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粒小说网 > 东晋:我的权臣父亲 > 218.第215章 桓温抱孙

218.第215章 桓温抱孙

作者:我怎么可能是曹贼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一秒记住【谷粒小说网 www.gulixi.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215章 桓温抱孙

    永和十年(公元354年)十月二十,司州,洛阳。

    “无耻!恶心1

    桓温独坐厢房,愤愤不平的拍着桌子。

    他倒不是因为朝廷在给自己的恩旨上耍了心眼,毕竟消息哪能这么快就从建康送来洛阳。

    桓温之所以失态,全是因为一封从长安寄来的家书。

    得知桓熙连纳三女,给自己添了四名继孙,桓温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自己身为一家之主,可在家里却没有半点地位,活得谨小慎微。

    好不容易有乐弘献女,可在听说司马兴男即将前来洛阳的消息,又只得连夜将人送往江陵,交由给郗超代他金屋藏娇。

    别说领进家门,甚至都不敢让司马兴男知道这件事情。

    反观桓熙,在男女之事上,从不受人约束,年少时就曾与父亲争妾,如今则更加肆无忌惮。

    刘美人、郭姜、张玉儿三人,虽无血缘关系,但在辈分上可是正儿八经的祖孙三代。

    而桓熙居然前脚在向朝廷请求册封拓跋寔为代王的情况下,后脚便迫不及待的将拓跋寔的母亲,未来的代国王太后纳入房中。

    种种行迹,实在让桓温既羡慕,又愤慨。

    这份羡慕,桓温只能放在心底,不敢与外人提起。

    如果传到司马兴男的耳朵里,让妻子误以为他对桓熙的妻妾有非分之想,家里非得闹得天翻地覆不可。

    当然,也不是没有值得桓温高兴的事情,桓熙在家书中提到,已经表奏邓羌为弘农太守,将在弘农郡驻扎三万精兵,只此一事,便能让桓温的脸色由阴转晴。

    不仅桓熙有一双慧眼,桓温同样具有识人之明。

    此前与燕国的战斗中,由于楚军骑兵处于绝对的劣势,邓羌并没有得到表现的机会,但桓温如果不是对他的才能推崇备至,也不会将自己仅有的骑兵,全都交给邓羌。

    桓熙在来信中,与桓温解释得很清楚,自己下一步的战略目标,是与苻建争夺代国,不可能在弘农投入太多的精力。

    桓温对此表示理解,毕竟握手慕容英母子这张牌,自然要好好利用。

    苻建当初在苻雄的建议下,制定了北攻南收的战略,重点经营并州南部防线,与其在并州南部碰得头破血流,倒不如经由河套平原,争夺代国的控制权。

    当虞国的主力被迫在北面与桓熙僵持、作战时,这同样能够减轻洛阳所面临的军事压力。

    西晋建国时,司州下辖河南、荥阳、上洛、弘农、河内、河东、平阳、汲郡、魏郡、顿丘、阳平、广平等十二郡。

    在十二郡中,燕国占据了河内、汲郡、魏郡、顿丘、阳平、广平等黄河以北的六郡之地。

    虞国占据了平阳郡,已经河东郡的大部分地区。

    梁国占据了上洛、弘农、以及河东郡的蒲坂、高王等地。

    桓温的楚国实际只占据了河南郡,至于洛阳以东的荥阳郡,桓温为了收缩防线,并未染指,只是派兵守卫成皋,也就是虎牢关。

    荥阳以东,即为兖州,是姚襄的领地。

    姚襄名为晋臣,但有殷浩的前车之鉴,桓温可不敢信任他,宁愿放弃荥阳,作为自己与姚襄之间的缓冲。

    当然了,殷浩会有那般下场,也只能说是自作自受,不能完全归咎于姚襄。

    桓温并不在乎自己的封赏,只要把洛阳经营稳固了,逼迫晋室还于旧都,等到桓温专制朝廷的时候,封王、九锡,都能讨要到手。

    他向建康送去奏表,只在乎两件事情,其一是麾下将佐的封赏,其二则是司州行政区划的调整。

    桓温北伐,先后夺取襄城、颍川、河南三郡,其中,颍川、襄城二郡原本归属豫州,桓温在奏表中请求将颍川、襄城划入司州。

    也许是在给桓温的封赏中动了些小心思,因此,朝廷并没有反对将颍川、襄城二郡并入司州。

    毕竟颍川、襄城是由桓温收复,朝廷也不可能讨要回来。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洛阳及其周边地区人口凋零,譬如鸡肋,既然在对桓温的封赏上面耍了心眼,其余请求,自当应允,否则桓温又如何肯罢休。

    此前上洛郡被桓熙撤销,并入了雍州,如今在桓温夺取洛阳后,又被重新恢复。

    桓家的司州,实际控制河南、上洛、弘农、颍川、襄城五郡,至于桓熙设立的河东郡,则依旧归属雍州。

    五郡之中,上洛、弘农被梁国控制,由梁国官员治理,赋税运往长安。

    毕竟上洛郡本就由桓熙占据,而弘农的百姓又是从关中迁去的。

    剩余河南、颍川、襄城三郡则由楚国控制,赋税由桓温支配。

    长安与洛阳相距七百余里,由于风雪载道,车马难行,司马兴男一行人足足走了半个多月的时间。

    抵达洛阳时,已经是十一月上旬。

    正值寒冬,冷风刺骨,桓温还是很早就来到了城西五里的凉亭等候。

    凉亭里正生着火,可桓温实在坐不住,一直眺望着官道的尽头,可谓望眼欲穿。      桓温不仅思念妻子,同样也盼望着儿孙们。

    跟随司马兴男一道前来洛阳的,除了阿满、香孩儿、如意、阿驹、洛娘等孙辈,还有桓济夫妇。

    桓熙有事不能前往洛阳,谢道韫作为儿媳,本来是要同行,既是照看孩子,也为了拜谒公公,但是却被司马兴男阻止。

    司马兴男倒不是担心闹出什么丑事,她清楚儿媳的为人,更了解自己的丈夫。

    阿满他们好不容易见一趟祖父,不可能只在洛阳住上三五天就回长安,桓温肯定是要留他们共度新年。

    如果谢道韫也跟着去了,桓熙独自在长安,只有侧室相伴,终究还是太过冷清。

    司马兴男身为母亲,自然是事事都为桓熙考虑。

    假使不是可怜老奴在洛阳孤苦伶仃,司马兴男指不定还想与儿子热热闹闹的过个新年,等到年后再启程。

    漫天风雪中,在天地相连的交界线上,黑影若隐若现,不多时,一支骑兵就踏着积雪出现在了桓温的视线之中,领头的便是他的侄儿桓虔。

    桓虔自然也望见了凉亭外的桓温,他派人往司马兴男所在的马车报信,自己则策马而出,奔向凉亭。

    待翻身下马,桓虔在雪地里拜道:

    “侄儿拜见伯父1

    桓温将桓虔扶起,笑道:

    “熙儿在信中盛赞镇恶,说你勇猛矫捷,威震河西鲜卑,不错,不愧是我桓元子的侄儿1

    说着,桓温小声提醒道:

    “我听说你时常冲锋在前,需知战场上刀箭无眼,假若有所闪失,悔之不及。”

    如果是换了别人,桓温当然会鼓励他奋不顾身,哪怕战死沙场,也算死得其所。

    可桓虔毕竟是桓温的亲侄子,桓温不可能将他看做是普通的将领,况且桓熙麾下不缺猛将,哪需要桓虔这般不惜性命的搏杀。

    桓虔终究年少,得到伯父的夸奖,不禁喜上眉梢,至于桓温的提醒,则半点没有放在心上,他道:

    “追随堂兄平定叛乱,既是国事,也是家事。

    “我身为桓氏子弟,为家事出力,尚且惜命,又如何能够激励将士奋战。”

    桓温闻言,双目一亮,他没想到桓虔还能有这般见识,一时之间,不仅心生悔意,早知如此,就应该将桓虔留在自己身边。

    桓熙麾下,有王猛统筹全局,权翼出谋划策,更有邓遐、朱序、桓伊、邓羌、沈劲、谢艾、杨安、石越、桓虔、索苞等将领为之效力。

    而在桓温的帐下,虽然也有郗超、桓冲这样的人才,但总体质量又怎能与桓熙的将佐们相提并论。

    毕竟江南风气并不尚武,士族鄙夷武夫,崇尚清谈。

    如邓遐、朱序、桓伊、桓虔这些本该出现在桓温麾下的大将,都被桓熙提前带去了北方,这也是造成桓温军中缺乏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的主要原因。

    跟随桓温北伐的将领,如应庭、刘泓、袁真、杨亮等人,在桓熙麾下的那些名字面前,也显得黯然失色。

    少数值得称道的,比如荆州顺阳太守薛珍,自矜其勇,桀骜不驯,桓温与他相处很不愉快。

    因此,桓温才三番两次的想要招揽王猛、邓羌为他效力。

    正当桓温与桓虔在雪地中说着话的时候,司马兴男的马车也缓缓行驶过来。

    不等马车停稳,桓温已经抛下桓虔,快步迎了上去。

    司马兴男牵着阿满走下马车,无需祖母提醒,阿满知道眼前就是祖父,赶忙施礼拜道:

    “孙儿拜见祖父1

    这是桓温第一次被人唤作祖父,当初阿满、洛娘被送往江陵的时候,年纪太小,甚至不会说话。

    一声祖父入耳,桓温只觉得浑身上下,连骨头都酥了。

    “好!好!好1

    此时此刻,桓温心中纵有千万种感受,但脱口而出的时候,也只剩了三个好字。

    他赶忙将阿满抱起,唯恐孙儿跪在雪地里受了凉。

    这一抱,可就不愿撒手了。

    桓温看向司马兴男,笑道:

    “公主一路辛苦。”

    下一章在十二点,因为明年没有立春,按照我们这里的说法,就是不适合摆喜酒,所以婚宴都集中在了年前,今天才参加了一场婚礼,所以更新晚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