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萨德勒的拳击教学
推荐阅读:
一秒记住【谷粒小说网 www.gulixi.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萨德勒给王雷上的第一堂课是如何正确的握拳。
萨德勒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一课,让王雷必须专心的听。
正确的握拳姿态不但能够增强有效的打击力量,还能够避免拳头,尤其是手指受伤。
有统计以来,拳台上最常见的受伤事故就是拳手出拳不慎导致手指,尤其是大拇指关节受伤。
原因不止是握拳的姿态不正确,还包括拳头与攻击目标的接触点不对。
拳台上的对手不是沙袋或拳靶,一拳打在对方坚硬的脑袋上,据拳姿态不标准再加上接触点不对,比如打摆拳时用大拇指关节这一侧打在对方的脑袋坚硬部位,在力的互相作用效果下,哪怕有厚厚的拳套保护,也十有*会导致大拇指关节剧疼甚至骨折。
这种说法王雷前世倒曾经体验过,因为打架不小心一拳击中对手的脑袋却伤到了大拇指,疼了他好几天,大拇指关节都肿了。
萨德勒所教的握拳姿态倒与别的武术流派的姿态差不多,强调拳面要平,大拇指要紧紧的扣在食中二指的第二关节处,拳背和腕关节要平,要与拳面形成完美的九十度。
握拳的姿态重要,打击的接触点也很重要,萨德勒强调不管用直拳摆拳或是钩拳攻击,必须用拳峰部位接触打击面,不得用拳峰以外的部位,尤其是大拇指关节这一侧接触打击点面。
之后,萨德勒又教王雷如何缠绷带。
绷带缠得好,能够有效的减低拳头和手指受伤的机率。
缠好绷带,戴上一对重226克的红色拳击手套,萨德勒才开始教王雷站姿。
拳击的站姿是基础中的基础,初学者必须要十二分的重视。
站姿不对,很容易让对手找到空隙击中面部要害。
拳击手的站姿虽然大都不相同,但初学者却都是一样的,必须要用标准的站姿。
跟形意拳的三体式站姿完全不同,萨德勒强调必须保证双拳永远抬起护在面部视线之下的部位,不管出拳收拳都不得落下。而双腿膝盖必须得保持弯曲,后脚跟必须抬起来。
不断的调整站姿,站了差不多十分钟左右后,萨德勒才满意。
认真的指导王雷如何热身,拉伸双臂和下腰后,萨德勒又教王雷打刺拳。
以左手在前的传统姿势站立,左手肘关节快速屈伸,拳头好像毒蜂或是眼镜蛇一样向前点击,一触就收。
这是拳击技术中最基础也是最常用的拳法,可以说是其他拳法的探路或开路先锋。
拳击手最常用的打法就是不断的用前手刺拳试探对手,寻找出重拳的时机,等到对手露出破绽后,后手重拳就如炮弹般轰炸而出,出其不意一拳击倒对手。
拳王阿里,后来的英国拳王伦诺克斯·刘易斯,甚至还有之后复出的老拳王乔治·福尔曼,都很擅长这种打法。
实际上,几乎是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拳击手都擅长这种打法。
所以练好刺拳很重要。
不但要以左手在前的姿势练习,还要以右手在前的姿势练习。
一般的拳手习惯了左手在前的传统姿势,换成右手在前的姿势就会有点别扭。左撇子拳手则相反。
但巧合的是,王雷却没这个问题,他左右都很均衡,能够转换自如。
之所以会左右均衡,却是因为他前世少年时练过李小龙的截拳道。李小龙的截拳道的站姿是将灵活有力的右手放在前面的姿势,攻击时强调用前手直拳或前脚来攻击,左撇子则相反。
而在这一世跟爷爷练形意拳时,爷爷教他练的五形拳之崩拳也强调他以右手右腿在前的姿势来打崩拳。
练得习惯了的王雷转换成姿势时倒没什么不自然,左右姿势能够转换自如,变得十分均衡了。
这个发现倒令萨德勒大为惊喜。
能够左右均衡,姿势转换自如的拳手,在拳台上更有优势,更令对手头疼。
从外形上来看,拳击的刺拳跟形意拳的崩拳有点相似,区别就是刺拳的目标是对手的面部,崩拳攻击胸腹,发力短促突击,强调整体劲和力透脏腑罢了。
大概是这具身体几年前在爷爷的监督下练惯了崩拳,王雷打刺拳时总会不知不觉的用上崩拳的发力方式,导致他的刺拳不但猝然冷动,即快又烈,爆发力也很猛。
这样的刺拳,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刺拳,而变成了能击倒对手的重刺拳了。
萨德勒自然看出来王雷的练法跟他教的有点不同,但因为王雷的外形动作很标准,并没有错误,因此只是皱了皱眉头,没有修正。
练了半个小时的刺拳,体息了两分钟左右,萨德勒再教王雷步法。
最基础的步法滑步。
向前向后向左向右的滑步。
拳击的滑步很简单,至少对于曾经练过形意拳的步法的王雷来说,拳击的滑步真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
从动作外形来说,拳击的滑步跟形意拳或是说传统国术的“寸步”没什么区别,要求要更少更简单一点。
所以王雷练得很轻松,没几分钟就达到了萨德勒“流畅自然”的要求。
萨德勒再次感到惊讶,忍不住询问得知王雷以前练过中国拳法后,即果断的继续教了下去。
滑步、左右闪步、环绕步以及身法下潜和左右晃动一口气教给了王雷。
不出所料,不到半个小时,王雷就熟练的掌握了这些步法和身法。
拳击是公认的所有武术流派的基础,除了柔道摔跤之类不允许拳打脚踢的格斗术外,不管任何的武术流派,都有拳击技术的影子,形意拳这样的国术自然也不例外。
基本上来说,拳击几乎所有的技术,都能够在形意拳中找到外形相似的动作。
何况王雷前世还学过李小龙的截拳道。
跟萨德勒学习拳击,记忆深处的烙印被激发,王雷自然上手非常的快。
但萨德勒教了王雷刺拳和步法身法后,并没有继续的教下去,而是让王雷反复不停的练习刺拳和滑步。
一连三天都是如此,当王雷感到不耐烦的时候,萨德勒才解释道:“雷,不要以为学会了刺拳的动作就足够了,这还差得远呢!练习拳击技术动作,必须要经历三个阶段才算达标。这三个阶段分别是动力定型、动作力和动力贯通。”
“动力定型是指要形成肌肉记忆,就好像学走路,天生走路姿态不标准,比如走内八字步的人,要想学习正常人的走路方式,可不是仅仅模仿就足够,他必须不停的按照正常人走路的姿态走下去,直到形成肌肉记忆,不用想不用集中注意力就本能的走出正常的步伐,才算是合格。练拳也必须如此,一个动作你必须反复不停的练习,掌握正确动作不算什么,练得熟练也不算什么,必须反复不停的以正确动作练习成千上万、十万甚至百万遍,形成根深蒂固的肌肉记忆,将技术动作彻底的定型了,才算入门。”
王雷听得发呆,忍不住问道:“动力融合和动力贯通呢?”
萨德勒道:“动力融合是指将定型的动作与反射神经融合起来,形成条件反射,就好像你这样的动作……”
萨德勒突然一巴掌向王雷的脸上扇去。
王雷本能的侧身抬手阻挡,眼睛也本能的眯了起来。
萨德勒的巴掌却在半路停了下来,说道:“你这个动作就是条件反射,但这是错误的条件反射。当你面对攻击时,你不但要避开,还得出拳反击。以最小的动作闪避,以最标准的刺拳反击。不管是遭遇突然攻击还是被打击得不能思考了,你都能依靠本能还击,出拳的动作仍然很标准的话,就算是动作与反射神经融合了。达到这种地步,才算是合格的拳击手。”
顿了一顿,萨德勒又说道:“至于动力贯通,那是超一流的拳手才能达到的境界。打拳时能调动全身的肌肉力量,将全身肌肉产生的动能聚齐到拳头上,不需要蓄劲,随意出拳就能打出最致命的重拳,这就是动力贯通了。雷,你要是达到这种境界,就算是超一流的拳手,有资格争夺拳王金腰带了!”
王雷听得发怔,萨德勒的理论怎么听起来这么耳熟?
在哪儿听过的?显然不是爷爷,“记忆”中的爷爷教他练拳时从来不讲什么拳理,而是拿着一根竹条监督着他练拳,只要自己偷懒或是动作不标准,就直接一竹条抽下来,疼得钻心。
爷爷教拳只有一句话:“拳打千万遍,其理自明!”
意思就是什么拳理让自己在反复不停的练习中自己体悟!
王雷想了半天,终于想到了。
好像是自己前世在网上下载的某本国术教材中看过相同的理论。
动力定型就不说了,动力融合和动力贯通,不就是“本能反击”和“本能发力”的理论么?
听起来理论很相似啊!
萨德勒给王雷上的第一堂课是如何正确的握拳。
萨德勒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一课,让王雷必须专心的听。
正确的握拳姿态不但能够增强有效的打击力量,还能够避免拳头,尤其是手指受伤。
有统计以来,拳台上最常见的受伤事故就是拳手出拳不慎导致手指,尤其是大拇指关节受伤。
原因不止是握拳的姿态不正确,还包括拳头与攻击目标的接触点不对。
拳台上的对手不是沙袋或拳靶,一拳打在对方坚硬的脑袋上,据拳姿态不标准再加上接触点不对,比如打摆拳时用大拇指关节这一侧打在对方的脑袋坚硬部位,在力的互相作用效果下,哪怕有厚厚的拳套保护,也十有*会导致大拇指关节剧疼甚至骨折。
这种说法王雷前世倒曾经体验过,因为打架不小心一拳击中对手的脑袋却伤到了大拇指,疼了他好几天,大拇指关节都肿了。
萨德勒所教的握拳姿态倒与别的武术流派的姿态差不多,强调拳面要平,大拇指要紧紧的扣在食中二指的第二关节处,拳背和腕关节要平,要与拳面形成完美的九十度。
握拳的姿态重要,打击的接触点也很重要,萨德勒强调不管用直拳摆拳或是钩拳攻击,必须用拳峰部位接触打击面,不得用拳峰以外的部位,尤其是大拇指关节这一侧接触打击点面。
之后,萨德勒又教王雷如何缠绷带。
绷带缠得好,能够有效的减低拳头和手指受伤的机率。
缠好绷带,戴上一对重226克的红色拳击手套,萨德勒才开始教王雷站姿。
拳击的站姿是基础中的基础,初学者必须要十二分的重视。
站姿不对,很容易让对手找到空隙击中面部要害。
拳击手的站姿虽然大都不相同,但初学者却都是一样的,必须要用标准的站姿。
跟形意拳的三体式站姿完全不同,萨德勒强调必须保证双拳永远抬起护在面部视线之下的部位,不管出拳收拳都不得落下。而双腿膝盖必须得保持弯曲,后脚跟必须抬起来。
不断的调整站姿,站了差不多十分钟左右后,萨德勒才满意。
认真的指导王雷如何热身,拉伸双臂和下腰后,萨德勒又教王雷打刺拳。
以左手在前的传统姿势站立,左手肘关节快速屈伸,拳头好像毒蜂或是眼镜蛇一样向前点击,一触就收。
这是拳击技术中最基础也是最常用的拳法,可以说是其他拳法的探路或开路先锋。
拳击手最常用的打法就是不断的用前手刺拳试探对手,寻找出重拳的时机,等到对手露出破绽后,后手重拳就如炮弹般轰炸而出,出其不意一拳击倒对手。
拳王阿里,后来的英国拳王伦诺克斯·刘易斯,甚至还有之后复出的老拳王乔治·福尔曼,都很擅长这种打法。
实际上,几乎是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拳击手都擅长这种打法。
所以练好刺拳很重要。
不但要以左手在前的姿势练习,还要以右手在前的姿势练习。
一般的拳手习惯了左手在前的传统姿势,换成右手在前的姿势就会有点别扭。左撇子拳手则相反。
但巧合的是,王雷却没这个问题,他左右都很均衡,能够转换自如。
之所以会左右均衡,却是因为他前世少年时练过李小龙的截拳道。李小龙的截拳道的站姿是将灵活有力的右手放在前面的姿势,攻击时强调用前手直拳或前脚来攻击,左撇子则相反。
而在这一世跟爷爷练形意拳时,爷爷教他练的五形拳之崩拳也强调他以右手右腿在前的姿势来打崩拳。
练得习惯了的王雷转换成姿势时倒没什么不自然,左右姿势能够转换自如,变得十分均衡了。
这个发现倒令萨德勒大为惊喜。
能够左右均衡,姿势转换自如的拳手,在拳台上更有优势,更令对手头疼。
从外形上来看,拳击的刺拳跟形意拳的崩拳有点相似,区别就是刺拳的目标是对手的面部,崩拳攻击胸腹,发力短促突击,强调整体劲和力透脏腑罢了。
大概是这具身体几年前在爷爷的监督下练惯了崩拳,王雷打刺拳时总会不知不觉的用上崩拳的发力方式,导致他的刺拳不但猝然冷动,即快又烈,爆发力也很猛。
这样的刺拳,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刺拳,而变成了能击倒对手的重刺拳了。
萨德勒自然看出来王雷的练法跟他教的有点不同,但因为王雷的外形动作很标准,并没有错误,因此只是皱了皱眉头,没有修正。
练了半个小时的刺拳,体息了两分钟左右,萨德勒再教王雷步法。
最基础的步法滑步。
向前向后向左向右的滑步。
拳击的滑步很简单,至少对于曾经练过形意拳的步法的王雷来说,拳击的滑步真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
从动作外形来说,拳击的滑步跟形意拳或是说传统国术的“寸步”没什么区别,要求要更少更简单一点。
所以王雷练得很轻松,没几分钟就达到了萨德勒“流畅自然”的要求。
萨德勒再次感到惊讶,忍不住询问得知王雷以前练过中国拳法后,即果断的继续教了下去。
滑步、左右闪步、环绕步以及身法下潜和左右晃动一口气教给了王雷。
不出所料,不到半个小时,王雷就熟练的掌握了这些步法和身法。
拳击是公认的所有武术流派的基础,除了柔道摔跤之类不允许拳打脚踢的格斗术外,不管任何的武术流派,都有拳击技术的影子,形意拳这样的国术自然也不例外。
基本上来说,拳击几乎所有的技术,都能够在形意拳中找到外形相似的动作。
何况王雷前世还学过李小龙的截拳道。
跟萨德勒学习拳击,记忆深处的烙印被激发,王雷自然上手非常的快。
但萨德勒教了王雷刺拳和步法身法后,并没有继续的教下去,而是让王雷反复不停的练习刺拳和滑步。
一连三天都是如此,当王雷感到不耐烦的时候,萨德勒才解释道:“雷,不要以为学会了刺拳的动作就足够了,这还差得远呢!练习拳击技术动作,必须要经历三个阶段才算达标。这三个阶段分别是动力定型、动作力和动力贯通。”
“动力定型是指要形成肌肉记忆,就好像学走路,天生走路姿态不标准,比如走内八字步的人,要想学习正常人的走路方式,可不是仅仅模仿就足够,他必须不停的按照正常人走路的姿态走下去,直到形成肌肉记忆,不用想不用集中注意力就本能的走出正常的步伐,才算是合格。练拳也必须如此,一个动作你必须反复不停的练习,掌握正确动作不算什么,练得熟练也不算什么,必须反复不停的以正确动作练习成千上万、十万甚至百万遍,形成根深蒂固的肌肉记忆,将技术动作彻底的定型了,才算入门。”
王雷听得发呆,忍不住问道:“动力融合和动力贯通呢?”
萨德勒道:“动力融合是指将定型的动作与反射神经融合起来,形成条件反射,就好像你这样的动作……”
萨德勒突然一巴掌向王雷的脸上扇去。
王雷本能的侧身抬手阻挡,眼睛也本能的眯了起来。
萨德勒的巴掌却在半路停了下来,说道:“你这个动作就是条件反射,但这是错误的条件反射。当你面对攻击时,你不但要避开,还得出拳反击。以最小的动作闪避,以最标准的刺拳反击。不管是遭遇突然攻击还是被打击得不能思考了,你都能依靠本能还击,出拳的动作仍然很标准的话,就算是动作与反射神经融合了。达到这种地步,才算是合格的拳击手。”
顿了一顿,萨德勒又说道:“至于动力贯通,那是超一流的拳手才能达到的境界。打拳时能调动全身的肌肉力量,将全身肌肉产生的动能聚齐到拳头上,不需要蓄劲,随意出拳就能打出最致命的重拳,这就是动力贯通了。雷,你要是达到这种境界,就算是超一流的拳手,有资格争夺拳王金腰带了!”
王雷听得发怔,萨德勒的理论怎么听起来这么耳熟?
在哪儿听过的?显然不是爷爷,“记忆”中的爷爷教他练拳时从来不讲什么拳理,而是拿着一根竹条监督着他练拳,只要自己偷懒或是动作不标准,就直接一竹条抽下来,疼得钻心。
爷爷教拳只有一句话:“拳打千万遍,其理自明!”
意思就是什么拳理让自己在反复不停的练习中自己体悟!
王雷想了半天,终于想到了。
好像是自己前世在网上下载的某本国术教材中看过相同的理论。
动力定型就不说了,动力融合和动力贯通,不就是“本能反击”和“本能发力”的理论么?
听起来理论很相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