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平安村的来历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一秒记住【谷粒小说网 www.gulixi.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明志从玉娘手里拿回来,用袖子擦了又擦,“玉娘,这户籍我放着,银子一会儿我交给你,以后咱们家都跟着你干,你说怎么干就怎么干。”
早上明志就这样与玉娘说过,这会儿又提起。
玉娘也不矫情,直接答应,她有信心带着全家发家致富,“好,大哥,我还是那句话,我会让咱们住上青砖大瓦房,顿顿吃上肉。”
“我知道你能干,可也不能累着自己。对了,粮食我买回来了。20斤粗面,花了160文,10斤细面350文,还有10斤陈米750文。”
明志说着,停顿了下,在心里算了下,又接着说道:“这些一共花了1260文。你算算对不?”
玉娘刚在明志一说,就算出来,这里的价格与其他地方都差不多,有的还便宜几文,“大哥,你算的错不了。那这些粮食咱们放哪里?”
明志想了想道:“咱们先放正房吧,咱们院子还不安全,等把院子收拾好,大门安好,再放到东配房。”
“行,听大哥的。放好咱们先去二叔家看看。”玉娘觉得这样也好,院子里那个大门根本没有门栓,根本防不住人。
明志应下了,把三袋子粮食放去了他睡觉的屋子角落里,心想还是要买个大缸放粮食,不然回头让老鼠吃了就太可惜了。
玉娘正好在堂屋说道:“大哥,明日我想去镇子上买点家里用的家伙式,咱们缺的东西太多了,咱们一会儿和二叔说说,他们应该也要买一些东西。”
“行,我一会儿就与二叔说,明日咱们赶车骡子车去。这路上都是泥,没这车还真不好走。”明志从东间出来,随口就应下。
兄妹两人放好粮食,让明学和秀秀在家看门,他们去隔壁看看,顺便说下明日去镇子上的事情。
秀秀一向乖巧,让看家就看家,她也不爱动,就爱做个针绣活,姐姐可是跟她说了,要给家里每个人都做两身针线活,她就等着明日姐姐从镇子上回来开干。
明学可就不乐意,也想跟着过去,“姐姐,我也想过去听听。”
“不行,秀秀一个人在家不安全,再说你一个小孩子过去听什么,留在家里。”明志不等玉娘开口,直接打断明学哀求的话。
明学眼巴巴的看着玉娘。
玉娘听明志说的坚决,只好转身对明学道:“大哥说的没错,秀秀一个人在家不安全,你是男子汉,又是哥哥,要在家里保护秀秀。”
“那好吧。那姐姐过去能让明和过来和我玩吗,秀秀总是在屋里做针线活,也不爱跟我玩。”明学听玉娘这样说,就知道没希望。
退而求其次,求着让明和过来也是一样的,反正他也只是想过去找明和玩。
玉娘点点头,跟着明志一起去了隔壁二叔家。
他们兄妹过去的正是时候,里正正与李兴发一群人说平安村的事情。
这平安村最早都是从战场上下来伤残士兵,朝廷让他们在这里落了户,他们就住了下来,后来又在这里成了家,再后来有了子孙,慢慢这平安村也就由刚开始的几十户,发展到了现在一百来户的村子。
因为是祖辈都是上过战场的人,这里的人都珍惜命,又勤劳肯干,村里的日子一向比其他村子过的好,所以他们家家都是木房子。
不像其他村里茅草混合泥土盖成的房子,木房子更干净亮堂,而且特别结实坚固,住上一辈人绝不成问题。
这里正的爹当初也是从战场上受伤下来的士兵,听说还是个千夫长,是个军营中的小官,就被人推荐做了村里里正,后来人没了,就传了他儿子。
就是现在村里的新里正,如今也五十岁了。
家里有两个儿子,都已经成家,还给他添了两个大孙子,一家人和和睦睦,勤勤恳恳,是村里最能干的人家,也是最有钱的人家,要不怎么是村里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盖青砖房的人家。
里正与众人说完,抽口烟,又喝了一口热水,站起来,“今日就先说到这儿,我也先回去了,有事你们去家里找我就行。”
张氏这时正好进屋,“里正叔,今日跟着跑了一天,麻烦你了,正好晚饭做好了,留下来吃完再走。”
李兴发也劝道:“是呀,里正叔,今日多亏了你,留下来吃了饭再走。饭虽然不好,多少是个心意。”
里正摆摆手,“不值当的,我走了,改日有空再来。你们刚来要忙的事太多,等你们安置好了,再好好办一办,一起热闹热闹。”
里正今日一天算是看出来了,这家人有家底,要不然今日一出手就是几十斤米面的买,让他们办桌席面不是难事,正好也与村里人打打交道。
就算是认识了。
李兴发还想再劝。
李郎中直接开口道:“行,就按照里正说的办。以后咱们村里有人个头疼脑热的,也只管来找我,我眼下先住隔壁,我徒弟家里。”
利郎之说完,指指玉娘。
里正昨日就听了一耳朵,今日又听李郎中如此说,道:“李郎中收了个好徒弟,以后咱们村里人就有福了。有病不用再出村请人了。”
说完,里正再不耽误下去,天色也快黑了,他出来都一整天了,该回家了。
等一大家人送走里正,张氏也招呼大家开饭,今晚是汤面条,这可是难得的好饭,明和、明学和秀秀三人也被喊过来。
大家热乎乎喝上一大碗,解饿又暖和,每个人脸上都是满足的笑容。
等吃完饭,玉娘就与李兴发,张氏说起明日要到镇子上买东西的事。
果然,张氏也要去买一些东西,大家就说明明日一起到镇子上置办一些东西。
三个小的听说一起去,心里都痒痒,你碰碰我,我碰碰你,都想让对方开口问问,他们能不能。
旁边的张氏一看就明白什么意思,“你们明日都不许去,咱们去是有正事,你们去了还得看着你们,只会捣乱,都不能去。”
玉娘说道:“都听二婶的话,你们好好在家看家,我回来给你们买糖,好不好。”
“好,好。咱们就在家看家,姐姐可不要忘记了说的话。”三人纷纷应下,他们跟去也是为了买好吃的,现在既然玉娘说给他们买糖吃,也就不强求非要跟着去。
明志从玉娘手里拿回来,用袖子擦了又擦,“玉娘,这户籍我放着,银子一会儿我交给你,以后咱们家都跟着你干,你说怎么干就怎么干。”
早上明志就这样与玉娘说过,这会儿又提起。
玉娘也不矫情,直接答应,她有信心带着全家发家致富,“好,大哥,我还是那句话,我会让咱们住上青砖大瓦房,顿顿吃上肉。”
“我知道你能干,可也不能累着自己。对了,粮食我买回来了。20斤粗面,花了160文,10斤细面350文,还有10斤陈米750文。”
明志说着,停顿了下,在心里算了下,又接着说道:“这些一共花了1260文。你算算对不?”
玉娘刚在明志一说,就算出来,这里的价格与其他地方都差不多,有的还便宜几文,“大哥,你算的错不了。那这些粮食咱们放哪里?”
明志想了想道:“咱们先放正房吧,咱们院子还不安全,等把院子收拾好,大门安好,再放到东配房。”
“行,听大哥的。放好咱们先去二叔家看看。”玉娘觉得这样也好,院子里那个大门根本没有门栓,根本防不住人。
明志应下了,把三袋子粮食放去了他睡觉的屋子角落里,心想还是要买个大缸放粮食,不然回头让老鼠吃了就太可惜了。
玉娘正好在堂屋说道:“大哥,明日我想去镇子上买点家里用的家伙式,咱们缺的东西太多了,咱们一会儿和二叔说说,他们应该也要买一些东西。”
“行,我一会儿就与二叔说,明日咱们赶车骡子车去。这路上都是泥,没这车还真不好走。”明志从东间出来,随口就应下。
兄妹两人放好粮食,让明学和秀秀在家看门,他们去隔壁看看,顺便说下明日去镇子上的事情。
秀秀一向乖巧,让看家就看家,她也不爱动,就爱做个针绣活,姐姐可是跟她说了,要给家里每个人都做两身针线活,她就等着明日姐姐从镇子上回来开干。
明学可就不乐意,也想跟着过去,“姐姐,我也想过去听听。”
“不行,秀秀一个人在家不安全,再说你一个小孩子过去听什么,留在家里。”明志不等玉娘开口,直接打断明学哀求的话。
明学眼巴巴的看着玉娘。
玉娘听明志说的坚决,只好转身对明学道:“大哥说的没错,秀秀一个人在家不安全,你是男子汉,又是哥哥,要在家里保护秀秀。”
“那好吧。那姐姐过去能让明和过来和我玩吗,秀秀总是在屋里做针线活,也不爱跟我玩。”明学听玉娘这样说,就知道没希望。
退而求其次,求着让明和过来也是一样的,反正他也只是想过去找明和玩。
玉娘点点头,跟着明志一起去了隔壁二叔家。
他们兄妹过去的正是时候,里正正与李兴发一群人说平安村的事情。
这平安村最早都是从战场上下来伤残士兵,朝廷让他们在这里落了户,他们就住了下来,后来又在这里成了家,再后来有了子孙,慢慢这平安村也就由刚开始的几十户,发展到了现在一百来户的村子。
因为是祖辈都是上过战场的人,这里的人都珍惜命,又勤劳肯干,村里的日子一向比其他村子过的好,所以他们家家都是木房子。
不像其他村里茅草混合泥土盖成的房子,木房子更干净亮堂,而且特别结实坚固,住上一辈人绝不成问题。
这里正的爹当初也是从战场上受伤下来的士兵,听说还是个千夫长,是个军营中的小官,就被人推荐做了村里里正,后来人没了,就传了他儿子。
就是现在村里的新里正,如今也五十岁了。
家里有两个儿子,都已经成家,还给他添了两个大孙子,一家人和和睦睦,勤勤恳恳,是村里最能干的人家,也是最有钱的人家,要不怎么是村里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盖青砖房的人家。
里正与众人说完,抽口烟,又喝了一口热水,站起来,“今日就先说到这儿,我也先回去了,有事你们去家里找我就行。”
张氏这时正好进屋,“里正叔,今日跟着跑了一天,麻烦你了,正好晚饭做好了,留下来吃完再走。”
李兴发也劝道:“是呀,里正叔,今日多亏了你,留下来吃了饭再走。饭虽然不好,多少是个心意。”
里正摆摆手,“不值当的,我走了,改日有空再来。你们刚来要忙的事太多,等你们安置好了,再好好办一办,一起热闹热闹。”
里正今日一天算是看出来了,这家人有家底,要不然今日一出手就是几十斤米面的买,让他们办桌席面不是难事,正好也与村里人打打交道。
就算是认识了。
李兴发还想再劝。
李郎中直接开口道:“行,就按照里正说的办。以后咱们村里有人个头疼脑热的,也只管来找我,我眼下先住隔壁,我徒弟家里。”
利郎之说完,指指玉娘。
里正昨日就听了一耳朵,今日又听李郎中如此说,道:“李郎中收了个好徒弟,以后咱们村里人就有福了。有病不用再出村请人了。”
说完,里正再不耽误下去,天色也快黑了,他出来都一整天了,该回家了。
等一大家人送走里正,张氏也招呼大家开饭,今晚是汤面条,这可是难得的好饭,明和、明学和秀秀三人也被喊过来。
大家热乎乎喝上一大碗,解饿又暖和,每个人脸上都是满足的笑容。
等吃完饭,玉娘就与李兴发,张氏说起明日要到镇子上买东西的事。
果然,张氏也要去买一些东西,大家就说明明日一起到镇子上置办一些东西。
三个小的听说一起去,心里都痒痒,你碰碰我,我碰碰你,都想让对方开口问问,他们能不能。
旁边的张氏一看就明白什么意思,“你们明日都不许去,咱们去是有正事,你们去了还得看着你们,只会捣乱,都不能去。”
玉娘说道:“都听二婶的话,你们好好在家看家,我回来给你们买糖,好不好。”
“好,好。咱们就在家看家,姐姐可不要忘记了说的话。”三人纷纷应下,他们跟去也是为了买好吃的,现在既然玉娘说给他们买糖吃,也就不强求非要跟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