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藤明月讲的第四个故事:黑胡同 (2)
推荐阅读:
一秒记住【谷粒小说网 www.gulixi.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老塑匠说:“此物称白膏水,为古时留下的禁方,等到什么时候装满这个葫芦,什么时候为师就要走了,不过现在言之尚早,还不知要多少年才能成功,你切记不可对外人提及,否则祸事不远。”
藤淮安连忙答应:“师傅放心,徒弟绝不敢声张出去。”
师徒两个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可流寇四处作乱抢掠,营中贼兵少说有数万之众,人多了眼杂,天底下又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事难保不被外人知晓,有一次让一个贼兵小头目撞见,他发现这老塑匠夜里用大锅煮那白色膏泥,不知在搞什么名堂,把这事跟别人一讲,一传十,十传百,最后一直传到了张献忠的耳朵里。
张献忠与李自成带领的农民军,是明末最大的两股流寇,前者扰乱长江流域,后者攻略黄河流域,官兵对其闻风丧胆,乃是朝廷的心腹之患,其中张献忠尤以多谋好杀著称,多谋是心机很深,喜怒无常,对谁都不信任,好杀是指心狠手辣,他闻知营中老塑匠形迹可疑,认定是个妖人,便让部下将这师徒二人擒到帐中,打算问出底细,然后推出去砍了。
老塑匠和藤淮安毫无准备,正在营中搬草喂马,忽然闯来一群如狼似虎的贼兵,不由分说把二人绳捆索绑,拉到中军帐内。
两人倒绑双手,跪在地上,藤淮安偷眼观瞧,就见帐下兵将各持兵刃,杀气腾腾,帐中虎皮交椅上坐着一位大王,那人又高又瘦,额宽颌细,脸色发黄,一尺多长的胡须在胸前飘洒,头上戴顶红缨毡帽,背后披着玄色斗篷,鹰视狼顾,不怒自威。
藤淮安在农民军中时间不短了,却只是一个小卒,从没见过张献忠的面,可是一看这架势,也不难猜出帐中这位的身份,除了被民间称为“黄虎”的张献忠,还能是谁?想不出大王为什么突然拿下他和老塑匠,料来是凶多吉少。
果然有个头目上前陈情,向张献忠禀告原委,指责老塑匠是个妖人,在军中形迹鬼祟,其心必异,可杀不可留,应该把这师徒两个,一并推到帐前斩首,再把脑袋挂在旗杆子上示众三天。
那时好几个省持续大旱,饿殍遍野,百姓易子而食,朝廷要抵御山海关外的八旗铁甲,对内不断加税征饷,刮尽了民脂民膏也还不够,国库里又哪有多余的银子赈灾,所以有人造起反来,向来一呼百应,不过这类农民起义大多是乌合之众,往往是朝起夕灭,张献忠率领的农民军也是其中之一,他原本出身草莽,揭竿起义后率部转战南北,虽然渐渐成了气候,却始终对民间那些妖术心存顾忌。
以前的民众对这些迷信之事听风就是雨,昔日汉高祖斩白蛇赋大风,才打下了江山社稷,老百姓都相信汉高祖刘邦斩过白蛇,是真龙天子下凡,不管刘邦斩过白蛇的事是真是假,倘若没有这个传说,老百姓们未必会这么拥戴他,正所谓“防民之口胜于防川”,因此张献忠最怕营中有人散布妖言邪说,扰乱军心,他也没耐烦刨根问底追究下去,只想立刻砍了老塑匠师徒的脑袋,来个杀一儆百,当即一挥手,命手下速将这两人推到大帐前开刀问斩。
藤淮安霎时间万念俱灰,砍下他和老塑匠两颗脑袋,在张献忠看来还不如蹍死两只臭虫,哪有分辩讨饶的余地,却是命不该绝,此时义军前锋正与官兵恶战,结果中了官兵埋伏,折损了不少人马,从阵前败逃下来的几员将领,跪着爬进帐来请张献忠恕罪。
张献忠闻报勃然大怒,他好杀成性,拽出刀来要砍那几个将领,可巧张献忠的爱妾从后帐出来劝阻,这一刀挥过,竟把爱妾的人头砍了下来。
此妾貌美如仙,除了通晓音律能歌善舞,也懂些兵法,可以跨马抡刀挽弓射箭,张献忠对她格外宠爱,常令其在帐中随侍,还准许跟着谈论军情。
张献忠恼恨前锋不能取胜,反损兵挫锐,没想到自己一怒之下,却把这爱妾误杀了,阴沉的脸上立时布满了杀机,揪住跪在帐中的将领抡刀便砍。
藤淮安就跪在其中,张献忠一刀一个砍过来,眼瞅着他也要人头落地了,忽听那老塑匠开口说道:“大王是做大事的豪杰,岂不知异人当有异术,老朽不才,有禁方可以让死人活转。”
张献忠半信半疑,停下刀来不再杀人,让老塑匠设法救活他的爱妾,救得活还则罢了,救不活当寸磔而死,当年闯王高迎祥中伏被官军擒获,押解到北京城中,便死在磔刑之下,千刀万剐死得惨不可言,倘若老塑匠言语不实,他就把这师徒两人剁成肉馅,扔出去喂了野狗。
老塑匠恳求张献忠留下藤淮安做帮手,将尸身和人头置于空帐之中,以便施术救人,张献忠也都一一应允。
藤淮安万没想到老塑匠还有这等手段,起死回生之事谈何容易?毕竟这个女子身首两分,哪里还救得回来?
此刻性命悬于一线,藤淮安也不便多问,只好帮着老塑匠,把那女子的尸身与头颅接合,就见老塑匠从葫芦里倒出些白膏泥,抹到女尸脖颈上,到夜里但听这女子喉咙中发出声响,渐渐有了呼吸,转天早上,已能下地行走,又过了两天,擦去她脖子上的白色膏泥,仅留下一条极细的红痕,看得藤淮安目瞪口呆。
一时间满营哄传,都称老塑匠是神仙,纵然是扁鹊华佗再世,也未必有此本事,张献忠同样喜出望外,对这师徒两个刮目相看,不但免了死罪,还扬言等他将来得了天下,就封老塑匠为国师。
张献忠有个亲信将领,出生入死跟随他许多年,当天攻城时被明军炮火打中,腹破肠流,抬回营中等死。张献忠让兵卒把这贼将抬到老塑匠帐内,命其再次施术救人。
藤淮安看那贼将伤得极重,肚肠子拖在外边,颜色都发青了,口鼻中出来的气多,进去的气少,随时都可能死掉,然而老塑匠却呆坐着无动于衷。
藤淮安不解地问道:“师傅,你是要先等这位将军死了,才能施展手段救他性命?”
老塑匠面带愁容,叹了口气,从怀中取出一卷古册,说道:“徒儿,你我缘分已尽,临别之时,我也不再隐瞒,我本出在隋唐乱世,道号黑胡同,隐于门岭求真多年,又在深山仙村中盗得一卷奇书,从此隐姓埋名藏身在世间习练,指望炼出白膏水以成大道,平时只因道骨不足,埋没多年未曾脱体,身怀异术也从来不能施展,如今被逼无奈,使出起死回生的禁方,触了鬼神之忌,唯有遁隐荒山再不出世,我看那张献忠贪杀成性,也是天道所忌,此时虽然势大,却迟早有不测之忧,而且此人没有容人之量,稍后定会动手杀害你我二人,那时我自有理会,你不管看见什么听到什么,都不要惊慌。为师别无他物,只有这卷古书,尽载神异之术,你留在身边好生收着,今后若能学得一些皮毛,也必然有用得着的地方,只是千万记住,古卷最后一页图中描绘的深山凶险异常,不要试图去找那个地方,以免引来杀身之祸。”
藤淮安听师傅言下之意,竟是后会无期,他与老塑匠相处已久,又蒙受大恩尚未报答,不由得垂下泪来,恭恭敬敬接过那卷古册放在怀中,然后拜倒于地,给师傅磕了几个头。
却说张献忠等了半天没有消息,派人过去察看,发现那贼将横尸就地,血都流尽了,老塑匠师徒则在旁边说话,根本没有动手救人。
张献忠得知此事,不禁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命手下传来老塑匠师徒,并在帐外埋伏下刀斧手,等那二人踏进帐来,听得号令一拥而上,把这师徒两个大卸八块。
不多时,有手下把师徒两个带到帐内,张献忠假意请二人落座,问老塑匠道:“仙师因何不救我那兄弟?”
老塑匠坐在椅子上说:“八大王有所不知,凡是杀害无辜性命之辈,皆为天道难容,这等人救不活了。”
藤淮安坐在一旁,听师傅敢直言顶撞张献忠,暗想那张献忠是何等人,平白无故也会瞪起眼来宰杀活人,如今这条小命是快保不住了,他自知大事不好,手心里捏出了两把冷汗。
张献忠闻言,仰天大笑了几声,说道:“仙师何出此言?天底下多有那不仁不义不忠不孝之人,比之猪狗也是不如,吾杀此辈实为替天行道,只恨杀得还不够多嘞……”又冷笑道:“莫非仙师是舍不得那葫芦里的秘药?”说到这,脸往下一沉,突然拍案而起:“众儿郎何在,还不与我把这两个妖人砍了!”
事先在帐外埋伏的贼兵,包子馅般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听得张献忠发出号令,便齐声呐喊,刀枪并举冲进帐来,要当场将这两人乱刃分尸,这时帐内怪风忽起,灯烛暗淡无光,藤淮安发觉自己身旁的座位上原本坐着老塑匠,此刻却有一物高踞,如黑山一座,碧目似电,盯视众人。
此物两耳上耸,遍体蒙茸,竟是一只体形无比巨大的黑狐,看样子一口就能吃下一个活人,众兵将骇得个个面如土色体似筛糠,半截身子犹如掉进冰窟窿里,把不住的寒战,只剩下一个抖字,谁也不能上前半步,等到这阵怪风过后,大帐内早已不见了老塑匠师徒二人,张献忠派兵把各处都搜遍了,也是踪迹全无。
下老猫
藤淮安在帐中吓得魂不附体,当时眼前一黑,什么也不知道了,等渺渺茫茫间醒转过来,发现自己置身在一片荒山之中,摸了摸怀中那卷古册还在,心中一阵怅然一阵惊恐,一步步走到山外,遇到路人一打听,才知离了张献忠大营已远,于是寻觅道路,返回故里。
事后藤淮安听到外面传言,有说老塑匠是位仙家,也有说他是个妖怪,甚至有好事的人编了老神仙传,说张献忠率领的义军里有个老头,砍掉脑袋的死人也能以术接活,就这么传来传去,几乎没有人知道原本的真相。
唯独藤淮安心里清楚,起义军中的“老塑匠”,原是隋唐时的一只黑狐,曾在门岭某个古村里,盗得一卷奇书,逃出来之后躲在世间,常年于寺庙里以塑造泥胎神像为生,想把白膏水炼药服食得个正果,一旦露出原形,它就前功尽废再也变不成人了,直到被起义军胁迫,才不得不显出真身逃遁。
藤淮安同老塑匠师徒一场,蒙其救命赐书,得以保全性命回到家乡,心里是感慨万千,却不便对任何人提及这番遭遇,途中也不敢去看那卷古册,一路避开贼兵,有惊无险地回到家中。
藤淮安一年前在战乱中下落不明,家里人和街坊四邻都以为他早就死了,此时见他安然无恙地回来,皆是又惊又喜,邻里纷纷向其父藤员外道贺。
藤员外摆酒给藤淮安压惊,夜里宾客散去,就剩父子两个,提及这一年多的遭遇,藤淮安家训甚严,不敢对其父隐瞒,当下从贼兵如何屠城,他如何被老塑匠搭救,直到逃离义军大营的经过,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
藤员外听罢经过,惊出一身冷汗,要来那卷古册翻看,见尽是方外异术,他以为藤淮安年轻不识厉害,不管是不是出于无奈,毕竟在流寇军中一年有余,被官府知道了,全家都得被抓去砍头,连祖坟都得给刨了,还有这卷古册,是那黑狐盗来的东西,留着迟早是个祸害,当即命家人点了盆火,扔进去加以焚毁,又让藤淮安到外省亲戚家躲几年,到了那边闭起门来安心读书,不可外出半步,免得引来杀身之厄。
藤淮安见父亲烧了那卷古册,忙到火盆里抢出来,却烧得仅剩下最后两页了,无奈之余,只得仔细装裱了,藏在身边做个念想。
藤员外见古书烧得仅剩最后两页了,又没什么文字,只有两幅图画,留下来没什么用,也就没再为难藤淮安,但事不宜迟,迟则生变,转天便命家人,把藤淮安送到外省亲戚家去住。
老塑匠说:“此物称白膏水,为古时留下的禁方,等到什么时候装满这个葫芦,什么时候为师就要走了,不过现在言之尚早,还不知要多少年才能成功,你切记不可对外人提及,否则祸事不远。”
藤淮安连忙答应:“师傅放心,徒弟绝不敢声张出去。”
师徒两个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可流寇四处作乱抢掠,营中贼兵少说有数万之众,人多了眼杂,天底下又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事难保不被外人知晓,有一次让一个贼兵小头目撞见,他发现这老塑匠夜里用大锅煮那白色膏泥,不知在搞什么名堂,把这事跟别人一讲,一传十,十传百,最后一直传到了张献忠的耳朵里。
张献忠与李自成带领的农民军,是明末最大的两股流寇,前者扰乱长江流域,后者攻略黄河流域,官兵对其闻风丧胆,乃是朝廷的心腹之患,其中张献忠尤以多谋好杀著称,多谋是心机很深,喜怒无常,对谁都不信任,好杀是指心狠手辣,他闻知营中老塑匠形迹可疑,认定是个妖人,便让部下将这师徒二人擒到帐中,打算问出底细,然后推出去砍了。
老塑匠和藤淮安毫无准备,正在营中搬草喂马,忽然闯来一群如狼似虎的贼兵,不由分说把二人绳捆索绑,拉到中军帐内。
两人倒绑双手,跪在地上,藤淮安偷眼观瞧,就见帐下兵将各持兵刃,杀气腾腾,帐中虎皮交椅上坐着一位大王,那人又高又瘦,额宽颌细,脸色发黄,一尺多长的胡须在胸前飘洒,头上戴顶红缨毡帽,背后披着玄色斗篷,鹰视狼顾,不怒自威。
藤淮安在农民军中时间不短了,却只是一个小卒,从没见过张献忠的面,可是一看这架势,也不难猜出帐中这位的身份,除了被民间称为“黄虎”的张献忠,还能是谁?想不出大王为什么突然拿下他和老塑匠,料来是凶多吉少。
果然有个头目上前陈情,向张献忠禀告原委,指责老塑匠是个妖人,在军中形迹鬼祟,其心必异,可杀不可留,应该把这师徒两个,一并推到帐前斩首,再把脑袋挂在旗杆子上示众三天。
那时好几个省持续大旱,饿殍遍野,百姓易子而食,朝廷要抵御山海关外的八旗铁甲,对内不断加税征饷,刮尽了民脂民膏也还不够,国库里又哪有多余的银子赈灾,所以有人造起反来,向来一呼百应,不过这类农民起义大多是乌合之众,往往是朝起夕灭,张献忠率领的农民军也是其中之一,他原本出身草莽,揭竿起义后率部转战南北,虽然渐渐成了气候,却始终对民间那些妖术心存顾忌。
以前的民众对这些迷信之事听风就是雨,昔日汉高祖斩白蛇赋大风,才打下了江山社稷,老百姓都相信汉高祖刘邦斩过白蛇,是真龙天子下凡,不管刘邦斩过白蛇的事是真是假,倘若没有这个传说,老百姓们未必会这么拥戴他,正所谓“防民之口胜于防川”,因此张献忠最怕营中有人散布妖言邪说,扰乱军心,他也没耐烦刨根问底追究下去,只想立刻砍了老塑匠师徒的脑袋,来个杀一儆百,当即一挥手,命手下速将这两人推到大帐前开刀问斩。
藤淮安霎时间万念俱灰,砍下他和老塑匠两颗脑袋,在张献忠看来还不如蹍死两只臭虫,哪有分辩讨饶的余地,却是命不该绝,此时义军前锋正与官兵恶战,结果中了官兵埋伏,折损了不少人马,从阵前败逃下来的几员将领,跪着爬进帐来请张献忠恕罪。
张献忠闻报勃然大怒,他好杀成性,拽出刀来要砍那几个将领,可巧张献忠的爱妾从后帐出来劝阻,这一刀挥过,竟把爱妾的人头砍了下来。
此妾貌美如仙,除了通晓音律能歌善舞,也懂些兵法,可以跨马抡刀挽弓射箭,张献忠对她格外宠爱,常令其在帐中随侍,还准许跟着谈论军情。
张献忠恼恨前锋不能取胜,反损兵挫锐,没想到自己一怒之下,却把这爱妾误杀了,阴沉的脸上立时布满了杀机,揪住跪在帐中的将领抡刀便砍。
藤淮安就跪在其中,张献忠一刀一个砍过来,眼瞅着他也要人头落地了,忽听那老塑匠开口说道:“大王是做大事的豪杰,岂不知异人当有异术,老朽不才,有禁方可以让死人活转。”
张献忠半信半疑,停下刀来不再杀人,让老塑匠设法救活他的爱妾,救得活还则罢了,救不活当寸磔而死,当年闯王高迎祥中伏被官军擒获,押解到北京城中,便死在磔刑之下,千刀万剐死得惨不可言,倘若老塑匠言语不实,他就把这师徒两人剁成肉馅,扔出去喂了野狗。
老塑匠恳求张献忠留下藤淮安做帮手,将尸身和人头置于空帐之中,以便施术救人,张献忠也都一一应允。
藤淮安万没想到老塑匠还有这等手段,起死回生之事谈何容易?毕竟这个女子身首两分,哪里还救得回来?
此刻性命悬于一线,藤淮安也不便多问,只好帮着老塑匠,把那女子的尸身与头颅接合,就见老塑匠从葫芦里倒出些白膏泥,抹到女尸脖颈上,到夜里但听这女子喉咙中发出声响,渐渐有了呼吸,转天早上,已能下地行走,又过了两天,擦去她脖子上的白色膏泥,仅留下一条极细的红痕,看得藤淮安目瞪口呆。
一时间满营哄传,都称老塑匠是神仙,纵然是扁鹊华佗再世,也未必有此本事,张献忠同样喜出望外,对这师徒两个刮目相看,不但免了死罪,还扬言等他将来得了天下,就封老塑匠为国师。
张献忠有个亲信将领,出生入死跟随他许多年,当天攻城时被明军炮火打中,腹破肠流,抬回营中等死。张献忠让兵卒把这贼将抬到老塑匠帐内,命其再次施术救人。
藤淮安看那贼将伤得极重,肚肠子拖在外边,颜色都发青了,口鼻中出来的气多,进去的气少,随时都可能死掉,然而老塑匠却呆坐着无动于衷。
藤淮安不解地问道:“师傅,你是要先等这位将军死了,才能施展手段救他性命?”
老塑匠面带愁容,叹了口气,从怀中取出一卷古册,说道:“徒儿,你我缘分已尽,临别之时,我也不再隐瞒,我本出在隋唐乱世,道号黑胡同,隐于门岭求真多年,又在深山仙村中盗得一卷奇书,从此隐姓埋名藏身在世间习练,指望炼出白膏水以成大道,平时只因道骨不足,埋没多年未曾脱体,身怀异术也从来不能施展,如今被逼无奈,使出起死回生的禁方,触了鬼神之忌,唯有遁隐荒山再不出世,我看那张献忠贪杀成性,也是天道所忌,此时虽然势大,却迟早有不测之忧,而且此人没有容人之量,稍后定会动手杀害你我二人,那时我自有理会,你不管看见什么听到什么,都不要惊慌。为师别无他物,只有这卷古书,尽载神异之术,你留在身边好生收着,今后若能学得一些皮毛,也必然有用得着的地方,只是千万记住,古卷最后一页图中描绘的深山凶险异常,不要试图去找那个地方,以免引来杀身之祸。”
藤淮安听师傅言下之意,竟是后会无期,他与老塑匠相处已久,又蒙受大恩尚未报答,不由得垂下泪来,恭恭敬敬接过那卷古册放在怀中,然后拜倒于地,给师傅磕了几个头。
却说张献忠等了半天没有消息,派人过去察看,发现那贼将横尸就地,血都流尽了,老塑匠师徒则在旁边说话,根本没有动手救人。
张献忠得知此事,不禁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命手下传来老塑匠师徒,并在帐外埋伏下刀斧手,等那二人踏进帐来,听得号令一拥而上,把这师徒两个大卸八块。
不多时,有手下把师徒两个带到帐内,张献忠假意请二人落座,问老塑匠道:“仙师因何不救我那兄弟?”
老塑匠坐在椅子上说:“八大王有所不知,凡是杀害无辜性命之辈,皆为天道难容,这等人救不活了。”
藤淮安坐在一旁,听师傅敢直言顶撞张献忠,暗想那张献忠是何等人,平白无故也会瞪起眼来宰杀活人,如今这条小命是快保不住了,他自知大事不好,手心里捏出了两把冷汗。
张献忠闻言,仰天大笑了几声,说道:“仙师何出此言?天底下多有那不仁不义不忠不孝之人,比之猪狗也是不如,吾杀此辈实为替天行道,只恨杀得还不够多嘞……”又冷笑道:“莫非仙师是舍不得那葫芦里的秘药?”说到这,脸往下一沉,突然拍案而起:“众儿郎何在,还不与我把这两个妖人砍了!”
事先在帐外埋伏的贼兵,包子馅般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听得张献忠发出号令,便齐声呐喊,刀枪并举冲进帐来,要当场将这两人乱刃分尸,这时帐内怪风忽起,灯烛暗淡无光,藤淮安发觉自己身旁的座位上原本坐着老塑匠,此刻却有一物高踞,如黑山一座,碧目似电,盯视众人。
此物两耳上耸,遍体蒙茸,竟是一只体形无比巨大的黑狐,看样子一口就能吃下一个活人,众兵将骇得个个面如土色体似筛糠,半截身子犹如掉进冰窟窿里,把不住的寒战,只剩下一个抖字,谁也不能上前半步,等到这阵怪风过后,大帐内早已不见了老塑匠师徒二人,张献忠派兵把各处都搜遍了,也是踪迹全无。
下老猫
藤淮安在帐中吓得魂不附体,当时眼前一黑,什么也不知道了,等渺渺茫茫间醒转过来,发现自己置身在一片荒山之中,摸了摸怀中那卷古册还在,心中一阵怅然一阵惊恐,一步步走到山外,遇到路人一打听,才知离了张献忠大营已远,于是寻觅道路,返回故里。
事后藤淮安听到外面传言,有说老塑匠是位仙家,也有说他是个妖怪,甚至有好事的人编了老神仙传,说张献忠率领的义军里有个老头,砍掉脑袋的死人也能以术接活,就这么传来传去,几乎没有人知道原本的真相。
唯独藤淮安心里清楚,起义军中的“老塑匠”,原是隋唐时的一只黑狐,曾在门岭某个古村里,盗得一卷奇书,逃出来之后躲在世间,常年于寺庙里以塑造泥胎神像为生,想把白膏水炼药服食得个正果,一旦露出原形,它就前功尽废再也变不成人了,直到被起义军胁迫,才不得不显出真身逃遁。
藤淮安同老塑匠师徒一场,蒙其救命赐书,得以保全性命回到家乡,心里是感慨万千,却不便对任何人提及这番遭遇,途中也不敢去看那卷古册,一路避开贼兵,有惊无险地回到家中。
藤淮安一年前在战乱中下落不明,家里人和街坊四邻都以为他早就死了,此时见他安然无恙地回来,皆是又惊又喜,邻里纷纷向其父藤员外道贺。
藤员外摆酒给藤淮安压惊,夜里宾客散去,就剩父子两个,提及这一年多的遭遇,藤淮安家训甚严,不敢对其父隐瞒,当下从贼兵如何屠城,他如何被老塑匠搭救,直到逃离义军大营的经过,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
藤员外听罢经过,惊出一身冷汗,要来那卷古册翻看,见尽是方外异术,他以为藤淮安年轻不识厉害,不管是不是出于无奈,毕竟在流寇军中一年有余,被官府知道了,全家都得被抓去砍头,连祖坟都得给刨了,还有这卷古册,是那黑狐盗来的东西,留着迟早是个祸害,当即命家人点了盆火,扔进去加以焚毁,又让藤淮安到外省亲戚家躲几年,到了那边闭起门来安心读书,不可外出半步,免得引来杀身之厄。
藤淮安见父亲烧了那卷古册,忙到火盆里抢出来,却烧得仅剩下最后两页了,无奈之余,只得仔细装裱了,藏在身边做个念想。
藤员外见古书烧得仅剩最后两页了,又没什么文字,只有两幅图画,留下来没什么用,也就没再为难藤淮安,但事不宜迟,迟则生变,转天便命家人,把藤淮安送到外省亲戚家去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