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玉佩奇缘(强烈求推荐票!)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大明1617
一秒记住【谷粒小说网 www.gulixi.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如果说当年马云涛是被曹新民给骗到了芜湖,不如说是在半推半就之间双方演绎了一场“隆中对”。
从歙县去绸岭按说如果走山道,虽然辛苦,但脚程快的两日、脚程慢的三日也应当能到;如果走水路,则需走新安江下钱塘再沿皖江溯江而上从殷汇入秋浦河,因为绕了一大圈全程至少得十天半月。
在明清两朝,皖南各州府行商区别大抵由交通方式之差异引起。徽州商人多走水路,从新安江下钱塘,在淳安、金华和杭州一线聚集为最;而池州商人也走水路,从秋浦河下皖江,在芜湖、江宁和苏州一线聚集为最。曹新民作为徽池二府交界地带的绸岭商人,两条水路均可利用。
这次为了延揽马云涛,曹新民可以说是煞费苦心,他舍近取远,选择走新安江水道,理由是两点:一是从歙县去绸岭的山道过于险峻,且常有匪盗出没;二是走水道顺路考察一下苏杭两地市场,为下一步扩店做准备,因马云涛最熟悉苏杭市场,故想请马云涛同行,以便随时请教。
马云涛是何等聪明,能看不出其中玄妙,但他却浑然无觉,顺水推舟,卖了曹新民一个人情。
曹新民自是心中暗喜,雇了条私船,一路上顺风顺水。船到淳安,曹新民让船夫靠岸,二人上岸后,曹新民陪马云涛去拜了朱文公祠、海瑞庙和康塘村朱熹亲笔题写的“三瑞堂”。
朱熹这个人很有意思,祖籍是徐州府萧县(今属宿州),后迁居徽州府婺源,出生于福建尤溪。18岁参加建州乡试考取贡生,次年三月入都科举,中王佐榜第五甲第九十名,准勅赐同进士出身。二十二岁考取同安县主簿一职,任满五年,归自同安,不求仕进,主要进行教育和著述活动。隆兴元年(1163年)十月,朱熹应诏入对垂拱殿,向宋孝宗面奏三札,力主抗金,但未获采纳。朝廷任朱熹为国子监武学博士,朱熹辞职不就。乾道五年(1169年),朱熹悟到“中和旧说”之弊,用“敬”和“双修”思想重读程颢、程颐著作,从全新角度独创“中和新说”,从而一举奠定其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划时代地位。宋孝宗乾道七年(1171年)朱熹曾到淳安瀛山书院讲学传道,淳熙元年(1174)朱熹第二次来康塘村,时值阳春,“春笋恕发、蓬实体大、菱子如枕”。对此三异,朱熹认为“草木得气之先者也,和气致祥则动植之物先应焉哉!”是为祥瑞,恰巧,当年康塘村隐士****三个儿子长子守成,次子守引,三子守泽,赴京应试,皆得中进士。洪家集资献银造起新祠宇,特请朱熹题写堂名。朱熹挥笔写下“三瑞堂”三字,并附之以联“三瑞呈祥龙变化,百琴协韵凤来仪”。
横看成岭侧成峰,在不同的人眼里,看问题的关注点也不同。马云涛敬重朱熹,不仅仅因其是徽州同乡,也不仅仅因为推崇其“中和”新理学,更重要的是钦慕其淡泊功名、致力儒学的大家风范。而曹新民则以三瑞堂预示吉兆,自也兴味盎然。就在二人从三瑞堂出来时,不期在院子门口遇到了一个女子,只见这个女子上身着一袭红呢地三蓝绣花蝶纹对襟褂,下身穿大红蝴蝶纹暗花绸百褶裙,正从一辆轿车上下来。两两相遇,只见她一双明丽的眼睛足可望穿秋水。年龄约莫二十来岁,应是大户人家小姐。曹新民与她四眼相对,这女子不禁脸颊绯红,赶忙低下头,从旁边匆匆绕过,直接进了三瑞堂。马云涛拉了曹新民道:“咱们快些走吧,此地不宜久留!”
曹新民依依不舍,不住回头,想再看看那女子,但转眼之间,惊鸿一瞥,那女子早已不见。曹新民不觉有些怅惘。
马云涛笑道:“曹掌柜,今年青春几何?可有妻室?”
曹新民似若罔闻,直到马云涛大声连问三遍,他才幡然梦醒,忙回道:“小弟二十有三!家中尚无妻室!”
马云涛“哦!”了一声道,“年轻人志在四方,何患无妻?”
曹新民不觉暗自心惊,心想,自己并不是个浪浮之人,今天怎么如此失态,直叫人惭愧!大丈夫当先以事业为重,事业未就,何以家为?
就在曹新民深深自责之际,突然听见身后有一女子声音传来,“先生留步!可曾遗失物品?”
曹新民和马云涛双双转身来看,竟然是刚才那女子得随身丫鬟,看她手上拿了个玉佩。曹新民忙摸了一下腰间,发现自己腰间玉佩竟然什么时候不见了。他忙过去查看,一看正是自己的玉佩。忙双手作揖道”多谢大姐,正是在下随身玉佩!“
丫鬟看来只有十三四岁,小姑娘不经莞尔一笑道”我哪做得了先生的大姐!是我家小姐方才进院拾得,她猜测应是先生随身饰物,叫我急忙追过来还给先生!“
曹新民忙道:”敢问姑娘芳名?小姐现在何处?我当当面致谢!“
小姑娘答道:”你叫我小雨吧,我家小姐现在在院子里!不过物归原主,自是本份,你不必当面致谢了!“
曹新民道:“这是我祖传玉佩,失而复得,岂能不当面致谢!”说着就要随小雨返回三瑞堂去面谢小姐。
马云涛过来一把拽住曹新民道:“曹掌柜,咱们长途慢慢,不好耽搁啊!”曹新民无奈地望着小雨,小雨噗次一声又笑了:“我说不必吗!你们快些赶路吧!”
曹新民一边很不情愿地被马云涛拽着离开三瑞堂,一边急忙向小雨问道:“我是芜湖碧云茶庄的曹新民,请教你家小姐芳名?一边他日重逢,定当致谢!”小雨笑而不答。
曹新民急了,“有劳姑娘了!”
小雨转身进院子,身后飘来三个字:“刘苏馨!”
如果说当年马云涛是被曹新民给骗到了芜湖,不如说是在半推半就之间双方演绎了一场“隆中对”。
从歙县去绸岭按说如果走山道,虽然辛苦,但脚程快的两日、脚程慢的三日也应当能到;如果走水路,则需走新安江下钱塘再沿皖江溯江而上从殷汇入秋浦河,因为绕了一大圈全程至少得十天半月。
在明清两朝,皖南各州府行商区别大抵由交通方式之差异引起。徽州商人多走水路,从新安江下钱塘,在淳安、金华和杭州一线聚集为最;而池州商人也走水路,从秋浦河下皖江,在芜湖、江宁和苏州一线聚集为最。曹新民作为徽池二府交界地带的绸岭商人,两条水路均可利用。
这次为了延揽马云涛,曹新民可以说是煞费苦心,他舍近取远,选择走新安江水道,理由是两点:一是从歙县去绸岭的山道过于险峻,且常有匪盗出没;二是走水道顺路考察一下苏杭两地市场,为下一步扩店做准备,因马云涛最熟悉苏杭市场,故想请马云涛同行,以便随时请教。
马云涛是何等聪明,能看不出其中玄妙,但他却浑然无觉,顺水推舟,卖了曹新民一个人情。
曹新民自是心中暗喜,雇了条私船,一路上顺风顺水。船到淳安,曹新民让船夫靠岸,二人上岸后,曹新民陪马云涛去拜了朱文公祠、海瑞庙和康塘村朱熹亲笔题写的“三瑞堂”。
朱熹这个人很有意思,祖籍是徐州府萧县(今属宿州),后迁居徽州府婺源,出生于福建尤溪。18岁参加建州乡试考取贡生,次年三月入都科举,中王佐榜第五甲第九十名,准勅赐同进士出身。二十二岁考取同安县主簿一职,任满五年,归自同安,不求仕进,主要进行教育和著述活动。隆兴元年(1163年)十月,朱熹应诏入对垂拱殿,向宋孝宗面奏三札,力主抗金,但未获采纳。朝廷任朱熹为国子监武学博士,朱熹辞职不就。乾道五年(1169年),朱熹悟到“中和旧说”之弊,用“敬”和“双修”思想重读程颢、程颐著作,从全新角度独创“中和新说”,从而一举奠定其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划时代地位。宋孝宗乾道七年(1171年)朱熹曾到淳安瀛山书院讲学传道,淳熙元年(1174)朱熹第二次来康塘村,时值阳春,“春笋恕发、蓬实体大、菱子如枕”。对此三异,朱熹认为“草木得气之先者也,和气致祥则动植之物先应焉哉!”是为祥瑞,恰巧,当年康塘村隐士****三个儿子长子守成,次子守引,三子守泽,赴京应试,皆得中进士。洪家集资献银造起新祠宇,特请朱熹题写堂名。朱熹挥笔写下“三瑞堂”三字,并附之以联“三瑞呈祥龙变化,百琴协韵凤来仪”。
横看成岭侧成峰,在不同的人眼里,看问题的关注点也不同。马云涛敬重朱熹,不仅仅因其是徽州同乡,也不仅仅因为推崇其“中和”新理学,更重要的是钦慕其淡泊功名、致力儒学的大家风范。而曹新民则以三瑞堂预示吉兆,自也兴味盎然。就在二人从三瑞堂出来时,不期在院子门口遇到了一个女子,只见这个女子上身着一袭红呢地三蓝绣花蝶纹对襟褂,下身穿大红蝴蝶纹暗花绸百褶裙,正从一辆轿车上下来。两两相遇,只见她一双明丽的眼睛足可望穿秋水。年龄约莫二十来岁,应是大户人家小姐。曹新民与她四眼相对,这女子不禁脸颊绯红,赶忙低下头,从旁边匆匆绕过,直接进了三瑞堂。马云涛拉了曹新民道:“咱们快些走吧,此地不宜久留!”
曹新民依依不舍,不住回头,想再看看那女子,但转眼之间,惊鸿一瞥,那女子早已不见。曹新民不觉有些怅惘。
马云涛笑道:“曹掌柜,今年青春几何?可有妻室?”
曹新民似若罔闻,直到马云涛大声连问三遍,他才幡然梦醒,忙回道:“小弟二十有三!家中尚无妻室!”
马云涛“哦!”了一声道,“年轻人志在四方,何患无妻?”
曹新民不觉暗自心惊,心想,自己并不是个浪浮之人,今天怎么如此失态,直叫人惭愧!大丈夫当先以事业为重,事业未就,何以家为?
就在曹新民深深自责之际,突然听见身后有一女子声音传来,“先生留步!可曾遗失物品?”
曹新民和马云涛双双转身来看,竟然是刚才那女子得随身丫鬟,看她手上拿了个玉佩。曹新民忙摸了一下腰间,发现自己腰间玉佩竟然什么时候不见了。他忙过去查看,一看正是自己的玉佩。忙双手作揖道”多谢大姐,正是在下随身玉佩!“
丫鬟看来只有十三四岁,小姑娘不经莞尔一笑道”我哪做得了先生的大姐!是我家小姐方才进院拾得,她猜测应是先生随身饰物,叫我急忙追过来还给先生!“
曹新民忙道:”敢问姑娘芳名?小姐现在何处?我当当面致谢!“
小姑娘答道:”你叫我小雨吧,我家小姐现在在院子里!不过物归原主,自是本份,你不必当面致谢了!“
曹新民道:“这是我祖传玉佩,失而复得,岂能不当面致谢!”说着就要随小雨返回三瑞堂去面谢小姐。
马云涛过来一把拽住曹新民道:“曹掌柜,咱们长途慢慢,不好耽搁啊!”曹新民无奈地望着小雨,小雨噗次一声又笑了:“我说不必吗!你们快些赶路吧!”
曹新民一边很不情愿地被马云涛拽着离开三瑞堂,一边急忙向小雨问道:“我是芜湖碧云茶庄的曹新民,请教你家小姐芳名?一边他日重逢,定当致谢!”小雨笑而不答。
曹新民急了,“有劳姑娘了!”
小雨转身进院子,身后飘来三个字:“刘苏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