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生意经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大明1617
一秒记住【谷粒小说网 www.gulixi.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怎么能赚这么多,老黄家在城里十多年了,听说每年也才只赚十多两银子,你这怎么可能一个月比人家一年赚的银子还多。”余氏还是很怀疑,不过质疑的语气依旧弱了很多。
正常的开店是赚不了这么多的银子,方屠户在街上十多年了,每年也只能剩下十多两银子,近几年加上秦氏的摊子才额外多了几两银子的富余。
可是方红梅不一样啊,她几乎是垄断了城西所有的生意,有些人是看上她送的汤了,有些人喜欢吃她花样百出的酱菜,更多的人是喜欢沈记包子铺的味道,方红梅开店的最大依靠。
嫁给沈家贤以后方红梅一个人呆的时间居多,做事也方便了许多,研究印象中的十三香和味精也开始慢慢进行,几十种香料都是几斤几斤的往
家里买,花费了不少银子,试了上千种的配方,最后才研究出味道比较好的十三香,而且她现在还能游刃有余的配置出各种口味的十三香,来调制不同的味道。
至于味精就简单多了,她以前看了一个自制味精的帖子,大概印象还有,知道材料配比,调制出来的味道不算很好,但是胜在健康,味道也还不错,加在这些没有任何污染的饭菜里面足够了。
至于为什么不买调料而卖包子,方红梅有自己的主意,她以前在家很少碰这一类的东西,因为她不能突然转性的太厉害,嫁给沈家贤以后她的
研究也只能小出成果,不然外人会怀疑为什么她能短短一年之内就把十三香研究出来,要知道这时候虽然极少有人会在调料上下功夫但毕竟还
是有人在研究这个的,方红梅做十三香是借鉴了中国几千年的成果,自然是不能用这个大出风头,再说了,有张京这个定时炸弹在,方红梅也不敢太过招摇。
而且这时候吃饭都是极节省的农民,平日里的调料无非是油盐酱醋,她的调料那么贵,市场太小,真能能买的起的肯定是那些大户人家或者店
里,若真是被哪个人看上眼了,要配方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红楼梦里面都能有人为几把扇子倾家荡产,她这个配方就更不用说了。
把这些调料放到包子里就安全多了,她的包子味道好,别人只能认为她厉害,调味好,用量足,再加上她本身在家也是经常呆在厨房的,厨艺好无可厚非。
现在她的生意越来越好,不管多少人是为了她免费送的热汤、酱菜或者孔师傅的故事,最主要的一点是她的包子,能让人念念不忘的包子才是这家店立足的根本。
除了味道,还有一处也是方红梅能赚钱的关键,材料。
先不说沈家贤每个月六百多斤的白面自己用肯定划算,就是那些酱菜和包子馅,也给方红梅省了不少钱,她家的几亩地今年只种了三亩地的小
麦,剩下的全部都种了蔬菜,用来做酱菜、干菜还有包子现在用的馅料。
一般农家就不用说了,家中吃的蔬菜肯定是自家田里出的,就算是城里住着的,也想方设法的在城外的田里种上些蔬菜,就算没有田,也大多
会把院子开辟出来,精心种上几垄菜,很少愿意在蔬菜上花钱,最多也就是在新鲜的蔬菜刚上市的时候买一点尝尝鲜罢了。
不过夏天的时候蔬菜长的太快,往往这一茬还没吃完,下一批又长出来了,只能摘下来送人或者喂家里的家禽,这时候方红梅愿意按市价来购
买这些,没有人不愿意卖的,而且因为都是邻居,也不好意思多收她的钱,就连王成家的菜也比市场上的便宜了五分之一,说是市价,但是按
这个价格卖出去的蔬菜极少,对她们来说,家中多余的蔬菜不用再发愁吃不完了,还能有钱赚,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方红梅自己种了不少蔬菜,又能收购不少,包子的种类还能按季节来变换,总是挑当季最便宜的蔬菜来做馅,不然就是以前存下来的干菜之类
的,材料很便宜很便宜,一个普通的菜包子本钱连一文钱都不到,卖到两文完全是对半赚,而且很多人过来吃包子是因为方红梅提供的酱菜好
吃,吃包子的时候还送热汤跟酱菜,方红梅的包子贵的完全有理由,所以大部人很自觉的接受了方红梅的高定价,虽然沈家包子铺的包子总比
别的铺子贵上那么一文钱,但是提起吃包子附近的人第一个念头总是沈记包子铺,他们完全没想到,方红梅每天送出的十多斤的酱菜,成本最
高不过一二十文钱,每天熬出来的满满两大锅的骨头汤成本也超不过一百文,但是她的一千多个包子却差不多能多卖出一千多文钱。
这些事方红梅自然是不能和余氏说的,就算说了估计余氏也还要迷糊一阵。
“也是我这阵子包子铺刚开,来看新鲜的人比较多,而且我又请了和我爹有交情的孔师傅过来帮忙在店里说书,不少小孩子都愿意拉着大人吃饭,所以才能赚到这么多银子,估计过几个月就赚不了这么多了。”不过余氏还在纠结中,方红梅不能不搭话。
“我就说呢。”余氏点点头,算是接受了方红梅的解释,走到方红梅的身边拉着方红梅的手说道:“家贤是个有福气的,娶了你这么能干的,
我真是要好好谢谢你啊。”余氏说完,又把身上的钱掏出来给方红梅,方红梅自然是不会收下她的钱,不过余氏铁了心要把钱留下,方红梅也只好勉强收下,琢磨着下次去的时候凑个十两的银子给余氏送过去。
余氏不纠结房子的事情,方红梅也能脱身了,又跟余氏寒暄了几句,方红梅匆匆出去忙活,这次的饭局没有请掌勺的过来帮忙,主厨是她跟沈家青,沈家青负责大菜,大部分提前准备好的东西,她要负责的就是一些炒菜,要忙活好一阵子才行呢。
饭局吃到热闹的时候,就要上大菜的,提前准备的粉蒸肉、扣肉、红烧肉、炖鸡之类的,方红梅趁机偷闲了会,下面她只要再做一个汤就好了,正站在院子里吹风的方红梅突然看到门口进来个小正太。
穿着天蓝色衣衫的小正太,正拿着东西很端正的朝她家走过来。
“姐姐。”小正太的声音糯糯的,很好听,但是语气又很小大人的说道:“娘让我把这个送给你,祝贺你的乔迁之喜。”
“这句话不对哦,这里本来就是我家,只是翻新了,并不是搬到别处去了。”小正太正是搬来没多久的那位妇人的孩子,妇人跟人说话也不说名字,只让人称呼她梁夫人,小正太叫小西。
“那该怎么说?先生没教过我?”小西烦恼的挠挠头,虽然梁夫人不让他做这个动作。
“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你回家问先生吧。”小西苦恼的时候也很萌,方红梅觉得她以后的孩子一定要长成这样子,长不成这样子就把他打成这样子。
“你吃饭了吗?”
“吃过了。”小西说话的时候目不斜视,那边的各种香味一直传过来,难为他忍得住,要是一般的孩子,早扑上去要吃的了。
“我再给你拿点。”方红梅转身拿了两个馒头,挑了小半碗菜给小西。
“过午不食,娘还说了,不能乱吃别人的东西。”小西没接东西,把拿过来的布料塞到方红梅怀里就跑走了。
“这孩子。”方红梅摇摇头,小正太的性子有时候还是很不可爱的,看看手中的饭菜,方红梅摆手把一个孩子招过来,很容易就送掉了。
手中的布料是锦缎,花色是布庄里常见的,几两银子一匹,梁夫人这礼送的不轻,方红梅不禁奇怪他们两家什么时候交情这么好了,她跟梁夫
人的交往仅限于梁夫人那次过来借纸,平常她很少和她有来往,最多是逗逗小西,给文静文楠他们分包子的时候也把小西带上,一般小西都会收下,这次估计梁夫人特意吩咐了,所以小西才那么拘束。
傍晚收拾过残局,方红梅端着一碗特意留下来的粉蒸肉和几个包子送到梁夫人家里。
“都是邻居,何必这么客气。”梁夫人在这边极少和人来往,跟人说话大部分也都是客套话。
“这是从外面传过来的做法,特意给你留下来尝尝鲜。”方红梅把东西都放到桌子上,脑子飞快转起来,考虑把梁夫人送的绸缎还回来的几率有多高。
“这是…… ”梁夫人奇怪的看着桌子上的粉蒸肉。
这时候的交通不像现代这么发到,几乎每个地方做菜的特色都不会传到另外一个地方去,方红梅所在的地方处温带,主食以小麦玉米为主,想这种加了大米的菜肴,在这边几乎是看不到的。
“粉蒸肉,我从书上看到的,这次就试了试,味道还不错。”
“粉蒸肉可以偏辣,也可以偏甜,配料可以辅以老藕、南瓜、红薯等配菜,里面最好吃的就是蒸制的时候下面配的老藕,口感好,还能祛暑。”梁夫人说话的时候神情恍惚,仿佛陷入了回忆中:“他最喜欢我做的粉蒸肉……”RS
“怎么能赚这么多,老黄家在城里十多年了,听说每年也才只赚十多两银子,你这怎么可能一个月比人家一年赚的银子还多。”余氏还是很怀疑,不过质疑的语气依旧弱了很多。
正常的开店是赚不了这么多的银子,方屠户在街上十多年了,每年也只能剩下十多两银子,近几年加上秦氏的摊子才额外多了几两银子的富余。
可是方红梅不一样啊,她几乎是垄断了城西所有的生意,有些人是看上她送的汤了,有些人喜欢吃她花样百出的酱菜,更多的人是喜欢沈记包子铺的味道,方红梅开店的最大依靠。
嫁给沈家贤以后方红梅一个人呆的时间居多,做事也方便了许多,研究印象中的十三香和味精也开始慢慢进行,几十种香料都是几斤几斤的往
家里买,花费了不少银子,试了上千种的配方,最后才研究出味道比较好的十三香,而且她现在还能游刃有余的配置出各种口味的十三香,来调制不同的味道。
至于味精就简单多了,她以前看了一个自制味精的帖子,大概印象还有,知道材料配比,调制出来的味道不算很好,但是胜在健康,味道也还不错,加在这些没有任何污染的饭菜里面足够了。
至于为什么不买调料而卖包子,方红梅有自己的主意,她以前在家很少碰这一类的东西,因为她不能突然转性的太厉害,嫁给沈家贤以后她的
研究也只能小出成果,不然外人会怀疑为什么她能短短一年之内就把十三香研究出来,要知道这时候虽然极少有人会在调料上下功夫但毕竟还
是有人在研究这个的,方红梅做十三香是借鉴了中国几千年的成果,自然是不能用这个大出风头,再说了,有张京这个定时炸弹在,方红梅也不敢太过招摇。
而且这时候吃饭都是极节省的农民,平日里的调料无非是油盐酱醋,她的调料那么贵,市场太小,真能能买的起的肯定是那些大户人家或者店
里,若真是被哪个人看上眼了,要配方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红楼梦里面都能有人为几把扇子倾家荡产,她这个配方就更不用说了。
把这些调料放到包子里就安全多了,她的包子味道好,别人只能认为她厉害,调味好,用量足,再加上她本身在家也是经常呆在厨房的,厨艺好无可厚非。
现在她的生意越来越好,不管多少人是为了她免费送的热汤、酱菜或者孔师傅的故事,最主要的一点是她的包子,能让人念念不忘的包子才是这家店立足的根本。
除了味道,还有一处也是方红梅能赚钱的关键,材料。
先不说沈家贤每个月六百多斤的白面自己用肯定划算,就是那些酱菜和包子馅,也给方红梅省了不少钱,她家的几亩地今年只种了三亩地的小
麦,剩下的全部都种了蔬菜,用来做酱菜、干菜还有包子现在用的馅料。
一般农家就不用说了,家中吃的蔬菜肯定是自家田里出的,就算是城里住着的,也想方设法的在城外的田里种上些蔬菜,就算没有田,也大多
会把院子开辟出来,精心种上几垄菜,很少愿意在蔬菜上花钱,最多也就是在新鲜的蔬菜刚上市的时候买一点尝尝鲜罢了。
不过夏天的时候蔬菜长的太快,往往这一茬还没吃完,下一批又长出来了,只能摘下来送人或者喂家里的家禽,这时候方红梅愿意按市价来购
买这些,没有人不愿意卖的,而且因为都是邻居,也不好意思多收她的钱,就连王成家的菜也比市场上的便宜了五分之一,说是市价,但是按
这个价格卖出去的蔬菜极少,对她们来说,家中多余的蔬菜不用再发愁吃不完了,还能有钱赚,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方红梅自己种了不少蔬菜,又能收购不少,包子的种类还能按季节来变换,总是挑当季最便宜的蔬菜来做馅,不然就是以前存下来的干菜之类
的,材料很便宜很便宜,一个普通的菜包子本钱连一文钱都不到,卖到两文完全是对半赚,而且很多人过来吃包子是因为方红梅提供的酱菜好
吃,吃包子的时候还送热汤跟酱菜,方红梅的包子贵的完全有理由,所以大部人很自觉的接受了方红梅的高定价,虽然沈家包子铺的包子总比
别的铺子贵上那么一文钱,但是提起吃包子附近的人第一个念头总是沈记包子铺,他们完全没想到,方红梅每天送出的十多斤的酱菜,成本最
高不过一二十文钱,每天熬出来的满满两大锅的骨头汤成本也超不过一百文,但是她的一千多个包子却差不多能多卖出一千多文钱。
这些事方红梅自然是不能和余氏说的,就算说了估计余氏也还要迷糊一阵。
“也是我这阵子包子铺刚开,来看新鲜的人比较多,而且我又请了和我爹有交情的孔师傅过来帮忙在店里说书,不少小孩子都愿意拉着大人吃饭,所以才能赚到这么多银子,估计过几个月就赚不了这么多了。”不过余氏还在纠结中,方红梅不能不搭话。
“我就说呢。”余氏点点头,算是接受了方红梅的解释,走到方红梅的身边拉着方红梅的手说道:“家贤是个有福气的,娶了你这么能干的,
我真是要好好谢谢你啊。”余氏说完,又把身上的钱掏出来给方红梅,方红梅自然是不会收下她的钱,不过余氏铁了心要把钱留下,方红梅也只好勉强收下,琢磨着下次去的时候凑个十两的银子给余氏送过去。
余氏不纠结房子的事情,方红梅也能脱身了,又跟余氏寒暄了几句,方红梅匆匆出去忙活,这次的饭局没有请掌勺的过来帮忙,主厨是她跟沈家青,沈家青负责大菜,大部分提前准备好的东西,她要负责的就是一些炒菜,要忙活好一阵子才行呢。
饭局吃到热闹的时候,就要上大菜的,提前准备的粉蒸肉、扣肉、红烧肉、炖鸡之类的,方红梅趁机偷闲了会,下面她只要再做一个汤就好了,正站在院子里吹风的方红梅突然看到门口进来个小正太。
穿着天蓝色衣衫的小正太,正拿着东西很端正的朝她家走过来。
“姐姐。”小正太的声音糯糯的,很好听,但是语气又很小大人的说道:“娘让我把这个送给你,祝贺你的乔迁之喜。”
“这句话不对哦,这里本来就是我家,只是翻新了,并不是搬到别处去了。”小正太正是搬来没多久的那位妇人的孩子,妇人跟人说话也不说名字,只让人称呼她梁夫人,小正太叫小西。
“那该怎么说?先生没教过我?”小西烦恼的挠挠头,虽然梁夫人不让他做这个动作。
“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你回家问先生吧。”小西苦恼的时候也很萌,方红梅觉得她以后的孩子一定要长成这样子,长不成这样子就把他打成这样子。
“你吃饭了吗?”
“吃过了。”小西说话的时候目不斜视,那边的各种香味一直传过来,难为他忍得住,要是一般的孩子,早扑上去要吃的了。
“我再给你拿点。”方红梅转身拿了两个馒头,挑了小半碗菜给小西。
“过午不食,娘还说了,不能乱吃别人的东西。”小西没接东西,把拿过来的布料塞到方红梅怀里就跑走了。
“这孩子。”方红梅摇摇头,小正太的性子有时候还是很不可爱的,看看手中的饭菜,方红梅摆手把一个孩子招过来,很容易就送掉了。
手中的布料是锦缎,花色是布庄里常见的,几两银子一匹,梁夫人这礼送的不轻,方红梅不禁奇怪他们两家什么时候交情这么好了,她跟梁夫
人的交往仅限于梁夫人那次过来借纸,平常她很少和她有来往,最多是逗逗小西,给文静文楠他们分包子的时候也把小西带上,一般小西都会收下,这次估计梁夫人特意吩咐了,所以小西才那么拘束。
傍晚收拾过残局,方红梅端着一碗特意留下来的粉蒸肉和几个包子送到梁夫人家里。
“都是邻居,何必这么客气。”梁夫人在这边极少和人来往,跟人说话大部分也都是客套话。
“这是从外面传过来的做法,特意给你留下来尝尝鲜。”方红梅把东西都放到桌子上,脑子飞快转起来,考虑把梁夫人送的绸缎还回来的几率有多高。
“这是…… ”梁夫人奇怪的看着桌子上的粉蒸肉。
这时候的交通不像现代这么发到,几乎每个地方做菜的特色都不会传到另外一个地方去,方红梅所在的地方处温带,主食以小麦玉米为主,想这种加了大米的菜肴,在这边几乎是看不到的。
“粉蒸肉,我从书上看到的,这次就试了试,味道还不错。”
“粉蒸肉可以偏辣,也可以偏甜,配料可以辅以老藕、南瓜、红薯等配菜,里面最好吃的就是蒸制的时候下面配的老藕,口感好,还能祛暑。”梁夫人说话的时候神情恍惚,仿佛陷入了回忆中:“他最喜欢我做的粉蒸肉……”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