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荆门隐士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万古第一神
一秒记住【谷粒小说网 www.gulixi.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冰雪消融,春回大地,正是万物复苏、鸟语花香的季节。经过几个月的筹备和练兵,大禹已将召集夏后氏十二个部落士兵训练得井然有序,他们军纪严明、斗志昂扬,都渴望早日剑指江汉、平定三苗。
大禹将诸侯军列阵蒲坂城外的夏师校场,请军中大祭司用龟甲占卜。
大祭司在校场前燃起一堆烈烈篝火,篝火飘动的烟气如雾气一般,宛如一道蓝色的云龙盘旋而上。大祭司口中念念有词,将一块龟甲扔进篝火之中,祭司仍然口中念念有词,围着篝火跳舞。过了半晌功夫,大祭司从通红的炭火之中将龟甲夹出来,恭敬地放在校场的一块石案前。只见龟背甲裂出三道裂痕,三道裂痕从“伐三苗”三个仓颉鬼哭体的大字旁穿过,如同三条河流的纹路。而三条纹路又都从龟尾处发源。
大祭司捧着龟甲,向天跪拜,道:“神兮灵兮,佑我华夏。吉兮瑞兮,诸事可成。”言毕,向天叩首九次。
大禹和夏师众人都跟着跪拜九次。
大祭司起身,双手捧着龟甲,转身面对众人,道:“卜伐三苗事,吉!”
夏师威声动地,高声道:“吉!吉!吉!”
禹也阔步登上校场高台,拔剑高声道:“济济有众,咸听朕言!非惟小子,敢行称乱。蠢兹有苗,用天之罚。若予既率尔群对诸群,以征有苗。”
夏师皆道:“喝!喝!喝!”
大祭司走到大禹身旁,道:“摄政君,臣有一言,要告知摄政君!”
禹恭敬道:“祭司请讲!”
大祭司附耳道:“前腿主落为定数,贵人常逢龟尾中。愿摄政君思之。”
大禹拱手道,“祭司所言,禹谨记于心。”
说罢,禹转身面向夏师士兵,道:“夏师的弟兄们,如今三苗为祸,割据江汉。昔日尧帝征三苗于丹水,流三苗于三危。舜帝服三苗于云梦,布德泽于九江。奈何三苗凶顽,不尊帝命,屡犯华夏,掳我子民。今日,我辈当替天行道,平定三苗,铲除奸凶,安我华夏!”
夏师士兵皆道:“诺!诺!诺!”
正是长风浩荡,河山永蔚,万里无云,阳光和煦。禹骑着一匹青骢战马,率领夏师十八路诸侯,浩浩荡荡地向有苗氏进军。
大禹此次远征三苗,因皋陶年老告病,需要静养,不能随军远征,便只带伯益、后稷、应龙等人。伯益深知此前华夏部落与苗蛮部落的数次交锋,便建议大禹避实击虚,绕开三苗重点防范的丹水和云梦,从西路绕道进军。大禹深思熟虑多日,最终采纳伯益意见。
大禹下令命后稷、石明统率三千士兵仍沿着丹水路线行军,夏师主力则由禹、伯益、应龙率领,沿着淮水,从西绕过桐柏山,避开三苗防守严密的丹水地域,直插荆州腹地。夏师连克应城、天门,转战汉江,直逼荆门。
三苗首领有苗氏猝不及防,他原来以逸待劳,想要在丹水设伏的计划完全被打乱。等到禹率夏师攻下天门,大军逼近荆门,他这才反应过来,忙抽调三苗部落的精兵强将支援荆门。而这也减轻了后稷、石明东征军的压力,他们率军西进,准备绕道与夏师主力会合。
大禹率领夏师来到荆门,便觉荆门风物与华夏部落不同。荆门群山万壑,江流九派,高林寒树,烟波浩渺。山间有清泉飞瀑,猿猴荡藤,更有鸟鸣上下,更显山谷幽深。
不多时,夏师已到一处碧水湖前,只见碧波潺潺,潭影悠悠,一位头戴蓑笠的中年男子正坐在一处飞瀑前垂钓。
中年男子凝气屏息,全神贯注,只盯着那根翠竹钓竿下的钓钩。
飞瀑涛声如雷,浪花如乱琼碎玉,溅出万点水花,俨然一派朦胧如纱的雾气腾腾。
大禹望着身披蓑笠垂钓的中年男子,怔怔出神,似乎在思考什么事情。
这时,只见中年男子的鱼线抖动几下,似乎要向下沉。中年男子也不慌忙,也不着急拉动钓竿,等鱼竿那头又挣动几下,溅起几圈水花涟漪。他这才用力将翠竹钓竿往上一挑,一条六七寸长的青鲤便随之出水。
这中年男子用手抚摸一下青鲤的背脊,轻声叹道:“游遍五湖风波恶,碧波垂钓意如何。一蓑烟雨江湖路,鱼兮鱼兮奈若何。”
说罢,他解下那条六七寸长的青鲤,轻轻一抛,青鲤便又游入碧潭深处,转瞬便没了踪迹。
望着青鲤入湖,他放声长笑,道:“鱼兮鱼兮奈若何,又入碧潭隐风波。”
大禹见状,令夏师原地休息,上前拱手道:“先生垂钓飞瀑之下,寒潭之间,雅兴高致,令人仰慕。不知先生名姓?”
中年男子转身细细打量着大禹,冷笑道:“汝本华夏人氏,何故来我三苗?莫不是也来挥竿垂钓,烹吾鱼民?”
伯益闻言怒道:“你是什么人?真是不知天高地厚,敢冲撞我华夏部落的摄政君?”
大禹忙摆手止住伯益,拱手行礼道:“禹确是华夏之民。此行只为攘除三苗奸凶作乱之辈,绝不殃及无辜百姓!”
中年男子道:“好。那汝看碧潭之中,何者为黑,何者为白?”
大禹望向碧水寒潭,但见寒波澹澹,碧水潺潺,只见几道鱼影游动,却瞧不清踪影。他正要如实相告,忽然余光瞥见潭边两个字:
龟尾。
“龟尾?”大禹心中暗念这个名字,忽然想起临行前大祭司附耳叮嘱他的两句话:
前腿主落为定数,贵人常逢龟尾中。
“龟尾?莫非就是这‘龟尾湖’?那眼前这个烟波钓叟就是贵人吗?”禹心念至此,便躬身行礼,念出这两句卜辞,“前腿主落为定数,贵人常逢龟尾中。”
闻听此言,那位身着蓑笠的中年男子又惊又喜,连跑带跃,将翠竹竿一掷,那翠竹钓竿在空中“嘶嘶”呼啸两声,便没入山林之中。
“敢问尊驾,可是禹公?”中年男子拱手上前行礼道。
大禹还礼道:“岂敢岂敢!禹不过一介平民,得帝君抬爱治水理民。禹公之名,实不敢当!”
中年男子笑道:“哎,禹公已为摄政君,当此公字有何不可?何况此公非人臣王侯之公,乃一心为民之公!禹公不必推辞!”
大禹闻听此言,只得接受,并还礼称谢,并问道:“还未请教先生名姓如何称呼?”
中年男子摘去头上斗笠,笑道:“我名姓方,因出生在溪边,故取名单字一个‘溪’。先祖乃是尧帝时隐士姓方讳回,后我族人隐居林泉,不问世俗之事。我本一介乡野村夫,喜好游历山川,好管不平之事。可天下不平之事如野草,除之不尽,徒增烦恼,后自添一个‘隐’字,世人便唤我‘溪隐子’。我隐居此山林之间十数年,不过饥食果蔬,渴饮山泉,寒来生火,闲来垂钓而已。”
大禹道:“禹见过溪隐子先生。实不相瞒,禹临行之前,祭司赠我两句卜辞。禹思索多日,不解何意。直到方才先生问我碧潭之中鱼之黑白,我瞧见潭边青石所书‘龟尾’二字,才知今日得见贵人。”
方溪隐拱手道:“禹公所言,折煞草民。我方才所言,不过一探虚实。若是愚顽凶恶之辈,定会以为我嬉笑嘲弄于他,或是口出恶言,或是横戈相向。而方才禹公不嗔不怒,认真思索,可见正是心怀天下百姓的贤主。三苗百姓若得禹公,正如枯木逢甘霖,恰似寒霜遇晴阳。”
禹正色道:“三苗酋长有苗氏凶顽贪虐,自负好战。这些年我华夏部落因治理洪水和平定共工之乱,无暇顾及三苗。有苗氏便忘记丹水之败和云梦之盟,整日修戈制甲,多次越过边界,侵扰掳掠我华夏部民。此前舜帝以宽厚为念,未予深究。可如今有苗氏不仅未悬崖勒马,反而以为我华夏部落软弱可欺。正是以怨报德,以仇报恩。我此行奉舜帝之命,正是要铲除有苗氏这等奸凶之辈,还我华夏和三苗一个太平!”
方溪隐道:“禹公所言极是。三苗自丹水之战与云梦之役后,百姓便知华夏强大,不愿再起刀兵。可有苗氏一族势力强大,联络其他几个部落,一直妄图击败华夏部落联盟,称霸中原。此等行径,正是逆天黩武之举,实乃天下之祸根!”
禹拱手道:“不知先生可有平定有苗氏之良策,助我夏师攘除奸凶!”
方溪隐沉思一会儿,踱步道:“良策倒谈不上,但我知晓这有苗氏部落有‘三凶’,若禹公能消除此三凶,便可平定三苗!”
禹有些疑惑,问道:“不知是哪‘三凶’?”
方溪隐道:“三苗有句谚语,‘三苗之地有三凶,瘴气毒蛇藤甲兵’。三凶之中,最难防者为瘴气,尤其是北方人,初到瘴林,便浑身酸痛,上吐下泻,水米不进,筋骨消瘦。毒蛇也是遍布山林,稍有不慎,便会被毒蛇咬中,一旦被咬,不消三刻便皮肉发黑,毒发身亡。当然,前两凶还能预防躲避,若是遇上有苗氏的藤甲兵,任凭刀砍斧剁,戈击箭射,都是毫发无伤,那才真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夏师士兵闻听此言,都是面面相觑,感叹这三苗之地的凶险。禹的眉头也是渐渐皱起,双目如潭水一样望向远处雾气缭绕的山林。
冰雪消融,春回大地,正是万物复苏、鸟语花香的季节。经过几个月的筹备和练兵,大禹已将召集夏后氏十二个部落士兵训练得井然有序,他们军纪严明、斗志昂扬,都渴望早日剑指江汉、平定三苗。
大禹将诸侯军列阵蒲坂城外的夏师校场,请军中大祭司用龟甲占卜。
大祭司在校场前燃起一堆烈烈篝火,篝火飘动的烟气如雾气一般,宛如一道蓝色的云龙盘旋而上。大祭司口中念念有词,将一块龟甲扔进篝火之中,祭司仍然口中念念有词,围着篝火跳舞。过了半晌功夫,大祭司从通红的炭火之中将龟甲夹出来,恭敬地放在校场的一块石案前。只见龟背甲裂出三道裂痕,三道裂痕从“伐三苗”三个仓颉鬼哭体的大字旁穿过,如同三条河流的纹路。而三条纹路又都从龟尾处发源。
大祭司捧着龟甲,向天跪拜,道:“神兮灵兮,佑我华夏。吉兮瑞兮,诸事可成。”言毕,向天叩首九次。
大禹和夏师众人都跟着跪拜九次。
大祭司起身,双手捧着龟甲,转身面对众人,道:“卜伐三苗事,吉!”
夏师威声动地,高声道:“吉!吉!吉!”
禹也阔步登上校场高台,拔剑高声道:“济济有众,咸听朕言!非惟小子,敢行称乱。蠢兹有苗,用天之罚。若予既率尔群对诸群,以征有苗。”
夏师皆道:“喝!喝!喝!”
大祭司走到大禹身旁,道:“摄政君,臣有一言,要告知摄政君!”
禹恭敬道:“祭司请讲!”
大祭司附耳道:“前腿主落为定数,贵人常逢龟尾中。愿摄政君思之。”
大禹拱手道,“祭司所言,禹谨记于心。”
说罢,禹转身面向夏师士兵,道:“夏师的弟兄们,如今三苗为祸,割据江汉。昔日尧帝征三苗于丹水,流三苗于三危。舜帝服三苗于云梦,布德泽于九江。奈何三苗凶顽,不尊帝命,屡犯华夏,掳我子民。今日,我辈当替天行道,平定三苗,铲除奸凶,安我华夏!”
夏师士兵皆道:“诺!诺!诺!”
正是长风浩荡,河山永蔚,万里无云,阳光和煦。禹骑着一匹青骢战马,率领夏师十八路诸侯,浩浩荡荡地向有苗氏进军。
大禹此次远征三苗,因皋陶年老告病,需要静养,不能随军远征,便只带伯益、后稷、应龙等人。伯益深知此前华夏部落与苗蛮部落的数次交锋,便建议大禹避实击虚,绕开三苗重点防范的丹水和云梦,从西路绕道进军。大禹深思熟虑多日,最终采纳伯益意见。
大禹下令命后稷、石明统率三千士兵仍沿着丹水路线行军,夏师主力则由禹、伯益、应龙率领,沿着淮水,从西绕过桐柏山,避开三苗防守严密的丹水地域,直插荆州腹地。夏师连克应城、天门,转战汉江,直逼荆门。
三苗首领有苗氏猝不及防,他原来以逸待劳,想要在丹水设伏的计划完全被打乱。等到禹率夏师攻下天门,大军逼近荆门,他这才反应过来,忙抽调三苗部落的精兵强将支援荆门。而这也减轻了后稷、石明东征军的压力,他们率军西进,准备绕道与夏师主力会合。
大禹率领夏师来到荆门,便觉荆门风物与华夏部落不同。荆门群山万壑,江流九派,高林寒树,烟波浩渺。山间有清泉飞瀑,猿猴荡藤,更有鸟鸣上下,更显山谷幽深。
不多时,夏师已到一处碧水湖前,只见碧波潺潺,潭影悠悠,一位头戴蓑笠的中年男子正坐在一处飞瀑前垂钓。
中年男子凝气屏息,全神贯注,只盯着那根翠竹钓竿下的钓钩。
飞瀑涛声如雷,浪花如乱琼碎玉,溅出万点水花,俨然一派朦胧如纱的雾气腾腾。
大禹望着身披蓑笠垂钓的中年男子,怔怔出神,似乎在思考什么事情。
这时,只见中年男子的鱼线抖动几下,似乎要向下沉。中年男子也不慌忙,也不着急拉动钓竿,等鱼竿那头又挣动几下,溅起几圈水花涟漪。他这才用力将翠竹钓竿往上一挑,一条六七寸长的青鲤便随之出水。
这中年男子用手抚摸一下青鲤的背脊,轻声叹道:“游遍五湖风波恶,碧波垂钓意如何。一蓑烟雨江湖路,鱼兮鱼兮奈若何。”
说罢,他解下那条六七寸长的青鲤,轻轻一抛,青鲤便又游入碧潭深处,转瞬便没了踪迹。
望着青鲤入湖,他放声长笑,道:“鱼兮鱼兮奈若何,又入碧潭隐风波。”
大禹见状,令夏师原地休息,上前拱手道:“先生垂钓飞瀑之下,寒潭之间,雅兴高致,令人仰慕。不知先生名姓?”
中年男子转身细细打量着大禹,冷笑道:“汝本华夏人氏,何故来我三苗?莫不是也来挥竿垂钓,烹吾鱼民?”
伯益闻言怒道:“你是什么人?真是不知天高地厚,敢冲撞我华夏部落的摄政君?”
大禹忙摆手止住伯益,拱手行礼道:“禹确是华夏之民。此行只为攘除三苗奸凶作乱之辈,绝不殃及无辜百姓!”
中年男子道:“好。那汝看碧潭之中,何者为黑,何者为白?”
大禹望向碧水寒潭,但见寒波澹澹,碧水潺潺,只见几道鱼影游动,却瞧不清踪影。他正要如实相告,忽然余光瞥见潭边两个字:
龟尾。
“龟尾?”大禹心中暗念这个名字,忽然想起临行前大祭司附耳叮嘱他的两句话:
前腿主落为定数,贵人常逢龟尾中。
“龟尾?莫非就是这‘龟尾湖’?那眼前这个烟波钓叟就是贵人吗?”禹心念至此,便躬身行礼,念出这两句卜辞,“前腿主落为定数,贵人常逢龟尾中。”
闻听此言,那位身着蓑笠的中年男子又惊又喜,连跑带跃,将翠竹竿一掷,那翠竹钓竿在空中“嘶嘶”呼啸两声,便没入山林之中。
“敢问尊驾,可是禹公?”中年男子拱手上前行礼道。
大禹还礼道:“岂敢岂敢!禹不过一介平民,得帝君抬爱治水理民。禹公之名,实不敢当!”
中年男子笑道:“哎,禹公已为摄政君,当此公字有何不可?何况此公非人臣王侯之公,乃一心为民之公!禹公不必推辞!”
大禹闻听此言,只得接受,并还礼称谢,并问道:“还未请教先生名姓如何称呼?”
中年男子摘去头上斗笠,笑道:“我名姓方,因出生在溪边,故取名单字一个‘溪’。先祖乃是尧帝时隐士姓方讳回,后我族人隐居林泉,不问世俗之事。我本一介乡野村夫,喜好游历山川,好管不平之事。可天下不平之事如野草,除之不尽,徒增烦恼,后自添一个‘隐’字,世人便唤我‘溪隐子’。我隐居此山林之间十数年,不过饥食果蔬,渴饮山泉,寒来生火,闲来垂钓而已。”
大禹道:“禹见过溪隐子先生。实不相瞒,禹临行之前,祭司赠我两句卜辞。禹思索多日,不解何意。直到方才先生问我碧潭之中鱼之黑白,我瞧见潭边青石所书‘龟尾’二字,才知今日得见贵人。”
方溪隐拱手道:“禹公所言,折煞草民。我方才所言,不过一探虚实。若是愚顽凶恶之辈,定会以为我嬉笑嘲弄于他,或是口出恶言,或是横戈相向。而方才禹公不嗔不怒,认真思索,可见正是心怀天下百姓的贤主。三苗百姓若得禹公,正如枯木逢甘霖,恰似寒霜遇晴阳。”
禹正色道:“三苗酋长有苗氏凶顽贪虐,自负好战。这些年我华夏部落因治理洪水和平定共工之乱,无暇顾及三苗。有苗氏便忘记丹水之败和云梦之盟,整日修戈制甲,多次越过边界,侵扰掳掠我华夏部民。此前舜帝以宽厚为念,未予深究。可如今有苗氏不仅未悬崖勒马,反而以为我华夏部落软弱可欺。正是以怨报德,以仇报恩。我此行奉舜帝之命,正是要铲除有苗氏这等奸凶之辈,还我华夏和三苗一个太平!”
方溪隐道:“禹公所言极是。三苗自丹水之战与云梦之役后,百姓便知华夏强大,不愿再起刀兵。可有苗氏一族势力强大,联络其他几个部落,一直妄图击败华夏部落联盟,称霸中原。此等行径,正是逆天黩武之举,实乃天下之祸根!”
禹拱手道:“不知先生可有平定有苗氏之良策,助我夏师攘除奸凶!”
方溪隐沉思一会儿,踱步道:“良策倒谈不上,但我知晓这有苗氏部落有‘三凶’,若禹公能消除此三凶,便可平定三苗!”
禹有些疑惑,问道:“不知是哪‘三凶’?”
方溪隐道:“三苗有句谚语,‘三苗之地有三凶,瘴气毒蛇藤甲兵’。三凶之中,最难防者为瘴气,尤其是北方人,初到瘴林,便浑身酸痛,上吐下泻,水米不进,筋骨消瘦。毒蛇也是遍布山林,稍有不慎,便会被毒蛇咬中,一旦被咬,不消三刻便皮肉发黑,毒发身亡。当然,前两凶还能预防躲避,若是遇上有苗氏的藤甲兵,任凭刀砍斧剁,戈击箭射,都是毫发无伤,那才真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夏师士兵闻听此言,都是面面相觑,感叹这三苗之地的凶险。禹的眉头也是渐渐皱起,双目如潭水一样望向远处雾气缭绕的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