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可以拼一下

作者:明镜要高悬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万古第一神

一秒记住【谷粒小说网 www.gulixi.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434章  可以拼一下

    京师皇城司。

    皇城司在赵与芮手上又改成了两司一卫,包括锦衣卫和情报司。

    其中情报司就在原南宋宗学地址上重建的。

    情报司提点目前是石狗儿,副提点是谭海,谭海另一个身份是临安城的奴隶商人小开封。

    情报司内设境内处和海外处,境内又分国内和周边,海外又分日本高丽和南洋甚至神圣罗马帝国。

    这几年随着大宋与外面的邦交越来越远,分支人设也越来越多。

    此时在一幢屋子里,四面墙上全是世界地图,但基本都是海外居多。

    七八个青年男正在屋子里忙碌着,分拣来自各处的消息情报。

    突然外面有人走了进来。

    “谭提点。”众人纷纷站的笔直,看向谭海。

    谭海脸色严肃的走进门,左右看了看沉声道:“朝廷要选三个人,跟一个海商去美洲找橡胶树。”

    “有没有人自动报名的。”

    屋中七八个人面面相觑。

    朝廷要找橡胶树的事,元贞元年就开始了,这都五六年过去,一直没消息。

    情报司海外处也在关注这些事,很多海外番国的商人也被他们请求帮忙,但都没音迅。

    现场顿时一片沉默。

    “提点(指石狗儿)有令,如果没人报名,我们海外司在京成员就进行抽签,抽到谁,谁就去。”

    “如果有人主动报名最好。”

    人群中很快有人问:“要是死在外面没回呢。”

    “凡愿意去美洲的,朝廷供养全家,儿子世袭你的职位。”

    “如何供养?”有人又问。

    “报名之后,一次性先给两千贯安家费,然后家中按人口,每年每人给钱二十贯,给粮五石。”假设家中有五口人,每年就有一百贯,加二十五石粮。

    “另外你们每年的饷粮一分不少给家属,一直给到你们的儿子们世袭伱的职位为止。”

    “要是成功回来呢?”有人又问。

    “官升两级,赏钱五万贯,粮田一百亩,百年免税,子孙后世,五代世袭你的最高官位。”

    “如果不想干情报司,子孙后代也可以转干文官,或武将。”

    说完之后,谭海狞笑:“忘了告诉你们,现在只有两个名额,我儿子谭聪,已经占了一个。”

    这个谭海真不愧是个狠人,帮自己儿子先报了个名。

    谭海有三个儿子,次子谭聪就跟着他在情报司,他听到这条件后,二话不说先帮儿子给报名了。

    朝廷这条件相当丰厚啊,因为大宋现在在赵与芮手上取消荫补了,文官武官后代也不一定是官,当然,跟着赵与芮起家的那批就不算了,自己人总归还是自己人。

    有些政策就是针对非自己人的。

    现在只要成功,官升两级,子孙后世五代都能世袭,这可以拼一下啊,更别说五万贯钱和一百亩田了。

    “拼了,老子报名。”

    “我要去。”

    现场突然就炸锅了,八个人里,有五个要报名。

    谭海嘿嘿一笑,说不急,情报司不止这些人,京城里的人员都要问一遍,如果太多人报名,显然也要抽签和筛选。

    比如要求会游水,最好出过海,能识字,会画图更是优先。

    而情报司选人时,基本都是要求识字,和学画图,这都不是难点。

    九月初三,情报司选出谭聪,彭云,张铁头三人。

    三人随蒲寿庚回泉州,将代表朝廷和蒲寿庚一起前往美洲。

    谭聪这会也才十八岁,刚进情报司才一年多。

    他也没参与科举和武举,因为老爸谭海早年就和皇帝赵与芮认识,沾了老爹的光,破格入选。

    所以赵与芮取消荫补,也是针对其他人,对自己人还是能通容的。

    当然了,情报司也是特别部门,需要信的过人的,很多成员的家人都是朝廷军将或军士,也有原皇城司转任。

    谭海之所以帮儿子报名,因为他认为皇帝赵与芮通常很少做没有把握的事。

    过去五六年朝廷都没有人派人去过美洲,而这次居然肯派人去,这证明赵与芮对蒲寿庚相当信任,所以谭海也决定赌一把,反正他有三个儿子。

    不得不说谭海是个狠人。

    但这三人里,只有谭聪没出过海,彭云和张铁头从小在海边长大,两人的父亲都是水师,一个驻济州,一个驻大员,难得回家。

    在从临安到泉州的路上,蒲寿庚也经常和他们讲解海上的事情,注意事项。

    当然,有些经验还是从皇帝赵与芮那里听到的。

    比如这时的欧洲人在海上,很容易得坏血病,而中国的船员却比较少见。

    原因就是缺少维生素C,即在船上缺少水果蔬菜,最好是柑橘类,不过柑橘要到两百多年后的明朝才传到欧洲。

    郑和下西洋时,带了大量的土豆和茶叶,可以很好的弥补维生素。

    但仅带上这些还不够,还得带些黄豆来浸泡豆芽。

    豆芽菜开始于宋朝,现在也正是流行之际。

    然后还要尽量多带菜干,橘皮,菜干易保存,有维生素,柑橘皮可以泡茶。

    当然,皇帝赵与芮和蒲寿庚讲的时候,也没说什么维生素,只说在海上需要补充蔬菜,多泡柑橘皮,不容易生坏血病。

    几天后众人回到泉州,谭聪他们第一次看到了海舶木兰舟。

    <div  class="contentadv">        蒲寿庚家的海舶木兰舟购自十几年前,赵与芮还没有登基时,已经算是比较老久。

    整船能载六七百人,结构坚固,他在波斯湾航行时,因船体太大,只能泊于今依朗南部曼特河口的士拉夫港,货物须换小船才能向西航至幼发拉底河口。

    由于搭乘木兰舟安全,许多到中国的阿拉伯商人宁肯囤货等待此舶转送,回国时则常乘木兰舟至南印度,而后换乘阿拉伯木船。

    但现在他也有缺点,逆风非常慢,所以想横跨大西洋,必须得加三角帆。

    蒲寿庚一面向泉州市舶司定购最新的尖底三千料大海船,同时让其帮忙改造他的木兰舟。

    泉州市舶司也根据皇帝的旨意,优先将最新打造出来的新海船卖给蒲寿庚两艘。

    蒲寿庚的船队就三艘船,两艘新船,一艘老的木兰舟。

    历史上蒲寿庚家僮数千,但这回肯定没有数千,他也没打算带这么多人。

    船上人越多,耗粮越大。

    木兰舟他只带一百人,另两艘三千料海外,除了三十多名水手外,另外带了二十多人。

    同时他根据皇帝建议,在船上允许带上家属女人,另外没有家属女人的,他想办法买了十几个女人带上船。

    三艘船加起来,共男子一百十二,女人八十六,两百人左右。

    对于他的大船来说,人带少了,带货量就可以增加,他不需要带货物,那就是带足够多的淡水和粮食,还有土豆,黄豆,茶叶,菜干。

    出发前十几天,蒲寿庚天天带着谭聪他们研究路线,按皇帝赵与芮的建议,前面三分之二的行程相当安全,可以沿着海岸线走,后世郑和七次下西洋,都是沿着海岸线走的,所以基本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难的是最后从非洲横渡大西洋到美洲,这段时间最窄的七八千里,最宽的有一万多里。

    此时全世界除了大宋带有三角帆,纵横帆齐全的多桅两帆尖底船外,其余的国家的船想横渡非常难,一是速度不够快,二是难以抗巨大的风浪。

    在大宋尖底两帆船出来之前,最快的海船在顺风时时速也就在八里到十里之间。

    这一万多里全顺风,就得开近两个月。

    一旦遇到逆风,搞不好开半年都看不到有陆地。

    可以说除了能装一年粮食的木兰舟外,其他船到了这边只有死路一条。

    但木兰舟又是出名的慢,蒲寿庚若是不改装上面桅帆,全顺风估计也得开三四个月,逆风估计得开一年。

    这中间遇到几个大暴风大暴雨的,那就真的很危险了。

    所以蒲寿庚得尽量减少横渡大西洋的时间,这段时间越快越好,得算着时间,在顺风时间多数时通过。

    他也是想了很多办法,木兰舟太慢,但负重大,可以带大量食物,其他船快,但负重远远不如木兰舟。

    为了解决木兰舟太慢的弱点,他请朝廷官办船厂帮其改造成多桅双帆,然后消减了一些不必要的部件,减少船体本身的重,用增加物货来增加全重,同样可以保持稳定性。

    他还在木兰舟上加了勾索,横渡大西洋时,打算把三艘船连在一起。

    由前面比较快的船在前面拉动,一旦遇到暴风天气,可以视情况来决定断来断绳索。

    因为有时候在风暴中,你抱成一团比较安全,但有时候在风暴中不能抱团,会一起沉。

    这需要看当时的情况来判定。

    蒲寿庚做了多种预算,然最重要的就是缩小横渡大西洋的距离。

    赵与芮肯定不知道哪边宽哪窄,他自己画的地图也有较大的误差,蒲寿庚也只能随机挑个地方横渡大西洋,而且得尽量往西北方向。

    因为巴西在南美洲的右上角,橡胶树也集中在亚马逊河一带。

    蒲寿庚还是相当认真,一路研究如何走,怎么补给淡水,最后在哪横渡大西洋,万一走错了,只要往北就行,然后还要找亚马逊河,但这条河怎么找?

    太难了,谭聪他们听着都觉得难,跑几万里到另一个陌生的大陆,然后寻找一条河,河边上有橡胶树,然后取下种子再带回来。

    听听都觉得难,可蒲寿庚居然挺兴奋的,一点也不觉得难。

    元贞七年一月,在准备了好长一段时间,并在泉州过完新年后,蒲寿庚带着两百多人的船队,装满着可以用一年多的物资,浩浩荡荡的从泉州冲进南海。

    与他同行的还有来自波斯的商人阿里代依。

    阿里代依会派人带着他一路到波斯,但两人船队速度不会一样,所以后面可能不会一起到。

    他们自泉州出发后,按一般商人的行程,要么沿福广海岸线走,要么从大员走。

    但这次他们故意要试长途海路,所以一路马不停蹄,直奔汉州,中间没有任何停靠,一路航行了两千多里。

    中间有顺风有逆风,大概用了十天不到的时间,他们的船队出现在汉州城(马尼拉城)附近的汉州湾。

    随行的阿里代依非常震惊,因为他的船比较慢,根本跟不上。

    蒲寿庚三艘船分别取名为泉州号、美洲号、橡胶号(木兰舟)。

    出泉州的时候是阿里代依在前面,第一天就被蒲寿庚的船反超了,后面阿里代依一路急追,蒲寿庚让橡胶号在后面慢慢带着阿里代依的船队。

    泉州号和美洲号到了马尼拉城三天后,橡胶号和阿里代依的船队才到。

    波斯商人阿里代依和蒲寿庚已经做了好几年的生意,现在才发现蒲寿庚的船帆与众不同。

    其实这几年大宋的官方船队也一直在跑波斯大员,大员到日本和高丽这些路线。

    大宋船只比较快,很多商人已经发现。

    但大宋国内不准民间造三角帆,而且三角帆还得和桅和方帆搭配,如何搭配,也有说法,朝廷是经过无数次试验的,所以有些民间小船厂就算敢偷偷打造,也很难试航搭配,万一在半路上被抓到,可是要诛满门的。

    民间没能盛行,除了防止被波斯等海外国家学去,也是因为朝廷船快,在商路上能保持优势,在水师上更是遥遥领先。

    蒲寿庚没历史上的发达也是因为大量的生意被朝廷的船队做了,朝廷的船队又快,载重又多,还非常安全,所以他生意做不大,只能靠这次搏命来搏出头。

    这次和阿里代依一起到汉州城后,阿里代依要求到他的船上看看三角帆。

    蒲寿庚想了想后,还是同意了。

    他离宫前,皇帝赵与芮也是和他谈过这事,三角帆已经出来快八年了,朝廷成熟运用也有六七年。

    民间很多人都知道,只是不敢用,但海外已经有人在仿效,用不了多久,越来越多的海外夷番的船都会学到。

    这玩意是守不住的,所以蒲寿庚也不再保密,让阿里代依上船看他的帆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