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来福的震惊 中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风起龙城、第九特区、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创业吧学霸大人、道君、未来天王、主神崛起、天机之神局
一秒记住【谷粒小说网 www.gulixi.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不过,方天豪始终是一个过来人。虽然,方天豪对于方家在乐县的工厂变化如此之大,很是震惊!而且,方家工厂的变化还是因为自己的儿子不知道用了什么方法所导致的,很是惊叹!他的心里在猜测方木到底是用的什么方法,将方家在乐县工厂的产量扩大十倍的同时,脸上那副震惊的表情却散了开来,恢复了原本严肃、平淡的样子。
方天豪整个人的心里表现,不可谓不令人叹服。要知道,若是平常人听说了自己一年能够赚取近三百万两的白银,那还不疯狂的高兴个三天三夜、狂欢个三天三夜!而方天豪在极短的时间内疚平复了自己的内心,这能不让人赞叹他见多识广、心里素质强硬!
因为,这可是近三百万两白银啊!!!!方家若是照这种势头发展下去,十年之后,方家的家产就是三千万两白银!!!!
这可是三百万两白银,而不是三百万RMB。况且,三百万RMB能和三百万两白银相比吗?就是能三万两白银都不能相比!!!
在晚清时期。白银的本身价值,由于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从美洲殖民地掠夺的白银,大量的涌入中国,从中国换取了许许多多的丝绸、瓷器之类的奢侈品,以供两国王室的奢靡生活。从而导致了中国的白银有所贬值,不像以前那么的坚挺。(比如明朝:十两白银就足够一个乡绅使用十个月!)但是,就算是这个时代,一两白银也足够一户普通人家两三月的生活使用了!!!!换算下来,这个时代的三百万两白银就相当于后世的上百亿RMB。方家在乐县的工厂现在一年就能赚如此多的前,这能不令人震撼吗?
就算是1900年的晚清,每年国家的财政收入也才是八千万两白银左右,而且这还是位于世界第六的国家财政收入。就算清廷的财政收入是八千万两白银,可这八千万两白银也不是全部的入了清廷国库。大部分的收入都是用来向列强偿还赔款。
如“清廷最近几年和日本签订的《马关条约》,按条约之中规定,清廷就要向日本赔偿‘两亿两白银’的战争赔款。虽然按照《马关条约》中所说的,是让清廷分八次付清。可就算是八次付清,但日本人要求,清廷第一次就要在六个月之内,付清日本五千万两白银的战争赔款,这么均摊下来,每年所赔偿日本的战争赔款也是不少了!
而且,还有即将发生的八国联军侵华事件,清朝在这次战争之中更是一败涂地,和列强签订了更为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其中,‘庚子赔款’更是高达4.5亿两白银!也就是说,中国要向列强赔偿4.5亿两白银的战争赔款,而且还是在没有赔偿完日本的战争赔款之下,又承担下了4.5亿两白银的重债!!!
其中,清廷和日本签订的《马关条约》对中国的伤害最大。因为,其他的列强到中国来,只是求财而已、或者是想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在中国开设工厂赚钱而已。
就算是巨大的庚子赔款。后来,其他列强各国对中国所欠的赔款也是逐步免除。甚至,美国还返还了中国已经赔偿给它的部分‘庚子赔款’,将其用在了留美的中国留学生身上;英国、德国、法国随后也效仿美国,免除了中国剩余的‘庚子赔款’。
只有日本人,一开始就存着灭亡中国的心思。它既要土地,又要钱,更要在中国开设工厂、驻扎军队,对中国可谓是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马关条约》是中国清朝政府和日本明治政府于1895年4月17日(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在日本马关(今山口县下关市)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原名《马关新约》,日本称为《下关条约》或《日清讲和条约》。《马关条约》的签署标志着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束。中方全权代表为李鸿章、李经方,日方全权代表为伊藤博文、陆奥宗光。
日本对中国的野心,从《马关条约》的内容之中就可以看出来,这是存心一开始就像灭亡中国。日本明治维新后,蓄意对外扩张,逐渐形成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其第一步是攻占台湾,第二步是吞并朝鲜,第三步是进军满蒙,第四步是灭亡中国,第五步是于甲午海战服亚洲,称霸世界
1871年,近代中日两国签订了第一个条约——《中日修好条规》,该条约第一款就写明:“嗣后大清国、大日本国倍敦和谊,与天壤无穷。即两国所属邦土,亦各以礼相待,不可稍有侵越,俾获永久安全。”这是一个平等的条约。
但日本不顾条约中“两国所属邦土……不可稍有侵越”之规定。于1872年入侵中国属国琉球,1874年入侵中国领土台湾,还透过《北京专约》迫使清政府间接承认琉球为日本属国,并于1879年正式吞并琉球国,改设为日本的冲绳县。同时,日本还入侵中国的另一个属国——朝鲜,于1875年制造“云扬号事件”,1876年以此为借口强迫朝鲜签订不平等的《江华条约》。
其后日本又利用朝鲜发生的“壬午兵变”和“甲申政变”进一步扩大在朝鲜的势力,排挤朝鲜的原宗主国——中国,并于1885年与清政府签订《天津会议专条》,在事实上取得了与中国在朝鲜半岛的对等地位。此后日本即有计划地投入全国国力开展了针对中国的扩军备战活动,以进行一场“国运相赌”的战争。可见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前,日本就已经染指台湾和朝鲜,并取得一定进展,而日本在甲午战争的胜利及《马关条约》的签订则使日本的野心变成现实。
1894年,以朝鲜东学党起义、朝鲜政府向中国请兵为契机,日本派大军进入朝鲜,并挑起了甲午中日战争。中日两军在陆上的主要战役有成欢之战、平壤之战、鸭绿江江防之战、金旅之战、辽东之战等,海上的主要战役有丰岛海战、黄海海战、威海卫之战等,日军基本上节节胜利。其中清军在1894年9月平壤之战和黄海海战中的相继失利,使战局急转直下,战场亦由境外转移到中国境内,而1895年2月威海卫之战清军的失败,更是使北洋水师全军覆灭,清廷无心恋战,日本则继续保持军事压力,大有海陆并进直捣京师(今中国北京)之势,在这种情况下,清廷早就从1894年10月起便不断透过欧美列强向日本求和,而到战争后期,日本亦认为“日清战争不能无限期继续下去,媾和谈判的时机早晚必会成熟”,因此也同意媾和。就这样,中日两国最终坐到谈判桌上,开始了马关和谈。
掌握朝廷大权的主和派人物慈禧太后和李鸿章,从战争一开始就不打算将战争继续下去。平壤战役和黄海战役相继失败后,1894年9月底,慈禧太后重新起用1884年被她罢黜的恭亲王奕訢主持总理衙门。奕訢原先就主张对外国屈服,10月初,奕訢亲自出面,请求英国联合美国和俄国共同调停中日战争。由于美、德、俄三国各有各的打算,加上日本的拒绝,英国于10月6日提出的调停建议没有获得任何结果。
1894年11月初,日军侵入辽东,将战火烧入中国。清廷十分恐慌其“龙兴之地”遭到兵燹之灾,又转请美国驻华公使田贝出面调停。这时,美国政府认为对清政府进行讹诈的时机已到,表示愿意居间“调停”。由于急于求和,李鸿章在恭亲王同意下派遣了一个德国人,即担任天津税务司的德璀琳作为自己的代表到日本去探商议和的条件。
但德璀琳到了日本后,日本人拒绝和他谈判,同时日本又通过美国人要求清政府派出“具有正式资格的全权委员”。
伊藤博文在战场上连战连捷,但毕竟国力有限,战争带来的巨大消耗进一步加重了日本普通人民的负担,自1894年底以来,日本不少地方都爆发了农民暴动,社会动荡不安。而且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亦很重视西方国家的态度,“他清楚西方列强的骨子里并不欢迎日本的崛起,妒忌日本在清国分食西方人的利益”。
此外,伊藤明确反对军部大本营的直捣北京的“直隶平原作战计划”,他认为如果这样做,中国将会失去合法政府作为勒索对象,从而招致各国干涉,而且在天寒地冻的渤海上进行运输也很困难,他在1894年12月4日建议先攻取威海卫和台湾,作为将来和谈的筹码,如果“待春暖时清廷犹踌躇而无向我请降之意”,则再进攻北京也不迟。
天皇采纳了伊藤的建议,稍早前还按伊藤的意思召回了正在辽东战场准备攻打山海关的山县有朋。这表明到1894年末的日本不再单方面追求军事胜利,而是企图从对清和谈中捞取更大的利益。
此时清朝方面求和的欲望则更加强烈。当时旅顺已失守,慈禧太后害怕日军进犯京津,便不顾光绪皇帝等人的反对,先指使奕訢委托田贝秘密向日本疏通,后于1895年1月14日正式派户部侍郎张荫桓、湖南巡抚邵友濂为全权大臣,并聘美国国务卿科士达为顾问,赴日求和。
当时日本正在猛攻威海卫,由于军事上的胜利,日本的侵略胃口非常大,气焰极为嚣张,它觉得使清政府无条件投降的机会还未到来,因此借口“全权不足”,在广岛将清政府的这两位求和代表侮辱一番,驱逐回国。
同时,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于1895年2月2日在驱逐张、邵二人时,通过清廷代表团中的伍廷芳向清政府提出了和谈的要求,并指名要恭亲王或李鸿章充当全权代表。
1895年2月17日,即日本攻陷刘公岛、北洋水师全军覆灭的当天,日本又通过美国人向清政府提出,必须以割地、赔款为“议和”条件,否则就无需派代表前往日本。
之前清政府已求和三次,其中两次派使被拒,这时清政府十分害怕战争继续下去,为了求得停战,决心不惜任何代价。慈禧太后在得知日本的要求后立刻召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入京,任命他为全权代表赴日议和。
李鸿章入京以后,慈禧太后又称病不出,让光绪皇帝负责接见。在1895年2月22日的朝会中,光绪帝让李鸿章与众臣议论媾和之事,李鸿章坚决反对割地,翁同龢主张倘若可以回避割地,即便巨额战费赔偿,也可以忍辱负重。
大臣孙毓汶、徐用仪认为当前形势急迫,若回避日本割地条件,和平交涉将无法继续。文廷式还主张效仿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迁都最终战胜拿破仑的故事,要求迁都再战,但很快被否决。李鸿章声称:“割地则不行,议不成则归耳!”
其后李鸿章又拜会各国公使,乞求干涉,但均无结果。李鸿章见割地已成定局,便于3月2日就割地一事上奏皇帝,要求“面谕训诲”,非要从光绪帝口中得到明确的割地的授权不可。光绪帝无奈,只好表示可以授予李鸿章“以商让土地之权”。
于是在1895年3月13日,李鸿章以头等全权大臣的名义,带着美国前任国务卿科士达为顾问,率100多名随员前往日本马关(今下关),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外务大臣陆奥宗光进行谈判。1895年3月19日,李鸿章抵达日本马关,住在接引寺(古代为朝鲜通信使的住所)。3月20日双方在春帆楼(下关有名的日本料理旅馆,以烹调河豚闻名)会见,正式开启了和谈。
签约时期的场景、参赞官罗丰禄、参赞官伍廷芳、参赞官马建忠、参赞官卢永铭、参赞官罗庚龄为翻译官。日方参加谈判的有:全权办理大臣伊藤博文、全权办理大臣陆奥宗光、内阁书记官长伊东巳代治、外务书记官井上胜之助、外务大臣秘书官中田敬义、外务省翻译官陆奥广吉、外务省翻译官楢原陈政。
从1895年3月21日到24日中日双方进行了前三轮谈判。当时北洋水师虽全军覆灭,但是辽东战场争战方酣,而且日本在谈判前的3月16日成立了所谓“征清大都督府”,以参谋总长小松彰仁亲王为大都督,准备进驻旅顺,直捣北京,指挥“直隶平原作战”。
所以李鸿章要求议和之前先行停战,日方提出包括占领天津等地在内的四项苛刻条件,迫使李鸿章暂时撤回停战要求。李鸿章遂问及条款,日方决定在下一轮谈判中出示条款。伊藤博文在第三轮谈判中透露割让台湾岛之事,李鸿章答以英国将会干涉,伊藤微笑说:“岂止台湾而已!不论贵国版图内之何地,我倘欲割取之,何国能出面拒绝?”
总之,在前三轮谈判中,伊藤博文对李鸿章极尽羞辱之能事,而李鸿章则委曲求全,惟恐和议中梗。日方以酷苛的条件使中国方面自动撤回了停战的提议,达成了不停战而和谈的目的。
3月24日第三轮谈判后,李鸿章回‘接引寺’住所的途中突然遭日本人小山丰太郎枪击,造成李鸿章左眼下受伤。此次意外事件的发生使日本的谈判优势锐减,令日本政府极为狼狈,气急败坏,承认“由于此次凶变,帝国不得不立于甚为困难之地位,反之,清国却因此对各国得到最好的口实,清使或将立即归国。
而当其向各国哀诉时,各国将向彼表示同情,且难保不转而以其联合之压力抑制我方”。日本担心造成第三国干涉的借口,一方面由天皇、皇后亲遣医生和护士对李鸿章进行治疗并给予慰问,另一方面自动宣布承诺休战。李鸿章也没有像日本所担心的那样立即归国,而是继续谈判。3月30日,双方签订休战条约,休战期21天,休战范围限于奉天、直隶、山东各地。此时日军已于3月23日袭占澎湖,造成威胁台湾之势,停战把这个地区除外,保持了日本在这里的军事压力。
这一风波平息后,日方代表以胜利者的姿态,继续进行威胁和讹诈。美国顾问科士达则想方设法怂恿李鸿章赶快接受条件,以便从中渔利。在1895年4月1日举行的第四轮谈判中,日方提出十分苛刻的议和条款,要求中方在三到四日内答复,主要包括:
确认朝鲜独立;
中国向日本赔偿军费库平银三亿两;
中国割让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辽东半岛给日本;
中国向日本开放北京、沙市、重庆、苏州、杭州、湘潭和梧州七处通商口岸;
长江、西江、吴淞江及运河等内河航行权范围;
日本驻军地点及所需军费。
李鸿章对日本的狮子大开口大为震惊,他一面奏报朝廷,一面对除“确认朝鲜独立”以外的条款进行逐条驳斥。
面对日本如此苛刻的条件,李鸿章当然不可能会同意。他要是同意了日本一开始的条件,那他就成为了民族罪人。等他回到北京,就是慈禧都不会放过他的。因为,一开始,日本的条件,简直就是在挖中国的心、和中国的血,想要将中国置于死地,想要将清朝置于死地!!!!
............................
不过,方天豪始终是一个过来人。虽然,方天豪对于方家在乐县的工厂变化如此之大,很是震惊!而且,方家工厂的变化还是因为自己的儿子不知道用了什么方法所导致的,很是惊叹!他的心里在猜测方木到底是用的什么方法,将方家在乐县工厂的产量扩大十倍的同时,脸上那副震惊的表情却散了开来,恢复了原本严肃、平淡的样子。
方天豪整个人的心里表现,不可谓不令人叹服。要知道,若是平常人听说了自己一年能够赚取近三百万两的白银,那还不疯狂的高兴个三天三夜、狂欢个三天三夜!而方天豪在极短的时间内疚平复了自己的内心,这能不让人赞叹他见多识广、心里素质强硬!
因为,这可是近三百万两白银啊!!!!方家若是照这种势头发展下去,十年之后,方家的家产就是三千万两白银!!!!
这可是三百万两白银,而不是三百万RMB。况且,三百万RMB能和三百万两白银相比吗?就是能三万两白银都不能相比!!!
在晚清时期。白银的本身价值,由于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从美洲殖民地掠夺的白银,大量的涌入中国,从中国换取了许许多多的丝绸、瓷器之类的奢侈品,以供两国王室的奢靡生活。从而导致了中国的白银有所贬值,不像以前那么的坚挺。(比如明朝:十两白银就足够一个乡绅使用十个月!)但是,就算是这个时代,一两白银也足够一户普通人家两三月的生活使用了!!!!换算下来,这个时代的三百万两白银就相当于后世的上百亿RMB。方家在乐县的工厂现在一年就能赚如此多的前,这能不令人震撼吗?
就算是1900年的晚清,每年国家的财政收入也才是八千万两白银左右,而且这还是位于世界第六的国家财政收入。就算清廷的财政收入是八千万两白银,可这八千万两白银也不是全部的入了清廷国库。大部分的收入都是用来向列强偿还赔款。
如“清廷最近几年和日本签订的《马关条约》,按条约之中规定,清廷就要向日本赔偿‘两亿两白银’的战争赔款。虽然按照《马关条约》中所说的,是让清廷分八次付清。可就算是八次付清,但日本人要求,清廷第一次就要在六个月之内,付清日本五千万两白银的战争赔款,这么均摊下来,每年所赔偿日本的战争赔款也是不少了!
而且,还有即将发生的八国联军侵华事件,清朝在这次战争之中更是一败涂地,和列强签订了更为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其中,‘庚子赔款’更是高达4.5亿两白银!也就是说,中国要向列强赔偿4.5亿两白银的战争赔款,而且还是在没有赔偿完日本的战争赔款之下,又承担下了4.5亿两白银的重债!!!
其中,清廷和日本签订的《马关条约》对中国的伤害最大。因为,其他的列强到中国来,只是求财而已、或者是想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在中国开设工厂赚钱而已。
就算是巨大的庚子赔款。后来,其他列强各国对中国所欠的赔款也是逐步免除。甚至,美国还返还了中国已经赔偿给它的部分‘庚子赔款’,将其用在了留美的中国留学生身上;英国、德国、法国随后也效仿美国,免除了中国剩余的‘庚子赔款’。
只有日本人,一开始就存着灭亡中国的心思。它既要土地,又要钱,更要在中国开设工厂、驻扎军队,对中国可谓是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马关条约》是中国清朝政府和日本明治政府于1895年4月17日(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在日本马关(今山口县下关市)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原名《马关新约》,日本称为《下关条约》或《日清讲和条约》。《马关条约》的签署标志着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束。中方全权代表为李鸿章、李经方,日方全权代表为伊藤博文、陆奥宗光。
日本对中国的野心,从《马关条约》的内容之中就可以看出来,这是存心一开始就像灭亡中国。日本明治维新后,蓄意对外扩张,逐渐形成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其第一步是攻占台湾,第二步是吞并朝鲜,第三步是进军满蒙,第四步是灭亡中国,第五步是于甲午海战服亚洲,称霸世界
1871年,近代中日两国签订了第一个条约——《中日修好条规》,该条约第一款就写明:“嗣后大清国、大日本国倍敦和谊,与天壤无穷。即两国所属邦土,亦各以礼相待,不可稍有侵越,俾获永久安全。”这是一个平等的条约。
但日本不顾条约中“两国所属邦土……不可稍有侵越”之规定。于1872年入侵中国属国琉球,1874年入侵中国领土台湾,还透过《北京专约》迫使清政府间接承认琉球为日本属国,并于1879年正式吞并琉球国,改设为日本的冲绳县。同时,日本还入侵中国的另一个属国——朝鲜,于1875年制造“云扬号事件”,1876年以此为借口强迫朝鲜签订不平等的《江华条约》。
其后日本又利用朝鲜发生的“壬午兵变”和“甲申政变”进一步扩大在朝鲜的势力,排挤朝鲜的原宗主国——中国,并于1885年与清政府签订《天津会议专条》,在事实上取得了与中国在朝鲜半岛的对等地位。此后日本即有计划地投入全国国力开展了针对中国的扩军备战活动,以进行一场“国运相赌”的战争。可见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前,日本就已经染指台湾和朝鲜,并取得一定进展,而日本在甲午战争的胜利及《马关条约》的签订则使日本的野心变成现实。
1894年,以朝鲜东学党起义、朝鲜政府向中国请兵为契机,日本派大军进入朝鲜,并挑起了甲午中日战争。中日两军在陆上的主要战役有成欢之战、平壤之战、鸭绿江江防之战、金旅之战、辽东之战等,海上的主要战役有丰岛海战、黄海海战、威海卫之战等,日军基本上节节胜利。其中清军在1894年9月平壤之战和黄海海战中的相继失利,使战局急转直下,战场亦由境外转移到中国境内,而1895年2月威海卫之战清军的失败,更是使北洋水师全军覆灭,清廷无心恋战,日本则继续保持军事压力,大有海陆并进直捣京师(今中国北京)之势,在这种情况下,清廷早就从1894年10月起便不断透过欧美列强向日本求和,而到战争后期,日本亦认为“日清战争不能无限期继续下去,媾和谈判的时机早晚必会成熟”,因此也同意媾和。就这样,中日两国最终坐到谈判桌上,开始了马关和谈。
掌握朝廷大权的主和派人物慈禧太后和李鸿章,从战争一开始就不打算将战争继续下去。平壤战役和黄海战役相继失败后,1894年9月底,慈禧太后重新起用1884年被她罢黜的恭亲王奕訢主持总理衙门。奕訢原先就主张对外国屈服,10月初,奕訢亲自出面,请求英国联合美国和俄国共同调停中日战争。由于美、德、俄三国各有各的打算,加上日本的拒绝,英国于10月6日提出的调停建议没有获得任何结果。
1894年11月初,日军侵入辽东,将战火烧入中国。清廷十分恐慌其“龙兴之地”遭到兵燹之灾,又转请美国驻华公使田贝出面调停。这时,美国政府认为对清政府进行讹诈的时机已到,表示愿意居间“调停”。由于急于求和,李鸿章在恭亲王同意下派遣了一个德国人,即担任天津税务司的德璀琳作为自己的代表到日本去探商议和的条件。
但德璀琳到了日本后,日本人拒绝和他谈判,同时日本又通过美国人要求清政府派出“具有正式资格的全权委员”。
伊藤博文在战场上连战连捷,但毕竟国力有限,战争带来的巨大消耗进一步加重了日本普通人民的负担,自1894年底以来,日本不少地方都爆发了农民暴动,社会动荡不安。而且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亦很重视西方国家的态度,“他清楚西方列强的骨子里并不欢迎日本的崛起,妒忌日本在清国分食西方人的利益”。
此外,伊藤明确反对军部大本营的直捣北京的“直隶平原作战计划”,他认为如果这样做,中国将会失去合法政府作为勒索对象,从而招致各国干涉,而且在天寒地冻的渤海上进行运输也很困难,他在1894年12月4日建议先攻取威海卫和台湾,作为将来和谈的筹码,如果“待春暖时清廷犹踌躇而无向我请降之意”,则再进攻北京也不迟。
天皇采纳了伊藤的建议,稍早前还按伊藤的意思召回了正在辽东战场准备攻打山海关的山县有朋。这表明到1894年末的日本不再单方面追求军事胜利,而是企图从对清和谈中捞取更大的利益。
此时清朝方面求和的欲望则更加强烈。当时旅顺已失守,慈禧太后害怕日军进犯京津,便不顾光绪皇帝等人的反对,先指使奕訢委托田贝秘密向日本疏通,后于1895年1月14日正式派户部侍郎张荫桓、湖南巡抚邵友濂为全权大臣,并聘美国国务卿科士达为顾问,赴日求和。
当时日本正在猛攻威海卫,由于军事上的胜利,日本的侵略胃口非常大,气焰极为嚣张,它觉得使清政府无条件投降的机会还未到来,因此借口“全权不足”,在广岛将清政府的这两位求和代表侮辱一番,驱逐回国。
同时,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于1895年2月2日在驱逐张、邵二人时,通过清廷代表团中的伍廷芳向清政府提出了和谈的要求,并指名要恭亲王或李鸿章充当全权代表。
1895年2月17日,即日本攻陷刘公岛、北洋水师全军覆灭的当天,日本又通过美国人向清政府提出,必须以割地、赔款为“议和”条件,否则就无需派代表前往日本。
之前清政府已求和三次,其中两次派使被拒,这时清政府十分害怕战争继续下去,为了求得停战,决心不惜任何代价。慈禧太后在得知日本的要求后立刻召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入京,任命他为全权代表赴日议和。
李鸿章入京以后,慈禧太后又称病不出,让光绪皇帝负责接见。在1895年2月22日的朝会中,光绪帝让李鸿章与众臣议论媾和之事,李鸿章坚决反对割地,翁同龢主张倘若可以回避割地,即便巨额战费赔偿,也可以忍辱负重。
大臣孙毓汶、徐用仪认为当前形势急迫,若回避日本割地条件,和平交涉将无法继续。文廷式还主张效仿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迁都最终战胜拿破仑的故事,要求迁都再战,但很快被否决。李鸿章声称:“割地则不行,议不成则归耳!”
其后李鸿章又拜会各国公使,乞求干涉,但均无结果。李鸿章见割地已成定局,便于3月2日就割地一事上奏皇帝,要求“面谕训诲”,非要从光绪帝口中得到明确的割地的授权不可。光绪帝无奈,只好表示可以授予李鸿章“以商让土地之权”。
于是在1895年3月13日,李鸿章以头等全权大臣的名义,带着美国前任国务卿科士达为顾问,率100多名随员前往日本马关(今下关),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外务大臣陆奥宗光进行谈判。1895年3月19日,李鸿章抵达日本马关,住在接引寺(古代为朝鲜通信使的住所)。3月20日双方在春帆楼(下关有名的日本料理旅馆,以烹调河豚闻名)会见,正式开启了和谈。
签约时期的场景、参赞官罗丰禄、参赞官伍廷芳、参赞官马建忠、参赞官卢永铭、参赞官罗庚龄为翻译官。日方参加谈判的有:全权办理大臣伊藤博文、全权办理大臣陆奥宗光、内阁书记官长伊东巳代治、外务书记官井上胜之助、外务大臣秘书官中田敬义、外务省翻译官陆奥广吉、外务省翻译官楢原陈政。
从1895年3月21日到24日中日双方进行了前三轮谈判。当时北洋水师虽全军覆灭,但是辽东战场争战方酣,而且日本在谈判前的3月16日成立了所谓“征清大都督府”,以参谋总长小松彰仁亲王为大都督,准备进驻旅顺,直捣北京,指挥“直隶平原作战”。
所以李鸿章要求议和之前先行停战,日方提出包括占领天津等地在内的四项苛刻条件,迫使李鸿章暂时撤回停战要求。李鸿章遂问及条款,日方决定在下一轮谈判中出示条款。伊藤博文在第三轮谈判中透露割让台湾岛之事,李鸿章答以英国将会干涉,伊藤微笑说:“岂止台湾而已!不论贵国版图内之何地,我倘欲割取之,何国能出面拒绝?”
总之,在前三轮谈判中,伊藤博文对李鸿章极尽羞辱之能事,而李鸿章则委曲求全,惟恐和议中梗。日方以酷苛的条件使中国方面自动撤回了停战的提议,达成了不停战而和谈的目的。
3月24日第三轮谈判后,李鸿章回‘接引寺’住所的途中突然遭日本人小山丰太郎枪击,造成李鸿章左眼下受伤。此次意外事件的发生使日本的谈判优势锐减,令日本政府极为狼狈,气急败坏,承认“由于此次凶变,帝国不得不立于甚为困难之地位,反之,清国却因此对各国得到最好的口实,清使或将立即归国。
而当其向各国哀诉时,各国将向彼表示同情,且难保不转而以其联合之压力抑制我方”。日本担心造成第三国干涉的借口,一方面由天皇、皇后亲遣医生和护士对李鸿章进行治疗并给予慰问,另一方面自动宣布承诺休战。李鸿章也没有像日本所担心的那样立即归国,而是继续谈判。3月30日,双方签订休战条约,休战期21天,休战范围限于奉天、直隶、山东各地。此时日军已于3月23日袭占澎湖,造成威胁台湾之势,停战把这个地区除外,保持了日本在这里的军事压力。
这一风波平息后,日方代表以胜利者的姿态,继续进行威胁和讹诈。美国顾问科士达则想方设法怂恿李鸿章赶快接受条件,以便从中渔利。在1895年4月1日举行的第四轮谈判中,日方提出十分苛刻的议和条款,要求中方在三到四日内答复,主要包括:
确认朝鲜独立;
中国向日本赔偿军费库平银三亿两;
中国割让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辽东半岛给日本;
中国向日本开放北京、沙市、重庆、苏州、杭州、湘潭和梧州七处通商口岸;
长江、西江、吴淞江及运河等内河航行权范围;
日本驻军地点及所需军费。
李鸿章对日本的狮子大开口大为震惊,他一面奏报朝廷,一面对除“确认朝鲜独立”以外的条款进行逐条驳斥。
面对日本如此苛刻的条件,李鸿章当然不可能会同意。他要是同意了日本一开始的条件,那他就成为了民族罪人。等他回到北京,就是慈禧都不会放过他的。因为,一开始,日本的条件,简直就是在挖中国的心、和中国的血,想要将中国置于死地,想要将清朝置于死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