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六十六、再造自我(3)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一秒记住【谷粒小说网 www.gulixi.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叶明认为自己是个孝顺的儿子,起码他愿意作一个孝顺的儿子。每周,他都履约回家看望父母。其实,叶明并不是特别想回家,但他是父母最喜欢的儿子,也看得出父母希望经常见到自己,于是便骑着一辆父亲从新疆带回来的破自行车,尽量满足他们这个愿望。
对叶明来说,回家是一种责任。
又到了周末,叶明提前一个小时下班,准备回阳安。刚出门,叶辉神不知鬼不觉地出现在他面前。
“你从哪里来?”
“学校。我走路过来的。”
“这么远,咋会走路?没有路费了?”
“不是。走路节约路费,又锻练身体……”叶辉傻乎乎的笑了。
“走了多长时间?”
“早上出发的,走了一整天。”
从成都到贾家,近50公里。叶明觉得,这样锻练身体有些神捣捣的,只有叶辉这样的傻蛋才会干得出来,不过心里还是有点儿佩服哥哥。
“爸妈回来了,他们来信要我假期回去,但我现在就想回去看一下他们。”
“我也正准备回阳安。是休息一下再走吗,还是现在就走?”
“现在就走嘛。”
叶明用自行车,载着叶辉上了路。
叶辉上大学以后,假期里来过一次叶明处,一方面是假期没有地方可去,另一方面想看看叶明的情况。叶明生活的条件不怎么样,吃住都不太方便,叶辉就没有再来。叶明很想知道大学有多大,环境怎么样,老师怎么上课,学生怎么学习和生活,在大学里是什么样的感觉等等。他羡慕哥哥,羡慕所有能考上大学的人,但他想掩饰自己的心理,于是弟兄两见了面,话语很简单。不过,这一次不一样了,叶明的心态与过去比较,已经有了很大区别。在自己哥哥面前,用不着隐藏什么。但是,叶辉对叶明想知道的一切,描述得非常简单。
“大学和中学的最大区别,就是学习条件更好,学生有学习的自主性。除了专业以外,你还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学。”
关于生活之类的事情,他叙述得简直和工厂没有区别。叶明想,那是因为叶辉根本不懂生活,不会生活的原因。
“就没有哪个男同学喜欢哪个女同学这样的事?”
“女同学少,都长得不漂亮。”
“我想到你们学校去看一下。”
“可以。”
“可不可以在你那里住两天。”
“可以。”
但是,叶明始终没有成行。去看一眼大学,成了他心中的一个愿望。
不知不觉,到了阳安。这是父母回老家后,一家人第一次团聚。父母见到两个长大成人的儿子一起回家,自然感到高兴。
张罗晚饭的人,不是父母,而是叶亮。
叶亮已经高中毕业,但是没有考上大学。他对英语非常感兴趣,英语成绩特别好,但其它成绩却不尽人意。毕业后在家待业,留长头发,唱英语歌,看英文报,很现代很时髦,剩下的事就是买菜煮饭做家务活。
“干不了几年,你爸爸就可以退休了。以后,亮亮可以顶替你爸爸的工作。”这是母亲的如意算盘,也是叶亮的后路。有了这条后路,看他干家务时那麻利和乐哈哈的样子,似乎过得也算开心。
每一次看见父母,叶明都会生出许多的感慨。
回到四川,生活条件好了许多,从面色看,父母的身体状况也有些改变,但母亲40多岁,父亲也就50出头,仍然显得苍老。叶明没有看见父母的模样变化的过程,便越发地感觉到他们是那么苍老,越发地感觉到他们是那么陌生,彼此间的距离又是那么地遥远。虽然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多,但并不能因此消除这种距离和陌生。有些东西,是没有办法弥补的。比如逝去的岁月,以及这些岁月中应有的内容。
回家,就是尽孝。但是,要坚持每周回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难的不是22公里路程以及路上的奔波,而是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
时间一天天过去,渐渐地,叶明回家的次数减少了。到最后少,一个月两月才回家一次。他不想把时间花在这上面。他觉得自己有更重要的事要做。他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前途,自己梦想;他希望自己的梦想,有一天能变成现实。
叶辉于1982年大学毕业,分配到新疆社会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当时他有几个地方可以选择,但他自愿选择了去新疆。
选择去新疆,他没有和任何人商量。直到临行前,他才告诉了家里人。父母为此非常生气,但木已成舟,已经毫无意义。离家的时候,他背上简单的行李,只是简单地说了一句:“我就是想去新疆……”
人在哪里生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生活。叶明对此表示理解。
父母费尽了心机,经过了十六年的等待和努力,好不容易才回到四川。回到四川才两年,叶辉又要去新疆了。对叶辉去新疆不和家人商量,他们当然有颇有看法。但性格倔强的叶辉,对父母的言词不与理会,早早地离开了家。
叶明心里想,叶辉自作主张地选择去新疆,不知道是不是对自己父母的一种报复。
“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随他们去吧。”
这是父亲的观点。
命中注定,这一家人难以团聚。叶辉走了,叶明也不能常在他们身边,三兄弟各自一方。也许只有在农耕时代,传统式的大家庭才是牢固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也在不断分解,成员在不断减少,甚至家庭的许多性质也会发生变化,使其最终社会化。谁也不能预料,今天的家庭形式会不会在某一天消亡。
十六年过去了,虽然回到了四川,但母亲当初“一家人回四川团聚”的美好愿望,如今看来还是那么遥远。(未完待续)
叶明认为自己是个孝顺的儿子,起码他愿意作一个孝顺的儿子。每周,他都履约回家看望父母。其实,叶明并不是特别想回家,但他是父母最喜欢的儿子,也看得出父母希望经常见到自己,于是便骑着一辆父亲从新疆带回来的破自行车,尽量满足他们这个愿望。
对叶明来说,回家是一种责任。
又到了周末,叶明提前一个小时下班,准备回阳安。刚出门,叶辉神不知鬼不觉地出现在他面前。
“你从哪里来?”
“学校。我走路过来的。”
“这么远,咋会走路?没有路费了?”
“不是。走路节约路费,又锻练身体……”叶辉傻乎乎的笑了。
“走了多长时间?”
“早上出发的,走了一整天。”
从成都到贾家,近50公里。叶明觉得,这样锻练身体有些神捣捣的,只有叶辉这样的傻蛋才会干得出来,不过心里还是有点儿佩服哥哥。
“爸妈回来了,他们来信要我假期回去,但我现在就想回去看一下他们。”
“我也正准备回阳安。是休息一下再走吗,还是现在就走?”
“现在就走嘛。”
叶明用自行车,载着叶辉上了路。
叶辉上大学以后,假期里来过一次叶明处,一方面是假期没有地方可去,另一方面想看看叶明的情况。叶明生活的条件不怎么样,吃住都不太方便,叶辉就没有再来。叶明很想知道大学有多大,环境怎么样,老师怎么上课,学生怎么学习和生活,在大学里是什么样的感觉等等。他羡慕哥哥,羡慕所有能考上大学的人,但他想掩饰自己的心理,于是弟兄两见了面,话语很简单。不过,这一次不一样了,叶明的心态与过去比较,已经有了很大区别。在自己哥哥面前,用不着隐藏什么。但是,叶辉对叶明想知道的一切,描述得非常简单。
“大学和中学的最大区别,就是学习条件更好,学生有学习的自主性。除了专业以外,你还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学。”
关于生活之类的事情,他叙述得简直和工厂没有区别。叶明想,那是因为叶辉根本不懂生活,不会生活的原因。
“就没有哪个男同学喜欢哪个女同学这样的事?”
“女同学少,都长得不漂亮。”
“我想到你们学校去看一下。”
“可以。”
“可不可以在你那里住两天。”
“可以。”
但是,叶明始终没有成行。去看一眼大学,成了他心中的一个愿望。
不知不觉,到了阳安。这是父母回老家后,一家人第一次团聚。父母见到两个长大成人的儿子一起回家,自然感到高兴。
张罗晚饭的人,不是父母,而是叶亮。
叶亮已经高中毕业,但是没有考上大学。他对英语非常感兴趣,英语成绩特别好,但其它成绩却不尽人意。毕业后在家待业,留长头发,唱英语歌,看英文报,很现代很时髦,剩下的事就是买菜煮饭做家务活。
“干不了几年,你爸爸就可以退休了。以后,亮亮可以顶替你爸爸的工作。”这是母亲的如意算盘,也是叶亮的后路。有了这条后路,看他干家务时那麻利和乐哈哈的样子,似乎过得也算开心。
每一次看见父母,叶明都会生出许多的感慨。
回到四川,生活条件好了许多,从面色看,父母的身体状况也有些改变,但母亲40多岁,父亲也就50出头,仍然显得苍老。叶明没有看见父母的模样变化的过程,便越发地感觉到他们是那么苍老,越发地感觉到他们是那么陌生,彼此间的距离又是那么地遥远。虽然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多,但并不能因此消除这种距离和陌生。有些东西,是没有办法弥补的。比如逝去的岁月,以及这些岁月中应有的内容。
回家,就是尽孝。但是,要坚持每周回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难的不是22公里路程以及路上的奔波,而是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
时间一天天过去,渐渐地,叶明回家的次数减少了。到最后少,一个月两月才回家一次。他不想把时间花在这上面。他觉得自己有更重要的事要做。他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前途,自己梦想;他希望自己的梦想,有一天能变成现实。
叶辉于1982年大学毕业,分配到新疆社会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当时他有几个地方可以选择,但他自愿选择了去新疆。
选择去新疆,他没有和任何人商量。直到临行前,他才告诉了家里人。父母为此非常生气,但木已成舟,已经毫无意义。离家的时候,他背上简单的行李,只是简单地说了一句:“我就是想去新疆……”
人在哪里生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生活。叶明对此表示理解。
父母费尽了心机,经过了十六年的等待和努力,好不容易才回到四川。回到四川才两年,叶辉又要去新疆了。对叶辉去新疆不和家人商量,他们当然有颇有看法。但性格倔强的叶辉,对父母的言词不与理会,早早地离开了家。
叶明心里想,叶辉自作主张地选择去新疆,不知道是不是对自己父母的一种报复。
“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随他们去吧。”
这是父亲的观点。
命中注定,这一家人难以团聚。叶辉走了,叶明也不能常在他们身边,三兄弟各自一方。也许只有在农耕时代,传统式的大家庭才是牢固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也在不断分解,成员在不断减少,甚至家庭的许多性质也会发生变化,使其最终社会化。谁也不能预料,今天的家庭形式会不会在某一天消亡。
十六年过去了,虽然回到了四川,但母亲当初“一家人回四川团聚”的美好愿望,如今看来还是那么遥远。(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