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朱门喜酒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万古第一神
一秒记住【谷粒小说网 www.gulixi.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三十一章朱门喜酒
十六日下午,太阳尚有竹竿高,油坊街东头走来一行滑杆队伍,足足拖了一里。领头滑杆是仲信的公公,其余是乡下朱家老小和亲戚朋友,进城吃仲信喜酒。除去二姐和幺女杨秀芬不肯光临外,四十人有余。到得《斋香轩》,力夫吆声一片,加上围观尾随,差点堵断街道。包下一家旅店,来客进住。
屋后河滩地上,搭篷筑灶,杀猪摆案,厨师伙夫,足足十个,肥猪六头,鸡鸭八篓。门前街上,跨街搭棚,摆方桌三十张,风雨无碍。本来,新郎仲信不想如此阵势,罗玉兰亦犹豫不决。哪知乡下漂亮妈妈得知,发下话来:“跑几十里,吃第一个孙子喜酒,不闹热就不去。他李家敢办一百桌,我朱家办两百桌!他李家办三天,我办五天!莫钱?只要朱家饿不死,就要办!莫人?乡头派去!”老太太言必行,行有果,不仅送来钱,还封佃客胡大银当“总管”,罗玉兰只管发话。已经如此周密,老太太还不放心,提前两天驾临,督办喜酒。
那天,老太太下得轿来,稍作歇息,便作严格审查:“合‘八字’没得?”
罗玉兰只好说:“合了。”
“合得起?”
“合适。”
“新郎穿啥子衣服?”
“红绸长衫。”罗玉兰恭敬回答。
老太太一声令下:“不,还是依老古套,穿‘龙袍’!”罗玉兰想了半天,也没想起“龙袍”啥样子,只好答:“我没见过‘龙袍’。”
“你没见过的,多得很。做!照川戏那样做!赶快。”
罗玉兰迟疑着。老太太再发话:“胡总管晓得哪么做,你给他说。新娘坐哪样轿子?”
“四抬花轿。”
“小了,八抬大轿。”老太太手一扬,比个八字。
“没有新娘坐八抬,只有县大老爷坐八抬。”
“你男人不死,给他当县大老爷,我看还小了。别个妹崽一辈子坐一回,该!”
罗玉兰说涪州城找不到八抬大轿。老太太一挥手,说:“赶快做。”
其实,老太太说气话。老太太也没见过八抬大轿,只是川戏里有,前后各一人,表示八抬大轿样子罢了。老太太继续审查:“晚黑,有没有川戏?”
“李家要演三天川戏,专门送来‘全帖子’,请你去看,正中位置。”
老太太本是戏迷,龙兴场唱川戏,她坐轿子去,不到戏完不合眼,回来讴上几句,不会丢词跑调。而今,李家请来川戏班子在《永宁会馆》连唱三天,从十六唱到十八,小折子戏不来,皆由李会长亲点,《白蛇传》《杨门女将》《火烧赤壁》,一律招待街民。
“不去!我们自己演。”
罗玉兰知道老太太不会去,在帖子签上“敬谢”,当场即退,再道:“莫得戏台了。”
“那就放烟火!给你二爸说,他晓得。”老太太命令道,稍停,老太太咀一瘪,“嘿嘿,我要看看,是看我烟火的人多,还是看他川戏的人多?到了晚黑,老子把卵子涪州城照个透亮,嘿嘿!你们看戏的,还舔不舔李老板屁股?”说罢,她得意地笑了。
罗玉兰没想到老太太对李家如此气忿,定是为仲信没娶她外孙女杨秀芬吧。
罗玉兰没笑,只得一一照办,否则,老太太一生气,立马走人,岂不败喜?只是,要赶上李家实在太难。他乃商会会长,有钱之人,拍屁股的多得很。还有,李家酒席全由饭庄酒家承担。你朱家自操自办啊。罗玉兰依然照办。她立即找到二爸,二爸说:“好办,我认得几个烟火匠,算周围几县最好的。我看过两次,很好看。”
罗玉兰找到胡“总管”,问“龙袍”如何做?胡“总管”说:“容易,老太太的‘龙袍’就是用黄绸子,做宽大些,跟唱戏的一样。”
罗玉兰一笑道:“哦!穿戏服迎亲,笑死人!”
“老太太喜欢那样,将就她。”胡“总管”道。于是,罗玉兰从黑老弟送的绸料里,选了一段橘黄细绸送到裁缝铺,赶制一件袍衫,只是不要太长太宽,尽量合体,看得过去,不笑死人。至于八抬大轿实至不好找,赶制来不及,但不能请示老太太,压了下来。
十八日“做正酒”。凌晨,天气阴沉,东边龙兴场上空,浓云如墨,缓缓往西移动,云团不断变幻,时而若马群,时而如幕帘。偶尔,几丝晨风,凉飕飕的,似有小雨,欲来未至。虽是小暑,“梅雨”半月,霉得太阳不好意思露脸,乡下打谷期延后了。
朱门经过重漆,盖住斑驳,重泛红光,漆味扑鼻。两边门廊上,楹联鲜艳,皆为外公撰书。联意新颖贴切,字体遒劲洒脱。上联:油坊绸庄同心同德振兴涪城工商;下联:才子佳人相亲相敬终成朱门鸾凤,
朱太太早早起床,出巷道摸到店门,凉风一过,缩下身子。她捋捋插着金簪的青丝油头,望望半暗半明的晨空,唠叨开来:“他李家选的啥子天气?还说黄道吉日,狗屁!早不选,晚不选,偏偏选今天。要我选,就选明天。观音菩萨成道吉日。你菩萨我凡人,一天办喜酒,好闹热。仲信才有福气,重孙不升官也要发财,不发财也要添龙凤。”
老太太发觉没人听,立即转向后院,正欲发话,发觉前庭后院灯火通明,风箱声此起彼落,虽不见人,却有脚步声。老太太松口气,想起昨天,自己亲自监督收拾新房,亲自给铺床妇人送“喜钱”,脸上皱纹慢慢舒开。当年继宗玉兰办喜酒,她运筹帷幄,一丝不乱。
吃罢早饭,迎亲队伍出发。四个执旗少年领头,两抬迎亲礼物红绸遮盖,左右尾随。其后,新郎披挂新奇:光头上戴藏青呢宽沿博士帽,帽顶插翎;橘黄细绸长衫罩住全身,绸料看似单薄,却沉甸下垂,直拖脚背,犹如龙袍加身,跟唱戏差不多。两条长红绸带,双肩十字斜挎,交叉处挽成红花,遮住胸部。红黄辉映,熠熠耀眼。
紧接,四人抬着花轿,没依老太改成八抬,轿顶披红挂彩,两边各贴红纸金字,“龙凤呈祥”“福禄双至”,诱人眼目。不知是老太太高兴还是没有发现,她没大喊“站住!”唢呐锣钹队伍簇拥其后,三十余迎亲客穿新戴红压阵,浩浩荡荡,奔城中心而去。到县署街李家,仅两条街,直线距离不到两里。路上,伫足观看的几乎连成线。到得李家,费去半个时辰。李家大院外,鞭炮震天,硝烟弥漫,唢呐悠扬,人如潮涌。迎亲队伍走进大太太那道院门,停在天井坝里。司仪高喊:“新郎倌到,叩谢二老!”两抬礼品抬进西厢。
泰山夫妇并立西厢房中,笑纳礼品。新郎慢步上前站定,先向二老敬个大礼,接着三跪九叩,感谢养女之恩。可是,刚一跪一叩,李会长扶住新郎:“新式婚姻,免了免了。”新郎马上起立,司仪再喊:“新郎倌到堂屋迎亲!”
新郎马上随二老进得正厢堂屋,站立一边,等待新娘出闺。此时,乐声更欢,鞭炮更烈。没一阵,四女簇拥披“红盖头”的新娘徐徐走出闺屋。
司仪高喊:“拜别祖宗!”两女伴搀扶下,新娘朝神龛一跪,“再别二老!”新娘给二老跪拜,告别父母,接着,新郎上前,紧随新娘走出堂屋,到得天井轿前。司仪拖长声音:“新娘上轿!”新郎掀开轿门,待新娘入内坐定,放下门帘,男“送亲客”用红纸封住轿门,完好无缺。新郎转身再向二老跪下嗑头再谢。二老扶他起立,会长朝花轿扬手示意,走吧走吧,由你们啦。新郎这才看见,二三两太太立在街檐,指点他的“龙袍”,边说边笑。
司仪高喊:“起轿!”,此时,新娘大哭,含含糊糊:“妈呀,我不去,我不走啊。”
轿夫不管真哭假哭,弓腰一挺,花轿离地,闪悠闪悠,抬走再说。三抬“陪奁”盖上红布,尾随其后。司仪再喊:“送亲!”李家人送至院门口止步,新娘哭声顿时止息。
迎亲一行返回朱门,已近正午。天公作美,还没下雨。花轿和三抬“陪奁”一落地,胡“总管”长声吆吆——“新娘到,朱门迎客!”,顿时,鞭炮震耳,鼓乐喧天。
胡“总管”再喊:“迎新娘进堂屋。”
男“送亲客”撕去轿门红纸,女“送亲客”掀开轿门,扶出新娘,交给四女“迎亲客”,至此,送亲任务完成,完好无损交给婆家,有事不关娘家啦。
仲英四人簇拥新娘慢慢进入堂屋。新郎新娘并立屋中。胡“总管”喊:“新郎新娘拜堂。先拜天地。”新郎新娘朝门口跨一步,朝前天井跪拜一下。
“二拜祖宗。”新郎新娘转身前进一步,朝《天地君亲师位》神龛再次跪拜。
“三拜公婆母亲。”朱家公婆在前罗玉兰站后,腰板挺直,笑眯眯接受新郎新娘跪拜。
“夫妻对拜!”新郎新娘面对面双双下跪。其实权作应付,早不新了!
“新郎新娘入洞房。”于是,一伙人簇拥新郎新娘入洞房——后天井北睡屋。
老太太看着新娘背影,笑眯了眼,道:“孙媳妇人高。腰长肋巴稀,必定是个懒东西。”
满屋哄堂大笑,乐不可支。
午宴前,胡“总管”站在街檐,大声招呼来客。仲英丈夫县署许立新师爷匆匆赶来。
胡“总管”双手一拱:“许师爷驾到!”引进堂屋。最后来客者,乃是那位喜吸大烟的马姑爷,一脸青灰,有气无力。胡“总管”拖长声喊:“马姑爷驾到!”众人皆笑。老太太一见,脸转一边,若不是吃喜酒和马家儿女在场,真要指责姐夫几句:不像个老辈子!
至此,客人基本聚齐,两百五十有余。除本家亲戚外,街坊乡邻不少。不过,官位最高者就是当县署师爷许哥,最富者则是姗姗来迟的马姑爷。看看没客再来,胡“总管”请示罢老太太,大喊一声:“正酒开席!”顿时,三十桌上举起筷子,话声暂时停息。
堂屋作为“雅间”,专门设上四席,供年高权重者就坐。胡“总管”找来寻去,许师爷、朱老爷老太太二老太爷四老太爷和罗老秀才许老太太,外加“烟鬼”马姑爷八人凑成一桌,乐享喜酒首席。落座后,老太太看看各位,似有不快,问:“孙女婿,你们县太爷哪么没来?”
许师爷答:“婆婆,他去李家了,委托我代他贺喜。”
老太太立即沉下脸:“是不是朱家没李家有钱?我看他是给李家的银子打瞎了。”
众人低笑。许师爷忙说:“婆婆莫乱说,他是县知事。”
“啪!”朱太太狠狠放下筷子,反而大声说:“他敢砍我脑壳?嘿!我朱家也有当过大官的,黑娃子早十年就是团座了。你老丈人不在成都打死,给他个县太爷嫌小了。”
罗玉兰阴着脸,低声说:“他当上知府,我也不希奇。”
老太太听在耳里,看罗玉兰一眼:“你不希奇,我还希奇哩。继宗当上知府,我就是知府老太太,你就是知府夫人了。”
新郎忙着给客人敬酒,走不开,偷偷对仲英说:“姐姐,给修英找个‘尿罐’,她怕上茅坑。”仲英笑着去了。不一阵,仲英回来对新郎说:“她听说有尿罐,一下吃了好多,怕是饿够了。”新郎笑道:“她本来就能吃,刚才又饮过‘合卺酒’,饿不到她。”
吃过晚饭,人们早早来到大街《斋香轩》门口西头,放上凳子找好座位,等着看烟花。朱家为吸引看戏的,安排朱家客人坐油店东头,中间留下烟火位置,西头全给街民。未到黑尽,油坊街几乎堵断。然而,正当人们高兴之际,天公不作美了,一阵凉风过去,淅淅沥沥下起小雨。人们先没在意,慢慢地,雨点开始加粗,人们开始骚动。
胡“总管”挤到店门口,请示坐在街檐的老太太:“朱老人,还放不放?”
老太太斩钉截铁般:“放!人家好不容易挤来看,哪么不放?”
“老人家,放烟花的说,烟花一打出去就熄了,看不见。”
“看不见也放。”老太太固执道。胡“总管”苦笑,说:“是不是等一会,看雨小不小点?”
然而,过了一阵,雨仍然不见小,看客走掉不少。
“老人家,是不是改在明天晚上放?明天是观音菩萨祭日。”胡“总管”再进言。
老太太马上答应:“要得要得。明天是观音菩萨出道日,和她同喜同庆,孙子有福。”
胡“总管”大声对看客道:“难为各位,请明晚看。”
谁知老太太站起来,拱手对大声说:“今天没看成,不怪我朱家,怪他李家选错了日期。”
众人一听,哄然大笑。仲信的那帮狐朋狗友,原打算看完烟花再来新房,闹他妈个不夜天,趁机占点便宜。此刻,让一场急雨淋得兴致不多。穿过后天井时,两人脚下一滑,甩得“啪啪”作响,“哎哟”声里,再无心闹房占便宜,到新房坐了阵,先后告别。
待客人刚走完,新郎赶忙关上房门,笑道:“阿弥陀佛,免得他几爷子折磨人。”
“上床!”新娘目光一亮,马上解开衣扣。
二人轻车熟路,迅速滚上龙床,来个龙欢凤喜。(未完待续)
第三十一章朱门喜酒
十六日下午,太阳尚有竹竿高,油坊街东头走来一行滑杆队伍,足足拖了一里。领头滑杆是仲信的公公,其余是乡下朱家老小和亲戚朋友,进城吃仲信喜酒。除去二姐和幺女杨秀芬不肯光临外,四十人有余。到得《斋香轩》,力夫吆声一片,加上围观尾随,差点堵断街道。包下一家旅店,来客进住。
屋后河滩地上,搭篷筑灶,杀猪摆案,厨师伙夫,足足十个,肥猪六头,鸡鸭八篓。门前街上,跨街搭棚,摆方桌三十张,风雨无碍。本来,新郎仲信不想如此阵势,罗玉兰亦犹豫不决。哪知乡下漂亮妈妈得知,发下话来:“跑几十里,吃第一个孙子喜酒,不闹热就不去。他李家敢办一百桌,我朱家办两百桌!他李家办三天,我办五天!莫钱?只要朱家饿不死,就要办!莫人?乡头派去!”老太太言必行,行有果,不仅送来钱,还封佃客胡大银当“总管”,罗玉兰只管发话。已经如此周密,老太太还不放心,提前两天驾临,督办喜酒。
那天,老太太下得轿来,稍作歇息,便作严格审查:“合‘八字’没得?”
罗玉兰只好说:“合了。”
“合得起?”
“合适。”
“新郎穿啥子衣服?”
“红绸长衫。”罗玉兰恭敬回答。
老太太一声令下:“不,还是依老古套,穿‘龙袍’!”罗玉兰想了半天,也没想起“龙袍”啥样子,只好答:“我没见过‘龙袍’。”
“你没见过的,多得很。做!照川戏那样做!赶快。”
罗玉兰迟疑着。老太太再发话:“胡总管晓得哪么做,你给他说。新娘坐哪样轿子?”
“四抬花轿。”
“小了,八抬大轿。”老太太手一扬,比个八字。
“没有新娘坐八抬,只有县大老爷坐八抬。”
“你男人不死,给他当县大老爷,我看还小了。别个妹崽一辈子坐一回,该!”
罗玉兰说涪州城找不到八抬大轿。老太太一挥手,说:“赶快做。”
其实,老太太说气话。老太太也没见过八抬大轿,只是川戏里有,前后各一人,表示八抬大轿样子罢了。老太太继续审查:“晚黑,有没有川戏?”
“李家要演三天川戏,专门送来‘全帖子’,请你去看,正中位置。”
老太太本是戏迷,龙兴场唱川戏,她坐轿子去,不到戏完不合眼,回来讴上几句,不会丢词跑调。而今,李家请来川戏班子在《永宁会馆》连唱三天,从十六唱到十八,小折子戏不来,皆由李会长亲点,《白蛇传》《杨门女将》《火烧赤壁》,一律招待街民。
“不去!我们自己演。”
罗玉兰知道老太太不会去,在帖子签上“敬谢”,当场即退,再道:“莫得戏台了。”
“那就放烟火!给你二爸说,他晓得。”老太太命令道,稍停,老太太咀一瘪,“嘿嘿,我要看看,是看我烟火的人多,还是看他川戏的人多?到了晚黑,老子把卵子涪州城照个透亮,嘿嘿!你们看戏的,还舔不舔李老板屁股?”说罢,她得意地笑了。
罗玉兰没想到老太太对李家如此气忿,定是为仲信没娶她外孙女杨秀芬吧。
罗玉兰没笑,只得一一照办,否则,老太太一生气,立马走人,岂不败喜?只是,要赶上李家实在太难。他乃商会会长,有钱之人,拍屁股的多得很。还有,李家酒席全由饭庄酒家承担。你朱家自操自办啊。罗玉兰依然照办。她立即找到二爸,二爸说:“好办,我认得几个烟火匠,算周围几县最好的。我看过两次,很好看。”
罗玉兰找到胡“总管”,问“龙袍”如何做?胡“总管”说:“容易,老太太的‘龙袍’就是用黄绸子,做宽大些,跟唱戏的一样。”
罗玉兰一笑道:“哦!穿戏服迎亲,笑死人!”
“老太太喜欢那样,将就她。”胡“总管”道。于是,罗玉兰从黑老弟送的绸料里,选了一段橘黄细绸送到裁缝铺,赶制一件袍衫,只是不要太长太宽,尽量合体,看得过去,不笑死人。至于八抬大轿实至不好找,赶制来不及,但不能请示老太太,压了下来。
十八日“做正酒”。凌晨,天气阴沉,东边龙兴场上空,浓云如墨,缓缓往西移动,云团不断变幻,时而若马群,时而如幕帘。偶尔,几丝晨风,凉飕飕的,似有小雨,欲来未至。虽是小暑,“梅雨”半月,霉得太阳不好意思露脸,乡下打谷期延后了。
朱门经过重漆,盖住斑驳,重泛红光,漆味扑鼻。两边门廊上,楹联鲜艳,皆为外公撰书。联意新颖贴切,字体遒劲洒脱。上联:油坊绸庄同心同德振兴涪城工商;下联:才子佳人相亲相敬终成朱门鸾凤,
朱太太早早起床,出巷道摸到店门,凉风一过,缩下身子。她捋捋插着金簪的青丝油头,望望半暗半明的晨空,唠叨开来:“他李家选的啥子天气?还说黄道吉日,狗屁!早不选,晚不选,偏偏选今天。要我选,就选明天。观音菩萨成道吉日。你菩萨我凡人,一天办喜酒,好闹热。仲信才有福气,重孙不升官也要发财,不发财也要添龙凤。”
老太太发觉没人听,立即转向后院,正欲发话,发觉前庭后院灯火通明,风箱声此起彼落,虽不见人,却有脚步声。老太太松口气,想起昨天,自己亲自监督收拾新房,亲自给铺床妇人送“喜钱”,脸上皱纹慢慢舒开。当年继宗玉兰办喜酒,她运筹帷幄,一丝不乱。
吃罢早饭,迎亲队伍出发。四个执旗少年领头,两抬迎亲礼物红绸遮盖,左右尾随。其后,新郎披挂新奇:光头上戴藏青呢宽沿博士帽,帽顶插翎;橘黄细绸长衫罩住全身,绸料看似单薄,却沉甸下垂,直拖脚背,犹如龙袍加身,跟唱戏差不多。两条长红绸带,双肩十字斜挎,交叉处挽成红花,遮住胸部。红黄辉映,熠熠耀眼。
紧接,四人抬着花轿,没依老太改成八抬,轿顶披红挂彩,两边各贴红纸金字,“龙凤呈祥”“福禄双至”,诱人眼目。不知是老太太高兴还是没有发现,她没大喊“站住!”唢呐锣钹队伍簇拥其后,三十余迎亲客穿新戴红压阵,浩浩荡荡,奔城中心而去。到县署街李家,仅两条街,直线距离不到两里。路上,伫足观看的几乎连成线。到得李家,费去半个时辰。李家大院外,鞭炮震天,硝烟弥漫,唢呐悠扬,人如潮涌。迎亲队伍走进大太太那道院门,停在天井坝里。司仪高喊:“新郎倌到,叩谢二老!”两抬礼品抬进西厢。
泰山夫妇并立西厢房中,笑纳礼品。新郎慢步上前站定,先向二老敬个大礼,接着三跪九叩,感谢养女之恩。可是,刚一跪一叩,李会长扶住新郎:“新式婚姻,免了免了。”新郎马上起立,司仪再喊:“新郎倌到堂屋迎亲!”
新郎马上随二老进得正厢堂屋,站立一边,等待新娘出闺。此时,乐声更欢,鞭炮更烈。没一阵,四女簇拥披“红盖头”的新娘徐徐走出闺屋。
司仪高喊:“拜别祖宗!”两女伴搀扶下,新娘朝神龛一跪,“再别二老!”新娘给二老跪拜,告别父母,接着,新郎上前,紧随新娘走出堂屋,到得天井轿前。司仪拖长声音:“新娘上轿!”新郎掀开轿门,待新娘入内坐定,放下门帘,男“送亲客”用红纸封住轿门,完好无缺。新郎转身再向二老跪下嗑头再谢。二老扶他起立,会长朝花轿扬手示意,走吧走吧,由你们啦。新郎这才看见,二三两太太立在街檐,指点他的“龙袍”,边说边笑。
司仪高喊:“起轿!”,此时,新娘大哭,含含糊糊:“妈呀,我不去,我不走啊。”
轿夫不管真哭假哭,弓腰一挺,花轿离地,闪悠闪悠,抬走再说。三抬“陪奁”盖上红布,尾随其后。司仪再喊:“送亲!”李家人送至院门口止步,新娘哭声顿时止息。
迎亲一行返回朱门,已近正午。天公作美,还没下雨。花轿和三抬“陪奁”一落地,胡“总管”长声吆吆——“新娘到,朱门迎客!”,顿时,鞭炮震耳,鼓乐喧天。
胡“总管”再喊:“迎新娘进堂屋。”
男“送亲客”撕去轿门红纸,女“送亲客”掀开轿门,扶出新娘,交给四女“迎亲客”,至此,送亲任务完成,完好无损交给婆家,有事不关娘家啦。
仲英四人簇拥新娘慢慢进入堂屋。新郎新娘并立屋中。胡“总管”喊:“新郎新娘拜堂。先拜天地。”新郎新娘朝门口跨一步,朝前天井跪拜一下。
“二拜祖宗。”新郎新娘转身前进一步,朝《天地君亲师位》神龛再次跪拜。
“三拜公婆母亲。”朱家公婆在前罗玉兰站后,腰板挺直,笑眯眯接受新郎新娘跪拜。
“夫妻对拜!”新郎新娘面对面双双下跪。其实权作应付,早不新了!
“新郎新娘入洞房。”于是,一伙人簇拥新郎新娘入洞房——后天井北睡屋。
老太太看着新娘背影,笑眯了眼,道:“孙媳妇人高。腰长肋巴稀,必定是个懒东西。”
满屋哄堂大笑,乐不可支。
午宴前,胡“总管”站在街檐,大声招呼来客。仲英丈夫县署许立新师爷匆匆赶来。
胡“总管”双手一拱:“许师爷驾到!”引进堂屋。最后来客者,乃是那位喜吸大烟的马姑爷,一脸青灰,有气无力。胡“总管”拖长声喊:“马姑爷驾到!”众人皆笑。老太太一见,脸转一边,若不是吃喜酒和马家儿女在场,真要指责姐夫几句:不像个老辈子!
至此,客人基本聚齐,两百五十有余。除本家亲戚外,街坊乡邻不少。不过,官位最高者就是当县署师爷许哥,最富者则是姗姗来迟的马姑爷。看看没客再来,胡“总管”请示罢老太太,大喊一声:“正酒开席!”顿时,三十桌上举起筷子,话声暂时停息。
堂屋作为“雅间”,专门设上四席,供年高权重者就坐。胡“总管”找来寻去,许师爷、朱老爷老太太二老太爷四老太爷和罗老秀才许老太太,外加“烟鬼”马姑爷八人凑成一桌,乐享喜酒首席。落座后,老太太看看各位,似有不快,问:“孙女婿,你们县太爷哪么没来?”
许师爷答:“婆婆,他去李家了,委托我代他贺喜。”
老太太立即沉下脸:“是不是朱家没李家有钱?我看他是给李家的银子打瞎了。”
众人低笑。许师爷忙说:“婆婆莫乱说,他是县知事。”
“啪!”朱太太狠狠放下筷子,反而大声说:“他敢砍我脑壳?嘿!我朱家也有当过大官的,黑娃子早十年就是团座了。你老丈人不在成都打死,给他个县太爷嫌小了。”
罗玉兰阴着脸,低声说:“他当上知府,我也不希奇。”
老太太听在耳里,看罗玉兰一眼:“你不希奇,我还希奇哩。继宗当上知府,我就是知府老太太,你就是知府夫人了。”
新郎忙着给客人敬酒,走不开,偷偷对仲英说:“姐姐,给修英找个‘尿罐’,她怕上茅坑。”仲英笑着去了。不一阵,仲英回来对新郎说:“她听说有尿罐,一下吃了好多,怕是饿够了。”新郎笑道:“她本来就能吃,刚才又饮过‘合卺酒’,饿不到她。”
吃过晚饭,人们早早来到大街《斋香轩》门口西头,放上凳子找好座位,等着看烟花。朱家为吸引看戏的,安排朱家客人坐油店东头,中间留下烟火位置,西头全给街民。未到黑尽,油坊街几乎堵断。然而,正当人们高兴之际,天公不作美了,一阵凉风过去,淅淅沥沥下起小雨。人们先没在意,慢慢地,雨点开始加粗,人们开始骚动。
胡“总管”挤到店门口,请示坐在街檐的老太太:“朱老人,还放不放?”
老太太斩钉截铁般:“放!人家好不容易挤来看,哪么不放?”
“老人家,放烟花的说,烟花一打出去就熄了,看不见。”
“看不见也放。”老太太固执道。胡“总管”苦笑,说:“是不是等一会,看雨小不小点?”
然而,过了一阵,雨仍然不见小,看客走掉不少。
“老人家,是不是改在明天晚上放?明天是观音菩萨祭日。”胡“总管”再进言。
老太太马上答应:“要得要得。明天是观音菩萨出道日,和她同喜同庆,孙子有福。”
胡“总管”大声对看客道:“难为各位,请明晚看。”
谁知老太太站起来,拱手对大声说:“今天没看成,不怪我朱家,怪他李家选错了日期。”
众人一听,哄然大笑。仲信的那帮狐朋狗友,原打算看完烟花再来新房,闹他妈个不夜天,趁机占点便宜。此刻,让一场急雨淋得兴致不多。穿过后天井时,两人脚下一滑,甩得“啪啪”作响,“哎哟”声里,再无心闹房占便宜,到新房坐了阵,先后告别。
待客人刚走完,新郎赶忙关上房门,笑道:“阿弥陀佛,免得他几爷子折磨人。”
“上床!”新娘目光一亮,马上解开衣扣。
二人轻车熟路,迅速滚上龙床,来个龙欢凤喜。(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