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万古第一神
一秒记住【谷粒小说网 www.gulixi.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日子一点一点地流逝,正当建州打的热闹的时候,天气越来越热。
正当朱雄英第三次从睡梦中被热醒之后:
“不行,这日子没法过了!热死人了!”
莫名地,朱雄英怀念起了有空调风扇,随便吃冰,喝冷饮的后世时代。
“来人!取冰来!”
夏日的夜晚,总是掺杂着鸣鸣虫鸣,在外伺侯的小太监们,很快就抬进了一大盆的冰块。
“唉,还是冰块在的夏天才舒坦啊!”
在内侍们轻轻地摇扇下,丝丝缕缕的凉意不断地从冰盆中飘向床榻上热的汗淋淋的朱雄英身上。
“我的殿下啊,这冰块可不能这么用,张太医都说了,夏日暑热,冰块这种寒凉的东西,还是少用的好。”
看着面前的一大盆冰块,方林的眼神中就透露着浓浓的担忧。
在来皇长孙殿下这边的时候,他们这些人早就利用自己的人脉打听了这位皇长孙殿下的秉性与相关公开信息。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皇长孙殿下在去年九月份生了一场大病,还被张太医给下达了逝世的结论,可不知怎么回事,皇长孙殿下硬是挺过来了,本来皇上气极,想要治张太医这些诊断错误的太医一个欺君之罪,但最终还是没下去手,只是让张太医跟随在皇长孙殿下身边,负责皇长孙殿下的身体安康。
这冰块,就是张太医在进暑夏之后特意交代的,皇长孙殿下身体亏空,不能一冷一热,不然皇长孙殿下肯定会不舒服,要是张太医知道是他们这些奴才们伺侯不好导致皇长孙殿下生病的话,绝对不会让他们好过。
“没事,咱东宫还有多少冰块?这暑夏也不知道要持续多久,要是储存不够的话,我就别想睡觉了。”
朱雄英真的是见识到了什么叫做中世纪温暖期了。
“东宫储量还可以,但是要是常用的话,也用不了多少,不过长孙殿下您别担心,皇上肯定会多给咱东宫多拨一些的。”
对于冰块的储量,方正倒是不担心,毕竟按着太子殿下与皇长孙殿下的受宠程度,皇上就算是停掉给各位大臣们赏赐,那也是会保证东宫里使用量的。
“方正,你说,要是我们现在卖冰的话,会不会大赚一笔?”
没有从沈家哪里借到五千万两银子,朱雄英实在是不甘心,对于他来说,那些银子那就是自己的,要不是户部的那些老头们顽固不灵,这些钱这会就都收入国库了。
想到自己的小金库,再看看皇宫的内库,还真是连一个商贾之家都比不上。
“肯定啊,虽每年冬季各个府上虽有储存冰,但毕竟是少数,要是现在真有冰块售卖,绝对是会大赚一笔的。”
朱雄英想了想,觉得还真是这个道理,后世的那些宫斗剧中,就时常能够看到炎炎夏日,一盆冰摆放在屋子的中间,几个宫女用扇子对着冰块扇风,以使屋内气温得以下降,而且还要看这个主子的受宠程度。
就那个甄嬛传电视剧中,有那显微镜女孩就发现,电视剧中的细节满满,只是冰块的数量就表达了大名鼎鼎的华妃娘娘由盛宠到失宠的过程。
刚进宫,不管是因为华妃娘娘的貌美还是前朝年家的势力,华妃很是得宠,待遇也很是奢华,在降温方面,华妃的待遇则是简单豪横!那便是源源不断的冰块,外加冰镇过的西瓜,加上宫女在旁扇风,这简直就是天堂上的日子!虽不及现代先进,但却满满的仪式感和满足感。
可在华妃失宠之后,她的降温待遇便直线下滑,当华妃再次降温时,她房中的冰块化了,却无新的冰块供其使用,只得让婢女松芝在旁扇风。
之所以这样,应该也是因为这冰块所得不易,就像是皇宫的贡品一样,因为稀少,所以成为了身份的象征。
古代贵人们使用的冰块,通常有两种来路。
第一种就是“储存冰”:冰块在夏季是稀罕物,但在冬季却是十分易得,所以只需要在冬季开凿冰块,并将这些冰块储存到洞穴之中,便可以留到夏季使用了。
后来,为了能够更好地储存冰块,古人便对这些地下洞穴进行了修缮,或者干脆人工挖掘专用的冰窖。
但“储存冰”并不是谁都用得起的,因为并不是谁都能拥有庞大的冰窖,能够用上“储存冰”的,一般都是王室贵胄。
大唐的年代甚至还有专门为夏天藏冰的一个衙门,名字叫采冰所,里面的工人叫凌人,就是专门采冰和藏冰的。
冬至之后,采冰所的凌人,便可以下河采冰了。
采冰又称为“斩冰”“打冰”,每年到腊月七八的三九天,冰窖就要开始储冰了。
每天凌晨,采冰的凌人手持“钩镰枪”、绳子,带上运冰块的排子车,到龙首渠取冰。冰块大小为“方尺五寸”,凌人先画好线,再用钩镰枪按线戳冰,然后将一块块大小差不多的冰钩到岸边,放到排子车上,用绳子捆好,靠人力运到冰窖贮藏起来等夏天使用。
天气愈加寒冷,河水冰冻结实,采冰所的凌人看冰结了相当厚度,便开始组织打冰。蟍
打过一茬冰后,提闸放水,方能水复原平。
再冻再打二茬,以至三茬、四茬、五茬。
打冰以第一茬最为坚厚,二三茬较洁净,四五茬就薄脆多了。大唐工部定章:官冰是一尺五寸见方,私冰尺寸三尺长、二尺五六寸宽,比官冰几乎大了一倍。
跟着冰块被采好送入藏冰窖藏好,之后,会给王公大臣,世家门阀,发冰牌,一块冰牌可以领一块大冰,后来有官员贪腐,私下贩卖冰块获取暴利,将一尺五见方的冰块卖到五两银子。
第二种办法,那就是西汉时期所着的《淮南万毕书》一书中记载的“取沸汤置瓮中,密以新缣,沈中三日成冰”
这句话的意思是:将热水放在瓮里,用布料密封起来,在井中放三天就可以结成冰块了。
《淮南万毕书》中的记载,乍一看是非常荒谬的,因为它不符合基本的物理学原理,想要结冰,温度就必须要降到0度以下,井中虽然清凉,可距离0度还差得远,既然井中的温度都没有达到0度,放在井里的瓮中之水怎么可能冻成冰块呢?
但既然有记载,那就说明古人成功了,所以科研工作者们就想到了一个物理学效应,那就是“焦汤效应”。
所谓的焦汤效应,就是指:当气体穿过一个多孔性物质时发生了不可逆的绝热膨胀,就会导致温度的急剧变化。
通俗一点来讲,就是除去氢和氦以外的多数气体,在节流膨胀后,温度会下降,产生制冷效应。
根据《淮南万毕书》的记载来看,用来进行密封的布料就可以算是一个多孔性物质,而热水制冰也与焦汤效应有着密切的关系。
后来为了验证古人热水制冰的真实性,着名学者李志超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使用玻璃容器代替了书中所说的瓮,又使用装有冷水的桶代替了井。
在实验刚开始时,玻璃容器中的热水冷却得非常快,很快便从接近100度下降到了20度左右,之后温度下降开始变缓,数个小时后才从20度下降到了7.5度,最终温度停留在了6度左右。
这个实验虽然证实了古人热水制冰方法的确可以降低水的温度,但却并没有真的使容器中的水结冰,所以仍旧无法证明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的热水制冰是真是假。
听到方正的形容,朱雄英就知道,皇宫与东宫使用的冰块,肯定都是冬季存起来的,也就是所谓的“储存冰”,至于那什么热水制冰的方法,朱雄英也没有去实践的意思,毕竟明明有其他好办法,他怎么会选择热水制冰这个笨办法呢?
作为一个经历了初三化学与高一化学的熏陶,朱雄英虽不至于对于制冰的方程式很是了解,但作为现代人的他也明白,硝石是可以制冰的。
硝石,化学名称叫硝酸钙
,硝石溶于水时会吸收大量的热,能使周围的水将温直至结冰。
利用这个特点,虽然硝石加入水制出的冰不能吃,但可以利用一下它的这个性质,制造出可以食用的冰块。
将水放入罐内,取一个更大的容器,在容器内放水,然后将罐子放在容器内,并不断地在容器中加入硝石,罐内的水就结成了冰。
朱雄英之所以要用这个办法,那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硝石这个东西,那可是可以回收,重复利用的。
硝石溶入水后可以用降温结晶法,或蒸发结晶发将硝石再提出来重复使用。
至于制冰的配比,可以多试验几次,如果未结冰可逐步增加量。
而硝石,朱雄英那是一点也不缺,毕竟大明做的那个火药,可是要使用硝石的,自从知道硝石是制造火药的原材料,大明朝廷就将硝石矿牢牢掌握在了手里。
而在发现火药之前,硝石那只是存在于中药店的存在。
古代,硝石释名亦名硭硝、苦硝、焰硝、火硝、地霜、生硝、北帝玄珠。气味苦、寒、无毒。
编写了《本草纲目》的李时珍在自己的着作之中是这样描述的:石部·硝石,亦名硭硝、苦硝、焰硝、火硝、地霜、生硝、北帝玄珠,辛、苦、大温、无毒;
主治
头痛欲死。以硝石末吹鼻内,即愈。
心腹痛。以硝石、雄黄各一钱,研细。每点少许在眼眶内,即愈。此方名“火龙丹”。
腰腹痛。也用火龙丹。
眼红肿痛。用硝石研细,卧时取黍米大点眼眶内。次早,盐水洗去。
眼目障翳。用硝石一两,熔于铜器中,加水飞过的铅丹二分、片脑二分。点眼。
喉痹。用硝石一两半、白僵蚕一钱、硼砂半两、脑子少许,共研细,吹喉内。
伏暑泻痢,肠风下血。用硝石、硫磺各一两,白矾、滑石各半两,面粉四两,共研细,滴水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至五十丸。清水送下。
五种淋疾(一、劳淋:劳倦虚损,小便不通,小腹急痛。二、血淋:小便不出,只是下血,疼痛满急。三、热淋:小便红热,脐下急痛。四、气淋:小腹满急,尿后常有余滴。五、石淋:尿不能出,只下石砂,小腹胀痛)。用上等硝石一两,研细,每服二钱。劳淋者,用葵子末煎汤送下,通后应服补虚丸散。血淋者,热淋者,都有冷水送下。气淋者,用木通煎汤送下。石淋者,用温水送下,但须先将药末在锅内隔纸炒过。此方名“透格散”。一般小便不通者。也可服透格散,小麦汤送下。
背疽初起(恶寒,背上现疮肿瘾疹)。用硝石三两,溶开水一升中泡化。然后以厚毛巾浸水拧干在患处。巾冷再换。
女劳黑疸(傍晚时便恶寒发热,膀胱急,小腹满,全身发黄,只是额头黑,故称“黑疸”)。用硝石、矾石(烧过),等分为末,每服一茶匙,大麦汁送下。一日服三次。服后,如小便变黄,小便变黑,即为将愈之象。
“方正,凌晨你带人去林宏哪里,让他拉回几袋硝石回来,我有用!”
想到硝石制冰,朱雄英就觉得别人的小钱钱都飞入了自己的口袋,一双眼睛都快成了铜钱样。
“……,是!殿下,现在冰块也搬来了,您看是不是再休息一会儿?眼看着这天也快亮了。”
“好,你可记着啊,顺带着让他准备两口不一样大小的缸过来,明天本殿下给你们耍个把戏!”
对于硝石制冰这件事,因为涉及到化学反应,朱雄英就算是给他们解释了什么叫做吸热降温这些古人也不明白,索性,朱雄英直接就用江湖上的把戏一词来形容了。
不过明天他们一看,肯定也觉得那就是仙术。
毕竟那也算是跟点石成金一样的点水成冰了。
只要一想到明天这些人的惊讶,朱雄英就觉得科学的理论扩展在这个时代是如此的急不可待。
日子一点一点地流逝,正当建州打的热闹的时候,天气越来越热。
正当朱雄英第三次从睡梦中被热醒之后:
“不行,这日子没法过了!热死人了!”
莫名地,朱雄英怀念起了有空调风扇,随便吃冰,喝冷饮的后世时代。
“来人!取冰来!”
夏日的夜晚,总是掺杂着鸣鸣虫鸣,在外伺侯的小太监们,很快就抬进了一大盆的冰块。
“唉,还是冰块在的夏天才舒坦啊!”
在内侍们轻轻地摇扇下,丝丝缕缕的凉意不断地从冰盆中飘向床榻上热的汗淋淋的朱雄英身上。
“我的殿下啊,这冰块可不能这么用,张太医都说了,夏日暑热,冰块这种寒凉的东西,还是少用的好。”
看着面前的一大盆冰块,方林的眼神中就透露着浓浓的担忧。
在来皇长孙殿下这边的时候,他们这些人早就利用自己的人脉打听了这位皇长孙殿下的秉性与相关公开信息。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皇长孙殿下在去年九月份生了一场大病,还被张太医给下达了逝世的结论,可不知怎么回事,皇长孙殿下硬是挺过来了,本来皇上气极,想要治张太医这些诊断错误的太医一个欺君之罪,但最终还是没下去手,只是让张太医跟随在皇长孙殿下身边,负责皇长孙殿下的身体安康。
这冰块,就是张太医在进暑夏之后特意交代的,皇长孙殿下身体亏空,不能一冷一热,不然皇长孙殿下肯定会不舒服,要是张太医知道是他们这些奴才们伺侯不好导致皇长孙殿下生病的话,绝对不会让他们好过。
“没事,咱东宫还有多少冰块?这暑夏也不知道要持续多久,要是储存不够的话,我就别想睡觉了。”
朱雄英真的是见识到了什么叫做中世纪温暖期了。
“东宫储量还可以,但是要是常用的话,也用不了多少,不过长孙殿下您别担心,皇上肯定会多给咱东宫多拨一些的。”
对于冰块的储量,方正倒是不担心,毕竟按着太子殿下与皇长孙殿下的受宠程度,皇上就算是停掉给各位大臣们赏赐,那也是会保证东宫里使用量的。
“方正,你说,要是我们现在卖冰的话,会不会大赚一笔?”
没有从沈家哪里借到五千万两银子,朱雄英实在是不甘心,对于他来说,那些银子那就是自己的,要不是户部的那些老头们顽固不灵,这些钱这会就都收入国库了。
想到自己的小金库,再看看皇宫的内库,还真是连一个商贾之家都比不上。
“肯定啊,虽每年冬季各个府上虽有储存冰,但毕竟是少数,要是现在真有冰块售卖,绝对是会大赚一笔的。”
朱雄英想了想,觉得还真是这个道理,后世的那些宫斗剧中,就时常能够看到炎炎夏日,一盆冰摆放在屋子的中间,几个宫女用扇子对着冰块扇风,以使屋内气温得以下降,而且还要看这个主子的受宠程度。
就那个甄嬛传电视剧中,有那显微镜女孩就发现,电视剧中的细节满满,只是冰块的数量就表达了大名鼎鼎的华妃娘娘由盛宠到失宠的过程。
刚进宫,不管是因为华妃娘娘的貌美还是前朝年家的势力,华妃很是得宠,待遇也很是奢华,在降温方面,华妃的待遇则是简单豪横!那便是源源不断的冰块,外加冰镇过的西瓜,加上宫女在旁扇风,这简直就是天堂上的日子!虽不及现代先进,但却满满的仪式感和满足感。
可在华妃失宠之后,她的降温待遇便直线下滑,当华妃再次降温时,她房中的冰块化了,却无新的冰块供其使用,只得让婢女松芝在旁扇风。
之所以这样,应该也是因为这冰块所得不易,就像是皇宫的贡品一样,因为稀少,所以成为了身份的象征。
古代贵人们使用的冰块,通常有两种来路。
第一种就是“储存冰”:冰块在夏季是稀罕物,但在冬季却是十分易得,所以只需要在冬季开凿冰块,并将这些冰块储存到洞穴之中,便可以留到夏季使用了。
后来,为了能够更好地储存冰块,古人便对这些地下洞穴进行了修缮,或者干脆人工挖掘专用的冰窖。
但“储存冰”并不是谁都用得起的,因为并不是谁都能拥有庞大的冰窖,能够用上“储存冰”的,一般都是王室贵胄。
大唐的年代甚至还有专门为夏天藏冰的一个衙门,名字叫采冰所,里面的工人叫凌人,就是专门采冰和藏冰的。
冬至之后,采冰所的凌人,便可以下河采冰了。
采冰又称为“斩冰”“打冰”,每年到腊月七八的三九天,冰窖就要开始储冰了。
每天凌晨,采冰的凌人手持“钩镰枪”、绳子,带上运冰块的排子车,到龙首渠取冰。冰块大小为“方尺五寸”,凌人先画好线,再用钩镰枪按线戳冰,然后将一块块大小差不多的冰钩到岸边,放到排子车上,用绳子捆好,靠人力运到冰窖贮藏起来等夏天使用。
天气愈加寒冷,河水冰冻结实,采冰所的凌人看冰结了相当厚度,便开始组织打冰。蟍
打过一茬冰后,提闸放水,方能水复原平。
再冻再打二茬,以至三茬、四茬、五茬。
打冰以第一茬最为坚厚,二三茬较洁净,四五茬就薄脆多了。大唐工部定章:官冰是一尺五寸见方,私冰尺寸三尺长、二尺五六寸宽,比官冰几乎大了一倍。
跟着冰块被采好送入藏冰窖藏好,之后,会给王公大臣,世家门阀,发冰牌,一块冰牌可以领一块大冰,后来有官员贪腐,私下贩卖冰块获取暴利,将一尺五见方的冰块卖到五两银子。
第二种办法,那就是西汉时期所着的《淮南万毕书》一书中记载的“取沸汤置瓮中,密以新缣,沈中三日成冰”
这句话的意思是:将热水放在瓮里,用布料密封起来,在井中放三天就可以结成冰块了。
《淮南万毕书》中的记载,乍一看是非常荒谬的,因为它不符合基本的物理学原理,想要结冰,温度就必须要降到0度以下,井中虽然清凉,可距离0度还差得远,既然井中的温度都没有达到0度,放在井里的瓮中之水怎么可能冻成冰块呢?
但既然有记载,那就说明古人成功了,所以科研工作者们就想到了一个物理学效应,那就是“焦汤效应”。
所谓的焦汤效应,就是指:当气体穿过一个多孔性物质时发生了不可逆的绝热膨胀,就会导致温度的急剧变化。
通俗一点来讲,就是除去氢和氦以外的多数气体,在节流膨胀后,温度会下降,产生制冷效应。
根据《淮南万毕书》的记载来看,用来进行密封的布料就可以算是一个多孔性物质,而热水制冰也与焦汤效应有着密切的关系。
后来为了验证古人热水制冰的真实性,着名学者李志超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使用玻璃容器代替了书中所说的瓮,又使用装有冷水的桶代替了井。
在实验刚开始时,玻璃容器中的热水冷却得非常快,很快便从接近100度下降到了20度左右,之后温度下降开始变缓,数个小时后才从20度下降到了7.5度,最终温度停留在了6度左右。
这个实验虽然证实了古人热水制冰方法的确可以降低水的温度,但却并没有真的使容器中的水结冰,所以仍旧无法证明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的热水制冰是真是假。
听到方正的形容,朱雄英就知道,皇宫与东宫使用的冰块,肯定都是冬季存起来的,也就是所谓的“储存冰”,至于那什么热水制冰的方法,朱雄英也没有去实践的意思,毕竟明明有其他好办法,他怎么会选择热水制冰这个笨办法呢?
作为一个经历了初三化学与高一化学的熏陶,朱雄英虽不至于对于制冰的方程式很是了解,但作为现代人的他也明白,硝石是可以制冰的。
硝石,化学名称叫硝酸钙
,硝石溶于水时会吸收大量的热,能使周围的水将温直至结冰。
利用这个特点,虽然硝石加入水制出的冰不能吃,但可以利用一下它的这个性质,制造出可以食用的冰块。
将水放入罐内,取一个更大的容器,在容器内放水,然后将罐子放在容器内,并不断地在容器中加入硝石,罐内的水就结成了冰。
朱雄英之所以要用这个办法,那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硝石这个东西,那可是可以回收,重复利用的。
硝石溶入水后可以用降温结晶法,或蒸发结晶发将硝石再提出来重复使用。
至于制冰的配比,可以多试验几次,如果未结冰可逐步增加量。
而硝石,朱雄英那是一点也不缺,毕竟大明做的那个火药,可是要使用硝石的,自从知道硝石是制造火药的原材料,大明朝廷就将硝石矿牢牢掌握在了手里。
而在发现火药之前,硝石那只是存在于中药店的存在。
古代,硝石释名亦名硭硝、苦硝、焰硝、火硝、地霜、生硝、北帝玄珠。气味苦、寒、无毒。
编写了《本草纲目》的李时珍在自己的着作之中是这样描述的:石部·硝石,亦名硭硝、苦硝、焰硝、火硝、地霜、生硝、北帝玄珠,辛、苦、大温、无毒;
主治
头痛欲死。以硝石末吹鼻内,即愈。
心腹痛。以硝石、雄黄各一钱,研细。每点少许在眼眶内,即愈。此方名“火龙丹”。
腰腹痛。也用火龙丹。
眼红肿痛。用硝石研细,卧时取黍米大点眼眶内。次早,盐水洗去。
眼目障翳。用硝石一两,熔于铜器中,加水飞过的铅丹二分、片脑二分。点眼。
喉痹。用硝石一两半、白僵蚕一钱、硼砂半两、脑子少许,共研细,吹喉内。
伏暑泻痢,肠风下血。用硝石、硫磺各一两,白矾、滑石各半两,面粉四两,共研细,滴水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至五十丸。清水送下。
五种淋疾(一、劳淋:劳倦虚损,小便不通,小腹急痛。二、血淋:小便不出,只是下血,疼痛满急。三、热淋:小便红热,脐下急痛。四、气淋:小腹满急,尿后常有余滴。五、石淋:尿不能出,只下石砂,小腹胀痛)。用上等硝石一两,研细,每服二钱。劳淋者,用葵子末煎汤送下,通后应服补虚丸散。血淋者,热淋者,都有冷水送下。气淋者,用木通煎汤送下。石淋者,用温水送下,但须先将药末在锅内隔纸炒过。此方名“透格散”。一般小便不通者。也可服透格散,小麦汤送下。
背疽初起(恶寒,背上现疮肿瘾疹)。用硝石三两,溶开水一升中泡化。然后以厚毛巾浸水拧干在患处。巾冷再换。
女劳黑疸(傍晚时便恶寒发热,膀胱急,小腹满,全身发黄,只是额头黑,故称“黑疸”)。用硝石、矾石(烧过),等分为末,每服一茶匙,大麦汁送下。一日服三次。服后,如小便变黄,小便变黑,即为将愈之象。
“方正,凌晨你带人去林宏哪里,让他拉回几袋硝石回来,我有用!”
想到硝石制冰,朱雄英就觉得别人的小钱钱都飞入了自己的口袋,一双眼睛都快成了铜钱样。
“……,是!殿下,现在冰块也搬来了,您看是不是再休息一会儿?眼看着这天也快亮了。”
“好,你可记着啊,顺带着让他准备两口不一样大小的缸过来,明天本殿下给你们耍个把戏!”
对于硝石制冰这件事,因为涉及到化学反应,朱雄英就算是给他们解释了什么叫做吸热降温这些古人也不明白,索性,朱雄英直接就用江湖上的把戏一词来形容了。
不过明天他们一看,肯定也觉得那就是仙术。
毕竟那也算是跟点石成金一样的点水成冰了。
只要一想到明天这些人的惊讶,朱雄英就觉得科学的理论扩展在这个时代是如此的急不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