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重开科考,教育改革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万古第一神
一秒记住【谷粒小说网 www.gulixi.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教育改革,是科举的奠基石。
这不是老李安排的什么政治任务,而是老李要名留青史的一个标榜。
孔颖达是孔圣玄孙,天下儒生半数出自孔门,因此,这件事就落在了孔颖达的身上。
李世民要是张罗这件事,肯定被五姓七望给骂死,可孔颖达提出来,五姓七望只能忍着。
给秦长青一一介绍了礼部的几位官员之后,众人找了一间净室,孔颖达亲自泡茶。
“孔圣人当年迈出了第一步,带着学子周游列国,奠定了学习的基础。
孔府书院传承至今,也一直极为克己。不参与任何党争,不参与任何战争。
但孔府克己,却让其他一群人,踩着知识的肩膀,逐渐成为了阶级,把持国家人才,干涉国家权力。
儒家的思想其实是很好的,是构建人生本源的基础,被一群人篡改之后,就失去了本来的味道。
所以,想重开科考,就要让教育落实到本源。什么是本源?就是正统的儒学……”
秦长青说完,看向孔颖达,“师兄,《五经正义》可曾写好?”
“写好了!”
孔颖达点点头,“正在排版印刷,清河公主殿下把我的书,排在了第一位。另外,你之前所说的教育时论和教育实策,我也整理了一下,基本参与教育改革的人,人手一份。”
秦长青点点头,对着众人一施礼,“既然师兄问我,那我就说说。我只是工部的水部郎中,对礼部的事情,很多都不懂。有不对的地方,大家完全可以提出来,一起讨论。”
随后,就是长达一个时辰的讨论,秦长青章一整套科举考试的流程,详细的说了一遍。
大体上,就是完全照搬明清两代,已经成熟的科举制度,并且在里面添加了上辈子考试思想。
李世民现在对科举十分看重,自打活字印刷出现之后,李世民就想着要搞科举,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孔颖达对秦长青提出来的新式理论,研究了一年多,刚研究出来一个皮毛。
在场的人,有魏征、岑文本和杜正伦、王志宁,都是当世大才,被李世民调拨来,帮助孔颖达。
至于光禄大夫魏征,纯粹是老李不想让他给自己添堵,给魏征找点事情做。
让秦长青觉得有意思的一个人不是别人,正是马周。
这是一个狠人,在中郎将常和家里,喝酒喝断片了,站在院子里面撒尿,一泡尿撒出来一个宰相你敢信?
你以为这样就完了?马周除了好酒意外,还是个大才之人。
朝服最开始是不完善的,就是马周在贞观六年,统一大唐朝服规格。
后来这个狠人发现,老李远征几次之后,国家打穷了,直接上疏废除了世袭制度,值得一提的是,科举这玩意儿,就是马周在李治当皇帝的时候,一手复兴起来的。
临时会议,本来是由孔颖达主持的,但最终还是把话语权交给了秦长青,毕竟教育改革的提案,是秦长青最开始说出来的。
“,流程肯定是没问题的,但是陛下想在明年开春就开科考,是不是有点过于心急了?如果科考大开,如何应对比较稳妥?”
说话的就是马周了,秦长青也佩服马周的思维,很快指出来要害。
李世民对科考十分上心,再加上秦长青现在封爵,又有军功和部队在手,五姓七望除了找朝臣弹劾,不敢对秦长青下黑手。
再加上,现在市面上的书籍也流通的差不多了,是时候整顿一下朝廷的官场风气了。
完善科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需要摸着石头过河,不断改进,哪怕出现秦长青这个挂逼,生搬硬套,也不一定符合大唐的国情。
要知道,每一项重大政治措施发布之后,首先要符合国情,符合政治环境。
明清两代,无论是政治环境,还是社会导向,都和大唐不一样,因此,一年的时间真心有点短。
而眼下,老李似乎已经迫不及待的要对五姓七望下手,从根源上拔除这颗毒瘤。
“天下书院很多,可由书院学子、有才能的寒门庶族,参加乡试。从乡试开始,层层选拔。乡试考试及格,进入县级考试,在通过州级考试之后,汇集到京城,参加尚书省的考试。”
“所以,从乡级别开始,最大程度的从私塾、书院招募,某些人想举荐,那就举荐好了,前提是通过考试,才能有机会做官。层层选拔之后……嘿嘿……”
秦长青得意一笑,“不管是寒门庶族,还是各大书院,都绕开了五姓七望,参加考试的也都是品学兼优的学子,陛下想做的事情,就成了一半。”
众人纷纷点头,这样的办法最稳妥,谁都不得罪。
开科考而已,也不是不让你们五姓七望举荐,但是不能像以前那样,你举荐就做官吧?那样,对寒门庶族也十分不公平,就算是五姓七望,也只能被动的接受。
经过了详细的研究之后,最终确定了章程。
那就是从孔门学院开始,将课程分开:四书、五经、算学、法学等等单独开出来一门课程,每天六节课,分别传授不同的教育知识。
草拟好给各大书院的公文,将六月初一作为大唐重开科考的日子。
秦长青设宴,款待众人,孔颖达喝大了,即兴赋诗一首,还说他亲爹终于可以含笑九泉了。
一群人商议着如何让科考进行下去,秦某人心理想的却是,如何让各种练习册,卖得更火爆。
要知道,上辈子读书的时候,买的练习册。比读完九年义务教育花的钱都多。
于是,秦某人送走了众人之后,立刻将书院的老师们全都召集到一起。
五经正义、算学、大唐律疏……
等等书籍往桌子上面一摆,就坚持一个原则:出考题!
将书里面的典型题、复杂题全都拿出来,秦某人还不知廉耻的弄了十几道二元一次方程。
至于补习班什么的,秦某人压根没看上那点小钱。
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考题越难,练习册就越值钱。
教育改革,是科举的奠基石。
这不是老李安排的什么政治任务,而是老李要名留青史的一个标榜。
孔颖达是孔圣玄孙,天下儒生半数出自孔门,因此,这件事就落在了孔颖达的身上。
李世民要是张罗这件事,肯定被五姓七望给骂死,可孔颖达提出来,五姓七望只能忍着。
给秦长青一一介绍了礼部的几位官员之后,众人找了一间净室,孔颖达亲自泡茶。
“孔圣人当年迈出了第一步,带着学子周游列国,奠定了学习的基础。
孔府书院传承至今,也一直极为克己。不参与任何党争,不参与任何战争。
但孔府克己,却让其他一群人,踩着知识的肩膀,逐渐成为了阶级,把持国家人才,干涉国家权力。
儒家的思想其实是很好的,是构建人生本源的基础,被一群人篡改之后,就失去了本来的味道。
所以,想重开科考,就要让教育落实到本源。什么是本源?就是正统的儒学……”
秦长青说完,看向孔颖达,“师兄,《五经正义》可曾写好?”
“写好了!”
孔颖达点点头,“正在排版印刷,清河公主殿下把我的书,排在了第一位。另外,你之前所说的教育时论和教育实策,我也整理了一下,基本参与教育改革的人,人手一份。”
秦长青点点头,对着众人一施礼,“既然师兄问我,那我就说说。我只是工部的水部郎中,对礼部的事情,很多都不懂。有不对的地方,大家完全可以提出来,一起讨论。”
随后,就是长达一个时辰的讨论,秦长青章一整套科举考试的流程,详细的说了一遍。
大体上,就是完全照搬明清两代,已经成熟的科举制度,并且在里面添加了上辈子考试思想。
李世民现在对科举十分看重,自打活字印刷出现之后,李世民就想着要搞科举,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孔颖达对秦长青提出来的新式理论,研究了一年多,刚研究出来一个皮毛。
在场的人,有魏征、岑文本和杜正伦、王志宁,都是当世大才,被李世民调拨来,帮助孔颖达。
至于光禄大夫魏征,纯粹是老李不想让他给自己添堵,给魏征找点事情做。
让秦长青觉得有意思的一个人不是别人,正是马周。
这是一个狠人,在中郎将常和家里,喝酒喝断片了,站在院子里面撒尿,一泡尿撒出来一个宰相你敢信?
你以为这样就完了?马周除了好酒意外,还是个大才之人。
朝服最开始是不完善的,就是马周在贞观六年,统一大唐朝服规格。
后来这个狠人发现,老李远征几次之后,国家打穷了,直接上疏废除了世袭制度,值得一提的是,科举这玩意儿,就是马周在李治当皇帝的时候,一手复兴起来的。
临时会议,本来是由孔颖达主持的,但最终还是把话语权交给了秦长青,毕竟教育改革的提案,是秦长青最开始说出来的。
“,流程肯定是没问题的,但是陛下想在明年开春就开科考,是不是有点过于心急了?如果科考大开,如何应对比较稳妥?”
说话的就是马周了,秦长青也佩服马周的思维,很快指出来要害。
李世民对科考十分上心,再加上秦长青现在封爵,又有军功和部队在手,五姓七望除了找朝臣弹劾,不敢对秦长青下黑手。
再加上,现在市面上的书籍也流通的差不多了,是时候整顿一下朝廷的官场风气了。
完善科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需要摸着石头过河,不断改进,哪怕出现秦长青这个挂逼,生搬硬套,也不一定符合大唐的国情。
要知道,每一项重大政治措施发布之后,首先要符合国情,符合政治环境。
明清两代,无论是政治环境,还是社会导向,都和大唐不一样,因此,一年的时间真心有点短。
而眼下,老李似乎已经迫不及待的要对五姓七望下手,从根源上拔除这颗毒瘤。
“天下书院很多,可由书院学子、有才能的寒门庶族,参加乡试。从乡试开始,层层选拔。乡试考试及格,进入县级考试,在通过州级考试之后,汇集到京城,参加尚书省的考试。”
“所以,从乡级别开始,最大程度的从私塾、书院招募,某些人想举荐,那就举荐好了,前提是通过考试,才能有机会做官。层层选拔之后……嘿嘿……”
秦长青得意一笑,“不管是寒门庶族,还是各大书院,都绕开了五姓七望,参加考试的也都是品学兼优的学子,陛下想做的事情,就成了一半。”
众人纷纷点头,这样的办法最稳妥,谁都不得罪。
开科考而已,也不是不让你们五姓七望举荐,但是不能像以前那样,你举荐就做官吧?那样,对寒门庶族也十分不公平,就算是五姓七望,也只能被动的接受。
经过了详细的研究之后,最终确定了章程。
那就是从孔门学院开始,将课程分开:四书、五经、算学、法学等等单独开出来一门课程,每天六节课,分别传授不同的教育知识。
草拟好给各大书院的公文,将六月初一作为大唐重开科考的日子。
秦长青设宴,款待众人,孔颖达喝大了,即兴赋诗一首,还说他亲爹终于可以含笑九泉了。
一群人商议着如何让科考进行下去,秦某人心理想的却是,如何让各种练习册,卖得更火爆。
要知道,上辈子读书的时候,买的练习册。比读完九年义务教育花的钱都多。
于是,秦某人送走了众人之后,立刻将书院的老师们全都召集到一起。
五经正义、算学、大唐律疏……
等等书籍往桌子上面一摆,就坚持一个原则:出考题!
将书里面的典型题、复杂题全都拿出来,秦某人还不知廉耻的弄了十几道二元一次方程。
至于补习班什么的,秦某人压根没看上那点小钱。
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考题越难,练习册就越值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