自负责部分事务,并不相互统属。
且管家之职受人监督,每年要进行一次考核。若有行为不妥之处,府中上下皆可投诉、举报。
《守则》呈贾母等人看过,自是没有异议。贾芸、贾芹与各位管家人手一册,翻开一看,皆心中警醒。
贾芹他娘和两个哥哥听说他当了宁府管家,本来还让给家里谋点好处。可贾芹深知厉害,哪敢做这事?自是连忙拒了。
有了紧箍咒,两府的管家皆老实起来。此番操作,倒有了后世公司部门经理的雏形,对此,贾珠却并不知晓,否则定要叹一句“英雄所见略同”了。
除了家务,眼下还有一事,却是甄太妃身子不好了,竟是到了弥留之际。
这甄太妃去年就患了病,加上忧思甄家,病情日渐沉疴,自过了年,已呈积重难返之势。
到底陪伴自己几十年,太上皇也不落忍,私下还劝了一句“放宽心”。
甄太妃苦笑连连——毕竟是生养自己的家族,生死荣辱休戚与共,哪能真的放下?痰疾日重,直到今日油尽灯枯。
临终前,甄太妃还在启泰帝跟前为甄家求情,太上皇长叹一声,背过身去,甄太妃目露绝望,未几溘然长逝。
宫里新丧,宫外自是禁止一应娱乐事宜。诰命皆需入朝随班,按爵守制,贾母及邢、王二位夫人乃至尤氏、秦可卿、李纨等每天都要入朝随祭。
甄家与贾家关系亲近,甄太妃故去,贾母还是发自内心感到悲痛,狠狠哭了一场。她年纪大了,经此一遭身心俱疲,也险些病倒。
等不用再去宫里哭灵了,贾珠这日却接到玄真观贾敬的信,邀他观里一叙。
接了信,贾珠颇觉讶异。无缘无故找自己必是有事,更何况自他来了此界,就从未与贾敬说过话。
所以,到底是什么情况?
心里隐隐不安,贾珠未带一人,悄悄出了府,径直朝玄真观去了。
草长莺飞的季节,玄真观里繁花似锦,树木苍翠欲滴。由道童引着去了贾敬的院子,贾珠行礼坐下,这才细细打量眼前这位。
贾敬的面色实在算不上好,隐有青灰之色。见贾珠盯着自己看,贾敬轻咳一声:“近日时常梦见道祖,一念所至,就叫你来说说话。”
放下拂尘,贾敬叹道:“你应该很好奇我为何出家吧?旁人都说我是丧妻的缘故,其实还有旁的原因。”
听他这么说,贾珠耳朵不由竖起,心道:“来了!”
也许,这就是他苦苦追寻的真相!
贾敬望向房梁,轻声细语:“我曾有个兄长,可惜八岁离世。在那之前,父亲虽暴烈,却从不将意志强加于我,只一味要求兄长学武。
我素爱舞文弄墨,也乐得如此。可好景不长,兄长走后剩下我一个,父亲只能要求我转性子从武,我自是不愿。
当时年纪小,不过六七岁,为此挨了不少打,也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弃文从武,因此与父亲颇有隔阂。
后来大了,渐渐想明白了一些事。从文从武与爵位无关,却与军权干系甚大。”
贾珠一愣,贾敬笑了笑:“父亲任京营节度使,世人皆谓陛下信重,我却隐隐不安。
贾家煌煌赫赫,西府代善叔父不肯掌军权,袭了国公爵。我父为长,因掌京营,却只能袭一等神威将军的爵,可见这信重里亦有忌惮。
思来想去,子孙后代若要保住爵位,恐怕还得弃武从文,这样才能富贵绵长。
于是我不惜与父亲顶着干,非要读书科举。父亲打骂无用,也只能依着我了。
好在我与你一样,都是读书种子,只不过还是你更出色些,我是二十多岁才中了贡生。
那时碰巧与微服出游的废太子遇见,一来二去,竟把他引为知己。
梁升知晓我们交游,私下替废太子招揽我。开始不觉有异,后来无意间得知,他们是想通过我拉拢京营,我这才觉得不妙。”
贾珠听的眉头蹙起,贾敬仍在低语:“想来他们不敢拉拢父亲,这才从我入手。可陛下爱重废太子,为什么他们还要插手军权?
只有忠于陛下,贾家才能长盛不衰。太子只是太子,还不是皇帝,哪怕私交甚笃,也不值得我替他做到这一步。
所以我拒绝了梁升,也算得罪了废太子。这么一来,前途渺茫,就算考出来了,仕途怕也不顺。
说是这么说,到底不舍努力付之东流,我还是去考了殿试。
不出所料,中了二榜进士,父亲也很高兴,再不提让我接班了。
只梁升仍不死心,几次三番游说威胁。时间一长既忧且惧,我连官也不想做了,未去考庶吉士,也不去吏部候缺。
父亲因此非打即骂,被逼无奈,我才说了缘由。既知其中厉害,父亲便任我家里闲着了。”
说的口干,贾珠给他斟了杯茶,贾敬一饮而尽,咳嗽两声继续道:“好景不长,父亲没几年逝去,爵位就要到我头上。
加上京营节度使一职空悬,不知怎的传出陛下有让我接任之意。
我既不愿染指军权,又有跟废太子的恩恩怨怨,怕给东府招灾,加之妻子去世,说是避祸也罢,万念俱灰也罢,便抛家舍业躲到观里去了。”
贾珠恍然大悟,过去许多不解也拨云见月了。只他还有一事不解:“伯父既不管事了,为何还要给蓉哥儿定下这么一门亲?”
贾敬嗽了两下,笑了笑:“这个就别问了,我要把它带进棺材里。”
电光火石间,贾珠似抓住什么,不想却转瞬而逝。看他懊恼地挠了挠头发,贾敬悠悠叹息:“我之懦弱,切不可学,贾家就靠你了。”
言语间带着几分不祥,贾珠想起剧情里此人服丹药而死,再看他嘴唇发紫,双眼微突,想来中了丹毒、时日无多,遂郑重应了。
果然辞了贾敬,没过两日便见东府报丧,说是这位在玄真观暴毙了。
众人皆唬了一跳,贾母忙问:“好好的没听说有病,怎么就没了?”
东府下人道:“老爷天天修炼,定是功行圆满,升仙去了。”
一听这话,贾珠颇有些无语。什么升仙,明明是中毒死了好不好!
尤氏得此消息还在荣国府之前,已是卸了妆饰,命人先到玄真观将所有的道士都锁了起来,等着审问。
一面又请太医看诊,到底是得了什么病。大夫见人已死,暗忖何须诊脉?贾敬惯服灵砂,必是因此伤了性命。
再看如今人虽死,肚中却坚硬似铁,嘴唇烧的紫绛皱裂,便判断为“吞金服砂,烧胀而死”。
玄真观不好停放,尤氏命人将贾敬装裹好了用软轿抬至铁槛寺。又因天气渐热,她便命择了日期入殓,三日后便开丧破孝。
因有这么件大事,尤氏不能回家,担心儿媳那里支应不开,便将继母尤老娘接到宁府帮忙。尤老娘欣然应允,还带了两个未出嫁的小女一道,正是尤二姐、尤三姐。
贾敬既去,永嘉帝得了礼部奏本,额外追赐贾敬五品之职,着光禄寺按上例赐祭,朝中王公以下可以祭吊。
贾珠须得为他守孝一年,这追债的差使只得先卸任了。只他这里停下,朝中旁人可不闲着,很快就有人弹劾甄应嘉擅自挪用织造局银两,用以弥补自家亏空。
这位御史选择此时发难,很难不让贾珠当成永嘉帝授意。太上皇在位时,知道甄家因接驾之故,亏空两百万,所以默认可以挪用织造局的银子填补窟窿。
可甄家是太上皇心腹,又不是永嘉帝信重之臣。织造局每年大笔银子入账,时移世易,新帝很难忍受甄家继续挪用这笔钱,更遑论甄家的亏空也有自身奢靡的原因在里面。
去年甄应嘉已向户部申请十二期还债,如今才过了几个月,老太妃刚死,就有御史参他,这风也刮的太快了!莫非有什么隐情?贾珠心中隐隐不安。
为此,贾政也悄悄问过儿子。得到一个“莫因私交为甄家说话,一切皆由陛下作主”的答复,他沉默了。
贾赦与甄应嘉关系不错,私下还骂贾珠冷血无情,损了两家交情。骂归骂,到底不敢逆了这小子的决断,生怕给自己摊上事,实有几分“双标”之嫌。
自出了弹劾之事,永嘉帝没动静已逾三日。正当贾珠怀疑自己猜错,这弹劾并非陛下授意,皇帝却在沉默后给出了答复——问罪甄家,抄没家私!
旨意一出,登时掀起轩然大波,贾母等人皆惊。想到先前力劝还银的长孙,不知怎的,贾母颇有逃出生天之感,登时坐不住了,赶紧把人叫来商议。
甄家的倒灶在贾珠预料之中,却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古怪。只这话就不必让他们知道了,免得老人家徒增担忧,所以也只让他们宽心,并额外提起不能收受甄家财物。
贾母点头应下,面露几分伤感:“几辈子的交情,没想到眼睁睁看他家倒了!”看向长孙,又道:“他家要进京治罪,到时若能帮一把,你可不能袖手旁观。”
甄家亏空太大,贾府都是“泥菩萨堪堪过了江”,自是无能为力。贾珠对甄应嘉印象不错,却没有圣母病,不会为此有什么多余情绪。
在不波及贾府的情况下,帮帮忙不是不可以,贾珠便也应了。因在孝期,左右无事,他成日逗弄幼子,指点长子功课,竟罕见悠闲起来。
只这好日子没过几天,便生出波澜——甄家果然如剧情里一般,派人送东西来了!
贾珠自是无有不允,亲自写信与林之孝说起此事。
林之孝的回信亦十分快,不过月余,便从江宁到了京城。信中对贾珠提亲一事感激涕零,竟是一口应下。
这也难怪林之孝答应。贾芸与寡母相依为命、家业破败,但好歹是贾家正经爷们,又得贾珠看重,想来混的差不了。
加上常往林之孝家里走动,林之孝两口子对贾芸印象亦不错,深觉他会来事、人品好,与闺女年岁亦合适,林之孝早就私下琢磨这桩亲事了。
期间贾芸跟主子往秦北一去四年,常与红玉写信,时间虽长,可心意不变,林之孝爱女至深,便也认可了他。
回到京城已逾一年,期间贾芸之母几番病重,这事方缓了下来。
如今贾珠亲为贾芸提亲,林之孝见主子亲自说媒,说出去亦有面子,加之担忧贾芸之母病情再有个万一,岂不是耽误女儿青春,方赶忙应了。
于是贾芸这边很快也定了下来,与林家互换了庚帖。感念这小子在秦北辛苦一场,贾珠找他谈话,欲为其谋个出身。
贾芸却拒绝了:“堂叔好意,侄儿心领了。只这得花银子,如今府里不宽裕,侄儿心不在仕途,有没有这出身实在无关紧要。日后我和红玉过日子,再与堂叔跑跑腿,这就行了。”
见他知足常乐,贾珠更不愿亏待他。正巧荣国府管家缺了一位,单大良和林之孝常在外头奔波,吴新登一个人支应不开,待禀过贾母,贾珠便叫贾芸做了西府大管家。
贾芸自是喜之不尽,他能力出众,为人心亦正,倒把荣国府打理的井井有条。
既安顿了贾芸,贾芹那边亦不好厚此薄彼。待问过他的意思,又与贾蓉通了气,贾芹也正式入职宁国府。
只这就开了旁支当管事的先河了,到底不可不慎。贾芸、贾芹眼下看着不错,日后会不会如赖大、赖升一样中饱私囊、滥用职权,这却不好说。
在贾珠看来,凡事不可不考虑最坏的结果,毕竟人心易变,到时大家都不好看。
于是思忖再三,他起草了《管事守则》,既明确了职责范围,也写明了违规处罚。
这里头再次声明“管家”只是一项工作,做的不好,贾母等人当然可以裁撤、追责,并不会因为旁支做管家就网开一面。
再者,管家也不是子承父业。日后更换,皆由主子指定。管家们彼此独立,各自负责部分事务,并不相互统属。
且管家之职受人监督,每年要进行一次考核。若有行为不妥之处,府中上下皆可投诉、举报。
《守则》呈贾母等人看过,自是没有异议。贾芸、贾芹与各位管家人手一册,翻开一看,皆心中警醒。
贾芹他娘和两个哥哥听说他当了宁府管家,本来还让给家里谋点好处。可贾芹深知厉害,哪敢做这事?自是连忙拒了。
有了紧箍咒,两府的管家皆老实起来。此番操作,倒有了后世公司部门经理的雏形,对此,贾珠却并不知晓,否则定要叹一句“英雄所见略同”了。
除了家务,眼下还有一事,却是甄太妃身子不好了,竟是到了弥留之际。
这甄太妃去年就患了病,加上忧思甄家,病情日渐沉疴,自过了年,已呈积重难返之势。
到底陪伴自己几十年,太上皇也不落忍,私下还劝了一句“放宽心”。
甄太妃苦笑连连——毕竟是生养自己的家族,生死荣辱休戚与共,哪能真的放下?痰疾日重,直到今日油尽灯枯。
临终前,甄太妃还在启泰帝跟前为甄家求情,太上皇长叹一声,背过身去,甄太妃目露绝望,未几溘然长逝。
宫里新丧,宫外自是禁止一应娱乐事宜。诰命皆需入朝随班,按爵守制,贾母及邢、王二位夫人乃至尤氏、秦可卿、李纨等每天都要入朝随祭。
甄家与贾家关系亲近,甄太妃故去,贾母还是发自内心感到悲痛,狠狠哭了一场。她年纪大了,经此一遭身心俱疲,也险些病倒。
等不用再去宫里哭灵了,贾珠这日却接到玄真观贾敬的信,邀他观里一叙。
接了信,贾珠颇觉讶异。无缘无故找自己必是有事,更何况自他来了此界,就从未与贾敬说过话。
所以,到底是什么情况?
心里隐隐不安,贾珠未带一人,悄悄出了府,径直朝玄真观去了。
草长莺飞的季节,玄真观里繁花似锦,树木苍翠欲滴。由道童引着去了贾敬的院子,贾珠行礼坐下,这才细细打量眼前这位。
贾敬的面色实在算不上好,隐有青灰之色。见贾珠盯着自己看,贾敬轻咳一声:“近日时常梦见道祖,一念所至,就叫你来说说话。”
放下拂尘,贾敬叹道:“你应该很好奇我为何出家吧?旁人都说我是丧妻的缘故,其实还有旁的原因。”
听他这么说,贾珠耳朵不由竖起,心道:“来了!”
也许,这就是他苦苦追寻的真相!
贾敬望向房梁,轻声细语:“我曾有个兄长,可惜八岁离世。在那之前,父亲虽暴烈,却从不将意志强加于我,只一味要求兄长学武。
我素爱舞文弄墨,也乐得如此。可好景不长,兄长走后剩下我一个,父亲只能要求我转性子从武,我自是不愿。
当时年纪小,不过六七岁,为此挨了不少打,也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弃文从武,因此与父亲颇有隔阂。
后来大了,渐渐想明白了一些事。从文从武与爵位无关,却与军权干系甚大。”
贾珠一愣,贾敬笑了笑:“父亲任京营节度使,世人皆谓陛下信重,我却隐隐不安。
贾家煌煌赫赫,西府代善叔父不肯掌军权,袭了国公爵。我父为长,因掌京营,却只能袭一等神威将军的爵,可见这信重里亦有忌惮。
思来想去,子孙后代若要保住爵位,恐怕还得弃武从文,这样才能富贵绵长。
于是我不惜与父亲顶着干,非要读书科举。父亲打骂无用,也只能依着我了。
好在我与你一样,都是读书种子,只不过还是你更出色些,我是二十多岁才中了贡生。
那时碰巧与微服出游的废太子遇见,一来二去,竟把他引为知己。
梁升知晓我们交游,私下替废太子招揽我。开始不觉有异,后来无意间得知,他们是想通过我拉拢京营,我这才觉得不妙。”
贾珠听的眉头蹙起,贾敬仍在低语:“想来他们不敢拉拢父亲,这才从我入手。可陛下爱重废太子,为什么他们还要插手军权?
只有忠于陛下,贾家才能长盛不衰。太子只是太子,还不是皇帝,哪怕私交甚笃,也不值得我替他做到这一步。
所以我拒绝了梁升,也算得罪了废太子。这么一来,前途渺茫,就算考出来了,仕途怕也不顺。
说是这么说,到底不舍努力付之东流,我还是去考了殿试。
不出所料,中了二榜进士,父亲也很高兴,再不提让我接班了。
只梁升仍不死心,几次三番游说威胁。时间一长既忧且惧,我连官也不想做了,未去考庶吉士,也不去吏部候缺。
父亲因此非打即骂,被逼无奈,我才说了缘由。既知其中厉害,父亲便任我家里闲着了。”
说的口干,贾珠给他斟了杯茶,贾敬一饮而尽,咳嗽两声继续道:“好景不长,父亲没几年逝去,爵位就要到我头上。
加上京营节度使一职空悬,不知怎的传出陛下有让我接任之意。
我既不愿染指军权,又有跟废太子的恩恩怨怨,怕给东府招灾,加之妻子去世,说是避祸也罢,万念俱灰也罢,便抛家舍业躲到观里去了。”
贾珠恍然大悟,过去许多不解也拨云见月了。只他还有一事不解:“伯父既不管事了,为何还要给蓉哥儿定下这么一门亲?”
贾敬嗽了两下,笑了笑:“这个就别问了,我要把它带进棺材里。”
电光火石间,贾珠似抓住什么,不想却转瞬而逝。看他懊恼地挠了挠头发,贾敬悠悠叹息:“我之懦弱,切不可学,贾家就靠你了。”
言语间带着几分不祥,贾珠想起剧情里此人服丹药而死,再看他嘴唇发紫,双眼微突,想来中了丹毒、时日无多,遂郑重应了。
果然辞了贾敬,没过两日便见东府报丧,说是这位在玄真观暴毙了。
众人皆唬了一跳,贾母忙问:“好好的没听说有病,怎么就没了?”
东府下人道:“老爷天天修炼,定是功行圆满,升仙去了。”
一听这话,贾珠颇有些无语。什么升仙,明明是中毒死了好不好!
尤氏得此消息还在荣国府之前,已是卸了妆饰,命人先到玄真观将所有的道士都锁了起来,等着审问。
一面又请太医看诊,到底是得了什么病。大夫见人已死,暗忖何须诊脉?贾敬惯服灵砂,必是因此伤了性命。
再看如今人虽死,肚中却坚硬似铁,嘴唇烧的紫绛皱裂,便判断为“吞金服砂,烧胀而死”。
玄真观不好停放,尤氏命人将贾敬装裹好了用软轿抬至铁槛寺。又因天气渐热,她便命择了日期入殓,三日后便开丧破孝。
因有这么件大事,尤氏不能回家,担心儿媳那里支应不开,便将继母尤老娘接到宁府帮忙。尤老娘欣然应允,还带了两个未出嫁的小女一道,正是尤二姐、尤三姐。
贾敬既去,永嘉帝得了礼部奏本,额外追赐贾敬五品之职,着光禄寺按上例赐祭,朝中王公以下可以祭吊。
贾珠须得为他守孝一年,这追债的差使只得先卸任了。只他这里停下,朝中旁人可不闲着,很快就有人弹劾甄应嘉擅自挪用织造局银两,用以弥补自家亏空。
这位御史选择此时发难,很难不让贾珠当成永嘉帝授意。太上皇在位时,知道甄家因接驾之故,亏空两百万,所以默认可以挪用织造局的银子填补窟窿。
可甄家是太上皇心腹,又不是永嘉帝信重之臣。织造局每年大笔银子入账,时移世易,新帝很难忍受甄家继续挪用这笔钱,更遑论甄家的亏空也有自身奢靡的原因在里面。
去年甄应嘉已向户部申请十二期还债,如今才过了几个月,老太妃刚死,就有御史参他,这风也刮的太快了!莫非有什么隐情?贾珠心中隐隐不安。
为此,贾政也悄悄问过儿子。得到一个“莫因私交为甄家说话,一切皆由陛下作主”的答复,他沉默了。
贾赦与甄应嘉关系不错,私下还骂贾珠冷血无情,损了两家交情。骂归骂,到底不敢逆了这小子的决断,生怕给自己摊上事,实有几分“双标”之嫌。
自出了弹劾之事,永嘉帝没动静已逾三日。正当贾珠怀疑自己猜错,这弹劾并非陛下授意,皇帝却在沉默后给出了答复——问罪甄家,抄没家私!
旨意一出,登时掀起轩然大波,贾母等人皆惊。想到先前力劝还银的长孙,不知怎的,贾母颇有逃出生天之感,登时坐不住了,赶紧把人叫来商议。
甄家的倒灶在贾珠预料之中,却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古怪。只这话就不必让他们知道了,免得老人家徒增担忧,所以也只让他们宽心,并额外提起不能收受甄家财物。
贾母点头应下,面露几分伤感:“几辈子的交情,没想到眼睁睁看他家倒了!”看向长孙,又道:“他家要进京治罪,到时若能帮一把,你可不能袖手旁观。”
甄家亏空太大,贾府都是“泥菩萨堪堪过了江”,自是无能为力。贾珠对甄应嘉印象不错,却没有圣母病,不会为此有什么多余情绪。
在不波及贾府的情况下,帮帮忙不是不可以,贾珠便也应了。因在孝期,左右无事,他成日逗弄幼子,指点长子功课,竟罕见悠闲起来。
只这好日子没过几天,便生出波澜——甄家果然如剧情里一般,派人送东西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