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番外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大明1617
一秒记住【谷粒小说网 www.gulixi.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这一年春天,宝钗再次坐上了花轿。
莺儿穿了新衣喜气洋洋的跟在花轿旁边,前面是吹吹打打的乐手,后面是宝钗的全部身家——十二抬嫁妆。
轿外莺儿的笑容和轿内宝钗的眼泪好似同一棵树上结的不同果实。
莺儿高兴,再也不用担心以后会流落街头乞讨为生了——这时宝钗的积蓄已经很少,早已雇不起最便宜的短工,若非有媒婆上门,言道有一个老爷死了正妻,要娶一个年轻漂亮知礼的姑娘进门做大房,只怕宝钗和莺儿两个这时正给人家做浆洗的活计挣口饭吃呢。
一个孤女毫无依靠,且身无长物,小本生意做不得,怕抛头露面惹来祸事,省吃俭用总有坐吃山空的那一天。
那日忽有媒婆上门来,说那个老爷虽然年纪大了点,但是长相极好,又会疼惜人,家中虽然已有数个儿女,但是嫁过去就是大房,都得管她叫妈。又说那个老爷以前做过大官,后来虽然不做官,但是家中产业颇丰——虽则这个“产业颇丰”在见过世面的宝钗眼里就是个笑话,不过已经快要精穷的宝钗也顾不得那许多。
直到交换庚帖那日,宝钗才吃惊的发现,那个做过大官产业颇丰的老爷竟然是以前经常往贾府去巴结的贾雨村!
算起来贾雨村是贾政那一辈的,而且他曾做过黛玉的先生,比宝钗足足长了一辈。
宝钗立时心乱如麻。媒婆见事不对,以为宝钗是看了庚帖嫌弃贾雨村年纪大,忙劝道:“别看这位老爷大了些,不过身体还好着呢!家中有钱有粮,还有服侍的下人,姑娘等你嫁过去那是享了福了,什么都不用自己动手,自有丫鬟下人替你做!”
莺儿撇嘴道:“我们姑娘以前也是大户人家的,见过的世面比你多!”
那媒婆闻言忙道:“是是是!是我说错了,不过要我说呀,这位老爷可比那街头的穷秀才好得多了!”
街头穷秀才是曾经托了邻居向宝钗求亲之人,家中只有破屋两间,平时手无缚鸡之力,只靠开了一个小小私塾为生。
宝钗决断极快,只是稍稍权衡利弊就干脆利索的交换了自己的庚帖。
那贾雨村虽说号称是贾家旁支,不过攀附权贵之人大多只是说说而已,官场上的关系若是同姓便自称同族,若是同省便称同乡,还有同年等等,都是做不得数的,贾雨村想来早已知道自己的身份来历,此事就不消自己关心了。
事既已决,宝钗只安心备嫁,虽然此时身上银钱不多,但是住的小院子却是那时买了下来的,这会子转手卖了还可凑些嫁妆。可是即便如此,宝钗出嫁的那十二抬嫁妆有一半还是虚抬。
贾雨村的住处在京城西边的闹市区,三进三出,算的是那一带的好宅子了。宝钗下了轿便被红绸子扯着跨了火盆,过了一个小小的院子便是正厅,拜过天地被人簇拥进了后院的正房。
因是续娶,客人并不多,大多是街坊邻居来看热闹的,贾雨村在众人的起哄声中把宝钗头上的盖头掀起。宝钗便看见一个颌下留着长须、直鼻方腮的中年男子,脸上皱纹不多,鬓边却已尽是白发,身材既高且胖,看上去倒像是个大官——这便是贾雨村了。
宝钗想起嫁给宝玉时的情景,心中悲凉,微微低了头。贾雨村毫不在意,只微微一笑,客气道:“太太先安坐,我去招呼客人。”
宝钗轻轻点了点头。
转眼间新房里的人便都散去往外边吃喜酒去了,屋子里只剩了一个莺儿和一个这府里的嬷嬷。
初来乍到,莺儿和宝钗都没有贸然开口说话,只静静的等着。那嬷嬷看看没人了,直接寻了个椅子坐了,看得宝钗和莺儿直皱眉。
外边酒席上的喧哗声隐隐可闻,说明这宅子确实不大。新房只有一个嬷嬷,而且没有一点规矩,说不定是新找来伺候主母的。到了这会儿也没有人往这屋里送茶水点心,说明贾雨村并不是个那么细心的人,而且厨房目前还没有巴结主母的意思——不过反过来看,也许这后院没有人掌权,只等着自己来管家理事,若是贾雨村明事理,大概自己的日子会好过一点。
宝钗习惯性的先分析现在的处境,将利与弊各列成单子相互对比,找出自己可以掌握的地方。
正胡思乱想间,却见那坐在春日阳光里打盹的嬷嬷忽的跳了起来,宝钗猛然一凛,向门口看去。
只见门口出现几个人的身影,那嬷嬷迎上去陪笑道:“姨奶奶怎么亲自来了?老爷早就说心疼你有孕辛苦,你这样岂不是让老爷骂我们底下的人?”嘴里虽说着埋怨的话,脸上却是笑得谄媚之极。
那姨奶奶看上去二十八九岁,腹部微凸,扶着一个小丫头,手上的指甲足有三寸长,涂了艳红的蔻丹,跟她嘴唇上的颜色一样。
宝钗不自觉坐得更直了。那姨奶奶从下人手里接过食盒,放在桌子上,如风摆杨柳一般走来向宝钗行了个福礼,道:“贱妾杨氏,见过太太。”
宝钗眼睛微眯,这女人第一次见主母居然只行了福礼。还没等宝钗让她起来,她便自己站起了身,落落大方道:“都是贱妾管家不利,厨房竟是忘了给太太送茶水点心,因此上贱妾忙去亲自做了一些给太太送过来。”
她一挥手,一个丫鬟便忙把食盒里的东西一一端了出来奉给宝钗。
宝钗客气的笑了笑,道:“有劳你了。”并不伸手去接,那丫鬟偷偷看了看杨氏的脸色,便把点心收了回去。
杨氏见好就收,说了几句套话便告辞离去。
那嬷嬷忙跟着送她到院子外面,莺儿气道:“区区一个妾侍还那么张狂!”
奇怪的是宝钗却不怎么生气,这些都是大家族玩剩下的手段了,没什么稀奇,要说——陪嫁的箱子里最值钱的不是那两个压箱金锞子,而是以前薛姨妈留下的十几瓶毒药。
宝钗想到这里忽觉精神抖擞,这后院就是自己余下一生的战场,这一场仗自己一定要赢!RS
这一年春天,宝钗再次坐上了花轿。
莺儿穿了新衣喜气洋洋的跟在花轿旁边,前面是吹吹打打的乐手,后面是宝钗的全部身家——十二抬嫁妆。
轿外莺儿的笑容和轿内宝钗的眼泪好似同一棵树上结的不同果实。
莺儿高兴,再也不用担心以后会流落街头乞讨为生了——这时宝钗的积蓄已经很少,早已雇不起最便宜的短工,若非有媒婆上门,言道有一个老爷死了正妻,要娶一个年轻漂亮知礼的姑娘进门做大房,只怕宝钗和莺儿两个这时正给人家做浆洗的活计挣口饭吃呢。
一个孤女毫无依靠,且身无长物,小本生意做不得,怕抛头露面惹来祸事,省吃俭用总有坐吃山空的那一天。
那日忽有媒婆上门来,说那个老爷虽然年纪大了点,但是长相极好,又会疼惜人,家中虽然已有数个儿女,但是嫁过去就是大房,都得管她叫妈。又说那个老爷以前做过大官,后来虽然不做官,但是家中产业颇丰——虽则这个“产业颇丰”在见过世面的宝钗眼里就是个笑话,不过已经快要精穷的宝钗也顾不得那许多。
直到交换庚帖那日,宝钗才吃惊的发现,那个做过大官产业颇丰的老爷竟然是以前经常往贾府去巴结的贾雨村!
算起来贾雨村是贾政那一辈的,而且他曾做过黛玉的先生,比宝钗足足长了一辈。
宝钗立时心乱如麻。媒婆见事不对,以为宝钗是看了庚帖嫌弃贾雨村年纪大,忙劝道:“别看这位老爷大了些,不过身体还好着呢!家中有钱有粮,还有服侍的下人,姑娘等你嫁过去那是享了福了,什么都不用自己动手,自有丫鬟下人替你做!”
莺儿撇嘴道:“我们姑娘以前也是大户人家的,见过的世面比你多!”
那媒婆闻言忙道:“是是是!是我说错了,不过要我说呀,这位老爷可比那街头的穷秀才好得多了!”
街头穷秀才是曾经托了邻居向宝钗求亲之人,家中只有破屋两间,平时手无缚鸡之力,只靠开了一个小小私塾为生。
宝钗决断极快,只是稍稍权衡利弊就干脆利索的交换了自己的庚帖。
那贾雨村虽说号称是贾家旁支,不过攀附权贵之人大多只是说说而已,官场上的关系若是同姓便自称同族,若是同省便称同乡,还有同年等等,都是做不得数的,贾雨村想来早已知道自己的身份来历,此事就不消自己关心了。
事既已决,宝钗只安心备嫁,虽然此时身上银钱不多,但是住的小院子却是那时买了下来的,这会子转手卖了还可凑些嫁妆。可是即便如此,宝钗出嫁的那十二抬嫁妆有一半还是虚抬。
贾雨村的住处在京城西边的闹市区,三进三出,算的是那一带的好宅子了。宝钗下了轿便被红绸子扯着跨了火盆,过了一个小小的院子便是正厅,拜过天地被人簇拥进了后院的正房。
因是续娶,客人并不多,大多是街坊邻居来看热闹的,贾雨村在众人的起哄声中把宝钗头上的盖头掀起。宝钗便看见一个颌下留着长须、直鼻方腮的中年男子,脸上皱纹不多,鬓边却已尽是白发,身材既高且胖,看上去倒像是个大官——这便是贾雨村了。
宝钗想起嫁给宝玉时的情景,心中悲凉,微微低了头。贾雨村毫不在意,只微微一笑,客气道:“太太先安坐,我去招呼客人。”
宝钗轻轻点了点头。
转眼间新房里的人便都散去往外边吃喜酒去了,屋子里只剩了一个莺儿和一个这府里的嬷嬷。
初来乍到,莺儿和宝钗都没有贸然开口说话,只静静的等着。那嬷嬷看看没人了,直接寻了个椅子坐了,看得宝钗和莺儿直皱眉。
外边酒席上的喧哗声隐隐可闻,说明这宅子确实不大。新房只有一个嬷嬷,而且没有一点规矩,说不定是新找来伺候主母的。到了这会儿也没有人往这屋里送茶水点心,说明贾雨村并不是个那么细心的人,而且厨房目前还没有巴结主母的意思——不过反过来看,也许这后院没有人掌权,只等着自己来管家理事,若是贾雨村明事理,大概自己的日子会好过一点。
宝钗习惯性的先分析现在的处境,将利与弊各列成单子相互对比,找出自己可以掌握的地方。
正胡思乱想间,却见那坐在春日阳光里打盹的嬷嬷忽的跳了起来,宝钗猛然一凛,向门口看去。
只见门口出现几个人的身影,那嬷嬷迎上去陪笑道:“姨奶奶怎么亲自来了?老爷早就说心疼你有孕辛苦,你这样岂不是让老爷骂我们底下的人?”嘴里虽说着埋怨的话,脸上却是笑得谄媚之极。
那姨奶奶看上去二十八九岁,腹部微凸,扶着一个小丫头,手上的指甲足有三寸长,涂了艳红的蔻丹,跟她嘴唇上的颜色一样。
宝钗不自觉坐得更直了。那姨奶奶从下人手里接过食盒,放在桌子上,如风摆杨柳一般走来向宝钗行了个福礼,道:“贱妾杨氏,见过太太。”
宝钗眼睛微眯,这女人第一次见主母居然只行了福礼。还没等宝钗让她起来,她便自己站起了身,落落大方道:“都是贱妾管家不利,厨房竟是忘了给太太送茶水点心,因此上贱妾忙去亲自做了一些给太太送过来。”
她一挥手,一个丫鬟便忙把食盒里的东西一一端了出来奉给宝钗。
宝钗客气的笑了笑,道:“有劳你了。”并不伸手去接,那丫鬟偷偷看了看杨氏的脸色,便把点心收了回去。
杨氏见好就收,说了几句套话便告辞离去。
那嬷嬷忙跟着送她到院子外面,莺儿气道:“区区一个妾侍还那么张狂!”
奇怪的是宝钗却不怎么生气,这些都是大家族玩剩下的手段了,没什么稀奇,要说——陪嫁的箱子里最值钱的不是那两个压箱金锞子,而是以前薛姨妈留下的十几瓶毒药。
宝钗想到这里忽觉精神抖擞,这后院就是自己余下一生的战场,这一场仗自己一定要赢!RS