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粒小说网 > 竹书谣之阿拾 > 第十章 试解密函

第十章 试解密函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大明1617

一秒记住【谷粒小说网 www.gulixi.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昨晚和四儿躲在被窝里说了一夜的话,天有些蒙蒙亮的时候才闭了一会儿眼睛。

    早上,两个人迷迷糊糊地吃了早食,四儿半闭着眼睛浮到伙房去了,我也晕晕地进了书房。将军的长几上已经叠了好几卷竹简,应该就是他昨日说的密报。我在书案侧手边的艺人宴乐纹圆形陶炉里熏上了杜若,闭上眼睛休养了片刻,才宁神静气地打开了竹简。

    桌案上秦国的密报是用晋国的文字书写而成的,通读下来,与齐吴之战毫无关系,用字行文反倒像是一封絮絮叨叨的家书。我吃惊之余,又翻开其他几卷竹简看了一下,发现也有同样的问题。

    将军视我为智士,可我居然连封密报都看不懂,心中不免懊丧。况且今日午后,将军还要询问我有关密报之事,我若答不上来必然会让他失望。我拿着竹简正着读,反着读,甚至用手摸来摸去看看是不是另外在哪里刻了字,但都失败了。叹了一口气,坐在那里对着竹简上的字发呆,心想秦国的探子还真是高明,这些书简就算在半路上被人截去,估计也没人会想到是秦人在借晋人的家书传递密函。不过既然传递的是国与国之间的讯息,总免不了要写国名或是人名,于是我开始单纯地在密函里寻找各个诸侯国的名字,果然有所发现。

    原来这密函有特殊的阅读方法——取第一根竹片上的第一个字,然后再取第九根竹片的第一个字,再接第二根的竹片的第二字后,第八根竹片上的第二个字,以此类推,这篇密报终于浮现在我眼前。

    找到规律后,我连忙去翻其它几卷竹简,果然也是用了同样的方法。

    通读一遍,发现几卷密报上没有提到昨日将军所说的端木赐,反而多次提到了子贡。子贡是鲁国大夫孔丘的得意门生,极善辞令,曾被其师赞为“瑚琏之器”(1)。夫子早年曾经在鲁国听过孔大夫讲学,因此对他极为推崇,连带着我也知道了不少儒门中人,子贡便是其一。只是儒家多文士,不知道这次怎么会跟齐吴之战扯上了关系?

    越往下看,我越感叹子贡此人的可怕。

    事情最初的起因,是齐国想要出兵攻打鲁国。子贡为救鲁国出战火,便游说齐相陈恒,劝齐国转道攻吴,他提出:“忧在内者攻强,忧在外者攻弱。”此话的言下之意是,陈恒如果想通过战争铲除异己就必须与强国作战,将其他卿大夫困兵于吴,那么他才能迅速地掌握齐国内政。

    这个建议正中陈恒下怀,他立马就同意出兵攻吴,但无奈先前出发的齐军已经到了鲁国边境,所以齐鲁两军在边境形成了不战不和的尴尬局面。

    之后子贡又赶去了吴国,夫差在召见他之后,原以为他会向吴国借兵救鲁,出人意料的是子贡绝口不提借兵之事,反而谏言夫差一争天下霸主之位,不要伐越而应该伐齐,并且还保证自己能劝说越王勾践派兵助吴王攻齐。

    夫差半信半疑之下,子贡转道越国,越王勾践亲自迎接了他。子贡教越王的谋略是,如果你想报仇就必须麻痹你的敌人,如果你愿意派兵助吴国攻齐,那么夫差就会更加相信你的臣服之心,而且无论吴国是胜是败都对你越国有利。

    写到这里密报就没有再写下去了,我忍不住想,如果吴国真的在与齐国一战之后变成能与晋国、楚国对抗的大国,那对越国又有什么好处呢?

    我没想明白的,越王勾践却早已明了,他派出了一支三千人的精甲之军援助吴国攻齐,同时送去了众多财物,这样吴王夫差才最终决定派吴属九郡之兵援鲁伐齐。

    最后,子贡还去了晋国,劝晋国保持中立,养兵蓄锐等待时机。

    几封密报读下来之后,我的脑子里乱糟糟的。据说齐国这次的十万大军都死在了艾陵,战场上的尸体堆得像山一样高。没想到,一个文士靠着一张嘴就能将天下兵事玩弄于股掌之间,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利用的是什么?那死在战场上的十几万士兵又到底为了什么而死?

    我想到头痛欲裂都没有想明白,本想趴在长几上稍微休息一下,却很快睡了过去。朦胧之间,我仿佛出了将军府,到了一片旷野上,那里长着没膝的青青茅草,茅草间次第开了些淡紫色的小花,偶有风吹过,茅草一浪一浪地奔涌着,发出刷刷的响声。

    好美好安静的地方……

    在那青色的波浪里隐隐约约有条开满野花的小路,我雀跃着跑了过去。

    旷野上的风抚摸着我的头发,吹起了我的衣角,当那条小路最终淹没在茅草丛中时,我已经站在了原野的正中间,天与地将我紧紧地拥在怀里。

    我仰面躺在茅草上,随手摘过一朵白色小花放在鼻尖,轻嗅它的香气,闭上眼睛只听见微风在我耳边轻轻地唱着:

    东方之日兮,彼姝者子,在我室兮。在我室兮,履我即兮。

    东方之月兮,彼姝者子,在我闼兮。在我闼兮,履我发兮。(2)

    这是齐地的民歌吧,真好听……

    我睁开眼睛想听得更仔细些,却突然听见远处传来铮铮的杀伐之声。我连忙站了起来,只见两边的高地上俯冲下来不计其数的士兵,他们嘶喊着,拿着长戟、巨斧转眼就冲到了我面前。

    我想要逃走,却发现脚根本抬不起来,我像是被钉死在这战场中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士兵一个个在我面前倒下。他们的尸体没入了茅草,压烂了花朵;他们的血飞溅到我脸上,带着温热的感觉。

    这到底是哪里?怎么会这样!一个士兵还没跑到我的面前,就被后面的一个士兵刺死了,他的头颅随即被砍了下来,咕噜咕噜滚到了我脚边。我吓得大叫,却发不出任何声音。砍头的那人穿过我,捡起地上的头颅别在腰间,可没等他抬头,就被一辆飞驰而过的革车割断了左腿。我忍不住呕吐起来,谁来救救我!救救我……

    备注:(1)瑚琏:古代祭祀时盛放黍稷的尊贵器皿,夏朝叫“瑚”,殷朝叫“琏”,用于比喻人特别有才能,可以担当大任。

    (2)《东方之日》:出自《诗经·齐风》,男女相悦之诗。歌于此处,是为了致敬陈陶《陇西行》里的那句“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