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粒小说网 > 明朝那些事儿增补版(全) > 明朝那些事儿第6部_第十三章 明朝的愤怒

明朝那些事儿第6部_第十三章 明朝的愤怒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万古第一神

一秒记住【谷粒小说网 www.gulixi.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时间,只需要时间

    从战绩上看,小西行长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指挥官。作为先锋,他击溃了朝鲜军队,并巩固了战果,虽然其他将领地表现不尽如人意,李舜臣也过于强悍,但在他地掌控下,朝鲜大部已牢牢地控制在日军的手中。

    很快,各地的叛乱将被平息,我们将向下一个目标挺进。

    日本正在准备,朝鲜正在沦亡,明朝正在争论。

    自打日军六月入侵以来,明朝的朝廷一刻也没消停过,每天都大吵大闹,从早到晚,连个中场休息都没有。兵部那帮粗人十分想打,部长石星尤其激动,甚至主动请愿,表示不用别人,自己带兵收拾日本人。

    但他刚提出来,就被骂了回去,特别是兵科给事中许弘纲,话说得极其难听。他认为,把敌人挡在门口就行了,不用出门去挡(御倭当于门庭)。此外他还批评了朝鲜,说他们是被人打就求援,抓几个俘虏就要封赏,自己打仗却是望风而逃、土崩瓦解(望风逃窜,弃国于人),去救他们是白费劲儿。

    朝廷大多数人都同意他的看法。

    恰好此时,朝鲜国王又提出渡江避难。按说过来就过来吧,可是辽东巡抚又上了个奏疏,说我这里地方有限,资源有限,只能接收一部分人,其余的切莫过江,本地无法接待。

    末了还附上可接收难民名额——“名数莫过百人”。

    这下朝鲜国王也不干了,我好歹是个国王,只让带一百人过来,买菜做饭都不够啊!

    难民问题暂不考虑,到底出不出兵,几番讨论下来,朝中大臣几乎达成了共识——不去。

    事情到此,眼看朝鲜就要亡国,一个人发话了:

    “应该早日出兵救援(宜速救援)!”

    听到这句话,所有人都沉默了,经过商讨,明朝确定了最后方针——出兵。

    因为说这句话的人是万历。

    很多人都知道万历皇帝很懒,知道他长期不上朝,知道他打破了消极怠工的最长时间纪录(之前这一纪录由嘉靖同志保持),但有一点很多人并不知道:

    他虽不上朝,却并非不管事。

    因为一个不会管事、不会控制群臣的人,是绝不可能做四十八年皇帝的,四十八天都不行。

    事实上,由始至终,他都在沉默地注视着这个帝国的一举一动。而现在,是说话的时候了。

    应该说,这次万历皇帝作出了一个正确地判断:日本的野心绝不仅限于朝鲜,一旦吞并成功,增强实力,养精蓄锐,必定变本加厉,到时更不好收拾。

    打比不打好,早打比晚打好,在国外打比在国内打好,所谓“无贻他日疆患”,实在是万历同志的真知灼见。

    万历二十年(1592)七月,明朝向朝鲜派出了第一支军队。

    受命出击的人,是辽东副总兵祖承训。

    祖承训,辽东宁远人,原先是李成梁的家丁,随同李成梁四处征战,有着丰富的军事经验,勇猛善战,是一个看上去很合适的出征人选。

    明朝、朝鲜联军与日军对阵图

    看上去很合适,实际上不合适。这倒不是他本人有何问题,只是因为在鸭绿江的那边,有十五万日军,而祖将军,只带去了三千人。

    更滑稽的是,他并非不知道这一点,在部队刚到朝鲜时,朝鲜重臣柳成龙出来迎接,顺便数了数队伍,觉得不对劲儿,又不好明讲,便对祖承训说道:

    “倭兵战斗力甚强,希望将军谨慎对敌。”

    祖承训地回答简单明了:

    “当年,我曾以三千骑兵攻破十万蒙古军,小小倭兵,有何可怕!”

    首先我们有理由相信,祖承训先生吹了牛。因为虽然李成梁很猛,似乎也还没干过如此壮举,打下手的祖承训就更不用说了。

    其次,祖承训实在是自信得有点儿过了头。别说十五万名全副武装的日军,就算十五万个白痴,站在原地不动让他砍,只怕也得砍上十天半个月。

    但就此言败似乎为时过早,祖承训所带的,是长期在边界作战的明军,战斗力较强,就算和日本人死磕,也还是有一拼。

    然而,事情似乎进展得比想象中更顺利。这一路上,祖承训压根儿就没碰上几个敌人,他更为自信,快马加鞭,日夜兼程,向目标赶去。

    平壤城,已在眼前。

    看来日军确实吓破了胆,不但城墙上无人守卫,连城门都敞开着,里面只有几个零散日军。机不可失,祖承训随即发动冲锋,三千人就此冲入了城内。

    祖承训率军进入朝鲜那天,小西行长便得到了消息,对于这个不请自来的客人,他有着充分的心理准备。当加藤清正等人表示要固守城池、城外迎敌之时,他却表示了反对。

    因为他知道,还有一个更好的方法。

    要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胜利,即使在占据优势的情况下,也不例外。事实证明,丰臣秀吉没有看错人。

    当祖承训全军进入后,随着一声炮响,原先安静的街道突然喧哗起来,日军从隐藏地纷纷现身,并占据有利地形,用火枪射击明军。

    几轮齐射之后,明军损失惨重,祖承训也被打蒙了。他原以为,日军都是些没开化的粗人,谁知道人家不但懂兵法,还会打埋伏。

    参考消息

    柳成龙

    柳成龙是朝鲜李朝的著名文臣,作为朝鲜大儒李的学术继承人,更有品行端正、忠孝两全的美誉,他启用了李舜臣等名将,对壬辰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不过正所谓树大招风,壬辰之战后,由于党派纷争,地位显赫的柳成龙居然被扣上了一顶“通倭伐明”的帽子,后来虽然官复原职,但从此萎靡,洗刷冤情之后便退隐朝堂。

    慌乱之下,他率领残兵逃了出去,但损失已经极其惨重,死伤两千余人,几近全军覆没,副将史儒战死。

    明军的第一次进攻就这样结束了。

    当这个消息传到朝鲜国王那里时,李昖基本肯定,自己离渡江避难不远了。而丰臣秀吉更是欣喜若狂,他终于确定,明军的实力正如他所了解的那样,根本不堪一击。

    万历得知这个消息后,却并未激动。他沉默片刻,叫来了兵部侍郎宋应昌,告诉他,正式开战的时候到了。

    好吧,既然如此,我们就认真开始吧,很快,你们将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宋应昌,字思文,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士,时任兵部右侍郎。

    和部长石星比起来,副部长宋应昌并不起眼。因为石部长不但个子高(长八尺),长得好(相貌过人),而且经常大发感慨,抒发情怀。而宋应昌每天不是跑来跑去,就是研究地图兵书,一天说不了几句话,这么一个人,想引人注意也难。

    然而,万历却接连两次拒绝了石星的请战,将入朝作战的任务交给了宋应昌,因为他是个明白人,能不能吹和能不能打,那是两码事。

    此后事情地发展证明,这是一个极为英明地决断。

    宋应昌虽然为人沉默寡言,却深通韬略,熟知兵法。他虽然从未主动请战,却是一个坚定的主战派,且做事毫不拖拉。在受命之后,他片刻不停,即刻开始制订进攻计划,调兵遣将。

    然而没过多久,让万历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向办事极有效率的宋应昌竟然主动表示,虽然朝鲜局势极度危险,但目前暂时还不能出兵。

    参考消息

    宋应昌

    宋应昌,浙江仁和县(今杭州)人,关于他的传说很多。相传他方面大耳,紫髯如钢,天生面相奇异,远远看上去跟天神一样,乃是一等一的剑客。为了表彰他援朝抗日的功绩,在宋应昌居住过的孩儿巷,为他建造了一座“经略华夷”牌坊。宋应昌回国之后,称病辞职,隐居在西湖,过着梅妻鹤子的闲适生活。

    万历问:为什么?

    宋应昌答:我召集的将领之中,有一人尚在准备,我要等他,此人不到,不可开战。

    对那个人,万历也十分欣赏,所以他表示同意,并问了第二个问题:需要多久?

    宋应昌答:至少两个月。

    事情就这样定了,派遣明军入朝作战,日期初定为两个月后,即万历二十年(1592)年底。

    问题在于,明朝这边可以等,朝鲜人你可以告诉他兄弟挺住,可日本人那里怎么办呢?你总不能跟他说,我是要打你的,无奈还没准备好,麻烦你等我两个月,先别打了,我一切齐备后就来收拾你。

    对此,宋应昌也束手无策,他只会打仗,不会外交。于是几番踢足球后,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使命被交给了兵部尚书石星。

    然而,石星也没办法,他是国防部部长,连老本行都不在行,搞外交更是抓瞎。但他是一把手,关键时刻是要背黑锅的,这事他不干就没人干了,可又不能不干。

    在抓耳挠腮、冥思苦想几天后,石大人终于想出了一个主意——招聘。当然,不是贴布告那种搞法,而是派人私下四处寻访。

    在石星看来,我大明人才济济,找个把谈判混时间的,应该还是靠谱的。

    从政治学的角度讲,这是个馊主意,如此国家大事,竟然临时上外边找人,实在太不严肃。

    但事实证明,馊主意执行起来,倒也未必一定就馊。因为很快,石星就找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这个人的名字,叫做沈惟敬。

    大混混的看家本领

    沈惟敬,嘉兴人。关于此人的来历,史料上众说纷纭,但有一点倒是相当一致——市中无赖也。

    所谓市中无赖,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市井的混混。

    对于这个评价,我一直有不同意见。因为在我看来,沈惟敬先生不是混混,而是大混混。

    而之后的事情将告诉我们,混混和大混混是有区别的,至少有两个。

    大混混沈惟敬出发了。他的第一个目的地是义州,任务是安抚朝鲜国王,在这里,他见到了避难的朝鲜官员。

    据朝鲜官员后来的回忆录记载,这位沈惟敬先生刚一露面,就让他们大吃了一惊——天朝怎么派了这么个人来?

    因为据史料记载,沈惟敬长得很丑(貌寝),而外交人员代表国体,一般说来长得都还过得去,如此歪瓜裂枣,成什么体统。

    但接下来,更让他们吃惊的事情发生了。这位仁兄虽然长得丑,且初见此大场面,却一点儿也不怯场,面对朝鲜诸位官员,口若悬河,侃侃而谈,只要他开口,没人能插上话。

    于是大家心里有了底,把他引见给了朝鲜国王李昖。

    李昖已经穷极无奈了,天天在院子里转圈,听说天朝使者来了,十分高兴,竟然亲自出来迎接,并接见了沈惟敬。

    接下来,他将体会到沈大混混的非凡之处。

    一般说来,混混和大混混都有一项绝技——忽悠。但不同之处在于,他们忽悠的档次和内容差别很大,一般混混也就骗个大婶大妈,糊弄两个买菜钱;大混混忽悠的,往往是王公贵族、高级干部,糊弄的也都是军国大事。

    而沈惟敬很符合这个条件,他只用了几句话,就让准备殉国的李昖恢复信心,容光焕发。

    他主要讲了这样几件事:首先,他是代表大明皇帝来的(基本上没错);其次,他很会用兵,深通兵法(基本上胡扯),希望朝鲜国王不要担心,大明的援兵很快就到(确实如此),有七十万人(……)。

    在谈话的最后,他还极其神秘地表示,和平是大有希望的,因为他和平秀吉(即丰臣秀吉)的关系很好,是铁哥们(我真没话说了),双方摊开来谈,没有解决不了的事。

    每当我觉得人生过于现实时,经常会翻开这段史料,并感谢沈惟敬先生用他的实际行动,让我真正领略了忽悠与梦想的最高境界。

    综合分析此人的背景:嘉兴人,会说日语,还干过进出口贸易(走私),当过混混,我们大致可以推断出,他可能和倭寇有过来往,出过国,估计也到过日本,没准儿也有几个日本朋友。

    当然,说他认识丰臣秀吉,那就是胡扯了。人家无论如何,也算是一代豪杰,日本的老大级人物,不是那么容易糊弄的。

    但是李昖信了,不但信了,而且还欣喜若狂,把沈惟敬看做救星,千恩万谢,临走还送了不少礼品以示纪念。

    话说回来,朝鲜也有精明人,大臣柳成龙就是一个。这位仁兄搞了几十年政治斗争,也是个老狐狸,觉得沈惟敬满嘴跑火车,是个靠不住的人。

    但这兄弟偏偏还就是明朝的外交使者,不服都不行,想到自己国家的前途,竟然要靠这个混混去忽悠,包括柳成龙在内的很多明白人,都对前途充满了悲观。

    十几天后,沈惟敬又来了,这次他的任务更加艰巨——和日本人谈判,让他们停止进攻。

    李昖没在社会上混过,自然好忽悠,可日本人就不同了,能出征朝鲜的,都是在国内摸爬滚打过来的,且手握重兵,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所以在柳成龙等人看来,这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是事实证明,这是一个不太靠谱的世界,正如那句流行语所言:一切皆有可能。

    万历二十年(1592)九月,沈惟敬再次抵达义州,准备完成这个任务。

    作为国王指派的联络使者,柳成龙饶有兴趣地想知道,这位混混准备凭什么挡住日本人?忽悠?

    事情似乎和柳成龙预想的一样,沈惟敬刚到就提出,要先和日军建立联系,而他已经写好了一封信,准备交给占据平壤的小西行长,让小西行长停止进攻,开始和谈。

    这是个看上去极为荒谬的主意,且不说人家愿不愿和谈,单说你怎么建立联系,谁去送这封信?你自己去?

    沈惟敬道:当然,不是我去。

    他派了一个家丁,背上他写的那封信,快马奔进了平壤城,所有的人都认为,这注定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除了沈惟敬外。

    一天之后,结果揭晓,沈惟敬胜。

    这位家丁不但平安返回,还带来了小西行长的口信,表示愿意和谈。

    然而问题并没有就此解决,因为这位小西行长同时表示,他虽然愿意谈判,却不愿意出门,如要和平,请朝鲜和大明派人上门面议。

    想想也对,现在主动权在人家手里,说让你去你还就得去。

    柳成龙这回高兴了,沈惟敬,你就吹吧,这次你怎么办?派谁去?

    然而,他又一次吃惊了,因为沈惟敬当即表示:

    谁都不派,我自己去。

    包括柳成龙在内的许多人都惊呆了,虽说他们不喜欢这个大忽悠,但有如此胆量,还是值得佩服的。于是大家纷纷进言,说这样太危险,你最好不要去,就算要去,也得多带几个人,好有个照应。

    沈惟敬却哈哈一笑,说我带个随从去就行了,要那么多人干吗?

    大家想想,倒也是,带兵去也白搭,军队打得过人家,咱也不用躲在这儿。不过为了方便,您还是多带几个人上路吧。

    当然,这个所谓方便,真正的意思是如果出了事,多几个人好收尸。

    于是,在众人地注视中,沈惟敬带着三个随从,向着平壤城走去。大家又一次达成了两点共识:第一,这人很勇敢;第二,他回不来了。

    但沈惟敬却不这么想。作为一个混混,他没有多少爱国情怀,同理,他也不做赔本生意,之所以如此自信,是因为在他的身上,有着大混混的另一个特性——随机应变,能屈能伸。

    而关于这一点,还有个生动的范例。

    曾盘踞山东多年的著名军阀张宗昌,就有着同样的特性。这位仁兄俗称“三不知”(不知兵有多少,不知钱有多少,不知老婆有多少),当年由混混起家,后来混到了土匪张作霖的手下,变成了大混混。

    有一次,张作霖派手下第一悍将郭松龄去张宗昌那里整顿军队。这位郭兄不但是张大帅的心腹,而且还到外国喝过洋墨水,啃过黄油面包,一向瞧不起大混混张宗昌,总想找个机会收拾他。结果一到地方,不知张混混哪根筋不对,应对不利,竟然得罪了郭松龄。

    这下就不用客气了,郭大哥虽然是个留学生,骂人的本事倒也没丢,手指着张大混混,张口就来:×你娘!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军阀应该是脾气暴躁,杀人不眨眼,遇此侮辱,自当拍案而起,拔剑四顾。

    然而关键时刻,张宗昌却体现出了一个大混混应有的素质,他当即回答道:

    你×俺娘,你就是俺爹了!

    说完还给郭松龄跪了下来。我记得,他比郭兄至少大一轮。

    这就是大混混的本领,他后来在山东杀人如麻,作恶多端,那是伸;而跪郭松龄,认干爹,就是屈。

    沈惟敬就是一个大混混,在兵部官员、朝鲜国王的面前,他屈了;而现在,正是他伸的时候。

    小西行长之所以同意和谈,自然不是为了和平,他只是想借此机会摸摸底,顺便吓唬明朝使者,显显威风,用气势压倒对手。

    于是他特意派出大批军队,于平壤城外十里列阵,安排了许多全副武装的士兵,手持明晃晃的大刀和火枪,

    决定给沈惟敬一个下马威。

    柳成龙也还算个厚道人,送走沈惟敬后,感觉就这么了事不太好,但要他陪着一起去,他倒也不干。

    于是他带人登上了平壤城附近的一座山,从这里眺望平壤城外的日军,除了平复心中的愧疚外,还能再看沈惟敬最后一眼(虽然比较远)。

    然而在那里,他看到的不是沈惟敬的人头,而是让他终生难忘的一幕。

    当沈惟敬骑着马,刚踏入日军大营的时候,日军队列突然变动,一拥而上,把沈惟敬围得严严实实,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然而,沈惟敬却丝毫不见慌张,镇定自若地下马,走入了小西行长的营帐。

    过了很久(日暮),沈惟敬终于又走出了营帐。柳成龙惊奇地发现,那些飞扬跋扈的日军将领,包括小西行长、加藤清正等人,竟然纷纷走出营帐,给沈惟敬送行,而且还特有礼貌(送之甚恭)。

    数年之后,柳成龙在他的回忆录里详细记载了他所看到的这个奇迹,虽然他也不知道,在那一天,沈惟敬到底说了些什么——或许永远也没人知道。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沈惟敬确实干了一件很牛的事情,因为仅仅一天之后,日军最高指挥官小西行长就派人来了——对沈惟敬表示慰问。

    来人慰问之余,也带来了小西行长的钦佩:

    “阁下在白刃之中颜色不变,如此胆色,日本国内亦未曾见识。”

    日本人来拍马屁了,沈惟敬却只是微微一笑,讲了句牛到极点的话:

    “你们没听说过唐朝的郭令公吗?当年回纥数万大军进犯,他单人匹马闯入敌阵,丝毫无畏。我怎么会怕你们这些人(吾何畏尔)!”

    郭令公就是郭子仪,曾把安禄山打得落荒而逃,是平定安史之乱的主要功臣,不世出之名将。

    相比而言,沈惟敬实在是个小人物。但在我看来,此时的他足以与郭子仪相比,且毫不逊色。

    因为他虽是个混混,却同样无所畏惧。

    马屁拍到马腿上,望着眼前这位大义凛然的人,日本使者手足无措,正不知该说什么,却听见了沈惟敬地答复:

    “多余的话不用再讲,我会将这里的情况回报圣皇(即万历),自然会有处置,但在此之前,你们必须约束自己的属下。”

    怎么约束呢?

    “日军不得到平壤城外十里范围之内抢掠,与之相对应,所有朝鲜军队也不会进入平壤城外十里范围内!”

    很多人,包括柳成龙在内,都认为沈惟敬疯了。当时的日军,别说平壤城外十里,就算打到义州,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让日军遵守你的规定,你当小西行长的脑袋进水了不成?

    事实证明,确实进水了。

    日本使者回去后没多久,日军便派出专人,在沈惟敬划定的地域竖立了地标,确定分界线。

    柳成龙的嘴都合不上了,他想破脑袋也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知道答案的人,只有沈惟敬。

    一直以来,他不过是个冒险者,他的镇定、他的直言不讳、他的狮子大开口,其实全都建立在一个基础上——大明,如果没有后面的那只老虎,他这头狐狸根本就没有威风的资本。

    而作为一个清醒的指挥官,小西行长很清楚,大明是一台沉睡的战争机器,如果在目前的局势下,贸贸然与明朝开战,后果不堪设想,必须稳固现有的战果,至于大明……那是迟早的事。

    万历二十年(1592)十一月二十八日,沈惟敬再次来到朝鲜,这一回,小西行长终于亮出了他的议和条件:

    “以朝鲜大同江为界,平壤以西全部归还朝鲜。”

    为表示自己和谈的诚意,他还补充道:

    “平壤城亦交还朝鲜,我军只占据大同江以东足矣。”

    最后,他又顺便拍了拍明朝的马屁:

    “幸好天朝(指明朝)还没有派兵来,和平已经实现,我们不久之后就回去啦。”

    跑到人家的家里,抢了人,放了火,抢了东西,然后从抢来的东西里挑一些不值钱的,还给原先的主人,再告诉他:其实我要的并不多。

    这是一个很不要脸的人,也是一个很不要脸的逻辑。

    但沈惟敬似乎并没有这样的觉悟,他本来就是个混事的,又不能拍板,于是他连夜赶回去,通报了日军的和平条件。

    照这位沈先生的想法,所谓谈判就是商量着办事,有商有量,和买菜差不多,你说一斤,我要八两,最后九两成交。虽然日本人的条件过分了点儿,但只要谈,还是有成功的可能。

    但当他见到宋应昌的时候,才知道自己错了。

    因为还没等他开口,宋侍郎就说了这样一段话:

    “你去告诉那些倭奴,如果全部撤出朝鲜,回到日本,讲和是可以的(不妨),但如果占据朝鲜土地,哪怕是一县、一村,都绝不能和!”

    完了,既不是半斤,也不是八两,原来人家压根儿就没想过要给钱。

    虽然沈惟敬胆子大,敢忽悠,确有过人之处,但事实证明,和真正的政治家比起来,他只是个混混级别。

    因为他不明白,在这个世界上,有些原则是不能谈判的,比如国家、主权以及尊严。

    沈惟敬头大了,但让人惊讶的是,虽然他已知道了明朝的底线,却似乎不打算就此了结。根据多种史料分析,这位仁兄似乎已把和谈当成了自己的一种事业,并一直为此不懈努力。在不久之后,我们还将看到他的身影。

    但在宋应昌看来,目的已经达到,因为他苦苦等待的那个人,已经做好了准备。

    军阀

    宋应昌等的人,叫做李如松。

    李如松,是李成梁的儿子。

    以往我介绍历史人物,大致都是从家世说起,爷爷、爹之类的一句带过,然后再说主角儿子。但对于这位李先生,只能破例了,因为他爹比他还有名。

    作为明朝万历年间第一名将(首辅申时行语),李成梁是一个非常出名的人——特别是蒙古人,一听到这名字就打哆嗦。

    李成梁,字汝器,号银城,辽东铁岭卫(即今铁岭)人。这位仁兄是个超级传奇人物,四十岁才混出头,还只是个小军官,不到十年,就成了边界第一号人物,风头压过了戚继光,不但当上了总兵,还成了伯爵。

    当然,这一切都不是白给的,要知道,人家那是真刀真枪,踩着无数人的尸体(主要是蒙古人的),扎扎实实打出来的。

    据统计,自隆庆元年(1567)到万历十九年(1591),二十多年间,李成梁年年打仗,年年杀人,年年升官,从没消停过,平均每年都要带上千个人头回来报功,杀得蒙古人魂飞魄散,搞得后来蒙古人出去抢劫,只要看到李成梁的旗帜,基本上都是掉头就跑。

    事实上这位仁兄不但故事多,还是一个影响大明王朝命运的人,关于他的事情,后面再讲。这里要说的,是他的儿子李如松。

    李如松,字子茂,李成梁长子,时任宣府总兵。

    说起来,宋应昌是兵部的副部长,明军的第二把手,总兵都是他的下属。但作为高级领导,他却一定要等李如松,之所以如此丢面子,绝不仅仅因为此人会打仗,实在是迫不得已。

    说起来,那真是一肚子苦水。

    两百年前,朱元璋用武力统一全国后,为保证今后爆发战争时有兵可用,设置了卫所制度,也就是所谓的常备军。但他吸取了宋代的教训(吃大锅饭,养兵千日,却只能用一小时),实行了军屯,划给军队土地,也就是当兵的平时耕地当农民,战时打仗当炮灰。

    事实证明,这个方法十分省钱,但时间久了,情况就变了,毕竟打仗的时间少,耕田的时间多,久而久之,当兵的就真成了农民。有些地方更不像话,仗着天高皇帝远,军官趁机吞并了军屯的土地,当起了军事地主,把手下的兵当佃农,有的还做起了买卖。

    搞成这么个状况,战斗力实在是谈不上了。

    这种部队要拉出去,也只能填个沟、挖个洞,而且明朝的军队制度也有问题,部队在地方将领手中,兵权却在兵部手里,每次有麻烦都要临时找将领,再临时安排部队,这才能开打。

    真打起来,就热闹了,说起打仗,很多电视剧上都这么演过:大家来自五湖四海,关键时刻指挥官大喝一声:为了国家,为了民族,冲啊!然后大家一拥而上,战胜了敌人,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这都是胡扯。

    兵不知将,将不知兵,平时谁也不认识谁,饭没吃过,酒没喝过,啥感情基础都没有,关键时刻,谁肯为你卖命?你喊一句就让我去冲锋?你怎么不冲?

    总之,卖命是可以的,冲锋也是可行的,但你得先给个理由。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大明王朝都找不到这个理由,所以明军的战斗力是一天不如一天,仗也越打越差。但随着时间地推移,一些优秀的将领终于找到了它,其中最为著名的一个人,就是戚继光。

    而这个理由,也可以用一句经典电影台词来概括——跟着我,有肉吃。

    很多人并不知道,戚继光的所谓“戚家军”,其实并不算明朝政府的军队,而是戚继光的私人武装。因为从征集到训练,都是他本人负责,从军官到士兵,都是他的铁杆,除了戚继光外,谁也指挥不动这支部队。

    而且在戚继光的部队当兵工资高,从不拖欠,也不打白条。因为戚将军和胡宗宪(后来是张居正)关系好,军费给得足,加上他也会搞钱,时不时还让部队出去做点儿生意,待遇自然好。

    长官靠得住,还能拿着高薪,这种部队,说什么人家也不走,打起仗来更是没话说,一个赛一个地往上冲。后来戚继光调去北方,当地士兵懒散,戚继光二话不说,把戚家军调了过来,当着所有人的面进行操练。

    那一天,天降大雨,整整一天。

    戚家军就在雨里站了一天,鸦雀无声,丝毫不动。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忠诚。

    但要论在这方面的成就,戚继光还只能排第二,因为有一个人比他更为出色——李成梁。

    戚继光的戚家军,有一流的装备,优厚的待遇,是明朝战斗力最强的步兵,但他们并不是唯一的精英。在当时,还有一支能与之相匹敌的部队——辽东铁骑。

    作为李成梁的精锐部队,辽东铁骑可谓是当时最强大的骑兵,作战勇猛,且行动迅速,来去如风,善于奔袭,是李成梁赖以成名的根本。

    拥有如此强大的战斗力,是因为辽东铁骑的士兵们,不但收入丰厚,装备精良,还有着一样连戚家军都没有的东西——土地。

    与戚继光不同,李成梁是一个有政治野心的人。他在辽东土生土长,是地头蛇,也没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高尚道德,在与蒙古人作战的过程中,他不断地扩充着自己的实力。

    为了让士兵更加忠于自己,他不但大把花钱,还干了一件胆大包天的事情。

    在明代,驻军都有自己的专用土地,用于军屯,这些土地都是国家所有,耕种所得也要上缴国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军屯土地都被个人占有,既当军官打仗,又当地主收租,兼职干得不亦乐乎。

    当然,这种行为是违法的,如果被朝廷知道,是要惹麻烦的。

    所以一般人也就用地种点儿东西,捞点儿小外快,就这样,还遮遮掩掩不敢声张。李成梁却大不相同,极为生猛,不但大大方方地占地,还把地都给分了!但凡是辽东铁骑的成员,基本上是人手一份。

    贪了国家的粮也就罢了,连国家的地,他都敢自己分配,按照大明律令,这和造反也差不太远了,掉脑袋、全家抄斩,那都是板上钉钉的事。

    但事实证明,李成梁不是木板,而是板砖,后台极硬,来头极大,还很会来事。张居正在的时候,他是张居正的嫡系;张居正下去了,他又成了申时行的亲信,谁也动不了他一根指头。

    如果按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分析,李成梁的士兵应该全都算地主,他的部队就是地主集团,那真是平民的没有,良民的不是。

    有这么大的实惠,所以他的部下每逢上阵,都特别能玩命,特别能战斗,跟疯子似的向前跑,冲击力极强。

    地盘是自己的,兵也是自己的,想干什么干什么,无法无天,对于这种人,今天我们有个通俗的称呼——军阀。

    对于这些,朝廷自然是知道的,可也没办法,那地方兵荒马乱,只有李成梁镇得住,把他撤掉或者干掉,谁帮你干活?

    所以自嘉靖以后,朝廷对这类人都非常客气,特别是辽东,虽然万历十九年(1591)李成梁退休了,但他的儿子还在,要知道,军阀的儿子,那还是军阀。

    而作为新一代的军阀武将,李如松更是个难伺候的人物。

    在明代,武将是一个很尴尬的角色,建国之初待遇极高,开国六公爵全部都是武将(李善长是因军功受封的),并形成了一个惯例:如非武将、无军功,无论多大官,作了多少贡献,都绝对不能受封爵位。

    所以张居正虽位极人臣,干到太师,连皇帝都被他捏着玩,却什么爵位都没混上。而王守仁能混到伯爵,只是因为他平定了宁王叛乱,曾立下军功。

    但这只是个特例,事实上,自宣德以来,武将的地位就大不如前了,这倒也不难理解,国家不打仗,丘八们自然也就无用武之地了。

    武将逐渐成为粗人的代名司,加上明代的体制是以文制武,高级武官往往都是文科进士出身,真正拿刀拼命的,往往为人所鄙视。

    被人鄙视久了,就会自己鄙视自己。许多武将为提高社会地位,纷纷努力学习文化,有事没事弄本书夹着走,以显示自己的“儒将”风度。

    但这帮人靠打仗起家,基本都是文盲或半文盲,文言中有一句十分刻薄的话,说这些人是“举笔如扛鼎”,虽说损人,却也是事实。

    所以折腾来折腾去,书没读几本,本事却丢光了,为了显示风度,军事训练、实战演习都没人搞了——怕人家说粗俗。武将的军事指挥能力开始大幅滑坡,战斗力也远不如前。

    比如明代著名文学家冯梦龙(“三言”的作者)就曾编过这么个段子,说有一位武将,上阵打仗,眼看就要被人击败,突然间天降神兵,打垮了敌人。此人十分感激,便向天叩头,问神仙的来历和姓名。

    神仙回答:我是垛子(注意这个称呼)。

    武将再叩首,说我何德何能,竟然能让垛子神来救我。

    垛子神却告诉他:你不用谢我,我只是来报恩的。

    武将大惊:我何曾有恩于尊神?

    垛子神答道:当然有恩,平日我在训练场,你从来没有射中过我一箭(从不曾一箭伤我)。

    真是晕死。

    就这么个吃力不讨好的工作,职业前景也不光明,干的人自然越来越少,像班超那样投笔从戎的人,基本上算是绝迹了。具体说来,此后只有两种人干这行。

    第一种是当兵的。明代当兵的,无非是为混口饭吃,平时给长官种田,战时为国家打仗,每月领点儿死工资,不知哪天被打死。拿破仑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明朝的士兵不想当将军,但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混个百户、千户还是要的——至少到时可以大喊一声:兄弟们上!

    为了实现从冲锋到叫别人冲锋的转变,许多小兵都十分努力,开始了士兵突击,苦练杀敌保命本领。一般说来,这种出身的武将都比较厉害,有上进心和战斗力,李成梁本人也是这么混出来的。

    第二种就是身不由己了。一般都是世家子弟,打从爷爷辈起,就干这行,一家人吃饭的时候,经常讨论的也是上次你杀多少、这次我干掉几个之类的话题。家教就是拳头棍棒,传统就是不喜读书,从小锦衣玉食,自然也不想拼命,啥也干不了,基本属于废品。嘉靖年间的那位遇到蒙古人就签合同、送钱的仇钺大将军,就是这类人的光荣代表。

    总体看来,第一类人比第二类人要强,但特例也是有的,比如李如松。

    用一帆风顺来形容李如松的前半生,那是极其贴切的。由于他爹年年杀人,年年提干,他还没到三十岁时,就被授予都指挥同知的职务,这是一个从二品的高级官职,实在是有点儿耸人听闻。想当年,戚继光继承的,也就是个四品官而已,而且还得熬到老爹退休,才能顺利接班。

    明朝士兵、武将的来源

    李如松自然不同,他不是袭职,而是荫职。简单说来,是他不用把老爹等死或是等退休,直接就能干。

    明代的武将升官有两种,一种是自己的职务,另一种是子孙后代的职务(荫职)。因为干武将这行,基本都是家族产业,所谓人才难得,而且万一哪天你不行了,你的后代又不读书(很有可能),找不到出路,也还能混口饭吃,安置好后路,你才能死心塌地去给国家卖命。

    前面是老子的饭碗,后面是儿子的饭碗,所以更难升,也更难得。比如抗倭名将俞大猷,先辈也还混得不错,留下的职务也只是百户(世

    袭)。李如松的这个职务虽说不能世袭,也相当不错了。

    说到底,还是因为他老子李成梁太猛,万历三年的时候,就已经是左都督兼太子太保,朝廷的一品大员,说李如松是高干子弟,那是一点儿也不过分。

    而这位高干子弟后来的日子更是一帆风顺,并历任神机营副将等职,万历十一年(1583),他被任命为山西总兵。

    山西总兵,大致相当于山西省军区司令员,握有重兵,位高权重,而这一年,李如松刚满三十四岁。

    这是一个破纪录的任命,要知道,一般人三十多岁混到个千户,就已经算是很快了。所以不久之后,给事中黄道瞻就向皇帝上书,说李如松年纪轻轻,身居高位,而且和他爹都手握兵权,实在不应该。

    客观地说,这是一个很有理的弹劾理由,但事实证明,有理比不上有后台。内阁首辅申时行立刻站了出来,保了李如松,最后此事也不了了之。

    李如松的好运似乎没有尽头,万历十五年(1587),他又被任命为宣府总兵,镇守明朝四大要地之一,成为了朝廷的实权派。

    一般说来,像李如松这类的高干子弟,表现不外乎两种,一种是特低调,特谦虚,比普通人还能装孙子;另一种是特狂妄、特嚣张,好像天地之间都容不下。不幸的是,李如松正好是后一种。

    根据各种史料记载,这人从小就狂得没边,很有点儿武将之风——打人从来不找借口,就没见他瞧得上谁,因为这人太狂,还曾闹出过一件大事。

    他在镇守宣府的时候,有一次外出参加操练,正碰上了巡抚许守谦,见面也不打招呼,二话不说,自发自觉地坐到了许巡抚的身边。

    大家都傻了眼。

    因为李如松虽然是总兵,这位许巡抚却也是当地最高地方长官,而按照明朝的规矩,以文制武,文官的身份要高于武将,李公子却仗势欺人,看巡抚大人不顺眼,非要搞特殊化。

    许守谦脸色大变,青一阵、白一阵,又不好太发作。他的下属,参政王学书却看不过去了,上前就劝,希望这位李总兵给点儿面子,坐到一边去,让巡抚好下台。

    李总兵估计是嚣张惯了,坐着不动窝,看着王学书也不说话,那意思是老子就不走,你能把我怎么样?

    王参政倒也是个直人,看着也有点儿火,上前一步,就准备拉他起来。

    这下子可是惹了大祸,李如松岂肯吃亏,看着对方上来,把凳子踢开就准备上去干仗,好歹是被人拉住了。

    许巡抚是个老实人,受了侮辱倒也没说啥,御史王之栋却想走胡宗宪的老路,投机一把,便连夜上书,弹劾李如松骄横无度,应予惩戒。

    事实证明,干御史告状这行,除了胆大手黑,还得看后台。

    奏疏上去之后,没多久命令就下来了——王之栋无事生非,罚俸一年。

    但在这个世界上,大致就没有明代言官不敢干的事情。王之栋倒下来,千千万万个王之栋站起来,大家一拥而上,纷纷弹劾李如松。说什么的都有,舆论压力甚大。

    这么多人,这么多告状信,就不是内阁能保得住的了,但耐人寻味的是,李如松却还是安然无恙、毫发无伤。大家就奇了怪了,内阁的人都是你家亲戚不成?

    后来个把太监透风出来,你们的奏疏,皇帝都是看过的。大家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最大的后台在这里。

    说来也怪,万历对戚继光、谭纶这种名将似乎兴趣不大,却单单喜欢李如松,把他看做帝国的武力支柱,对他十分欣赏,且刻意提拔,有他老人家做后台,那自然是谁也告不动的了。

    简单说来,李如松是一个身居高位,却不知谦逊,且嚣张至极,到哪里都讨人嫌,碰谁得罪谁的狂妄家伙。

    但我们也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有狂妄资本的家伙。

    李如松的实力

    万历二十年(1592),宁夏发生叛乱,万历虽然已经休养五年,且一直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然而叛乱逐渐扩大,眼看不管是不行了,万历下令出兵平叛。

    戚继光已经死了,李成梁又退了休,指挥官自然是李如松。于是万历下令,任命李如松为提督陕西讨逆军务总兵官,前去平叛。

    这也是一个非同小可的任命,所谓提督陕西讨逆军务总兵官,并非是陕西一省的军事长官,事实上,他带领的,是辽东、宣府、大同、山西各省的援军。也就是说,只要是平叛的部队,统统都归他管,不受地域限制,权力极大,类似于后来的督师,即所谓的平叛军总司令。

    而在以往,这种大军团指挥官都由文官担任,以武将身份就任提督的,李如松是第一个。

    得到这一殊荣的李如松着实名不虚传,到地方后一分钟也不消停,就跟当地总督干了起来,不服管,合理化建议也不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兵部尚书石星看不下去,先去信劝他收敛点儿,结果李如松连部长的面子也不给,理都不理。石星气得不行,就告到了皇帝那里。

    可是皇帝也没多大反应,下了个命令,让李如松注意影响,提督还是照做,跟没说没两样。石星丢尽了面子,索性也不管了,只是放话出来:纨绔子弟,看他如何平叛!

    然而,石星大人明显忽略了一个问题:纨绔子弟,就一定没有能力吗?

    纨绔子弟李如松去宁夏了,在那里,他遇到了叛军,还有麻贵。

    麻贵,大同人,时任宁夏总兵。和李如松一样,他也是将门出身,但要论职业发展,这两人实在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早在嘉靖年间,这位仁兄就已经拿刀上阵拼命了,打了若干年、若干仗,到了隆庆时期,才混到个参将,然后又是若干年、若干仗,到万历年间,终于当上了大同副总兵,万历十年(1582)修成正果,当上了宁夏总兵。这一路走来,可谓是一步一个坑,吃尽了苦,受够了累。

    宁夏之役

    人比人,那真是气死人。看人家李如松随便晃晃,三十四岁就当上了山西总兵,现在更是摇身一变,当了讨逆总司令,跑来当了自己的上司,麻贵的心里很不服气。

    可还没等他老人家发作,李如松就发火了,刚来没几天,就把他叫去骂了一顿,还送了他一个特定评价:无能。

    这句话倒不是没有来由的。李如松到来的时候,叛军首领哱拜已收缩防线,退守坚城,麻贵也已将城团团围住,并日夜不停攻打。但这帮叛军很有点儿硬气,小打小守,大打大守,明军在城下晃悠了半个多月,却毫无进展。

    麻贵打了多年仗,是军队的老油条,且为人高傲,动辄问候人家父母,平时只有他骂人,没有人骂他。

    但这次挨了骂,他却不敢出声,因为他清楚眼前这个人的背景,那是万万得罪不起的,而且他确实攻城不利,一口恶气只能咽肚子里,苦着脸报告李司令员:敌军坚守不出,城池高大,十分坚固,实在很难打,最后还毕恭毕敬地向新上司请教:我不行,您看怎么办?

    虽然麻贵识相,但李公子脾气却着实不小,一点儿不消停,接着往下骂。麻贵一咬牙,就当是狗叫吧,骂死也不出声,等到李如松不骂了,这才行个礼准备往外走,却听到了李如松的最后一句话:

    你马上去准备三万个布袋,装上土,过几天我要用。

    攻城要布袋作甚?麻贵不知道为什么,也不敢问为什么,但有一点他是知道的,如果几天后没有这些布袋,他还要挨第二次骂。

    参考消息

    “王子”

    万历二十年二月十八日,宁夏叛乱爆发,拜集结众人冲入宁夏巡抚党馨的公署,杀党馨、夺符印、释放囚犯、并开银库任人哄抢。这次叛乱由于人数众多、叛军将领很有经验,到了六月,镇压叛乱已经进行了四个月,却依然没有效果。拜本是蒙古人,因父兄被杀而投奔明军,叛乱后自称“王子”,为了抵御各路明军的进攻,又向蒙古袄儿都司诸部求援,准备效仿西夏的李元昊,拥兵自立、割据宁夏。

    几天之后,李如松站在三万个土袋的面前,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下达了简洁的命令——堆。

    麻贵这才恍然大悟。

    李如松的方法并不神秘,既然敌城高大,难以攻打,那就找土袋打底,就好比爬墙时找两块砖头垫脚,够得差不离了就能翻墙,简单,却实在是个好办法。

    就这么一路往高堆,眼看差不多了,当兵的就踩在布袋堆上往城头射箭,架云梯,准备登城。

    但城内的叛军首领哱拜实在有两下子,也不是吃素的,在城头架起火炮投石机,直接轰击布袋堆上的士兵,打退了明军的进攻。

    敌人如此顽强,实在出乎李如松地意料,于是他派出了自己的弟弟李如樟,在深夜发动进攻。李如樟也没给哥哥丢脸,领导带头爬云梯。无奈叛军十分强悍,掀翻云梯,打退了明军,李如樟同志自由落体摔伤,好在并无大碍。

    进攻再次受阻,李如松却毫不气馁,他叫来了游击将军龚子敬,给了他一个光荣的任务——组建敢死队。

    所谓敢死队,就是关键时刻敢拼命的。龚子敬思虑再三,感觉一般士兵没有这个觉悟(客观事实),便召集了军中的苗军,先请吃饭,再给重赏,要他们卖命打仗,攻击城池南关。

    要说还是苗兵实在,吃了人家的,感觉过意不去,上级一声令下,个个奋勇当先,拼死登城。城内守军没见过这个阵势,一时之间有点儿支持不住。

    李如松见状,亲自带领主力部队前来支援,眼看就要一举拿下,可这伙叛军实在太过扎实,惊慌之后立刻判明形势,并调集全城军队严防死守,硬是把攻城部队给打了回去。

    明军攻城失败,麻贵却有些得意:说我不行,你也不怎么样嘛。

    但让他吃惊的是,李如松却不以为意,非但没有愁眉苦脸,反而开始骑着马围着城池转圈,颇有点儿郊游的意思。

    几天后,他又找到了麻贵,让他召集三千士兵,开始干另一件事——挖沟。

    具体说来,是从城外的河川挖起,由高至低,往城池的方向推进。这种作业方式,在兵法上有一个专用称呼——水攻。

    李如松经过几天地围城观察,终于发现,叛军城池太过坚固,如果硬攻,损失惨重不说,攻不攻得下来也难说。

    但同时他也发现,城池所处的位置很低,而附近正好也有河流,于是……

    这回哱拜麻烦了,看着城外不断高涨的水位,以及墙根处不断出现的裂缝管涌,只能天天挖土堵漏,面对茫茫一片大水,想打都没对手,手足无措。

    此时,李如松正坐在城外高处,满意地看着眼前的这一幕。他知道敌人眼前的困境,也知道他们即将采取的行动——因为这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三天之后的一个深夜,久闭的城门突然洞开,一群骑兵快速冲出,向远处奔去——那里有叛军的援军。

    明军似乎毫无准备,这群人放马狂奔,竟未受阻挡,突围而去。

    但自由的快乐是短暂的,高兴了一阵后,他们惊奇地发现,在自己的前方,突然出现了大队明军,而且看起来,这帮人已经等了很久。

    逃出包围已然是筋疲力尽,要再拼一次实在有点儿强人所难。所以明军刚刚发起进攻,脱逃叛军便土崩瓦解,死的死,降的降。

    由始至终,一切都在李如松地掌握之中。

    他水攻城池,就料定敌军必然会出城求援,而城外叛军的方向他也早已探明,在敌军必经之路上设下埋伏,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情。

    但仍有一件事情出乎了他的意料——叛军援军还是来了。

    其实来也不奇怪,围城都围了那么久,天天枪打炮轰,保密是谈不上了,但这个时候叛军到来,如果内外夹攻,战局将会非常麻烦。

    麻贵一头乱麻,赶紧去找李如松。李司令员仍旧是一脸平静,只说了一句话:

    管他城内城外,敌军若来,就地歼之!

    对方援军很快就兵临城下了,且人数众多,有数万之众,城内的叛军欢欣鼓舞,明军即将败退,胜利唾手可得!

    然而不久之后,他们就亲眼看到了希望地破灭,破灭在李如松的手中。

    麻贵再次大开眼界,在这次战役中,他看到了另一个李如松。

    面对人多势众的敌军,李如松不顾他人地劝阻,亲自上阵。更让麻贵吃惊的是,这位正二品的高级指挥官竟然亲自挥舞马刀,冲锋在前!

    和西方军队不同,中国军队打仗,除了单挑外,指挥官一般不在前列。这是很明智的,中国打仗规模大,人多,死人也多,兵死了可以再招,将军死了没地方找,也没时间换,反正冲锋也不差你一个,所以一般说来,能不冲就不冲。

    明军也不例外,开国时那一班猛人中,除了常遇春出于个人爱好,喜欢当前锋外,别人基本都待在中军。后来的朱棣倒也有这个喜好,很是风光了几回,但自此之后,这一不正常现象基本绝迹,包括戚继光在内。

    但李如松不同,他带头冲锋,那是家庭传统,他爹李成梁从小军官干起,白手起家组建辽东铁骑,一向是领导率先垂范,带头砍人。老子英雄儿好汉,李如松对这项工作也甚感兴趣。

    于是在李如松地带领下,明军向叛军发动了猛攻,但对方估计也是急了眼了,死命抵住明军地冲击后,竟然还能发动反攻。

    毕竟李如松这样的人还是少数,大多数明军都是按月拿工资的,被对方一冲,怕死的难免就往回跑。而此时,李如松又表现出了患难与共的品质——谁也不许跑,但凡逃跑的,都被他的督战队干掉了。他也不甘寂寞,亲手杀了几个退却的士兵(手斩士卒畏缩者)。在凶神恶煞的李如松面前,士兵们终于认定,还是回去打仗的好。

    在明军地顽强阻击下,援军败退而去,城内叛军失去了最后的希望。

    正所谓屋漏偏逢连夜雨,哱拜又发现,经过多日水泡,城池北关部分城墙已经塌陷,防守极其薄弱。

    现在无论是李如松还是哱拜,都已经认定,战争即将结束,只剩下最后的一幕。

    在落幕之前,李如松召开了一次军事会议,讨论下一步的进攻计划。

    在场的人终于达成了一致意见——进攻北关,因为瞎子也看得见,这里将是最好的突破口。

    李如松点了点头,他命令部将萧如薰带兵攻击北关。

    但是接下来,他却下了另一道让所有人大吃一惊的命令:

    全军集合,于北关攻击开始后,总攻南关!

    所有人都认定北关将是主攻地点,所以进攻南关,才是最好地选择。

    兵者,诡道也。

    从那一刻起,麻贵才真正认识了眼前的这个人,这个被称为纨绔子弟的家伙。他知道,此人的能力深不可测,此人的前途不可限量。

    进攻开始了,当所有的叛军都集结在北关,准备玩最后一把命的时候,却听到了背后传来的呐喊声。李如松这次也豁出去了,亲自登云爬墙,坚守了几个月的城池就此被攻陷。

    紧跟在李如松身后的,正是麻贵,看着这个小自己一茬的身影,他已经心服口服,甘愿步其后尘。但他不会想到,五年之后,他真步了李如松的后尘。

    看见明军入城,叛军们慌不择路。要说这哱拜不愧是首领,比小兵反应快得多,一转手就干掉了自己的两个下属,并召集其余叛军,找李如松谈判,大意是说我之所以反叛,是受了这两人的骗,现在看到你入城,已然悔过自新,希望给我和我家人一条活路。

    参考消息

    夫人之功

    萧如熏是宁夏叛乱时,第一个没被拜吓得弃城而逃的守将,而这跟他夫人的支持有莫大的关系。萧如熏的夫人是工部尚书杨兆的女儿,虽然不像戚继光夫人那般勇猛善武,心志却坚。萧如熏在城楼上抵抗,她就在城中的商人那里低价变卖了首饰和值钱的衣物、器皿,以高价购得酒食药品,组织女眷探望兵员和伤员。后来萧如熏得到了封赏,杨氏也被封为诰命夫人,并得到了朝廷为其建造的功德牌坊(为女子设立功德牌坊在历代也极为少见)。

    万历三大征

    李如松想了一下,说:好,放下武器,就饶了你。

    哱拜松了口气,投降了。

    延续几个月的宁夏之乱就此画上了句号,由于其规模巨大,影响深远,史称“万历三大征”之一。当然,关于哱拜的结局,还要交代一句。

    史料上是这样记载的:尽灭拜(哱拜)族。

    这正是李如松的风格。

    投降?早干吗去了?

    参考消息

    活宝儿子

    拜原为宁夏已退休的前任副总兵,跟麻贵是同僚,因为被巡抚党馨长期压制而记恨在心。有一回,他的儿子巧被党馨见个正着,于是给城之后,独自出城投降。了承恩二十大棍。正当承恩看上了一个美貌的平民女子,妄图霸占为妾。不拜伺机报复时,由于党馨克扣军饷,宁夏驻军士兵发生了哗变,拜立刻带兵叛乱。而其子承恩却在李如松攻拜和其余的家人全部自尽,这个活宝则一直被押运到了京城才杀了头,仅比因他而死的父亲拜多活了几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